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武侠 > 余楚 > 第475章 北上南下

余楚 第475章 北上南下

作者:林殊归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01-10 08:02:52 来源:88小说

传言北匈境内的冥泽河便是北匈文明的发源之地,虽说不知道真假,但世人大抵也没有太过于在意。

上京城位于冥泽河上游,贵为整座北匈的经济与政治中心,自从此城修建以来,直到如今,世间也没有任何一支军伍能够马踏此城,就算是兵力极度强盛的大汉朝前期,把整个北匈压制得喘不过气来,但不知道为何,统兵将军也从未能够踏进这一座城池,就连远远见也没有见过,实则北匈民风彪悍虽说是举世皆知,但到底在中原人眼里也只知道的北匈有所谓的北匈男人上马皆可战,却不知而到了亡国灭种的危难时刻,北匈便是连妇孺都曾上马提刀与外敌有过厮杀,如此剽悍的民族能够一直成为中原王朝一直最忌惮的外敌也属实是情有可原。

王宫位于上京城东,而那座王府却位于城北,在中原人看来,为君者定当是坐北朝南,臣子是绝对没有这份殊荣的,就如同大楚皇宫修建时便刻意考究了一番,若是那座王府兴建在大楚陵安,保管动工之初便有不少言官的奏折会如纸屑一般往礼部和大楚皇宫里递去不过在这北匈,倒是没有这个说法,坐北朝南一说在此地并不盛行,因此那座王府就算是位于城北也绝对没有任何人会拿此事来大作文章,更何况那位王府里的男人,除了是这整个北匈军伍的定海神针,还是这北匈江湖中稳居第一的大宗师。

世间四大宗门中,在天机阁的首榜上,也都是只有一人上榜。而甘如又是这唯一一位上榜的北匈人,自然在整座北匈江湖中地位尊崇。

就在前些年大楚还卯足了劲想着要替中原百姓一举除掉这千百年来一直觊觎中原的北匈的时候,边境的战事远远比现在还要惨烈,当年天军侯白难还没被禁足侯府,还是这镇北边军的主将的时候,两国战事三天两头便是一战,多的是几十万的大军换命厮杀,那个时候甘如也只能同那白发男子一般日夜待在边境,一刻不得离去,不过好在之后事情有了转机,天军侯的一道军令直接让他被押解回京,换成了如今的镇北侯镇守北疆,这才让甘如不再用时刻待在边境,这十年来,反倒是待在这上京城中的时间更多一些,而边境军伍大事便几乎是交给了同样是和天军侯对峙过数年的夏南庭,这位北匈王爷实在名声要比甘如的名声要低出不少。

贵为北匈第一高手的甘如这些天没怎么出门,除去因为最近边境战事有了愈演愈烈的架势,许多封战报都要传到府上的缘故之外,他那说是要出去游历的小女儿偶尔也要往家中写一封家信回来,甘如有两子一女,两个儿子早便被他丢在军中打磨,没有半点特权,生死不顾,颇有一副听天由命架势,不过对于这小女儿,甘如则是很是疼爱,不仅是允了这小女儿要出上京城的要求,更是让府中的吴太常一路暗中护卫,并且这些日子他更是将小女儿的行踪掌握的一点不漏,只怕有半点疏忽。

大抵都无人敢信,这位武力已经是北匈第一,更是在北匈朝堂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武夫居然还是这样一位慈父。

有一只苍鹰从云端而来,落在小院里,王府甲士急忙将苍鹰腿上所绑的信笺取下,交由专人送往甘如书房,见着王爷此刻正站在窗边看着窗外,下人不敢打扰,只是轻轻放下信笺便缓缓退出,半响才转身的甘如走到那张花了大价钱从大楚江南运来的书桌前,书桌材质是黄花梨的,价格不菲,光是运出大楚便颇为不易,实在是北匈和大楚交恶这么多年,什么好东西运到北匈价格便几乎要翻一倍,更有一些名贵之物大楚更是看的紧,要想运出一件都是难上加难,若是被边境士卒发现,更是可以直接就地格杀,如此大的风险,让不少大楚商人望而却步,但仍旧是有不少亡命之徒敢铤而走险,这本来就是一本万利的买卖,倒是拿性命来赌一把也算是不亏。

甘如拿起信笺,拆开之后上面也仅仅只有数十字,是小女儿甘倾安将近日发生的事情大概讲给了自己这位父亲知晓,信笺最后是一句平淡至极的话语。

“吴太常身死,凶手用刀,自大楚而来。”

这些天实际上已经收到了不少消息的甘如放下信笺,当日他与北匈国主商议派遣高手前往大楚,自然便不指望着能够瞒过大楚一方,只是依着他多年对于大楚江湖的了解,却是怎么都想不出大楚会凑出比北匈更多的宗师高手,因此拟定征调北匈江湖宗师高手四人的甘如便没有想过和全部折戟在大楚,后来得到密报之后更是知晓大楚只派出了两位宗师高手,便更是放心不已,大楚武夫不少,可真正能为国所用的并没有多少,这才是他甘如的底气所在,若是叶长亭晋南衣之流都能任由大楚调用,那整座北匈江湖说什么都挡不住。

可事实上却是除去这吴太常的死讯之前,甘如还收到了两份死讯,先入大楚的赢洪和苍山月,这两位北匈江湖排在前十的武道高手,却是死在了那汤槐安的刀下,虽说是以命换命,可汤槐安一命却是换的两条命,怎么来算都不划算,而后吴太常又死在了一名来历不明的楚人刀下,才不过月余,北匈四位宗师便四去其三,这倒是让甘如很意外。

况且整个大楚,用刀宗师除了汤槐安之外便只有一位晋南衣了,真要是晋南衣出手,只怕整个北匈江湖也就只有甘如能够拦下,可事实上,在甘倾安的信里来看,这位用刀的楚人,面容年轻,就连刀都是捡的,万万不可能是那个能够楼知寒倾力一战的晋南衣。

可越是如此,甘如越是不明白这大楚江湖的深浅。

微微站立片刻心中有了想法的甘如做回桌后,拿起狼毫写了一封不长不短的回信给自己那小女儿内容大抵也不是什么机密,只是这位王爷担心甘倾安安危,想着让他早日返回上京城罢了。而对于甘倾安信中提及的耶律芳华和呼延态,甘如并未作出答复,在他这位北匈武勋早就无人可敌的武人看来,耶律芳华之流不过是跳梁小丑,当年战败一事,若不是这家伙身后有个贵人,甘如也不会这么轻易的放过他,这次在桑麻城中发生的种种,更是印证他不过是个草包,甘如没兴趣去理会,自然也就是说,此后上京城,便不敢再有其余人敢去为他牵线搭桥,耶律芳华这一辈子最好的结局便是老死桑麻城,要是运气差些,只怕下场凄凉。

甘如没存着心思去敲打一个草包,但并非是人人都这样想,北海王不中意的北匈官员,自然会有不少人会凑上去为他效劳。

北匈官场上的世态炎凉可是要比大楚那边更为凸显。

写完信件后便感觉无事的甘如踏出书房,来到院中,让下人做了一份大楚那边的剁椒鱼头,破天荒有闲情逸致坐在石桌上吃这一份鱼头的甘如虽说知道这鱼头比上大楚那边的口味自然要差的太远,但毕竟是没有开口,这年头像在北匈吃到一道正宗的大楚菜肴,比把那黄花梨运往北匈还要难。

甘如喃喃道:“楚人,真是一群奇怪的家伙。”

只是象征性夹了几筷子鱼头的甘如便不再下筷,看着那放在盘边的筷子便陷入沉思,北匈这边同中原相比,实在是少了几分雅气,就是这小小两根竹子楚人便能有如此多的说法,而在北匈,就算是最有学识的大学者,只怕也没有陵安某个大儒知道的多,这不是说北匈人比不上楚人,委实是先天处的环境便不能相比。

北匈为何千百年来一直想着南下,便是一直心心念念着那中原的沃土,楚人得天独厚,坐拥中原。而北匈人便要一定在这贫寒之地待上一辈子?

甘如觉得没有这个道理,历代北匈国主也觉得没有这个道理,南唐厉兵秣马十余年是想着要夺回中原霸权,而北匈一直希冀马蹄朝南,则是为了整个北匈。

坐乏了站起身子来的甘如忽然想起了那个用刀的楚人,淡然一笑之后轻声感叹道:“若不是本王另有其他大事,倒是想来看看你究竟是何方神圣。不过就算这样你也讨不到好,欺负了本王的女儿,难不成就这样算了?”

此刻左右无人,倒是无人应声。

甘如踏出院子,踏上街道,半刻钟之后又走出上京城,最后径直向北而去。

他记得很清楚,有个叫冷寒水的家伙还在北海练剑,出北匈之前,甘如想先去看看这位面对叶长亭连剑都拔不出来的南唐剑道第一究竟是什么境界。

看过冷寒水之后的甘如会决定要不要南下。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