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天汉之国 > 第680章 万岁

天汉之国 第680章 万岁

作者:安化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15:21:14 来源:88小说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鄂州,折彦质站在黄鹤楼上,看着眼前一派大江,轻吟前人诗句。

一轮红日挂在西天,洒下万点金光。长江上白帆点点,伴着空中飞翔的鸟儿,好似一幅画一样。

正在这时,鄂州知州韩遹快步走上楼来。向折彦质拱手道:“都承,前路应该安全了!”

“哦——”折彦质转过身。“知州怎么如此说?”

韩遹道:“这些日子,有不明身份的人在团风镇出没,气焰极是嚣张,看着就不似良善之辈。下官担心,这些人是为了都承押运的火炮而来,让都承在鄂州等两天。昨天一伙强人,劫了阳罗镇外的蒋员外,想来就是这些人下的手。”

折彦质道:“蒋员外是什么人?”

韩遹道:“是阳罗镇一个养猪杀猪的员外,多年从事此业,积攒了许多钱财。他有六个儿子,勇勐善战。还有五百庄客,号令严明。周围州县,没有一个愿意惹他。纵然如孔彦舟般无赖,也只是封他个官职,求个平安。昨天夜里一伙强人,约有数百,攻破了蒋员外庄子。杀了他一家老小,把庄里抢了个精光!”

折彦质低头想了一会。道:“知州认为,就是团风镇的人干的?”

韩遹:“十之**是如此了。下官一得到消息,就派人过江,到团风镇去查看。明天下午,必然有消息回来。如果团风镇的人不见了踪影,都承就可以放心前行。”

折彦质点了点头:“知州说的是。如果团风镇里的人不见了,应该就是抢了蒋员外远走了。”

说完,与韩遹下了黄鹤楼,一起去州衙商议。

年初的时候,韩遹还是孝感知县。张俊剿孔彦舟的时候,他被征到军中运送粮草,立了不少功劳。张俊离开,便让他任鄂州的知州。

此时虽然孔彦舟北走投靠伪齐,周围的复州、汉阳军、黄州等地还是乱成一团。许多县里甚至没有官员,各地土豪、溃军霸占一方。因为完颜昌突然南下,宋朝的大军撤走,鄂州也没有办法。

折彦质带的有数百兵丁,不过不敢冒险,还是在鄂州住下来。这一路上跋涉数千里,也不差几天的时间。

团风镇旁长江中的沙洲上,贺凝检查着从蒋员外家里抢来的财宝,对徐文道:“这个蒋员外,真不愧是富甲一方的人物。许多金银,怕不是攒了几百年?”

徐文看也不看。道:“跟着我们来的将士辛苦,你也这些金银全部赏下去吧。”

贺凝一愣:“全部赏下去?统制,这都是你的功劳,不可分文不取!”

徐文道:“我们千里而来,为的是什么?难道是为这些金银?统制,为的是宋军的火炮!凭着火炮,王宵猎连胜数场,斩了拔离速大王!没有火炮,我们对付不了王宵猎,只能任由他东征西讨!如果我们也有火炮,那时还怕什么王宵猎!与火炮相比,这些金银算得什么!诸将用命,把火炮抢来,元帅必然重赏!”

贺凝勐然醒悟过来。道:“是我想得差了!统制稍等,我这便就把抢来的财货赏赐下去!”

徐文道:“赏下去后知会众人,这些日子老实待在沙洲上,不许再到团风镇露面!哪个敢犯,立斩不赦!”

贺凝听命,匆匆去了。

看着贺凝离去,徐文站起身,走到江边,负手看着大江。

在密州一带贩卖私盐,自然少不了跟海打交道。投军之后,徐文被任命为密州板桥左十将。板桥这个地方,元右三年升为胶西县,兼临海军使,是长江以北最大的海贸中心。后世改为胶州,相当于后来青岛港的地位。徐文在这个地方从军,自然少不了跟船打交道。

南下之后,徐文以擒苗傅及韩世绩的功劳,升为淮西、浙东沿海水军都统制,长于水战。可以说,徐文是这个时代最优秀的水军将领之一。虽然大江与大海不一样,但相差并不大,徐文可以尽展所长。

金军南渡之后,粘罕把河东路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不许其他人染指。完颜昌则把京东路视为自己根基,哪怕立了伪齐,这一带的事情还是完颜昌说了算。

徐文投靠伪齐之后,得到了完颜昌的赏识,特地派到黄州来。给他的任务只有一个,把火炮抢过来。

金银财宝好不好?当然好。徐文想不想要?当然想要。但是徐文明白,不能因为这些身外之物,把自己最重要的任务耽误了。只要自己把火炮抢回去,就立了大功。那个时候,什么金银财宝没有?

此次来团风镇的不是乌合之众,但他们来自于多个部队,互不统属。没有霹雳手段,没有办法维持纪律。只有霹雳手段,把这些人逼急了,自己也控制不住。一手要示威,另一只手还要施恩惠,才能统率这支军队。

因为是深入宋境,此次来的,绝大部分是燕人和渤海人,很少女真人。燕人和渤海人,对辽算不是忠诚,对金当然也算不上忠诚。没有好处,他们为什么卖命?

如果徐文所料不错,得到了蒋员外被抢的消息,折彦质应该就会顺流而下,很快就到团风镇。那个时候,不管是偷袭还是正面作战,徐文有绝对的把握能把火炮抢过来。

出了一口气,徐文转过身来,向破庙走去。

突然,岛上传来山呼一般的“万岁”声,连绵不绝。

徐文被吓了一跳,不由摇头苦笑。不用问,这是贺凝把抢来的财宝发下去,将士们的欢呼声。

万岁是中国人欢呼、庆贺时常用的词,自古以来都是如此。只是汉朝以及之后,这个词越来越成为朝堂上臣子对皇帝的称呼,民间用得越来越少。唐朝初其还比较常见,到了唐朝末期,民间就很少用了。不过在中原之外,许多地方还保留着古时的习惯,开心了就喊“万岁”。宋朝的大臣听见,有时还被吓得不行。

这里的将士,不归中原王朝统治已经数百年,开心了就喊“万岁”,对他们稀松平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