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天汉之国 > 第67章 使节

天汉之国 第67章 使节

作者:安化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15:21:14 来源:88小说

一直到第二天,甲杖库里的物资都没有清点完毕。王宵猎把城中以前的公吏差来,帮着清点。

到了中午,突然邵凌派了人来,说是有要紧事要报。

把人叫了进来,王宵猎道:“什么事情?莫不是追上了杨进?”

士卒道:“禀知州,我们一路急追,并没有追上杨进。杨进过光化军,没有攻城,直向襄阳府的谷城县去了。看他样子,邵统制和牛统制都估计他要去攻襄阳府。”

“哦,那是什么事情邵凌派你回来?”

士卒道:“我们过光化军里,意外碰到了朝廷使节,说是要去河南府迎奉神御。为避杨进兵锋,躲到了光化军城外的农家里。邵统制要追杨进,只好派了几十士卒护他们来邓州。”

“使节?”王宵猎听了,不由心中觉得奇怪。今年金军没有大举南下,朝廷怎么派人来迎皇陵神御南下?这样做岂不让人怀疑,没有北伐的心思?

沉吟一会,王宵猎问道:“不知来的是什么人?现在到了哪里?”

士卒道:“来的是中书舍人季陵,还有监登闻检院汪若海。由士卒护着,向邓州来了。”

王宵猎又详细问了来的人数,仪仗规模,便就让士卒回去回话。告诉邵凌,一定紧追杨进,其余不紧要的事情,派人告诉自己就好,不要分心。

想了一会,王宵猎决定亲自去迎朝廷使节。自己一向扮演的是一个朝廷忠臣,来了使节,而且官职远比自己高,还是恭谨些好。

监登闻检院的汪若海官职不高,人还年轻,可以不管。中书舍人是清贵词臣,在宋朝朝廷中的地位向来很高。词臣和御史向来清贵,哪怕官职品级相同,礼遇却要高得多。给这样的人留下好印象,在朝廷里帮自己说几句好话,用处可是大得多。

看看天色,王宵猎带了余欢和百名士卒,出了邓州,向南边的光化军行去。过了朝水就已天黑,在废弃的驿站暂住一晚,第二天继续南行。

行了二十余里路,看看将近中午,王宵猎吩咐找个地方用些茶水。士卒们寻找合适位置的时候,就见一骑快马奔来,到了跟前下马。

原来是邵凌派来保护使节的人。他们正在路边几里外的一处农家歇息,见到王宵猎到来,急忙前来会合。这条官道上,去年金军经过,烧杀抢掠,已经难有人家。倒是离路远一些的人家,因为金军没有时间四处搜寻,幸存下来。

带着属下,王宵猎来到几里之外。见河边一户人家,三间草房,竹篱院落,甚是清幽。院门外一只黄犬,懒洋洋趴在大石上。见到众人到来,起身在那里吠个不停。

到了门外,就有人从里面出来。见是王宵猎,急忙上前行礼。

进了院子,就见院中的棚子下,点了一盆炭火,围着几个人。外面院子中立着的,正是邵凌派来保护的士卒。见王宵猎进来,一起叉手唱诺。

走近棚子,王宵猎看坐在中间的是一个四五十岁的紫衣官员,身边一个官员穿着青衣。

此时官员的服饰都有规定,如官服什么颜色,用什么鱼袋,一眼就可以看出来。王宵猎认出中间坐着的应该是季陵,上前行礼。拱手道:“汝州知州王宵猎,见过两位使节。”

季陵上下打量王宵猎一番,道:“你就是汝州知州么?看起来倒是年轻。我们奉朝命,到河南府迎接历朝神御。不想到了光化军,非但没有知通迎接,还遇上盗贼。还好我们躲得及时,不然岂不被盗贼坏了性命?既然遇到你,你就护送我们去河南府吧。”

王宵猎怔了一下。道:“舍人,前面杨进为祸几州,极是难缠,就连京西北路制置使翟太尉都死在他手中。若不捕捉,任他逃去,不知惹出多大事来——”

季陵不悦地道:“此时天下多事,哪里没有几个盗贼!你们这些地方守臣不用心,才让他们四处逃窜。你遣员武将去追就是,大队护送我们才是正经!若是我们出事,你一个知州如何受得起?”

看他意思,王宵猎明白,季陵有些瞧不起自己。自己这个知州,不过是闾勍承制临时封的,哪里比得上季陵这些朝臣。如果不是被盗贼吓坏了,要王宵猎护送,季陵都懒得说这么多话。

见王宵猎不语,一边的汪若海道:“当此乱世飘摇之时,地方官还是维持地方为要。王知州,你派两三百兵,一路护送我们就是。杨进此贼原是王渊属下,熟知军中事务,不可小视。”

王宵猎急忙拱手:“监院说的是。杨进此人勇武异常,又得人心,一给他机会,便就会聚起大股人马。不能及时清剿,以后必成大患!由此去河南府,正是我追杨进而来的路,一路都太平。我自会派人护送二位,路上必然无事!”

季陵有些不悦。不过看王宵猎不愿护送自己,也没有办法。什么朝臣,什么清贵词人,现在全没有用处。乱世之中,要用刀枪讲话。现在的王宵猎是有兵的人,这些朝臣的话想听就听,不想听就不听。

请王宵猎坐下。汪若海道:“过了襄阳府,路上驿站无人,光化军无官,又遇上了盗贼,路上实在辛苦。走到这里,恰巧遇到了这户人家,舍人便过来饮盏茶。”

这户人家离路数里之遥,王宵猎想不出来,他们是怎么恰巧发现的。想来是季陵走得累了,特意派人找到这里来。有邵凌派的人保护,何必再走得那么累。

坐不多时,一个老者从屋里出来,行礼道:“诸位官人,我家里几只鸡宰了,你们填填肚子。快到腊月,家里酿了些酒,本是要待过年时喝的,莫嫌味薄。”

季陵摆手道:“快些上来!这几日睡不安稳,又没有肉味到嘴里,实在难挨!”

老者称诺。转身回到屋里,与两个不到十岁的孩子一起,端了一大盆鸡,还有两个酒坛过来。

酒倒进碗里,季陵尝了一口,便吐了出来。骂道:“这也叫酒?到城里去卖,哪个肯喝!”

老者吓得脸色惨白,在那里连连道歉。

王宵猎道:“村酒本就如此,舍人不必见怪。就当水喝,吃了我们上路吧。”

季陵恨恨地嘟囔一句,吩咐人又倒了酒,拿起筷子吃饭。

宋朝榷酒,城里非特许不能酿酒,不过乡村不禁。所以稍微殷实的农家都会酿酒。特别是冬天,酿了酒正好到年节时喝,称为腊酒。陆游有诗“莫笑农家腊酒浑”就是此意。不过农家条件有限,不但是酒的味道淡,而且浑。季陵这种讲究的官员是喝不下去的。

见众人吃饭,王宵猎起身,唤过一个士卒来,让他拿一锭银子给主人。一个农家,吃他几只鸡,又饮了许多酒,一顿饭把他家产吃尽了。这些官员,除非是官方掏钱,他们自己是不肯掏腰包的。

看王宵猎吩咐给主人送钱,汪若海心中暗叹。这个年代,有这个心的官员着实不多,特别是一个武将。知道民间疾苦,王宵猎算是不错的了。

见季陵在那里吃得狼吞虎咽,王宵猎便就不吃,起身站到棚子外。此时北风起来,天上的乌云越来越厚,看样子要下雪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