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天汉之国 > 第608章 募兵与征兵

天汉之国 第608章 募兵与征兵

作者:安化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15:21:14 来源:88小说

晚上设宴,易敏和知县等官员为王宵猎、汪若海和王彦接风,尽欢而散。第二天一早,王宵猎早早起来。洗漱过了之后,与汪若海和王彦两人一起,随机挑了一个餐厅吃早餐。

拿了两根油条,又拿了一个鸡蛋,打了一碗小米粥,王宵猎在桌边坐下。对陪在身边的易敏道:“在这里训练的士卒每天早晨都是这样的早饭吗?不要因为我们来,你们做得格外好些。”

易敏道:“回宣抚,日日都是这样的。有时候会换些花色,但都相差不多。”

王宵猎点点头:“如此最好。我们军中的规矩,哪个因为有人来,改了军中旧习迎合,是要撤职的。”

易全道:“卑职明白,卑职明白!”

吃了两口油条,王宵猎对汪若海道:“这里的饭菜虽然简单,吃起来倒还可口。”

汪若海道:“宣抚没有拿咸菜。这里的厨子,咸菜腌得好,极是可口。”

王宵猎道:“我吃不惯咸菜。对了,饭后提举拿你们这里每日餐厅里的菜单给我。一支军队,能不能吃饱饭,能不能吃好,对士气影响很大。这些事情上面,我们不能马虎了。”

易全称是。

吃过了早餐,王宵猎、汪若海和王彦三人分开,在新兵营里闲转。一直到天近傍晚,才回到住处。

院子里的银杏树下,三人闲坐喝茶。

汪若海道:“看这处新兵营,管理得井井有条,易全是个人才。陕西一下子招兵五六万,新兵营出了问题,可是不行。有了陕西的这五六万人,我们再扩一个军,兵源就不缺了。”

王宵猎道:“是啊。陕西五六万,再加上西京之战时俘虏了三四万人,就近十万了。从河南府等地并不需要多招多少新兵,员额也就够了。如果我们扩军到二十六七万,就足够跟金军决战了。”

王彦道:“宣抚的治下,只有京西路和半个河东路。以这些地盘,养二十六七万军队,我以前想都不敢想。多少人要吃饭啊,还有他们的家眷。”

王宵猎有些感慨地道:“面对灭国之战,募人为兵,这怎么可以呢?战争打得越惨烈,朝廷越是没有钱,越是养不起多少兵。没有兵,就只能被打得更惨。长此以往,什么时候才能恢复中原?所以我们的军队,是以征兵为主,军官和效用才需要出钱养起来。”

王彦道:“熙宁时王荆公变法,行保甲制,想的应该也是这样。军队全由朝廷养起来,实在没有那么多钱。”

王宵猎道:“不只是没有那么多钱,军队是雇佣来的,军队的定位就有问题。军队是保家卫国的,雇佣的来的兵算怎么回事?只要朝廷有钱,军队就跟人民没有联系了。这个联系一断,带来非常大的麻烦。”

对于国家来说,军队是干什么的?政权必须要回答这个问题。回答了这个问题,才能制定相应的制度。当战争规模不大,烈度又特别高的时候,雇佣兵毫无疑问是划算的。不需要那么多人,参战的都是老兵,国家用较少的钱就能取得较大的战果。但战争规模扩大,再有钱的政权也养不起雇佣兵。

两宋之交,金军的兵力不超过十五万人。但把宋朝的几支大军打掉,宋朝的兵力更少。富平之战,张浚一战损失二十万人,实际上把宋朝的几乎所有战略机动兵力损失掉。之后宋军只能靠吴玠兄弟守蜀口天险,以及韩世忠、张俊和刘光世几支军队支撑。这些军队全部加起来,也不足十万人。

此时王宵猎的军队约十二万人,兵力超过宋朝一半。只不过这个时候一般人的看法,不是来自中原的兵,不是宿将率领,战斗力难免会怀疑。陕州大捷振动天下,最大的原因,是王宵猎证明了自己的军队能打。

不能以后世的眼光来看此时宋朝的军队。整个北宋,朝廷不在江南征兵,江南人也不知道怎么打仗。一直到岳飞崛起,赵构手下军队超过二十万,兵源还几乎全部是来自北方。赵构南渡的前二十年,兵力一直对金军没有优势。

王宵猎在治下行征兵制,建立新兵营,培养出来合格的士兵,对整个战略格局是颠覆性的。金军南犯,必须要面对王宵猎的优势兵力。而金军的战斗力,不足以在这种情况下取得胜利。

宋朝一直用募兵制,与政权对军队的定位有关。在皇帝和大臣的眼里,军队是朝廷之爪牙,帝王之鹰犬,对于保家卫国没有责任。面对敌人,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军队没有任何心理负担。

也正是这种定位,宋军面对金军,除了岳飞崛起的短暂时间,一直没有占到优势。没有优势,赵构对金军就有骨子里的害怕。这种恐惧,导致了赵构的对金政策。

汪若海道:“本朝军队承自五代,自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从范、韩二相公在陕北,到王荆公变法,许多大臣都看出了军队的问题。只是问题来自于哪里,众说纷纭。怎么解决这些问题,许多人想出了许多办法,奈何最后都没有成功。只有宣抚行征兵制,建新兵营,才别开局面。”

王宵猎道:“我哪里知道本朝军队到底有哪些问题!我只知道,本朝军队那个时候不能打,闹出许多笑话。军队要想能打仗,先要给军队立志。立什么志?当兵是保家卫国的,不是为了哪个人的。立了志,才能够行征兵制。民间征兵,不是上下嘴唇一碰,下个命令就行了。也不只词臣骈四骊六,下道诏旨就行了。要想成功征兵,必须要对地方事务进行变革。怎么吸引百姓参军?参军之后怎么让这些人在军队里安心待下去?退役之后,这些人又该怎么办?千头万续,必须小心行事。从在襄阳时起开始征兵,一边征兵,地方还在改变自己的施政。一直到现在,也不敢说我们的征兵制完善了。再过一两年,最早征的兵要退役了。这些退役的人安排得怎么样,考验我们呢!”

王彦道:“军中的事情,要地方配合,这种事情我从来没听说过。一兴兵,就要从地方征人征粮,地方就诸般不愿意。现在军中的人除投,还要地方安排,他们怎么甘心?”

王宵猎笑道:“这是地方必须要做的事情,做的如何,是地方官的政绩。考核严密了,地方自然不敢懈怠。所以我才说,募兵制改征兵制,绝不是简单一个命令就可以,而是必须有相应的措施。”

募兵制想改成征兵制,是非常麻烦的事情,要有大量政策配合,还要有地方官员出力。不是下一道命令,以后要征兵了,征兵制就成了。

后世的人觉得简单,是因为有大量的经验和成熟的制度参考。到了宋朝,面对新的社会形势,一切都要从头开始做。必须脚踏实地,一点一点改,一点一点试,才能获得民间的支持。

数年时间,王宵猎试出了提高百姓参军积极性的方法,让军队兵源不缺。接下来,就要面对士兵退役,如何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的问题。让百姓参军没了后顾之忧,大家才能踊跃参军。而不能只是面对艰难局势,让大家只凭着一腔热血参军。

(今天只有一更。这个月接下来的几天,要一天三更才能补上欠更。请大家监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