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盛唐夜唱 > 第106章 白云一片黄河远

盛唐夜唱 第106章 白云一片黄河远

作者:圣者晨雷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0 02:17:18 来源:88小说

“摩诘为我带来不少客人。”玉真长公主生受了王维这一礼,见到其余人跟着行礼之后,她款款起身,微笑着道:“诸位来贫道这方外之地,我心甚慰,俗礼安为吾等而设,都免了吧。”

叶畅站直身,口中跟着众人道谢,心里却是腹诽。

若真免礼,一进来时她就应该说,直到众人行完了礼才说,马后炮有什么意义。

“十一郎也来了……摩诘,看到十一郎,便让我想起当年的你啊。”

玉真长公主看着叶畅,神情有些欣赏。

不过她提起旧事,王维却有些尴尬。

毕竟堂堂才子,以色事人,因此发迹,实在不是什么值得夸耀的事情。

叶畅拱手,不过他尚未说话,那边王缙却笑道:“法师所言,某以为不然。”

“哦?”

“当年家兄才学文章,皆是一时之选,虽尚未见传于世,却已经如雏凤潜伏,只待能落于梧桐之日,便可一鸣而惊天下……”

王缙侃侃而谈,风度倒也翩然,而且他言辞文雅,声音清越,让人一听便觉有理。

玉真长公主听得这个想起二十余年前的往事,看着王维的目光,不免又有些温柔。

“叶十一则不然,如今叶十一已经背负盛名,上动帝王公卿,下惊贩夫走卒……”

叶畅眉毛再次扬了扬,听起来王缙似乎是在赞美他,但为何这话语里,总让叶畅觉得带着讥嘲讽刺呢?

“家兄善艺文,一曲琵琶,当事罕有。叶十一善经营,足球之戏利可敌国……”王缙又继续说道,只不过,当他说起足球之戏利可敌国时,忍不住顿最一下,咽了一口口水。

目光也有些不同。

王缙好财货,如同元载一般,对于金钱财富有着非常执着的追求。足球戏获利如此,在他们看来,幕后筹划这一切的叶畅,定然也因此巨富了。

“家兄长于文章,字句尽入贵胄雅士之耳。叶十一虽是聪慧,却不通文辞,故此才擅改史事,做小说话本以充市井群t民之用。法师以家兄类比叶十一,实是大误矣。”

说到此处,王缙已经锋芒毕露,矛头指向,毫不掩饰了。

王缙一直觉得,叶畅能在幕后主持长安城中的足球戏联赛,靠的便是玉真长公主。

若能打动玉真长公主,改由他在幕后控制足球戏联赛,他能弄来更多的利益。此次唆使王维带他来公主别业,名义上是将王昌龄、裴迪等介绍给玉真长公主,实际上的目的,就是足球戏。

当然,王缙不会直接出面控制这个财源,他是仕子是官员。他也只能如同叶畅现在一般,于幕后操纵一切。

叶畅却不知道这些,他的性格,可不是受人攻击而不回的。

莫说是王缙,就是王维本人,若是如此攻击他,叶畅也会毫不留情打脸回去——诗佛又怎么样,诗仙诗圣都在的时代,诗佛难道很稀罕么?

不过王维的性格还好,很是温和敦厚,甚至有些软弱,或许正是因此,他才压制不住弟弟。

“十一郎,你可有话说?”玉真长公主道。

“某为何要有话说?”叶畅奇道。

“夏卿这番话,难道你不欲有所驳斥?”

很显然,玉真长公主是希望叶畅能与王缙激辩的。

“某幼时脾性极大,动辄与人争执,家中族老曾劝某勿与人争。”叶畅微笑道:“某便回道,他人谤我,故与之争。法师可知族老是如何劝某的?”

玉真长公主来了精神:“请说。”

“族老道,疯狗咬人,此为常理,岂有为疯狗咬者,反咬疯狗乎?”

“叶十一!”

王缙闻语大怒,这不就说他是疯狗么?

旁边的王维颇为无奈,起身向着双方拱手:“休伤了和气,休伤了和气……夏卿,你年长,岂可如此说叶郎君,叶郎君,舍弟只是脾气不好……”

他两边都劝,却是两边都劝不住。

王缙自恃兄长在玉真长公主眼前不一样,他回头对玉真长公主道:“法师明鉴,此人所学,不过是公孙龙白马非马之术,诡辩罢了。此人不学无术,那《绣像三国志评话》便是其一手刨制,不唯信口雌黄曲说历史,而且至谬种流传颠倒黑白!”好大的帽子!叶畅摸了摸自己的脑袋,仿佛王缙一番话下来,就有无数顶大帽子已经飞到了他的头上。

王缙知道他能言擅辩,因此不等他说话,只是换了口气,然后便又道:“此人斗鸡促织之徒罢了,能入法师别业,已经是邀天之宠,却还敢在法师面前口出恶毒之语,以污仙子之耳,正如其在三国评话中擅创句逗标点,以乱文章本制一般!”

叶畅又吸了口气,没有想到,广受欢迎的《绣像三国志评传》,竟然也是自己招来王缙敌视的原因之一。

不过他敏锐地听出,王缙激烈反对他的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在绣像三国志评传中所使用的标点——对于横向印刷,王缙倒没有说什么。

这是自然的,横向还是竖向,只是一个阅读习惯问题,而标点符号却意味着对圣人经典的部分解释权。敏感一些的文人,都会知道孰轻孰重!

“竖子,还不退下?”

大约是将自己心中的不满全部发泄出来了,王缙一拂衣袖,指着叶畅喝斥道。

此院中不仅仅是玉真长公主,陪同玉真长公主于此宴乐的,还有不少人,其中大多都是文人儒士。

或许是为王缙言辞所动,这些文人儒士中部分起了同仇敌忾之心,王缙拂袖之后,他们竟然一起挥臂拂袖,大声喝斥:“竖子,还不退下!”

叶畅第三次吸气。

然后,他上前一步,正待开口。

这时,他旁边一人却大步向前,声音清正:“王夏卿此言差矣!”

发话的是杜甫,在众夫所指诸儒鄙弃之时,他竟然挺身而出,站在了叶畅身边!

他进来之后,一直沉默少语,给人一种木讷老实的感觉。叶畅与他的交情并不是很长,也没有指望这位诗圣真的会维护自己,事实上在这种情形下,杜甫不与他保持距离,就已经是要有勇气了。

但杜甫在叶畅正要独自面对诸多喝斥之时,却站了出来,同他站在一起!

杜甫既然开口,叶畅便没有急着说话,只见杜甫也是吸了口气,然后道:“某与叶十一结交时日尚短,却知道其人德才兼备,非俗流可比。论德,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叶十一虽是隐居于卧龙谷中,修武、武陟二县百姓,受其恩德者不计其数!甚至有远人亦闻其德,遭遇不平便来请计……”

“论才,叶十一诗文传世者虽不多,但题风陵渡、题青龙寺塔二诗,兼陋居铭一文,已天下闻名矣。方才我入内之前,便隐约听得院中有歌夕阳无限好者,此岂夏卿郎君所言不学无术者?”

论完才与德,杜甫话锋一转:“叶十一性子好谑,便是为《绣像三国志话本》,戏说正史,却也是于俚俗之中说忠义,于市井之内谈仁德,正是扶正祛邪激浊扬清之举也,何谓谬种流传?莫非忠义仁德,乃为谬种?”

王缙几乎要闷哼一声,看着杜甫的眼神,便有些讶然。

杜甫此时声名不显,虽然已经有几首诗歌佳作,却尚未传唱,因此,王缙很是奇怪,叶畅从哪儿找到这样一个帮手。

不仅言辞犀利,而且思维敏捷,所守之处,乃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竣之境,所攻之地,则是敌人强弩之末气势衰竭之所。

至少王缙攻击叶畅的话语,被杜甫连拨带打,化解大半,而且杜甫还乘势反击,反诘王缙误将忠义仁德充作谬种。

叶畅也情不自禁抚掌,暗暗道了一声“精彩”!

同时,对杜甫其人,他的认知也与过往不同,不再是那个于历史留下高高在上名声的诗圣,而是一个真性情够义气的挚友。

不过,王缙不会就此退缩的,此人如此公然挑衅,必有重大理由,绝不会受小挫而后退。

“杜子美,你为何避而不谈标点句断之事?”王缙只是稍缓了一下,便又道:“大奸之人,必有大伪。叶十一虚饰忠义,伪作仁德,实藏奸诈祸害之心,今日他以戏说话本改三国之史实,明日便会以标点句断篡书经之真要!”

这一下子,叶畅唯有挠头了。

唐人真不蠢,不但不蠢,一个个精明得紧。年迈的贺知章一眼瞧出了他的目的,这边王缙也瞧出了他的目的!

恐怕瞧出他目的的不只这两人,许多文人都知道他的目的。只不过因为他还没有实际行动,所以那些人都隐着忍着,只等他一涉足,便要挥起大棒,将他打翻在地吧。

王缙这厮因为某种原因,主动跳了出来,标点句断之事,只是他的借口

短时间里,叶畅将王缙的用意分析得**不离十,现在差的就是最关键一环,他拼命贬损叶畅,最终目的是什么。

句断之事,杜甫就没有办法为叶畅解释了,事实上,他与叶畅就这个事情也发生过争论,每次叶畅都说便于说书评话之人阅读,但杜甫推测,这只是一个搪塞的理由罢了。

叶畅也清楚这一点,因此他笑着道:“既然王夏卿你追问,那我也实说了。”

众人都屏息凝神,盯着叶畅,这一刻,玉真长公主都觉得,自己从院子的中心退了出来,而眼前的翩翩少年才是众人关注的焦点。

“昔日某曾一梦……”

叶畅一开口,众人便情不自禁微笑起来。

叶畅好做梦,凡知其名者都知此事。他有诗文出来,从来不承认是自己所作,只是说乃梦中所见。

很多人认为这是他故弄玄虚炒作自己,但也有人觉得,这有可能是真事0

“在某那一梦中,曾听数人同饮于酒楼之中。其中有一人道,此情此景,令其忆起在人间时于旗亭与友同饮……”

王昌龄原本已经入席安坐,听得此句,霍然站起!

叶畅笑着向他拱了拱手,然后又道:“此人说他与王公少伯、高公达夫同饮于酒楼,群伎纷来,三人避席而让之……”

这是非常着名的一个典故,天宝元年去世的王之涣与王昌龄、高适三人齐饮于酒楼,一些妙龄梨园歌伶艳妆而来,奏乐歌唱,三人让出酒席,避坐一旁私下打赌,这些歌伎唱哪一人的诗多为胜。

第一伶所唱为王昌龄的“寒雨连江夜入吴”第二伶唱高适的“开箧泪沾衣”第三伶又唱王昌龄的“奉帚平明金殿开”。这样王昌龄与高适的诗都有人唱过,唯有王之涣尚无,王之涣不服气,说这些已唱者皆“潦倒乐官”所唱亦为“巴人下俚之词”他指着诸伎中最美丽者,称此女不唱他的诗,那就终身不与王昌龄、高适论诗,但如果是他的诗,则王昌龄与高适新须拜他为师。

结果那最丽女郎所唱,果然是王之涣的“黄河远上白云间”。

叶畅将此典故说出,王昌龄几乎热泪盈眶,而众人知他诗名声,亦是讶然相望,似乎是想知道是否真有此事。

“竟是季凌,竟是季凌!”王昌龄喃喃道。

“安知非此竖子胡言乱语,以惑人心!”那边王缙却道。

叶畅没有回辩,只是悠悠然道:“某乃俗人凡眼,不识神仙高人,因此不知言此事者,是否真是王季凌。只是听得他说,当初之诗,他又小改一番,愿请纸笔,书以少伯郎君一观。”

听得他要纸笔,玉真长公主点了点头,自有道姑奉了上来。

叶畅没有提笔直书的本领,他必须伏案而写,清完案几,他随手挥笔,便写了一个“黄”字。

这一年来,他深知书法乃此时不可或缺的傍身之技,因此没少苦练专研,又有张旭、颜真卿这般当世大家书信指点,因此他的书法进步得相当快。虽然还不能算是大家,但写出来之后,众人还是眼前一亮。

紧接着,叶畅流畅地写了下去:“河远上白云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他收笔袖手,周围却是一片窃窃之声。

“叶十一不学无术,由此可见矣!”王缙不紧不慢地道:“便是王季凌的诗,他也粗忽不知也!”

杜甫也暗暗发急,向着叶畅使眼色,叶畅却恍若无觉。

“怎么,王夏卿先生说某有错,不知错在何处?”

“哈,错尚不知……你自己再看一遍!”

写到“白云”之后,却将“间”字漏了!

王缙走了过来,伸手在那纸上连点了几下,都是点在“云”字之后,同时笑看叶畅。

在他看来,叶畅此时应该困窘面涨,无地自容才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