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科技之锤 > 第122章 反击从防御开始

科技之锤 第122章 反击从防御开始

作者:一桶布丁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27 17:51:23 来源:88小说

挂上电话后,宁为很快冷静了下来。

不公平的事情并不是第一次经历了,但像今天这次,还是给了他极为特殊的体验。

因为以往的不公平,他大概知道是为什么,更跟施加不公平的人有过面对面的接触,但这一次,所有的一切都是隔空进行的,他跟鲁师兄口中那位卢卡森·弗兰德先生,从未谋面。

但这个名字从师兄口中说出来的时候,他有些印象。

犹记得学习偏微分方程的时候,教授曾经提到过这个名字,更多的就没有了。

打开百度,宁为将这个名字输入进去,很快便得到了反馈结果。

显然这的确是为业界的大佬,1994年菲尔兹获奖者之一,成就是偏微分方程,其提出的一些数学方法已经被列入了各国高校偏微分方程的教材。

另外这位先生还是美国科学院院士、普林斯顿大学终生荣誉教授、美国数学协会副会长、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国际数学联盟委员会委员……

一系列的头衔差点把宁为晃花了眼。

如果不是那封主编的邮件,宁为觉得他根本想不到自己竟然能跟这种应该活在课本里的人物扯上联系。

但话又说回来,如果不是这种层级的大佬级人物大概也很难影响到一个世界级顶刊的主编。

了解过这位传说中数学大佬的生平,宁为再次将论文仔细检查了一遍。

其实这位数学界的大佬有一点说的没错,如果他这篇论文真的有论证不严谨的地方,贸然刊载的确会对整个学界影响不利,尤其是他这种提出了一些新的数学思想跟解决方法的论文。如果隔一段时间才被证明错误,那么这期间该领域所有引用了宁为这篇论文的其他论文,都会受到极大负面影响。

这也是数学类期刊审核更为严格且每年刊载的论文数量都不算太多的原因。

毕竟你不能相信有人能通过引用一个错误的东西,最终却得出了正确的结果,这种巧合也许会有,但不属于崇尚严谨的科学研究范畴。

再次将论文完整检查了一遍,更改了几个语法错误之后,宁为打开了《自然》的投稿系统,第二次给这家世界级的期刊投稿。

当然这只是一个开始,宁为已经在心里打定主意,未来也要给这位卢卡森?弗兰德好好上一课。

当然,这还需要些时间。

做完这一切之后,宁为没有立刻休息,而是从电脑里调出了湍流算法的源代码。

感谢卢卡森·弗兰德给他上的这一课,让他明白了即便是在学术界也不是每个人都像他想象中的那么美好、那么值得尊敬,所以在投下一篇针对湍流算法且需要用到算法源码的论文之前,很有必要做一些防范。

他还在计划着给别人上课,可不想被人再给他上第二课。

更别提学术圈尚且能如此之苟,那么具体到了应用,那可是真正跟一个产业跟现实利益直接挂钩的技术,如果继续实诚,大概下场就是被吃得连渣渣都不剩,还会无话可说。

所谓专利、所谓着作权,更多的只能防住君子。毕竟哪怕人家真侵权了,他也没那个时间跟精力去跟人打官司,科研人没那么闲。

所以只能让自己先把小人做足了。

鲁师兄举的那个例子已经说明了一切。

这也还好鲁师兄那位朋友遇到了个有良心的导师,如果换了个心黑点的导师,大概会直接被吃到尸骨无存吧?

当然,在源代码中做手脚其实极为考验功底的。

如果人家真想盗用某个软件产品的源代码,自然会有许多工程师先将这些代码分析透彻了,才会开始下一步。

既然并不是所有的论文审稿人都值得信任,那么这一步不但要做,还要小心谨慎。

思考了很久,宁为决定在源代码中加上三层验证手段。

第一步宁为打算在主函数中加入几个在特定情况下会有特定返回值的方程,如果源代码没有更改直接使用,他只需要对目标设备发送一个特定信号,马上能得到一组固定的返回值。

第二步宁为决定在源代码中加一层驻波的波动方程。

虽然也简单但其实很具备迷惑性。

驻波是指频率相同,但传播方向恰好相反的两种波。

当波动的频率掌握在他手中,如果湍流算法真的被盗版,而这个方程并没有被剔除,那么只需要经过简单的计算,他便能让盗版的软件或者设备失去作用。

隐蔽的点在于,湍流算法在拟态一个物理空间后,本就要对各种泼进行阐述,驻波混杂其中,如果不是特别仔细很难被分辨出来它对程序起的作用。

第三步是最复杂的了,宁为决定在核心代码中加入傅里叶级数、傅里叶系数跟傅里叶变换。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傅里叶变换把时域信号变换为频域函数,其中规定时域为信号、频域为函数,而频谱同样掌握在他的手中。

这个频谱表示了周期信号含有的所有不同频率余弦信号的频率、幅度和初相位这三个参数,每个余弦的这三个参数又表征了这个余弦的全部信息。

如果不经过授权直接使用湍流算法,又没把将新加入的代码完全剔除,基本上就相当于给宁为留了一个可以为所欲为的后门。

宁为并不怕被戳穿,因为这些函数都可以说是湍流算法的组成部分。

比如驻波是对原始波形的补充,也可以用于二次确定非法访问数据流的复筛。

特定返回值的方程也可以是在测试阶段特定阶段触发用于收集返回数据。

加入傅里叶级数、系数跟利用傅里叶变换也可以是为了简化最终的运算。

做好了大致规划之后,宁为也终于撑不住了。

实在是太困了……

当然,今天就动手把这些东西一股脑加入到程序当中是不可能的。

因为在宁为的构思中可不是将这些东西简单的加进去,而是要跟湍流算法本身实现的功能完美融入到一起,如果想要剔除掉任何一段代码,都可能造成整个软件本身出现各种问题,这样即便被人发现了可能有问题,想要剔除掉这些代码,就需要在花费数倍的精力去重新修复整个系统。

但这对宁为来说也是个大工程,起码要一周的时间来完成。

在被大洋彼岸的数学大佬上了上了一节思想课后,宁为的想法不可避免的开始走向更为腹黑的道路,哪怕只是为了自保。

关上电脑,宁为看了一眼三月,然后伸了个懒腰,“啊……”打了个长长的哈欠……

然后他看到屏幕内的三月,也把两支小前爪伸了伸,学着他的样子:“嗷……”

“就你皮!来,叫声爸爸听听!”

“瞄……”

“懒得理你!睡觉!”

……

接下来一周,宁为便开始闭关重新梳理湍流算法的源代码。

是真的闭关,为了能让预留的小手段完美嵌入到原本的代码中,可不比直接敲代码难度要小多少。

把湍流算法从大脑里的模糊思路变成可执行程序,宁为用了整整半个月,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而修改这些代码,他用了整整六天,同样是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

而完成了这一工作之后,宁为甚至感觉很兴奋。

真的,他特别希望有人会未经他的许可,去盗版湍流算法牟利,狠狠的在这块蛋糕上啃一口,来教他做人。他甚至已经迫不及待的准备将有全部代码的论文搞定,然后提交出去。

期间,实验室也出面开始对外帮宁为联系针对湍流算法进行公测的现实环境。

因为宁为希望公测阶段能直接面对最终端的消费者,那么最理想的环境自然是国内的售票系统。

毕竟这可以说是全世界最为复杂也是访问量最大的售票系统。

估计官方自己都懒得统计在售票高峰期间,它每分钟要被各种各样的爬虫程序光顾多少次,尤其是那些连接华夏最富裕的超级城市之间的热门火车票。

为了这事,陆昌斌亲自跑了趟京城,找了关系请了铁总的人吃饭。

当然,最终没有任何意外的被拒绝了。

到不完全是陆昌斌的面子不够。

铁总的理由也很充分。

对于这么一个面向全国人民的巨无霸售票系统来说,稳定运行才是最重要的,哪怕为了做到这些需要牺牲一些本该有的公平。

换句话说,湍流算法这种只在实验室验过的算法,他们是真不敢用,即便宁为曾因为这个算法登上过世界顶级计算机算法会议的舞台。

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收获。

负责此事的那位领导拍着胸脯答应陆昌斌,如果最终测试稳定且证明了这东西的确有用,一定会毫不犹豫的支持这款国产软件产品。

铁总这边虽然没搞定,但陆昌斌也不是没有收获。

直接跟春秋跟东星两家小航司谈成了合作方案。具体就是由实验室这边出人,配合两家航司的网站维护人员对整个售票系统进行升级,并对网站维护人员进行免费的培训,来进行软件测试。如果确实稳定、有效,且测试阶段让两家航司满意的话,未来两家航司可以免费使用湍流算法五年。

当然,如果在测试阶段因为软件本身缺陷或漏洞给航司造成了不可挽回的重大损失,实验室除了需要协助航司将售票系统恢复原样外,还需要按照约定给予一定的赔偿。

这一条是陆昌斌主动加上去的,不止是对宁为的绝对信任,他亲自研究过湍流算法的所有更新迭代记录跟实验室测试记录,并在实验室内模拟了航司的售票系统,进行了初步湍流算法保护性测试,最后得出了算法始终表现稳定的结论,这才是他的底气。

除了陆昌斌主动上门的两家航司外,还有一家国内比较知名的票务公司主动找上了陆昌斌,希望能够为湍流算法做测试。

陆昌斌大概查了一下,这家公司主要是接华夏国内明星演唱会服务类业务,为明星开演唱会提供一条龙服务,从帮拿审批开始,还有做策划、宣传、以及最终售票。

用这个演艺服务公司老板的话说,热门明星演唱会黄牛抢票高价售卖把他折腾的苦不堪言。

黄牛那边的钱公司一分钱没赚到不少,还要被不少买不到或者被迫买高价票的粉丝骂他们内外勾结,通过黄牛哄抬票价。

如果不是同行一样面对类似的问题,这口碑真快要被做烂了。但这家公司因为比较知名,能拿到的热门资源更多,自然在饭圈被骂得最狠。

所以在得知江大正在推广的这项技术能有效隔绝黄牛党技术抢票后,立刻便托人主动找上了陆昌斌,希望能率先体验,并拍着胸脯保证,只要测试阶段效果好,多少钱也要买来用着。

尤其是最近正好有两出粉丝众多的老牌明星演唱会在筹备中,完善了自家售票系统后,立刻就能开始测试效果。

甚至这老板在饭桌上说了,如果这次试了湍流算法还是不行的话,他已经开始考虑放弃花费巨资自行搭建的售票系统,将网络售票这一块直接分包给其他专业售票网来做。

虽然一样避免不了黄牛抢票,但起码公司不用再挨骂了。

陆昌斌打了个电话跟宁为商量了一下后,决定接下这一单。

在加上江城本就跟江大有合作又或者上级相关部门进行协调,同时也有类似需求的单位,比如江大附属医院的挂号系统,一共为湍流算法测试找到了七处现实测试场景。

对于湍流算法的公测来说也足够了。

这也是宁为把自己关在实验室里几乎对所有事都不闻不问,一直努力修改源代码的原因。

从用于测试开始,必须是加了料的源代码,不给外界任何得到原始源代码的机会。

接下来就是余兴伟的事了。

作为最了解且最被宁为所信任的湍流算法的项目组成员之一,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带着接受一周培训的七个硕士生,给签订了测试合同的几家公司售票网站或者官网部署湍流算法。

前期宁为在SODA闹出的声势,加上这次陆昌斌到处找人测试,自然也惹起了无数人的注意,甚至很多相关产业都已经开始聚焦这次测试。

甚至不少专门从事抢票服务的公司,都接到了许多客户委托的另类任务。

“湍流算法听说了吗?正式上线后,重点关注下那两家航司,去试试,能突破算法,批量抢到票的话,价格好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