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现言 > 娘子且留步 > 第481章 卖瓜

娘子且留步 第481章 卖瓜

作者:姚颖怡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3-12-27 16:53:41 来源:88小说

温绣气极,分开看热闹的街坊,冲进院子里,朝着女婿耿秋海就是两个大嘴巴。

耿秋海被打得懵了,眼睛发花,看不清面前的人是谁。

温绣正要再打,腰间猛的一痛,低头一看,只见一个六七岁大的小人儿,抡着拳头又朝她打了过来。

温绣一眼认出这是自己的外孙子,她闪身避开,温家大姐也反应过来,冲过来按住儿子的肩膀。

“儿啊,这是你外婆,你不认识你外婆了吗?”温家大姐没有想到阿娘会突然出现,更没想到自家儿子会朝着外婆动手。

“哼,她打我爹,我就不认她!”耿小郎大声说道。

温绣一阵心寒,两个孩子里,她最疼的就是外孙子。因为没有儿子,当年她才会被族里的人欺负,硬逼着她在族里过继儿子,后来女儿生下外孙,温绣心里别提多高兴了,扬眉吐气啊!

哪怕后来她去了京城,每隔一两个月,她都会托人往京城里带钱带东西,她赚得不少,给外孙和外孙女花钱也特别大方,但凡是京城里时兴的,无论是吃的还是穿的玩的,只要是给外孙和外孙女花钱,温绣从来就没有心疼过。

外孙子身上穿的这身镶着狐皮领子的小棉袄,连同脖子上带的小金锁,都是她托人从京城带过来的。

“你爹做了对不起你娘的事,他该打。”温绣说道。

耿小郎从母亲怀里挣脱出来,跑到耿秋海面前,对温绣说道:“我爹没有对不起我娘,这是我家的事,你管不着,你敢再打我爹,我就打死你!”

这下子连耿秋海也给吓着了,他也没有想到丈母娘会忽然回来,他这个丈母娘,可是个厉害人。

再说,那家人还等着要钱呢,丈母娘有钱,有的是钱。

他可听人说了,李食记的东家,如今做了国公夫人,而他丈母娘,就是李食记的掌柜。

想到这里,耿秋海一把推开儿子,噗通一声跪在温绣面前:“娘,是女婿错了,女婿再也不敢了,娘啊,您就原谅女婿这一回吧。”

温绣想起先前在老崔作坊里的秀红,又想起现在惹上的邻居家的媳妇,她不想再多看女婿一眼,她当年一定是让猪油蒙了心,担心丈夫留下的家业都被族人吞了,便匆匆忙忙把女儿嫁出去,把大半的家业全都换成银钱,给女儿做了嫁妆。

当时之所以看上耿秋海,便是觉得耿秋海老实,又没有爹娘兄弟,女儿嫁个老实人,她才放心。

可谁知道,那些混子们都干不出来的事,她这个老实的女婿就给做出来了。

先是睡了东家的小姨子,再又与别人的老婆通奸,而且一而再,再而三,惹出祸来就会逼着自己老婆拿嫁妆来贴补。

温绣一口浓痰啐在耿秋海脸上,她别过脸来问闺女:“你是怎么想的,你若是还想和他凑和着过,我现在就回京城,以后你是生是死,我都不再管了,你也当没有我这个娘。你若是不想和他过了,那就和离,娘带着你和孩子去京城,你放心,有娘一口吃的,就不会饿着你和孩子。”

温家大姐看看母亲,又去看两个孩子,儿子紧紧抓着耿秋海的衣袖,虎视耽耽瞪着她,女儿受到惊吓,这会儿正在小声抽泣。

“娘,我不想和他过了,可是两个孩子我都要带走。”

耿秋海一听就急了,老婆不和他过了?这可不行!他立刻便磕起头来:“娘啊,你不能拆散我们,我和娘子患难夫妻,生死不渝。”

围观的人,连同来要钱的那家人全都哄堂大笑,耿秋海钻妇人被窝子的那点子事,这附近谁不知道?

有人大声说道:“耿木匠,你和东头那个小寡妇的事,你媳妇知道吗?”

温家大姐一怔,别说,这事儿她还真不知道。

又有人喊道:“还有李老五的老婆,那次你去给人家打碗橱,怎么就打到被窝里去了?李老五怕家丑,把老婆揍了一顿没敢声张,你就以为别人都不知道了吗?”

温绣恨不能把跪在地上的男人给踹死,可是却又看到站在耿秋海身边的耿小郎,小小的孩子,眼睛里满是怨毒。

温绣沉声问温家大姐:“你想带走孩子,先问问你那儿子愿不愿意跟你走?”

温家大姐忙道:“儿啊,快到娘这里来,娘带你去京城,去你外婆家里。”

耿小郎瞪着母亲,恶狠狠地说道:“你嫌我爹没钱,就不想要我爹了,你不是好人,我才不要跟你走!”

温家大姐心如刀绞,还想再说什么,温绣一把拉起她,说道:“进屋,收拾收拾,带上小妞,跟娘走。”

耿秋海一看就急了,也顾不上丢人,跪行几步,一把抱住温家大姐的腿:“你不能走啊,我不和离,打死也不和离。”

温绣见他连脸都不要了,冲着门外大声喊道:“大牛,快来!”

这次,李绮娘担心温绣在路上不安全,特意让大牛跟着一起回来,一是陪着温绣,二来也是让大牛回家看看。

大牛原本怕温绣尴尬,便没有进门,现在听到温绣叫他,立刻冲了进来,二话不说,将跪在地上的耿秋海一把提起来,远远的扔了出去,差点砸到看热闹的邻居身上。

大牛是练家子,他用了巧劲,耿秋海只磕破了油皮,没有大碍,可却不敢再冲过来了。

温家大姐只收拾了几件自己和闺女的衣裳,便挎着包袱从屋里出来。

温绣一只手抱着外孙女,一只手拽着闺女,由大牛在前面开道,头也不回地走出了院子。

直到回了文鼎胡同,温绣才知道,原本她闺女还知道留了一手,把房契连同私房银子和她给闺女置办的首饰,全都交给田桂花代为保管,这会儿就放在文鼎胡同的宅子里。

温绣正要夸闺女有远见,没想到闺女小声说道:“这是少东家临走时再三叮嘱的,让我把值钱的东西全都交给田大姨代为保管着。”

次日,温绣就让大牛去找了焦爷,焦爷大手一挥,便把闺女的那处宅子给买下来了,余敏做的中人。

这宅子被焦爷买下来,过一阵子,再让余敏帮忙卖出去就行了。

但是现在不能卖。

宅子现在是焦爷的了,耿秋海想赖着不搬走都不行了。

温家大姐心里难过,她舍不得儿子。

“娘,要不给我儿留点银子吧,耿秋海没有收入,拿啥养儿子啊。”

温绣冷笑:“你那儿子连你这个娘都不认了,你还要给他留银子?再说,耿秋海是他的亲爹,凭啥当爹的不养儿子,要由你这当娘的来养?”

温家大姐不敢说话,两天之后,温绣请人写了状子,告到衙门,平城知县早就换了,上次李绮娘回平城时,这位知县的太太还给送过拜帖,不过李绮娘没有见她。

现在听说温绣便是京城李食记的掌柜,她的女儿要和离,知县自是不会拦着,再说,他让衙役去打听了,那耿秋海专偷别人老婆,所谓风流不下流,耿秋海这样做,就是下流了,这是很令人不耻的,你风流可以去青楼,再要不去找暗门子,你勾引别人老婆,这算什么事?也就是没有苦主来告状吧,否则一顿板子是跑不了的。

几天之后,温绣便带着女儿和外孙女,由大牛护着,搭着漕帮的船,离开了平城。

只是温家大姐还是惦记儿子,自从来到京城以后,便总是愁眉不展,温绣为此没少操心。

都是有女儿的人,李绮娘太理解温绣了,她劝道:“我看不如给大姐儿找点事情做,让她忙起来,也就没有时间胡思乱想了。”

原本温绣住在青萍巷,女儿和外孙女来了之后,她便在青萍巷附近租了处小院子,又托人介绍了一个婆子,平时过来帮忙料理家务,顺便也帮着带带孩子。

温绣苦笑:“不怕老板娘笑话,我这闺女从小被我惯坏了,地里的活没让她插过手,顶多就是在家里做做饭,洗洗衣裳,酒楼里的事她做不来,针线女红也拿不出手,做生意的事,更是一窍不通,唉,我也不知道让她做点啥好。”

李绮娘一时也想不出来,便道:“那你也不要拘着她了,反正家里也有人帮忙带孩子,不如就多出去走走,来李食记也行,去千味居也行,再说,京城这么大,等她都逛完了逛累了,心里也就舒服了。”

温绣想想也是,便岔开话题,和李绮娘说起酒楼里的生意了。

掌灯时分,李绮娘和齐慰刚刚回到府里,宫里便来了人,让齐慰现在便进宫去。

李绮娘用帕子包了几个热乎乎的豆包,让齐慰带上在马车里吃:“这么急着让你过去,一定是有要事,怕是不会有饭吃了,还是咱们自己带上吧。”

来传旨的公公见了,连忙低下头去,藏起嘴角的笑容。

李绮娘见了,忙又让人去拿了几个豆包出来,用干净帕子包了,递给公公:“您也没有用晚膳吧,这是我们府里自己包的,您别嫌弃,带上在路上吃吧。”

公公哪里敢接,连忙推辞,齐慰便道:“公公不用客气,你大老远地过来,一定也饿了。”

这位公公当然早就饿了,官员家眷们给的东西他也收过不少,只是还从来没有收到过豆包,一时半刻,有点不能适应而已。

见连定国公都发话了,他若是再不收下,那就是不给面子了。

面前这位,可不是普通的官员家眷,这位是定国公夫人,超一品的诰命大妆。

公公连忙道谢,双手接过李绮娘递过来的豆包。

走到半路上,公公用衣袖遮着脸,悄悄吃了一个豆包,嗯,好吃,定国公府的豆包,比宫里的都要好吃。

皇帝是在寝宫里召见齐慰的,齐慰一到,便知道是什么事了。

他看到了一个人,谁啊?本该在府里禁足的七皇子。

齐慰上下打量着七皇子,柴晏连忙摸摸自己的脸:“岳父,我是真的。”

齐慰横他一眼,不再去看他了。

脸皮这么厚,没成亲就敢直呼岳父的,除了柴晏没有别人,若是假的,怕是不敢。

不过,柴晏除了瘦了一点以外,没有多少变化,精神看着也好,不像是受过伤的,更没有缺胳膊少腿,等他回府告诉阿绮,阿绮定然会很高兴。

柴晏琢磨着齐慰的脸色,岳父的神情怎么阴晴不定?这是怎么了?

皇帝凝眉瞪着自己的小儿子,不用猜他也知道了,他儿子并不太受准岳父的待见。

算了,原本还想骂儿子几句的,现在不能骂了,否则齐慰真当他儿子是个废物了。

于是皇帝便破天荒,在臣子面前,把自家儿子夸成了劳苦功高的盛世奇材,就连奇材本人也心虚了,他不是进宫挨骂的吗?怎么不骂了?父皇非但没有骂他,反而夸起来了?这当中一定有什么是他不知道的,父皇要做什么?

反正只要皇帝自己不觉得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

比如齐慰,他就有些尴尬。

不过,他也明白这些日子,柴晏去做了什么。

永宁侯带兵平乱只是幌子,刚开始,永平侯甚至不知道柴荟在什么地方。

柴荟是被硬生生逼着逃出京城的,京城的福王府里便有暗道,柴荟刚刚逃出京城,七皇子柴晏便如猎犬一样找到了他的踪迹,接下来的日子里,柴晏一路跟踪,如影随形,硬生生将柴荟藏匿私兵的地方一一找了出来。

不过,柴荟的私兵真的没有一万人,真的没有。

柴荟不是傻子,他知道就凭他现有的人马,想要和朝廷抗衡便是以卵击石,于是他想利用这些人做掩护,逃回平城。

回到平城有太多便利条件了,福王在平城经营多年,虽然中间历经迁都,受到过影响,可是那里依然还是福王的大本营。

柴晏等的便是柴荟要北上的时候,在他将柴荟埋在各处的暗桩全部拔出之后,便施计将柴荟连同他的人马引诱到永宁侯的包围圈里,被永宁侯的大军一举歼灭。

只不过柴晏还是疏忽了,在回京的路上,柴荟自尽了。

这便是他本应挨骂的原因了。

前面的功劳虽然很大,可是最终他还是没能把柴荟活着带回京城。

柴晏已经抱着成亲后也不能封王的决心了,没想到,他等到的非但没有斥责,反而是父皇那王婆卖瓜一般的夸奖。

没错,他就是那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