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天汉之国 > 第10章 自己教自己

天汉之国 第10章 自己教自己

作者:安化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15:21:14 来源:88小说

站在城头上,看着周围山林绿色中开始染上黄色,五颜六色分外斑斓。王宵猎伸了伸胳膊,胸中升起一股豪气。自到汝州,最让王宵猎觉得难办的,就是如何处置牛皋。现在他投到军中,再没有了这一点羁绊,一切都变得开朗起来。

宝丰四周多山,层峦叠嶂,连绵不绝。山都不高,而且多土山,森林遍布。只有西边官窑附近由于伐木烧窑,林木稀疏一些。

这一带煤炭资源非常丰富,有中原煤海之名。只是此时煤炭还没有完全开发,燃料多用木炭,森林砍伐严重。多了一千年见识,王宵猎打算把这里的煤炭开发起来。

杨审上了城头,到王宵猎面前行礼。道:“小舍人,附近的村正都到了城里。前些日子,你说要在宝丰建个学校,不知教些什么。”

王宵猎道:“不管要教什么,谁去教他们?我们现在缺教师,各行各业都缺,教的方法只能改一改了。有人组织,鼓励学生自学,充分讨论。所谓一人计短,两人计长,利用众人的智慧,讨论出怎么建新村子的方法。不只是这一处学校,以后其他学校,也多是这样。”

杨审听了不由为难:“这——这,这该怎么做?属下可想不出来。”

王宵猎回过头,看着杨审,笑了笑:“不是想不出来,是没有向那个方向想罢了。我们做事,最重要的是做实事,而不是虚言。只要一心想着解决实事,便就没那么难了。”

见杨审还是不明所以的样子,王宵猎道:“好了,时间不早,我们下去看看。”

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这话虽然简单,要做到可就难了。而且在现实社会中,这样做的人往往会受到排挤,没有什么好处。王宵猎是上位者,可以如此要求,也能坚持做下去。换一个身份,想坚持这样就会非常之难。

世间的事就是这样无奈。人活在世界上,受到各种各样的束缚,哪怕简单的道理,往往也很难坚持到底。踏实做事,话简单,要想长期坚持不懈地做下去,是非常不容易的。

便如此时赵构,王宵猎前世,名声自然是臭不可闻。但在这时,包括后面一百多年的南宋,却有中兴之功,是宋朝难得明君。甚至在明清两朝,名声也并不太差。只要官府坚持如此宣传,把一切不利于自己的消息置之不顾,别人有什么办法?

赵构的名声,坚持了数百年才被翻转。

下了城楼,到了县衙,王宵猎回去换了公服。带着牛皋自己手下的几个重要将领,到了旁边的一处大厅里。周围村里的村正,已经聚在这里。见到王宵猎进来,一起行礼。

王宵猎到前面坐下,看着众人。道:“前几天我说过,要在宝丰建一处学校,讲一讲如何建立新的乡村。只是呢,建学校容易,找教你们的人可就难了。只能这样,依靠大家,自己想出办法来。”

众人听了,不由面面相觑,不知道王宵猎是什么意思。

王宵猎又道:“我只提几个要求。怎么做到,就要你们想出办法来。学校十天一期,村正和副村正轮流来这里。十个人为一组,每日里针对几个要求,分组议论。有人把这些议论的内容记录下来,以后慢是整理。这么多人,总能想出办法来。”

前面的崔植听了,不由皱起眉头道:“知州,我们都是不读诗书,不晓事理的人,能议论出什么东西来?还是知州明白晓谕,我们照着做就是了。”

王宵猎轻轻摇了摇头:“我又知道该怎么做?我只知道,我需要什么样的村子,百姓们需要什么样的村子。这村子需要让百姓安居乐业,需要缴纳官府不可缺少的钱粮,需要能抗住贼人进攻。怎么能够做到?只能你们想办法。这些事情,诗书不能说没用,却没有大用。”

下面的一众村正,不由大眼瞪小眼,不知该说什么。本来王宵猎说建学校,他们就以为是进学校学几天,把规矩都学得明白了,回去做事就好。原来要自己讨论,讨论什么?

王安石变法,其中一条,就是把科举制度改成了学校制度。由学校的上舍生下舍生,来代替科举取士。所以这个年代的人,对学校并不陌生。不过此时学校,可是有大儒做老师,不是这个样子的。

见众人一脸茫然的样子,王宵猎也不管。道:“我要求的村子,是这个样子的。村子里的土地及一切森林、湖泊诸般种种,都归官有,村民只是耕种而已,不许买卖!村子里的产出,一是缴纳赋税,官府要有钱粮。二是让村民衣食丰足,吃饱穿暖。三是要有乡兵,防备盗贼。现在的村子,所有土地都是荒地或者官府买来的,你们切记这一点。”

众人拱手称是。这一点大家都明白。在一切初起,官府手中钱粮紧张的时候,王宵猎这样做当然是有原因的。很多人隐隐猜到,王宵猎这样做的目的。

宋初的时候,宋军占据四川,由于军队滥杀滥抢,激起百姓反抗。王小波李顺召集民众,明确提出了等贵贱、均贫富的口号。虽然起义很快被镇压,这个口号却从此深入人心。在不久之后钟相起事,依然用这个号争取民心。只是心里明白,却不能说出来。

王宵猎又道:“村子里依壮丁数是,每丁二十亩公田。所有的公田,要求壮丁一起耕耘,一起收获的。收之后,一部分缴赋税,一部分留在村里,一部分则分给村民。这样种公田,作物就要求简单,不能什么都种。这些作物要求利于一起劳作,现在看来,无非是稻、麦、粟、黍、菽豆之类。除此之外每户还有十亩私田,种植什么,由你们自己说了算。说起来,这私田应该是要缴纳布帛的。不过现在未定,怎么缴纳,还要商量。私田种什么,怎么处理,由村民自己说了算。除此之外,村里未开垦的田地,可以做牧场,养牛羊。也可以做池塘,养鱼虾。但绝不可以开垦!”

众人一起称是。只是为什么这样,都不明白。

王宵猎道:“日子太平,人口是会增长的。初建村的时候,这么多土地必然是够的。日了久了,生儿育女,人口增加,土地必然不够。这些闲地,是为村民的子孙们准备的。时间太久,村里闲地也不够怎么办?这就要官府想办法,你们可以不必讨论。”

土地有限,人口不断增加,必然会面临人多地少的矛盾。人类社会的发展,一定会发展到某一个阶段,要求人口不再增长。现在王宵猎不需要考虑,只是指出来就好了。

王宵猎道:“对于官府来说,村子要做到这几点。到底要怎么做到,就要你们这些村正想办法。靠一个人行只怕是不行的,所以让你们聚起来,一起想。这样吧,从现在到春耕,还有半年。你们十天一期轮换,用半年的时间把规矩建起来。”

说完,王宵猎看着众人。见他们都神情愕然,一副没想到自己会这样做的样子,心中微叹口气。自己确实不知道该怎么办。有谁知道呢?所谓的现成经验,实际都有诸多缺点。要想符合时代,符合这里的地理,本就是要改变才对。

要怎样管理国家?大学者们,思想家们,政治家们,历朝先贤们,他们只能提供一个原则。具体的规矩,还是要依靠百姓。人民,只有人民,才是社会的主人。只有人民一起,才能解决社会面临的一切困难。谁发动了人民,谁依靠了人民,谁解放了人民,谁赢得了人民的支持,谁就有了胜利的基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