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现言 > 娘子且留步 > 第577章 八卦

娘子且留步 第577章 八卦

作者:姚颖怡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3-12-27 16:53:41 来源:88小说

颜雪怀心里紧绷着的弦松开了。

“你想给识红赎身,你自己的私房,还是你家里的钱,你在家里能做主吗?这事也能做主,不用和你婆婆、你夫君商量?他们能答应你吗?识红已经十六岁了,是大姑娘了,这些年一直为奴为婢,不瞒你说,她是别人送给我的,也就是说,她已经被转了两手,你确定你夫君不会介意?”

十六岁,不是六岁。

驿丞虽然是未入流的小吏,但也并非平民,如果家境殷实,家中子弟有一两个读书人,在小县城里便是数得上的大户人家。

识红是奴籍,即使赎了身,她也是做过奴婢通过买卖的,再加上拖油瓶继女的身份,议亲的时候难免被人垢病。

当然,如果识红是睿王妃身边的一等大丫鬟,那情况就不同了,不过,这个时候,颜雪怀是不会把自己的真实身份告诉陶氏的。

她就要把最坏的可能摆在陶氏面前,她要让陶氏知道,想要护着一个人,不是上下嘴皮子碰一碰就行,也不是花上二三十两银子赎身就完事大吉的。

如果做不到,那就免谈。

识红是王府的丫鬟,只要她自己不作死,以后无论是嫁人,还是年纪大了留在王府里做嬷嬷,王府都是她的依靠,颜雪怀就能给她撑腰。

昨天颜雪怀和识红谈过,那丫头说得明明白白,陶氏若是不想与她相认,识红就当没有这回事。

所以,颜雪怀不着急,她也不想编排什么寻亲,满怀深情地对好不容易逃出生天的被拐女人说:“这是你的孩子,母女亲情大过天。”

识红已经长大了,陶氏认不认识红,颜雪怀都能接受,识红也能接受。

不认也好,那就一别两宽,认了当然更好,但后续的事情不要一地鸡毛。

颜雪怀发现,她不但不困,反而像是打了鸡血一样精神。

莫非肚子里的这个,不是一只懒猪,而是一只八卦猪?

后来的事实证明,颜雪怀猜对了。

当然这是后话,此时颜雪怀还在看着陶氏。

陶氏闭了闭眼睛:“若是婆婆和夫君不愿意接纳,妾身......”

陶氏哽咽着说不下去了。昨天晚上她明明想好了,若是夫君不答应,那她就和离,她带着识红一起过,她会刺绣,会织布,还能给人抄书,她哪怕累死也要给女儿攒出嫁妆,给女儿挑个好人家。

可是现在话到嘴边,她却说不出来了,婆婆和丈夫有恩于她,她与他们早已血浓于水,更何况,她还有三个孩子,最小的女儿还不满周岁,如果不是县太爷亲自登门,担心影响到夫君的差事,她无论如何也舍不得出来。

她舍不得与丈夫和离!

陶氏深深鄙视自己,她太没用了,她不是合格的母亲,以前不是,现在也不是。

颜雪怀静静地看着跪在地上的妇人,她没有陶氏的经历,她不知道想要保护女儿却无能为力的感觉。

她的榜样是李绮娘。

“你想给识红赎身,赎身以后你让她住在哪里,去陶家,还是你立马就找人接手,把她嫁出去,从此当亲戚走动?她好歹现在是有地方住,有小丫头伺候,总不能你把她认回去,却让她无家可归吧,你把这些全都想好,有了万无一失的打算,然后你再和我提给不给识红赎身的事,这也只是你和我提,识红答不答应那还要再问她。”

颜雪怀说完,就对周扫尘说道:“到了下个地方,让莳萝和识红过来,让你和陶太太去她们的车上。”

周扫尘原是不爱管闲事的人,可是这会儿她的好奇心也被勾起来了,换过来也好,她对揪着陶氏问个清楚。

王妃这里是别指望了,识红也是个滴水不漏的,所以周扫尘只能去问陶氏,这陶氏挺爱哭的,吓一吓或许就说了,若是不说,那就多吓几下,看她说不说。

见到识红,颜雪怀只字没提陶氏,她这会儿有精神了,便问莳萝这两天有没有新鲜事,莳萝见王妃终于不睡觉了,忙把中午吃饭时的事说了:“给奴婢们送饭的那人穿了件花衣裳,梳着妇人的发髻,可奴婢们怎么看都觉得她像个男的,哪都像,太像了,少奶奶您是没看到,那大脚丫子有那么大,比珍珠的还要大,还有她的手指头,那么松,像小水萝卜一样粗。”

颜雪怀笑着问道:“那究竟是男的还是女的,莫非是男人穿了花衣裳假扮成女的?”

“唉,女的,奴婢也担心她是假扮的,就盯着她的脖子看,她啊”,莳萝比了比自己的喉咙,“这里没有那块骨头,是个女的。”

颜雪怀哈哈大笑,柴晏在马车外听到久违的笑声,心情愉悦,晚上住进驿站,柴晏悄悄问莳萝,王妃为何这么高兴。

莳萝说她们给王妃说了些路上有趣的事,王妃可喜欢听了,整个下午也没有打瞌睡。

晚膳的时候,颜雪怀吃了两碗饭一碗汤,柴晏担心她会积食,让人拿了大山楂丸子给她吃,被陶氏拦下,柴晏和颜雪怀这才知道孕妇最好不要吃山楂。

柴晏索性让陶氏把忌口的东西全都写出来,陶氏现在巴不得讨好颜雪怀,写得很认真,次日把写得满满的一页纸交给了颜雪怀。

颜雪怀瞠目,看看指上列出来的那些东西,她顿觉天不蓝草不绿,就连阳光也变成灰色了。

“你怀第一胎时,也有这么多忌口的?”颜雪怀故意避开了识红的名字。

陶氏苦笑:“那时连五成饱也吃不上,我饿得极了,看到老鼠都想要抓来吃。”

颜雪怀抖着那张纸:“所以说这纸上的东西也不一定都不能吃,对吧。”

“不能这样说,少奶奶身子娇贵,当然要小心谨慎。”陶氏说道。

“你后来怀的那三个,就是按照这纸上忌口的?谁教你的?”颜雪怀问道。

陶氏脸上一红:“那时妾身瘦弱,婆婆担心不能顺产,便重金请了一位嬷嬷来侍候妾身,那位嬷嬷以前是在京城的大户人家做事的,极是讲究,妾身顺顺利利生下长子,婆婆心中欢喜,便又把那位嬷嬷多留了两年,这纸上的,就是妾身按照嬷嬷叮嘱的写下来的。”

颜雪怀以前就听说过,那些宫里放出来的,或者是高门大户里出来的婆子们,只要离开京城,便成了抢手货,看来那些传说没有夸张。

不过,陶家看来家底不薄倒是真的。

好在从这一天开始,颜雪怀睡觉的时间开始缩短,只要有人说八卦,她立刻就没有了睡意,精神十足。

每到一个地方,柴晏便让人到县衙里去打听些新鲜事,再让丫鬟们讲给颜雪怀听。

有户人家丢了狗,后来把偷狗的人抓住了,却原来那人偷狗给家里母狗配种,不料偷回来的也是母狗;

县衙里新判的案子,说是有位大师说他能趁着阎王不在家时去修改生死簿,骗了很多人,包括知县大人的老娘;

有户人家八岁的儿子丢了,去县衙报案,县衙派人全城搜查,最后在茅厕里找到,原来那孩子蹲坑腿麻了,在地上趴了一会儿,然后睡了大半日;

县衙的捕头抓到一个小偷,发现小偷身上带着一条绳子,问他带这个做什么,小偷答曰:他担心被抓住时用牛皮绳勒得太疼,所以自备绳索;

颜雪怀笑得前仰后合,她发现她的笑点变低了,随随便便一个笑话,她就能笑个不停,她担心这样一路笑下去,会笑出一脸褶子。

好在京城快要到了。

此时,京城。

焦文忠终于熬不住了,三天三夜不吃不喝不闭眼,还要眼睁睁看着几个看守在他面前大吃大喝,第四天时,焦文忠终于承认,他就是王忠!

他是王忠,焦文智就是王智,和他们一样,被海捕捉拿的陈大铁,就是王太监五个干儿子当中年纪最小的王刚。

王大宝卖掉王培和王怀,王太监急血攻心,当场便晕厥过去。

他们那时都还是小孩子,误以为王太监死了,王忠和最小的王刚便跑去找老何,可是他们进了老何的房间,却看到屋里有一个陌生人,他们以为这人是和王大宝一伙的,正要叫喊,却被人从后面一手一个捂住了嘴。

捂住他们嘴巴的人,正是老何。

孩子们一直都知道,老何不仅是管事,更是侍卫,老何平时对他们都很尊敬,少爷长少爷短,而王刚因为是年龄最小的孩子,所以很受宠爱,老何对他尤其尊重,偶尔进城,都会给他带些好玩的好吃的。

可是这一次,老何的眼睛令两个孩子害怕。

老何忽然把王刚推到陌生人面前,说道:“就是他。”

陌生人打量着王刚,问道:“怎么长得不像?”

老何哼了一声:“外甥肖舅,他这张脸和他那个窝囊废的舅舅就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那人显然还有怀疑,又看了看王忠,王忠扭着身子,想从老何手里挣脱出来,无奈老何的手劲太大,他只能白费力气。

那个人看看王忠,又看看王刚,显然是觉得王刚更像一些。

他伸出手,一把拽过王刚,说道:“行了,这里的事你自己善后,我带他先走。”

老何忙道:“好好好,你放心吧,趁着这会儿村里人还不知道出事,你快点走。”

那人掏出块帕子塞进王刚嘴里,将王刚打横扛起来,转身要走。

老何的手里不知何时多了一把刀,就在那人转身的时候,一刀刺进了那人的后心。

那人踉跄一步,王刚掉到地上。老何抽刀,冷笑道:“蠢货。”

他正想带着两个孩子退出这间屋子,可是那个原本已经趴在地上的人却站了起来,出手如风,竟然劈手夺了老何手里的刀,拼着最后的力气,将刀刺进老何的胸膛。

可他也已是强弩之末,这一刺已经用尽他最后的力气,王忠从惊恐中反应过来,抄起一把椅子砸了过去,那人瞪着他,后退几步,终于倒地而亡。

这时,王智飞奔着跑了进来,后面是紧追不放的王大宝父子,三个孩子用力抵住屋门,不让他们进来。

他们听到王大宝对儿子说:“先别管这三个小兔崽子,反正他们也跑不了,先去找银子。”

知道王大宝父子走开,三个孩子悄悄把屋门打开一道缝,接着,他们听到王大宝的儿子兴奋地大叫:“这么多银子,我们发财了!”

王刚压低声音,小声说道:“银子上有毒。”

银子上的毒是王太监亲手涂上的,银子放在容易找到的地方,王太监说这是防贼用的。

果然,片刻之后,就响起王大宝父子鬼哭狼嚎的声音,他们又等了一会,声音没了,想来人已经死了。

他们大着胆子走进前厅,王大宝父子倒在地上,面容扭曲,而原本他们以为已经死了的王太监,却忽然坐了起来。

王太监冲着他们招手:“儿子们,过来,扶干爹起来。”

三个孩子走过来,搀扶王太监站了起来,王太监活动了几下腿脚,问道:“那个吃里扒外的呢?”

孩子们怔了怔,忽然明白王太监说的人是老何。

“死了。”王刚指了指那间屋子的方向。

王太监笑着说道:“去把他的尸体拖过来,和这些王八羔子放在一起。”

三个孩子按照王太监的命令,把老何的尸体拖到王大宝父子身边。

接着,王太监说道:“这里待不下去了,干爹给你们银子,你们到福平城里去。”

“干爹,那您呢?”孩子们问道。

“王大宝那王八羔子把阿培和阿怀给卖了,老子要去把他们找回来,行了,我屋里的书架子后头有个暗道,你们把书架子挪开,就能看到了。”王太监说道。

“那儿子们以后到哪里找您?”王忠问道。

“你们不用找老子,老子去找你们,走,快点走吧,这地方一刻也不能留了。”王太监从身上摸出几张银票递给他们,挥挥手,示意他们快点走。

三个孩子又惊又怕,却不敢停留,他们找到了那条密道,逃出了大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