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天汉之国 > 第416章 凭空变出来的钱

天汉之国 第416章 凭空变出来的钱

作者:安化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15:21:14 来源:88小说

太平食堂二楼的阁子里,丘明对三郎道:“这里是衙门为工业区专门建的食堂。场里面没有饭吃的人,可以到这里来。一顿饭最便宜八文,极便宜了。”

三郎吃了一惊:“什么饭这么便宜?八文钱,在外面可吃不到什么。”

丘明道:“最简单的,一碗素面就是八文足钱,保证吃饱。这里官府不收税, 就是专门建了为工业区内的工场提供方便的。当然,想要吃好的,这里面也有,酒肉不缺。”

正说着话,小厮过来,行了个礼。

丘明道:“我与朋友多时不见,今日饮两杯酒。来一盘木须肉, 一盘四喜丸子, 一盘香菇青菜,再来一个葱花鸡蛋汤。你们的葡萄酒来一壶,最好冰一些。”

小厮答应,飞快地去了。

三郎道:“今日让哥哥破费了。改日有时间,我请你饮酒。”

丘明道:“自己兄弟,何必说这些。这里是食堂,一切食物以方便、便宜为主。他们的菜,大多都是大锅炒出来,再用盘子分装,所以价钱不贵。与外面比起来,一般的酒楼价钱就要贵一倍。”

三郎四处转头看看。外面装着玻璃,到处窗明几净,阁子里也亮堂堂的。这样的环境,稍小一些的酒楼都比不上。价钱如此便宜,不知怎么赚钱。

只是眨眼功夫,酒菜就全部上齐。五郎不喝酒,丘明又要了一盘馒头。

饮两杯酒, 三郎问道:“哥哥, 你现在做吏人,到底如何?我听说,现在的吏人每月发薪俸,数目着实不少。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从熙宁年间行募役法,说给吏人薪俸。过了没多少年,还是许多吏人没有钱发。看现在的样子,应该是都发钱了吧?”

丘明笑道:“你看现在的样子,不发钱可能吗?如果不发钱,这工业区如何办得起来?哪个吏人会好好坐在那里,回答你的问题?吏人有钱发,才会安心做事。如若不然,来办场的不要说免税了,什么事情都要先孝敬吏人一番。不然哪个会帮你办事情!”

“说的也是。”三郎点了点头。“不知现在你们一个月多少钱?”

丘明道:“一般的吏人,最低是三贯足钱。我们这些上过几个学校的,一般是每月五贯起。钱虽然不多,养家糊口够了。”

三郎道:“一个月五贯,尽够养家了!”

宋朝人的收入,一般是一日百文, 可以养活一家人了。不过通常说的是省陌, 为七十七文, 很少的情况是足钱。王宵猎的治下, 慢慢取消了省陌,全部都发足钱。再加上物价稳定,商品充足,鼓励小家庭,一个月三贯钱足够养家。一个月五贯,算中等偏上收入,相当于后世的中产阶级了。

丘明道:“唉,也仅是养家而已。好在去年吏人增加了职级,现在升到押司、孔目不像以前那么难了。而且只要做得好,学校里考得好,必然升上去。做个吏人,也算个行当。”

两个人一边说着最近的遭遇,一边喝着酒。三郎拿个馒头咬着,不时夹一筷子菜,不去管他们。

吃了一会,丘明略有了些酒意。对三郎道:“过几天,襄阳城里开个新学校,选我们这些吏人中做得好的,再去进学一两年。听说优秀的做官,一般的也会升到做押司。我在这里做事,没有多少日子。你若是要开场,最好这一两个月就办好。时间过了,我就帮不上忙了。”

三郎道:“好,好,我明白。那你进过学校出来,岂不就是官了?”

丘明道:“哪里那么容易。这几年一切新办,许多人有疑虑,我这些人机会大些。但要做官,还是难上加难。我们的镇抚,明确讲过,以后不许恩荫了。想做官,要么中进士,要么学校里学出来。不许恩荫,一年少多少官?学校里学出来的,做官的机会自然大了。”

三郎问道:“中进士,和学校里学出来的,有什么区别?”

丘明道:“一切都是初定,我也说不好。不过,应该是前途不一样。中进士的,自然升官快。学校里出来的,就要差许多。以前朝廷的规矩,进士们升官不一样的。”

三郎点点头。这种事情,三郎怎么搞得清楚?不过也与自己无关,懒得管他。

丘明道:“以后不只是官员要回避,吏员的职级稍高一些,也要回避。比如押司,就必须到邻州做才行。再低一些的前行,还不许在自己县里呢。以后许多事情不同了,谁知道会变什么样子呢?”

说完,丘明看着窗外,样子看起来有些惆怅。

看着丘明的样子,三郎也有些出神。是啊,以后什么都不一样了,谁知道会变成什么样子呢?这种改变不只是影响自己这种百姓,官吏受到的影响更大。

这两年王宵猎的治下,农业丰收,工商发展,税赋减少,社会空前繁荣。大家有钱赚了,对王宵猎都是赞眷有加。出现这种局面,对王宵猎来说,危险与机会并存。

如果能像这两年一样,经济持续发展,老百姓赚到的钱越来越多,对王宵猎自然是好事。威望会越来越高,甚至到坚不可摧的地步。一旦经济出现下滑,影响到了百姓的生活,人民对王宵猎的评价就会完全扭转过来。那个时候,诸事都不好办。

王宵猎不是神仙,也没有办法凭空变出钱来。这两年,经济发展,靠的是大量投资。这些成本刚刚投下去,回本都不知何年何月,靠他们赚钱根本不可能。再加上大规模削减赋税,官府的收入一下子降低许多。减税人人喜欢,但财政收入减少,可是让官府头痛的事情。

能够保持这样的局面,是全是靠印钱来的。

最初打算,王宵猎准备印几百万贯钱,慢慢把银行建立起来。哪里想到,襄阳会子印制精美,极难伪造。更重要的是,币值坚挺。只要手里有会子,就可以到银行兑换铜钱。拿着会子,在襄阳几乎可以买到天下各种各样的货物,而且价格不高。商人们迅速接受了襄阳会子,发行量远远超出估计。

现在的襄阳会子,使用范围已经遍布半个天下。宋朝的荆湖两路、淮南两路,已经全部通行襄阳会子。甚至是两浙、福建、两广,直到川蜀,襄阳会子也开始畅通无阻。某种程度上来说,现在的襄阳会子已经与铜钱的作用相似了。

南宋的冶铜业大大缩减,本来就极度缺少铜钱。襄阳会子的出现,填补了铜钱的空白,市场远远比王宵猎想象的更大。由于币值稳定,襄阳会子迅速挤占了其他会子、交子的市场,甚至开始挤占金银的市场。而由于会子面值较小,利于日常交易,也在挤占日常使用的铜钱市场。

而在北方,京西、陕西两路,河东路的南部,京东路一些地方,也开始通行襄阳会子。甚至襄阳会子使用的范围,比刘豫统治的地盘还大。

不是没有人想过限制襄阳会子。可百姓根本不管官府禁令,使用越来越多。更有封疆大吏,想学襄阳会子。特别是川蜀地区,张浚下属学着襄阳会子的样子,印了几种交子。可惜贬值太快,印出来之后商人根本不认账。除非是打折再打折,加上官府强制,不然川蜀交子很难花出去。

作为纸钞,想要维持会子的币值稳定,其实是门大学问。王宵猎用铜钱做本发行会子,首先保证会子对铜钱不会贬值。再通过银行,对会子用货币乘数扩大,数量远不是其他人能比。还有一点,襄阳的工业商业这两年发展很快,提供的货物,保证了襄阳会子的购买力。

王宵猎很清楚,这两年自己能顺利发展,是因为民间货币的稀缺,给自己提供了机会。可这种机会并不稳定,不会一直这样。一直印钱,就必须保证市场需要超过自己印钱的速度。后世的国家债务,很多都是这种形式。国债卖出去,就不准备还了。更可能的,是几年之后,社会货币不再稀缺,那时候印钱就会引起通货膨胀,实际无法加印了。

对于王宵猎来说,这几年是一个好机会。在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多印些会子。而且要尽量把印出来的会子有效地花出去。不管是官办的工商业,还是工业区,都是花会子的方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