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现言 > 娘子且留步 > 第三一二章 荷花

娘子且留步 第三一二章 荷花

作者:姚颖怡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3-12-27 16:53:41 来源:88小说

出乎李绮娘的意料,齐慰没有点菜。

大牛说:“国公爷说老板娘做什么,他就吃什么,国公爷还说,让老板娘少做一些,够两个人吃的就行了。”

听到“两个人”这三个字,李绮娘拿着菜刀的手颤了一下,险些切到手指。

“好,我知道了。”她做个深呼吸,闺女说过,若是担心害怕或者紧张的时候,做个深呼吸就能缓解。

深呼吸之后,李绮娘平静下来,不用别人配菜,她有条不紊地准备食材。

齐慰坐在雅间里,环视着屋里的摆设。墙上挂着一副五福临门葫芦图,印章上的署名是个陌生的名字,画技一般,带了太多的匠气,不是名家所绘,但寓意吉祥,挂在酒楼里很适合。

不过,齐慰很快就发现,面前粉彩的茶壶和茶碗上,绘的不是常见的花鸟,居然也是葫芦。

这就有些意思了,只是小小的葫芦,却透露出酒楼主人的别致。

齐慰很想知道,其他雅间里是什么样的,都是葫芦,还是有所不同?

刚好大牛进来,齐慰便问出自己的问题。

大牛笑着回答:“每间雅间都不一样,有牡丹的,有猫的,还有仙桃和花鸟,对了,还有鱼。”

“这是你们老板娘想出来的,还是少东家想出来的?”齐慰来了兴趣。

“应该是老板娘和少东家一起想出来的,那天小人陪着她们去选瓷器,少东家便说,要多买几个花色,每个雅间不一样,老板娘就说,那索性就按照瓷器的花样去买画,瓷器只能买现成的,画却不一样,若是没有,也能让人另画。好在这些都是常见的花色,只用了两天便配齐了。”

大牛很自豪,他和大壮跟着老板娘来京城是来对了,在乡下,还有在平城时,哪能见识到这些?等他成亲时,他也把家里的茶具和画配成一套的。

齐慰含笑点头,掏出一个封红递给大牛:“今天辛苦你了,拿去买酒喝。”

大牛有点不好意思,无论是在平城,还是在京城,他都不是第一次拿赏钱,少东家说这叫小费。

可眼前这位是国公爷啊,我的天呐,若是他告诉他爹,他和国公爷说过话,他爹、他爷、他叔、连同他家的七大姑八大姨,就能和村里人显摆一辈子!

“收下吧,这是你应得的。”齐慰温和地笑笑,看得出来,这是一个纯朴的小伙子。

大牛咧开嘴,笑得傻里傻气:“多谢国公爷,多谢国公爷。”

大牛想好了,他要把这个封红留下,里面的钱他不花,以后回老家时,把这个封红交给他爹,让他爹得瑟得瑟。

李绮娘过来时,还没有走到鸿雁门口,便看到喜气洋洋的大牛。

“老板娘,您快看,国公爷赏的。”大牛把那个封红拿给李绮娘看。

李绮娘失笑,这个傻孩子。

“快收好,别弄丢了。”她笑着说道。

“嗯嗯,我肯定收好,肯定收好。”大牛开心地说道。

李绮娘笑着摇头,伸手敲敲鸿雁的门,门虚掩着,里面传来齐慰温和的声音:“进来。”

李绮娘推门走进去,齐慰原本坐着,看到青色的裙角时,他便站起身来。

李绮娘穿了一件浅红色窄袖袄子,干净俐落,发髻上插了一支银簪子,银簪的一端做成梅花的形状,每一片花瓣里都嵌了一颗小小的红宝石,极为精致。

齐慰端详着李绮娘,就如这雅间里的布置一样,简单却别致,又恰到好处。

李绮娘被他看得有点不好意思,放下手里的托盘,刚刚大牛已经把菜端过来了,托盘里放着的,是一只砂锅。

“我来的时候,看到大牛跑出去,看样子很高兴。”

齐慰的目光落到那只砂锅上,砂锅上却没有那顶小帽子。

“这盖子上是不是少了点什么?”齐慰问道。

李绮娘看了看,恍然大悟:“你说的是垫手的吧,唉,我做了好几个,丢得差不多了,我怕再丢了,还要再做,就没有拿过来,不过我试了试,盖子不是很烫。”

李绮娘一边说,一边掀起砂锅的盖子,熟悉的米香扑面而来。

齐慰吸吸鼻子,笑道:“不瞒你说,自从喝过你煮的粥,再喝别人煮的,总觉得差了点味道。”

李绮娘笑了出来:“就是最寻常的白粥而已,哪有什么味道。”

齐慰看着她,目光温和,却藏着笑意:“不,只要是经你手煮出来的吃食,味道都和别人的不同,就是宫里御厨,也煮不出你这样的味道。”

李绮娘脸颊微热:“你可真会说话。”

“原本不会的,遇到你,自然而然就会了。”

......

柴晏带着颜雪怀和董万千去的地方不是酒楼,而是一处很雅致但却很偏僻的庭院。

颜雪怀望眼放去,暮色渐起,这座庭院依山而建。

“这是哪里?”颜雪怀指着不远处的那座青山。

“梨花山,这山上有很多梨树,春天的时候,梨白似雪。现在看到的松柏反倒是后来栽种的。”柴晏解释。

原来这就是梨花山,颜雪怀对庭院的主人已经猜到几分。

出来迎接他们的是一个小厮打扮的少年,他看到柴晏,眼睛立时亮了:“七爷,您来了,您快里面请,哎呀,主人若是知晓七爷来了,一定高兴极了。”

柴晏颔首,道:“澄心,告诉你家主人,我们只是来用膳的。”

叫做澄心的小厮忙道:“好哩。”

说着,对跟着他一起过来的另一名小厮说道:“瓷青,快去,七爷用膳。”

瓷青飞奔着跑了。

澄心引领着柴晏一行走进去,庭院里亭台楼阁,小桥流水,花木扶疏,冷香扑鼻,令人耳目一新。

穿过一片碧绿的竹林,便是几间精致的雅舍。

柴晏轻车熟路地走进去,颜雪怀跟在他身旁目不斜视,倒是董万千有些好奇地四下张望,小声嘟哝:“这怎么看也不像是饭馆子啊。”

可是等到她踏进屋里,便“啊”的惊呼一声,屋里放着一只硕大的青花瓷缸,水面上浮着几朵荷花。

“这是荷花?怎么和我看到的不一样?”董万千好奇地说道。

澄心连忙解释:“回姑娘的话,这是我家主人用了几年功夫精心培育出来的,只要温度适中,便能四季开放。姑娘可以闻一闻,这莲花的香气比起寻常的荷花更加清香馥郁。”

董万千凑上去闻了闻,大声说道:“真的啊,这花可真香,比荷塘里的还要香上几分。”

有容貌秀丽的丫鬟端上茶水点心,柴晏对澄心说道:“好了,你去忙吧。”

澄心告辞,后退着出去。

待到澄心走了,颜雪怀才问:“这里的主人是陆二先生?”

柴晏点头:“这都让你猜到了?”

“嗯,原本应是猜不到,后来你说这山便是梨花山,我便猜到了。”颜雪怀说道。

皇帝将梨花山赐给陆二先生,陆二先生要在这里建一座书院。

这不是秘密,颜雪怀听来李食记吃饭的读书人说起过。

董万千却是不知道的,她问:“陆二先生是谁啊?”

颜雪怀道:“陆二先生名叫陆文鹰,是陆之礼老先生的次子,对了,你见过陆锦行吧,陆二先生是陆锦行的父亲。”

“哦,原来是他啊。”董万千顿时没有了兴趣,她对陆锦行没有好印像,长得比她还要白,比她还要秀气,这种就不是男人,更可恶的,那个陆锦行大冬天还要拿把扇子摇啊摇,这不是有病就是装逼。

柴晏有些兴奋,香菜对陆家的事记得这么清楚,肯定不是对陆家感兴趣,而是因为陆锦行是他身边的人,而陆家与皇室的关系非比寻常。

香菜,在不知不觉中,已经站在他身边了。

一直以来,他们家无比拥护他的,就只有柴浩一个人,现在终于又多了一个,他能不高兴吗?

“那一会儿陆二先生会不会过来?”颜雪怀不放心地问道,她可不想和一位老学究一起吃饭。

柴晏摇头:“不会,我既然说了我只是来用膳的,他就不会过来,有机会我带你见他,到时你就知道了,陆二先生是整个陆家最有趣的人。”

说到这里,柴晏忽然想起一件事来:“陆二先生的书院,顶多再有半年就能完工了,浩子会来这里读书,小满和董昀想来吗?”

颜雪怀一怔,她倒是没想过这事。

“陆二先生的书院,还收小孩子?”

她记得那些读书人说起这事的时候,个个都是心驰神往的样子,因此,颜雪怀就以为这间书院和平城的树人书院一样,只招收童生或者秀才。

“浩子既然来这里读书,那自是要收小孩子的。”柴晏说道。

颜雪怀心中一喜,即使是在她来的现代,家长们也照样削尖脑袋想让孩子进名校。

若是李绮娘知道小满能来这里读书,一定会很高兴。

哪怕是天价的学费,李绮娘也会想办法拿出来。

可是......

颜雪怀眼中现出难色:“小满......他行吗?”

“怎么不行?小满的出身来历,想来早在一两个月前便送进东宫了。”柴晏当然知道颜雪怀在担心什么,她担心小满会被人认出来。

没错,虽然颜雪怀知道,即使是以前见过小满的大臣或者太监,也不敢把小满往柴冉身上套,可那是聪明人,万一遇到一个自做聪明的呢?

听到柴晏这样说,颜雪怀毫不怀疑,太子既然已经知道董小白土匪出身,又如何不会调查小满呢。

这种事,根本不用太子亲自吩咐,当柴浩第一次和小满董小白玩在一起之后,便会有人把他们的出身来历、祖宗八代,全都报去东宫。

柴浩的身份还特殊了,他不是普通的皇孙,他是皇长孙,很可能就是未来的太子、未来的皇帝。

颜雪怀无法想像,柴浩那个熊孩子做了皇帝的样子,这已远远超出她这等小民的认知思维,她也懒得去想。

“可小满......”

颜雪怀想问,小满在被李绮娘收养之前的身世,那些人是怎么查的,又查到了什么?那么稀里糊涂的来历,太子难道不会起疑吗?

她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董万千的大嗓门打断了。

“你说什么?小白要来这里念书?和浩子?对了,浩子是你侄子,我的天呐,那他是谁?”

颜雪怀不可置信地看着董万千,大姐,后面的问题,不是应该是你在知晓柴晏的身份之后就该想到的吗?

原来你没想啊,你直到现在,才想起浩子的身份吗?

我墙都不扶,就服你!

柴晏显然也没有想到董万千会有此一问。

董大姑娘不是香菜的闺蜜吗?

她天天和香菜住在一起玩在一起,她竟然不知道柴浩是谁?

“浩子是我的侄子,他是我父亲的嫡长孙,我大哥的嫡长子。”柴晏力求说得通俗易懂,他算是看出来了,董大姑娘不是凡人。

董万千终于反应过来了:“哦,我知道了,他是太子的儿子,咦,太子的儿子为啥取这么一个名字啊,叫什么不行,要叫耗子。对了,你们南方人是不是不把老鼠叫耗子啊?”

柴晏无语!

颜雪怀更无语!

董万千不是凡人,她是神,神经病的神!

与此同时,李食记里名叫鸿雁的雅间里,齐慰听李绮娘说起,小满已经改名叫李满,李绮娘还说,若是小满长大后想要认祖归宗,那她不会阻拦,到时再把名字改过来就是了。

齐慰想了想,对李绮娘说道:“有件事,事关小满,我想还是告诉你吧。”

李绮娘一怔,忙问:“什么事啊?”

齐慰缓缓说道:“距离平城一百余里有个叫槐树沟的村子,那村子里有一半的人姓付,还有一半姓董,大约三年前,有一对外地来的母子来到村里,买下了村里的一处宅子,那位母亲叫高王氏,孩子的小名叫小满。

村里人对外来的人很感兴趣,便找里正打听,没多久,便有闲话传出来,原来这位高王氏的丈夫是个行商,很多行商因为长年在外,便在外面再娶一房平妻,就是所谓的两头大,高王氏便是行商在外面另娶的平妻,而高行商家里并不知道这件事,因此,高行商死在外面,高王氏却不能带着儿子回归高家,只能卖掉房产,住到乡下,买些田地雇人去种,总好过在城里坐吃山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