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后很多年,王绮芳才知道,她误会人家小公公了。
原因太简单了,那位传旨的小公公虽然品阶不高,但好歹也是宫里出来的,怎么会像个无知的长舌妇般多嘴?
要知道,普通大家族里的下人,还值得谨言慎行的道理,更何况生活在争斗如此复杂的内宫小太监。
若没有人特意吩咐,就算是借给小公公十个胆子,他也不敢随便乱说呀。
而这个吩咐小公公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大周天子隆庆帝。
对此王绮芳也曾经疑惑过,她知道隆庆帝很稀罕她进贡的草药。
可隆庆帝的病不是好了吗,怎么还对她如此关照?
甚至不惜借一个小公公的嘴,帮她了却最大的麻烦。
后来,还是李靖天告诉她答案——
原来,周太祖夺下李唐的江山后,为了压制李唐先祖,曾针对李唐自封‘老子’后人的传说,颁布了一系列的法令,抑制道教,扶持佛教。
但这并不意味着,大周的皇帝们都信佛教。
至少这位隆庆帝,骨子里便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道教信徒。
说起来也不难理解,佛教讲究的是‘因果循环’‘立地成佛’,这对于已经成为人上人的天子,诱惑并不大;
而道教呢,则宣扬的是‘得道成仙’‘长生不老’,这一点对皇帝的吸引力可就太大了。
试问,当一个人权利达到顶端的时候,哪个不想得到更高等级的享受,比如长生不老?
秦皇汉武,不也心心念念的想得到长生不老药嘛,更何况文治武功不如这些明君的普通帝王隆庆帝?
早在十年前,隆庆帝便暗地寻来一位方士,秘密替他研制不老药。
可惜的是,据那位方士说,由于缺乏他那张古方上的许多珍稀药材,丹药炼制得一直不是很成功。
直到前些日子,隆庆帝从妹妹手里拿到王绮芳进献的草药,经太医院反复检查确定后,隆庆帝服用了其中的一根人形何首乌。
还别说哈,那药效就是比下面进贡上来的草药好,配上太医开的方子,隆庆帝吃了不过三四副药,缠扰他十多年的旧疾竟然康复了。
有了这般的奇效,隆庆帝对这些草药也有了其他的想法——唔,这些草药如此神奇,能否用于炼制不老药呢?
想到做到,隆庆帝对不老药都执著了十年,自然一点也不想耽搁,当下便拿了那朵天山雪莲给方士看。
结果,那位炼丹的方士一见这雪莲,大呼世间罕见的好材料,直说,若还有同样品级的草药,他定能炼制出不老药。
隆庆帝一听,急忙命人将王绮芳进献的人形何首乌和野山参拿了来,让方士试着炼丹。
方士果然用这三种草药,再加上一些他收集来的珍惜药材,炼制了几颗丸药。
能不能长生不老,隆庆帝现在还不能验证。
不过,吃了这新炼制的丹药后,他明显感觉到身体轻松了许多,连爱妃都夸他,说眼瞧着皇上年轻了不少。
更有甚者,隆庆帝还惊喜的发现,原本花白的两鬓,又开始冒出了乌黑的头发。
白发变黑,这不是返老还童的征兆吗?
有了这点发现,隆庆帝简直兴奋坏了,大手一挥,毫不吝啬的对方士大加赏赐。
或许是见自己‘努力’十年终于有了效果,方士心中紧绷的那根弦也总算放松了下来。
得意之下,更是毫不客气的夸口道——若能把古方上的药材集齐,不老药很快就能炼制出来。
当然,若实在找不到那些珍惜草药,能用类似的代替也成。
比如王绮芳进献的这些,就是很不错的原料。
听了这话,隆庆帝这才对王绮芳真正重视起来。
首先,他派人秘密调查了王绮芳这些草药的来源。经过内卫一番暗访,王绮芳在陵县的庄子完全曝露在隆庆帝眼前。
隆庆帝不懂农业,但也知道一些常识性问题,比如内卫从王绮芳的庄子上拿回来的某些药材,根本就不是关内这种气候所能生长的。
不过,那位方士见了,倒也没有表示怀疑,反而大呼品质上乘。
而且,方士还曾暗地里给王绮芳相过面、算过卦,经过一番推算后,他一脸凝重的告诉隆庆帝,说这位女施主命格奇异,不似凡人,乃是炼制不老药的贵人。
接着,三公主也跑到了隆庆帝面前,先是历数王绮芳对朝廷的贡献,接着面带难色的对隆庆帝提了提王绮芳目前的处境,最后求皇上是否能封赏她。
封赏?
肯定封呀
既然老神仙都说王绮芳是他炼制不老药的贵人,隆庆帝岂能不帮贵人的忙?
再说了,三公主轻易不求他,加上这个妹妹从西北立了这么大的功,他为了朝中各大势力的均衡,不能大肆封赏三妹妹,已经觉得有亏三公主。
偏巧三公主请封的对象不是别人,正是握有灵药的王绮芳,于公于私隆庆帝都没有拒绝的道理呀。
于是,当着三公主的面,隆庆帝异常大方的信手一挥,封王绮芳为一品忠义夫人。
诰封的事好解决,但三公主隐约提到的王绮芳的难事,隆庆帝就不好插手了。
毕竟这是臣子的家务事,皇帝权利再大,也不好随意插手人家的内院之事,他堂堂大周天子,总不能下旨让赵永年把孙子交给和离的儿媳教养吧。
不过,国人很懂得变通的道理。
唔,明旨不能下,那暗示一下下总还可以吧。
要知道,从传旨小太监嘴里说出来的话,可以做两种理解:
第一,往大了说,传旨小太监是天使,他代表的是天子,说的话便是天子的口谕,赵永年作为臣子,岂能不听?
第二,往小了说,小公公说的话,毕竟是‘道听途说’来的,圣旨上并没有提及这些话。若有御史参奏,隆庆帝完全可以来个不认账嘛。
但是不管隆庆帝打的是哪个主意,至少有了切实的效果。
赵永年相信了
嘶~~,今上这是什么意思?
赵永年阴着一张脸,若有所思的看着王绮芳跟小公公寒暄。
脑子里则不停的分析着小公公‘听说’来的每一句话。
只是,他分析来分析去,只得出一个结论,那便是今上竟然知道了他府上的一点琐事,而且还对这件琐事表示出了意见。
听听,先是太子妃引出了一个什么孙嬷嬷,接着皇后又跟着说让孙嬷嬷教养元娘。
这分明就是暗示,这两位现任及未来的国母,都‘希望’元娘跟着孙嬷嬷好好学规矩,其他人不要中断了孩子学习的机会。
孙嬷嬷是什么人,她可是王绮芳聘请的教养嬷嬷,虽然没有和王绮芳签什么卖身契,但肯定被人家喂饱了呀,绝对是王绮芳的心腹。
跟着孙嬷嬷,不久意味着跟着王绮芳?
比起两位国母的暗示,真正让赵永年感到畏惧的,则是自己的大老板今上的‘口谕’。
今上说什么来着,‘给小郎君启蒙也使得’。
小郎君是谁,还不是小新哥儿?
看来,这次王绮芳是真的抱上大树了,竟然能让皇上说出这么明显的回护之词。
虽然今上没有直接下旨意,让王绮芳抚养三个孩子,但有了这样的口谕,他这个做臣子的也不能不从呀。
“赵老爷,今上有了口谕,让小新哥儿姐弟三个跟着孙嬷嬷学习,您看——”
王绮芳此刻的心情真是嗨皮无比,她恭敬的送走小公公和两位公主后,笑吟吟的来到赵永年面前,朗声问道。
“呵呵,既然、既然今上有了口谕,那、那就按今上的意思办,”赵永年苦笑笑,道,“待会儿我让太太去请孙嬷嬷……如果孙嬷嬷实在不想来赵府,那留着七娘那里也是一样。”
“好,那七娘就告辞了”
大家都是聪明人,有些话彼此心照不宣也就是了,没必要说道明处。
折腾了大半天,总算把事情处理完了。
拿着新鲜出炉的放妻书,王绮芳此刻是彻底放松下来,她站在赵府的大门外,感觉自己和孩子们终于解放了。
“七娘,你现在的处境有些不妙呀。”
回到平安坊,李大太太和王锦瑜都没有急着回家,而是满脸凝重的来到王绮芳院子里,李大太太看了眼下首就坐的王绮芳,担忧的说道。
“舅母说的没错,我知道你是为了跟赵天青和离才把三公主和九公主都拉了进来,但就目前的情形来看,这事有点闹大发了。”
王锦瑜也听到了小公公的‘听说’,他跟赵永年、王绮芳关注的点不同,考虑的着重点自然也不同。
“恩,我知道,这次不但引起了郑贵妃的注意,连太子妃那里也惦记上了,”
能轻易说出王绮芳府上一个教养嬷嬷的名字,这代表什么,代表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在这些贵人的控制之中呢。
“这两家可不是好惹的,”李大太太虽然不懂官场,但懂得京城贵妇们的交际,要知道,这些官太太和皇亲国戚也是派系的,“如今七娘站在了两大派系的中间,稍有不慎……”
无奈的摇摇头,李大太太看了看王锦瑜,道,“现在跟赵家的事算是了结了,不如——”
“不如躲出京去?”
“不如离京散心去?”
王锦瑜和王绮芳几乎异口同声的说道。
.。.。
更多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