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现言 > 娘子且留步 > 第478章 观花

娘子且留步 第478章 观花

作者:姚颖怡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3-12-27 16:53:41 来源:88小说

永宁侯府虽然只是侯爵,但是皇帝尚在潜邸时,便与老永宁侯是忘年之交。皇帝起兵,老永宁侯也跟着揭竿而起,两个儿子一个女婿皆战死沙场,老永宁侯临终也没能看到皇帝登基。

因此皇帝登基之后,对永宁侯府多有照拂,林老夫人七十大寿,太子妃亲自登门道贺,逢年过节命妇进宫,林老夫人都被排在第一拨。

只是这一次,与林老夫人一起的,多了一位定国公夫人李氏。

定国公府是太祖亲封的一等爵,世袭罔替,定国公的继女又被指婚给了七皇子,定国公夫人李氏被排在皇后召见的第一拨,这无可厚非。

“这位李夫人倒也是个有福的,不但女儿指给了七皇子,听说侄子也做了皇太孙的伴读。”

“有福又如何,不过是个继室而已。”

“那倒也是,除非她能给定国公生下一儿半女,否则......”

“她岁数不小了,哪是想生就能生出来的。”

两个妇人窃窃私语,说到后面用帕子掩嘴偷笑。

一旁的中年妇人蹙起眉头,低声喝道:“这里是皇宫,你们休要胡言乱语。”

两个妇人被喝斥得面红耳赤,低下头去不敢多言。

离她们最近的是陆家的大夫人傅氏和二夫人余氏,以及陆锦朝的夫人全氏和陆四姑娘。

陆四姑娘耳朵灵,把那三人压低声音的说话听了个七七八八。

陆四姑娘皱起眉头,对全氏说道:“大嫂,那位夫人是吴家的人吧?另外两位呢,也是他们家的?”

全氏点点头,低声说道:“那位年纪大些的是吴大太太,另外两位是她的两个儿媳。”

陆四姑娘口中的吴家,是指静安伯府吴家。吴家的爵位只有三代,吴大太太的公爹便是第三代,如今老爷子已经年逾花甲,瘫在床上几年了,为了儿孙还在坚强地活着,可即便如此,吴家也已经游离在勋贵圈子的边缘了,没办法,爵位就要没了,可是儿孙们却没有特别出色的,吴家想要能指望的,就是皇帝看在吴家祖上的功业上,再把爵位延长一代。

陆四姑娘对颜雪怀的印像很好,连带着对李绮娘也有好感,加之七皇子与陆家的关系,因此,陆四姑娘自然而然地把李绮娘归到自己人这边,对吴家两个儿媳妇说的那番话,便很不认同。

全氏见她瞪着吴家人,便小声叮嘱:“咱们家和吴家平时也没有往来,你不要和她们家的人较真。”

陆四姑娘嘟嘟嘴:“谁和她们较真了,我都不认识她们。”

傅氏察觉到姑嫂二人在小声嘀咕,干咳一声,全氏和陆四姑娘连忙站直身子,眼观鼻鼻观心,等候宫人的传召。

殿内。

李绮娘已经有些日子没进宫了,皇后丰腴了一些,人也显得年轻了,看上去气色很好。

看到李绮娘扶着林老夫人一起进来,皇后脸上的笑容更亲切了几分,问了问林老夫人的身体,便对李绮娘说道:“这阵子你操劳女儿的亲事,一定很累吧,今天就看看戏,轻松轻松。”

皇后又贴心地说道:“你们都是天没亮就出来了吧,李夫人,你陪林老夫人一起去用些点心吧,林老夫人上了年纪,可受不住这般辛苦。”

林老夫人和李绮娘一起谢过,便由两位宫女带着出去。

一位宫女说道:“两位夫人,一会儿唱戏是在云音阁,那里离御花园很近,今日皇后让把御花园里的观花坊腾出来给夫人们小坐之用,奴婢们陪两位夫人去观花坊吧。”

李绮娘虽然不是第一次进宫,但是却从未在宫里闲逛过,更没去过御花园,也不知这观花坊是什么样的。

但是她牢记着女儿叮嘱她的话,于是她便问道:“观花坊可是在湖上?”

先前那名宫女微笑说道:“李夫人放心,观花坊虽然离湖不远,但是没在湖上,那里并不湿冷,烧了地龙,很暖和的。”

李绮娘略微放心,只要没有靠近湖水就行,至于假山,她在观花坊里坐着,不出去便行了。

再说,还有一位德高望重的林老夫人呢。

林老夫人的长媳便是永宁侯夫人,永宁侯夫人四十岁又生一胎,这会儿还在坐月子,林老夫人的其他两位儿媳和一个女儿,全是孀居,唯一的孙女远嫁外地,因此,林老夫人是一个人进宫的。

李绮娘听齐慰说起过永宁侯府,这位林老夫人虽然深居潜出,不常进宫,但却很得皇后敬重,所以,她今天只要跟着林老夫人,别人想要算计她也不行。

李绮娘看着林老夫人,林老夫人点点头,道:“那就劳烦二位姑娘带路了。”

两名宫女曲膝行礼,便在前面带路,李绮娘搀着林老夫人跟在后面。

林老夫人笑着对李绮娘说道:“今天多亏有你,我这把老骨头才没有那么辛苦,就是让你受累了。”

李绮娘忙道:“老夫人不要客气,您是长辈,我搀着您这是应该的。”

林老夫人拍拍她的手,说道:“我不喜应酬,平日里很少出来,我家也有个园子,虽然比不上御花园满是奇花异卉,可也有几株名种,你若是得闲,就来我家坐坐吧,等我那大儿媳出了月子,让她陪你赏花。”

“好啊,改日我一定登门拜访,看望老夫人,顺便赏赏花。”李绮娘笑着说道。

这会儿其他女眷们还在排队等着召见,因此这一路上,除了宫里的内侍和宫女,她们也没有遇到其他女眷,一老一少跟着两名宫女,没过多久便到了御花园。

大魏皇宫的御花园是江南园林风格,三步一景五步一画,亭台楼阁,小桥流水,虽是冬日,依然处处是景。

李绮娘的目光却被前面的一片假山吸引住了。

没错,御花园里的假山不是一座,而是一片,主峰高约四丈,占地虽然不大,却有谷溪石梁、悬崖绝壁、洞室幽径,令人叹为观止。

李绮娘却停下了脚步,她停下来,林老夫人当然也停下来了。

李绮娘指着前面的假山,问那带路的宫女:“我们要从假山里穿过去?”

宫女笑着解释:“这假山山腹中有一条涧谷,里面别有洞天,遍种奇花异草,景色怡人,宛若仙境,可直通观花坊。”

李绮娘问道:“从这里去观花坊没有别的路吗?”

宫女正想说什么,李绮娘眼尖,见到不远处的岔路上走来几名内侍,手里拿着不少东西,今天是冬至,后宫里最大的事,就是宫戏,这些内侍想来就是从云音阁过来的,而观花坊就在云音阁旁边。

李绮娘便道:“那条路是通往云音阁的吧,想来也能到观花坊吧。”

不知是不是李绮娘的错觉,她感觉先前说话的那名宫女,神情有些许的不自然,而另一位宫女则道:“李夫人说得没错,那条路也能到观花坊,就是要绕远,林老夫人上了年纪,走路过去要辛苦一些。”

闻言,林老夫人看向李绮娘:“你可想去看看那涧谷中的风景?”

李绮娘才不想去呢,她闺女说了,要远离假山,远离!

可是宫女既然这样说了,她若是还坚持要走另一条路,这就是不顾林老夫人的身体去绕远了,万一林老夫人给累着了,这就是她的过错了。

但是越是如此,李绮娘却越是觉得假山里的那条路不能走。

她摇摇头,对林老夫人说道:“不瞒老夫人,我身子畏寒,想来那山涧里会比外面寒凉一些,若是老夫人也想看涧谷里的风景,我就陪您一起去,一时半刻,想来也没有关系。”

林老夫人失笑:“现在天寒,那涧谷里的风景又能有多好?真若是想看,就等到春暖花开时再看,进宫的机会以后也有,走吧,你扶着我咱们就绕一回远路,就是在御花园里,还能有多远?”

李绮娘松了口气,便搀着林老夫人往岔路上走去,她们走了几步,却没见那两名宫女跟上来,李绮娘回头去看,两名宫女正呆怔着,看到她看过来,这才恍然,快步走到前面带路。

这一下,就连林老夫人也察觉到不对劲了,她指着路边的花亭,对李绮娘说道:“咱们在那儿歇歇吧,我这会儿还不饿,也不急着去用点心,你饿了吗?”

李绮娘巴不得先不过去,这两名宫女有些古怪,谁知道还会有啥夭蛾子。

两名宫女显然也没有想到,林老夫人竟然不想往前面走了,两人无奈,也只能眼睁睁看着林老夫人和李绮娘走进花亭。

已是腊月,花亭里四处透风,是真的冷。

美人靠上铺着锦垫,李绮娘扶着林老夫人刚刚坐下,便看到远远走过来的几个人。

李绮娘松了口气,来的是公主。

公主也看到了她们,打发一名内侍过来询问,听说林老夫人走不动了,公主便对身边的内侍说了几句,内侍转身离去。

公主走进花亭,与林老夫人和李绮娘寒暄几句,没过一会儿,先前的内侍回来,身后还跟着两名抬肩舆的内侍。

公主请林老夫人坐上肩舆,林老夫人忙说使不得,公主笑着说道:“内侍们既然能把肩舆抬过来,那定然是母后已经准了的,林老夫人不要推辞了,这也是母后对您的关心。”

林老夫人连忙躬身道谢:“臣妇谢过皇后娘娘恩典,谢过公主殿下恩典。”

林老夫人坐上肩舆,李绮娘则陪着公主,一边赏景,一边往观花坊走去。

公主看都没看通往假山山腹内的那条路,便往岔路上走去。

公主很健谈,又是有意要与李绮娘相处的,因此,笑语盈盈,完全没有公主的架子,李绮娘初时有些拘紧,没过一会儿便放松下来,跟着公主,一路赏着景,便到了观花坊。

接下来便很顺当了,女眷们先后到了观花坊,观花坊虽然宽敞,可也坐不下这么多女眷,于是有人在里面,有人则在外面,直到太监进来,说皇后和太子妃已经到云音阁了,女眷们便跟随内侍去了云音阁看戏。

今年冬至,宫戏演的是《瀛洲佳话》、《彩线添长》和《玉女献盆》,林老夫人便告诉李绮娘:“冬至的宫戏年年不同,去年演的是《金吾堪箭》和《亚岁迎祥》,对了,你喜欢看戏吗?”

李绮娘笑着说道:“喜欢,从小就喜欢。”

林老夫人点头:“我年轻时也喜欢看戏,这两年就只有进宫时才能看看了。”

李绮娘立时明白了,老永宁侯和两个儿子全都战死了,林家如今,除了永宁侯夫人以外,都是孀居,不但不方便出门应酬,也不方便请戏班子到家里唱戏了,林老夫人也只能在进宫的时候,看看宫戏了。

这宫戏和外面的戏还是不一样的。

宫里的戏码只挑着吉祥如意地演,自是比不上外面花样翻新,每季都有新戏出来。

李绮娘也不知道如何劝慰林老夫人,只好说道:“等到给我闺女办完亲事,我腾出空来,接您老人家来我们府上看戏,我亲自去接您,您可一定要来。”

“不用你亲自去接,打发个婆子来叫我一声就行了,我和你投缘,你不嫌我唠叨就行。”

林老夫人可没说实话,她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与人投缘的,她的确觉得李绮娘不错,可是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她是为数不多,知道周大当家和李绮娘是出自安远侯府的人。

她是怎么知道的呢,那还是因为她曾经见过周大当家,那时她便觉得周大当家长得像她的一位故人,那位故人便是当年的安远侯世子夫人。

因为觉得像,而且周大当家又是姓周的,林老夫人虽然没有让人去查,可是心里却认定这位大当家与安远侯府一定是有些关系的。

后来听说定国公娶的新夫人,便是周大当家的亲妹妹,加之这位妹妹姓李,据说是被姓李的人家收养的,林老夫人算算年纪,可不是吗,当年安远侯世子夫人有一子二女,长女的年纪与周大当家相仿,次女若是还活着,就是定国公夫人李氏的年纪。

林老夫人自是知道安远侯周家的那件案子,当今天子不但准了定国公齐慰迎娶李氏,又把李氏的女儿指给七皇子做正妃,想来早就把李氏的家世调查清楚了。

皇帝既然没有公开李氏的真实身份,林老夫人便三缄其口,就连自己的儿媳和女儿也没有告诉。

两人正在小声说话,就见一名内侍匆匆过来,和一名宫女悄声说了什么,那名宫女便走到太子妃身边,低声耳语。

太子妃的眉头动了动,对那名宫女吩咐了几句,宫女便退了出去。

虽说是在看戏,可是女眷们却留意着皇后和太子妃的一举一动,那名宫女退出去,众人的心思便不在戏台上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