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天汉之国 > 第283章 要会读书

天汉之国 第283章 要会读书

作者:安化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15:21:14 来源:88小说

后边士卒忙忙碌碌,官衙很快焕然一新。此次回来,王宵猎下定决心,要设自己的司令部,不再是搭个架子了。不但是部门增多了,人员也会补充。王宵猎的军队,以后会慢慢结合后世的经验,进行大规模的调整。有参谋部,有各种职能部门。

汪若海是现在定的参谋长,大部分衙门都归他管。当然,参谋长不是决策者,做决策的是镇抚使王宵猎。王宵猎想着,这里还应该有个做政委工作的,只是一时间没有人选,只能自己兼任。

新的司令部增设了许多人员,很大一部分是从军校选择学习优秀的人员前来。这些人将在实践中学习参谋的知识,让司令部能够正常运转。

看着新来的年轻军官忙碌,王宵猎觉得心情轻松。没有人怎么办?培养啊。在实践中培养,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锤炼他们的能力。

突然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王宵猎奇道:“那不是姜敏?我记得入军校不久,怎么也到这里来?”

一个军官道:“回观察,几个月前姜敏进军校的时候,因为年龄小,还不是正式学员呢。哪里想到几个月的时间,军校里的教材背得滚瓜烂熟,教头也教不了他了。既然观察要人,便就让他到这里来。”

旁边有人叫住姜敏,告诉他王宵猎正说他的事。

姜敏急忙过来,向王宵猎行礼。

上下打量了姜敏一番,王宵猎道:“说一个人聪明,经常说能够过目不忘。你进军校几个月,便就能把教材背熟,莫不是有过目不忘的本事?”

姜敏道:“回观察,末将只是偶尔能够过目不忘。大多时候,还是要多看两遍的。”

王宵猎不由点头道:“我活了许多年,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人才。好,好,你便留在这里。你的年纪还轻,用心学习,前途无量。”

其他几个官员问了姜敏的来历,都觉得惊奇,一起凑了过来。

牛皋道:“我自小家贫,认不得几个字。进了军中,观察要求军官必须识字,不许用吏人代读代写公文。学那一两千字,几乎愁白了头发。却想不到世间竟然有这样的人?字看过几眼就认识,书读一两遍就会背!你这脑子是怎么长的?”

陈求道道:“世上的人各自不同。有人学起来难,就有人学起来容易。”

王宵猎道:“王荆公有一篇文叫作《伤仲永》,说方仲永幼时聪颖异常,看书就会,指诗立就。可惜其父不送其进学堂,稍大就泯于众人。其实不只是其父不送其入学的原因,若是方仲永真的是天纵奇才的话,长大后自己入学堂,必能成其一番事业。这篇文,姜敏回去抄了时常看看,警惕自己。”

姜敏拱手称是。

王宵猎道:“孔子门生三千,讲究有教无类。时至今日,学生如中国这么多,这么广泛的,可以说世间仅有。但还有些人,或者因为家贫,或者其他原因,没有机会进学堂。纵然天生聪慧,到死却没有人知道。姜敏也是机缘巧合,恰巧我在他的村子旁,才送入军校。当然,更重要的原因,是这两年我们在乡下广建学堂。虽然教的内容简单,总能发现些人才。”

陈求道与陈与义拱手:“观察宅心仁厚,才能野无遗贤!”

王宵猎笑着摆手:“这种恭维的话,不说也罢。襄阳、邓州是大地方,又无战事,在这里躲避战事的文人不知道有多少。但我们征召官员,还是没有人来。野无遗贤四个字,听起来有些讽刺了。缺人没有关系,我们现在管八州,治下何止数百万人,自己培养就是了。我说意思是,我们这些读书认字的人,不要觉得自己聪明。世间聪明的人,很多都没有机会入学。若是财政宽裕,当广建学校,自然就能够选出合适的人来。百姓入了学,纵然不出来为官为吏,也多了一身本事。”

众人一起称是。

汪若海道:“本朝州县必有书院,设学事官,皆是前朝未有之事。观察广建学校,更是大功德。”

王宵猎道:“算得什么大功德?使百姓能够入学,本来就是朝廷该做的事。不能别人做不到,我们努力去做了,就觉得有什么功劳。你们记住,广建学校也是接下来的要事。”

说完,看着姜敏,王宵猎道:“若是有时间我也读书。这些日子颇有些心得,讲给你参考。这里是襄阳,据说诸葛武侯便躬耕于此。武侯读书,观其大略。陶渊明《五柳先生》中说好读书而不求甚解。这两句话不管其他什么意思,对于我来说,是读书只读对自己有用或者是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而不必讲究精读细读。我有一句话,就是不管是读书还是学习,要学得进,走得出。学得进才能够知道学的知识的乐趣和用处。走得出,才能真正理解自己所学。”

陈求道道:“自小求学,讲学得进的老师多了,第一次听说还要走得出。”

王宵猎道:“走得出,就是讲不能够为了读,而要知道这些知识对自己的用处。我曾经讲过,我读儒家之经典,就注意到《诗经》是诸经之首。为什么?有人说其词藻华美,有讲其情真意切,许多种说法。但我认为不只是如此,而是因为《诗经》中分为风、雅、颂,恰好暗含政治。风指的是天下各国的风土人情,百姓对朝廷官府的看法,为其首。走出来,就知道原来古人是这样的,百姓的所思所想在朝廷中原来这么重要。再往后,比如汉有乐府,到南北朝这样反映百姓的诗就少了。到了唐朝,诗歌最为繁盛,但与百姓关系不大。与百姓关系大的,成了曲子词。到了本朝,诗词繁盛一时,但真正与百姓关联大的却又成了话本。对于朝廷来说,先秦的国风,汉朝的乐府,唐朝的曲子词,本朝的话本,都是能够反映百姓喜乐的。那么儒者读书,先秦读国风,汉朝读乐府,唐朝曲子词,本朝的话本,才是正道。”

几个文人听了,不由目瞪口呆。他们第一次知道还有这种说法。唐朝的曲子词那时文人不看在眼里,宋朝的话本同样不被文人重视。没想到在王宵猎嘴里,却成了文人必须要读的内容。

王宵猎道:“姜敏天生聪慧,大部分知识,都是能够学得进的。只是要想真有所成就,就必须能够走得出来。我们现在军校教的,是这两年军队作战所总结,其中有很多有用的知识,也有很多错误。不能够觉得学好了,就能够做统军大将。而要知道,那只是入门而已。”

姜敏在一边听着,虽然不太明白,但有些明白王宵猎的意思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