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的发现纯属偶然。1899年,清王朝国监祭酒、金石学家王懿荣从一味药“龙骨”上面,发现了一种不认识的古代字。经过研究得知,这种“龙骨”有的是龟甲,有的是牛肩胛骨。后来,人们把刻在甲骨上的字叫做甲骨。由于最先发现甲骨的是王懿荣,因此,他也被誉为“甲骨之父”。
甲骨被发现之后,引起了学术界的轰动。但是,古董商人为了垄断财源,对甲骨的来源秘而不宣,以后又谎称出自河南汤阴、卫辉等地。直到1908年,学者罗振玉才首先访知甲骨出土于河南安阳的小屯村一带。于是他派遣自己的亲属去安阳求购,又亲自前往安阳进行实地考察,先后共搜集到近二万片甲骨,并于1913年精选出两千多片编成《殷墟书契》(前编)出版,随后又编印了《殷墟书契菁华》(续编),为以后甲骨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实际上,甲骨的发现之地——安阳小屯村一带,为商之首都,共经历了八代十二王,历时273年。后人称这段历史为殷朝,因而此地也被称为殷都。殷都被西周废弃之后,便逐渐沦为废墟,后人称之为“殷墟”。
半个多世纪以来,殷墟出土的带字甲骨共约16万片之多,所用的单字也有4500多个。它是迄今为止,在国所发现自成体系的一种最古老的字,与埃及的“圣书字”、美洲的“玛雅字”、苏美尔的“楔形字”几乎同时,也因为此,在提到地下宝藏之首的时候,几乎公认为非甲骨不属了。
而排在第二位的就是大家可以在历史书上看到的——四羊方鼎,能够登上历史课本,就可见它的珍贵性了,与甲骨一样,它也是地下陪葬物,而且比起甲骨来,这四羊方鼎的传奇性还要大一些了。
四羊方尊,重34。5公斤,器身方形,方口,大沿,颈饰口沿外侈,每边边长为52。4厘米,其边长几乎接近器身58。3厘米的高度。此外,颈部高耸,四边上装饰有蕉纹、三角夔纹和兽面纹,尊的四角各塑一羊。其,肩部四角是四个卷角羊头,羊头与羊颈伸出器外,羊身与羊腿则附着于尊腹部及圈足上。尊腹即为羊的前胸,羊腿则附于圈足上,承担着尊体的重量。羊的前胸及颈背部饰鳞纹,两侧饰有美丽的长冠凤纹,圈足上是夔纹。方尊肩饰高浮雕蛇身而有爪的龙纹,尊四面正即两羊比邻处,各一双角龙首探出器表,从方尊每边右肩蜿蜒于前居的间。全体饰有细雷纹。器四角和四面心线合范处均设计成长棱脊,其作用是以此掩盖合范时可能产生的对合不正的纹饰。
四羊方尊在地下沉睡了三千多年以后,在1938年4月,被湖南省宁乡县黄材镇龙泉村的村民姜景舒发现。由于四羊方尊有着不凡的外形和如黑漆般的色泽,让姜景舒以为挖到了“乌金”。于是,很快就有源源不断的人前来参观、抚摸。为了避免四羊方尊被络绎不绝的参观者损坏,姜景舒不得不请当地乡绅出面维持秩序。只是防不胜防,方尊一个羊头的细小的角尖还是被弄掉了,再也没找回来。
同年5月,黄材镇的一位名为张万利的古董商以400块光洋购得四羊方尊。但是,这400块光洋到了姜景舒手里,实际只有248块——间已经经过当地保长、甲长和乡绅的层层盘剥。
张万利买进四羊方尊以后,很快便转手到了长沙,随即被当时的政府没收,交由湖南省银行收藏保管。1938年下半年,湖南省银行为躲避战乱,西迁到湖南西部的沅陵县。不久,四羊方尊就在日军的空袭,碎成二十多块。
1952年,在国人民银行湖南省分行的仓库,找到四羊方尊的碎片。1954年5月,湖南管会的物修复专家张欣如修复了四羊方尊,1959年被国历史博物馆也就是现在国家博物馆的前身,调至北京。至此,关于四羊方尊的曲折经历算是告一段落,这一修复案例也被载入资料宝库。
尊其实就是早期的酒器,四羊方尊一方面保留了原始的图腾崇拜,又有替代羊作为牺牲献祭给神明的意思,同时还包含了对羊等家畜养殖兴旺的期盼,也可能萌芽了后世关于羊的种种观念。
羊在祭祀礼仪的地位仅次于牛,商代国都所在的河南安阳小屯发现大量祭祀坑,最多的就是牛、羊、犬,商王武丁时期的一条有关商王室对武丁祭祀的材料提到“卜用百犬、百羊”,另一条材料提到“十五羊”、“五十羊”,可见羊作为祭祀的牺牲用量是很大的。 羊的个性也使之成为人们喜爱的对象。先秦时期,人们对羊的个性有两个归纳:善良知礼;外柔内刚。羊“跪乳”的习性,被视为善良知礼,甚至被后世演绎为了孝敬父母的典范;外柔内刚也被引申出许多神圣的秉性,
而第三类,经常在地下被挖掘的则兵器了,骆天将话题扯到这方面来,谢明与刘大川很是兴奋,毕竟骆天与他们许久没有交流过了,今天是难得的机会,再看骆天一幅并不急着走的样,谢明也乐得与他交谈:“古代处于冷兵器时代,所以铸造武器非常讲究。尤其是帝王将相,他们的佩剑都是宝剑,而这剑更多的是一种地位和身份的象征。此外,很多人也非常喜欢剑,所以打造出的刀剑往往是精品。他们将剑等兵器看做宝贝,死后也不舍得离开,所以很多宝刀、名剑都跟着主人进入了另一个世界,以延续他生前的荣耀。越王勾践剑和吴王夫差矛便是如此。都把自己生前用过的兵器带到了地底下。”
骆天一边查看那些古董,一边与谢明交流,若是有别人看到了,肯定会批他工作不专心,可是骆天十分有把握,谢明与刘大川也是见怪不怪了。
越玉勾践剑虽然已深埋于地下两千三百多年了,但至今仍然光洁如新,寒气逼人,锋利无比,二十余层纸一划而破,因而享有“天下第一剑”的美誉。可与其相媲美的则是“吴王夫差矛”。 吴王夫差矛被人们称誉为我国古代兵器的“双璧”。
而两者都出土在楚墓,对于这一点的巧合,些考古学家和史学家认为这是礼赠和赏赐的缘故。由于吴越出宝剑,故在吴、越两国与其他国家的交往,勾践剑与夫差矛作为贵重的礼物而送到了楚国。
但是,另外有些学者认为是出于战争和掠夺的原因。在历史上,战争是古代化传播的重要纽带,而吴戈越剑作为一种化的象征或者战后的战利品,也随着战争来到当时的楚国。还有人认为,历史上楚越曾有姻亲,楚惠王之母系越王勾践之女,所以作为陪嫁,勾践剑留在了楚。当然也不排除有其他可能性,比如,通过民间而流失到楚国,毕竟当时国家的疆域是非常小的。
至于这地藏宝物第四,就是水银了,其原因自然是与传说秦陵里的水银池相关,在古代,水银的一个重要用途就是制造鎏金青铜器,再加上其药用,所以就成为了帝王陪葬物之一,骆天心因为飞天的原因,在水银的话题上就匆匆带过去了。
陪葬宝物之五就是陶器了,之前参与高陵挖掘的时候,出土的就绝大部分是陶器,国最早的陶器资料,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早期。后来,在仰韶化、马家窑化、大汶口化、龙山化等化遗址,以及商、西周至秦汉的遗址发掘,陆续出土了大量的陶器,依其种类可分为彩陶、墨陶、白陶、印纹陶、彩绘陶器等。
从远古墓葬发掘的大量陶器来看,其种类繁多,技艺精湛,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另外,在秦汉时期的墓葬,还会经常发现陶俑的存在。这些陶俑形象逼真传神,大多是仿真人、真马制成的。
这地下陶器,秦兵马俑是最典型的代表,大约由八千件陶俑、陶马组成,形态各异,个性十足。从个体比例来看,这些陶俑基本符合人体结构的一般规律。可见,当时的工匠已经掌握了古人所总结的关于人体比例搭配的规律,比如“行七坐五盘三半”、“三拳一肘”、“头脚一样大”,等等。
秦俑的烧制工艺精致、准确、科学。在烧制技艺方面,秦俑模塑结合,以塑为主。具体地说,就是俑的脚、腿部分,用堆塑法制成;躯干部分,用泥条盘筑法成型;衣服和铠甲,用贴、捏、刻等手法做成。其,俑的头部制作是最为复杂的:第一,用粘贴的手段,将俑的头后部塑成;第二,用粘贴手段将耳朵、头发、发髻等部分贴刻而成;第三,运用刻的手段,将五官和胡须刻画出来。当然,这些仅仅是秦人在制作陶俑时的基础工艺。
当分件制作完成以后,秦俑的组合就成了能否成型的关键。秦朝工匠们发明了脚踏板。脚踏板是秦俑组合的基础,它一可起到加固和稳定的作用;二可突出秦俑的整体美感。组合工艺的第二个手段,就是用泥钉将手和胳膊套合、固定起来。这一工艺必须在泥质未干的状态下完成,如果时间把握不好,很难将手和胳膊套合而成。
泥俑制好后,经过一系列的打磨,就可以入窑烧制了。秦人制俑大多选用优质的细黄土,再加上少许的石英砂。这样烧出来的俑,不但泥质细腻,而且色泽纯正。秦朝工匠们在秦俑出窑之后,均以不同颜色涂之,而在着色程序上,一般是按先涂生漆,接着敷白,然后平涂彩绘的步骤进行。尽管现在已经看不到色彩的全部,但从目前已出土的陶俑身上所残留的色彩来看,两千年以前的秦俑在调色技术方面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