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穿越者们空手套白狼的简单构想,太子只需要用牌照换取股份就可以了。
但太子不愿意把事情做得这么寒碜。
因此他还是贴了钱的。
牌照加十万两银子,占股六成。
徐家和唐家一共出了四十万两银子,占掉了剩下的4成。
当然,这两家的长辈和其他族中兄弟们,都认为牌照的估值实在太高。
这时候的海盗们其实也是要在管控区域内收过路费的。
唐徐两家一直认为,所谓的牌照大体就是这个意思。
但其实,这个牌照连这个本领也是没有的。
不过因为徐经特别重视太子的恩德,因此两家才最终同意,并且专门开设了一家商号,以唐寅的表字命名,称伯虎堂。
不过太子认为这个名字不妥。因为唐寅本就以字行走于世间,且他是吴中着名的才子,而将它的表字与商号联系在一起,多少有损名士的风范。
但老唐家坚持如此,太子因为牌照之事有些理亏,也不好在这件事情上计较。
随后,伯虎堂开始了他们在生意上的布局。
首先,是搜罗各地方便造船的木材。
因为造船的木材需要先晒干,而且时间经常长达两年之久,因此能够拿来就用的基本上都是别人准备用的。
所以搜购的价格相对偏高。
加之一些需要从江西福建运来,算上路费的话,这成本就更高了。
因此在初期的时候,伯虎堂的花销是很大的。
更加糟糕的是,他们在聘请工匠这方面也遇到了不小挑战。
唐家甚至专门派出了几个体面人,到江阴去招揽工匠,但收获也不是很大。
后来太子实在没有办法,便让锦衣卫从一些官营作坊和造船厂中找了些工匠出来,然后按照穿越者的想法,将他们召进了第十四千户所,并作为人力资源成为了股份的一部分。
这样,人手的问题才总算有了解决。而锦衣卫也因之而在里面有了一定的份额。
不过因为第十四千户所是长期跟随太子行动的,且这些千户所暗地搞些营生,都是违反大明律的,因此也没有人敢在这方面唧唧歪歪。
太子也就放心的将这些股份,放在了锦衣卫胡乱成立的一个商社名下。
不过这个商社很快还是被户部接管了。
只是答应相关的盈利是要划到第十四千户所的。
而且户部的相关衙门并不干涉这家商社的经营,也无权决定任何人事和财权问题,只帮助太子审查和管理账目。
如此太子继续稳稳地掌握着伯虎堂的经营权。
但是他很快意识到,管理一个百万两体积的商社,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容易。
每天点算木料、铁钉,查对账务,寻租店铺、作坊,就险些跑断了他的腿。
后来这些事情干脆交给徐经他们去做了。
不过徐峥也有他的难处,因为穿越者们对造船的事情非常上心,因此他们曾经有一个详尽的优化方案,试图将大门的造船技术拉高一个层次,从而降低事故率。
这也是太子比较看重的事情之一。
可是招募来的工匠,都是辈辈相传的工艺。虽然其中也有不少的创新,但猛然间让他们做出过大改变,自然是会遭受抵制的。
而且那些创业者们大部分是理论家,在实际操作当中基本上是外行,寥寥几个懂行的人每天累得死去活来,还得挨个查对参数,校验尺寸大小,活得比之前的造船厂还要累。
除此之外还有一件更糟糕的事情,因为他们是初创,没有资金回笼,因此在创新上花的每一分钱都是净投入。
长期看不到利好消息的唐徐两家人,早就已经在催促的改变策略要求先做一两只能够出海的船只,哪怕只能够跑到福建也能够慢慢的赚回本钱。
太子也觉得,一边赚钱一边科研似乎才是最为现实的道路。
可那几个穿越者仍然声称在权衡利弊之后,他们觉得以现在的进度,完全可以让第一批船就用上最好的技术。
这些技术主要包括铁制龙骨技术、阿拉伯软帆和欧洲的三桅杆,以及老祖宗传下来的水密隔舱和牵星术。
穿越者们认为拥有这些技术的帆船,可以将事故率降低到30%。
但这个事故率依然让太子感到后怕。
只是自古代以来,海上贸易就是拿命换钱,包括唐家在内的许多文人商贾,其实也早就撇开了圣人教化,默认了这一点。
数个月之后,从各地采购而来,已经经过预制的木料和铁锭,在穿越者的指挥之下,终于汇聚成了一艘看上去颇为壮观的大船。
精疲力尽的太子殿下,根本就无心关注这艘大船的承重,直接带着几乎要病倒的太子妃回到了京师之中。
而徐经他们都要在更高的劳动强度之后,静静的等待着这艘大船的首航归来!
这条船的试水期很短,因为所有人都急于收回成本,好在他第1次远航的目的地也不是很远,只是去福建拉一些木材回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两个月之后船只顺利的返回来。
唐寅心急火燎的写了一封信给太子报告这一好消息。
虽然拉回来的木材除了自用之外还会售卖一批,但那也让账上的钱财几乎见了底。
不过唐寅知道有了这条船的成功以后,随着工艺的熟练,船只将会用更高的频率下水。
可是这些好消息都已经无法引起太子的关注了。
因为太子那边的大戏就要鸣锣开唱了。
孝宗皇帝朱佑樘,在和儿子盘算了很久之后,终于决定装死,以欺瞒普天之下的穿越者。
太子殿下也将会在不久之后登基,成为大明新一任皇帝。
不过这个登基大典虽然盛大无比,但登基之后的太子却好像还是从前那个太子。
虽然皇帝已经搬出了皇宫,找了一处偏僻的角落躲藏起来,还和王皇后商量着隐居的事情。
但儿子的一次突然失踪,却一下子又把他拉回了原来的生活节奏。
儿子去哪了呢?当然是回到了杭州。
至于原因,则要从锦衣卫和牌照说起。
锦衣卫当然不会亲自处理海防问题。
他们最多只会派出一两名底层军官,坐在沿海那些卫所的船上,甚至用更加隐蔽的政策,执行经过皇帝秘密修改的海淀政策。
其实,即便明朝有片板不下海的传统说法,民间的海上走私活动,也从来没有断绝过。
前往日本越南甚至波斯的海船,在整个东南海岸线上,都是非常普遍存在的。
但这一次,锦衣卫用秘密的手段,逐渐开始掌控整个海防地区。
当然这其中会牵扯到许多利益纠葛,因此,朱厚照这次来到杭州的正事之一,就是处理这方面的问题。
为此,他还带来了一大批基层官吏,和穿越者顾问。
但他面临的问题,不是那个被骂成腐朽的官僚集团所制造出来的问题。
而是那个自诩聪明的穿越者集团制造出来的问题。
首先穿越者们希望能够刺激海外贸易,而且尽量鼓励民间自发进行。
但其次他没有想对这一行为进行管理,而管理就意味着在许多方面进行约束。
甚至他们自己也改善了许多,需要约束的框框条条。
其中有一条是让明朝的皇帝们最为讨厌的,那就是不许轻易贩卖海外的动植物进入大明。
而中国的传统或者说世界的传统,都是将外来的稀罕物种带回祖国。
郑和七下西洋的时候,就曾经带回过长颈鹿和大狮子之类的动物。
可这一次,穿越者们却偏偏弄出了个检验检疫的规定来。
当然,这只是个小问题。
涉及到每一个人的收费问题才是真正的大问题。
宋朝的时候曾经设立过至少四个市舶司,其作用除了克税之外还有低价和买,也就是官府强制收购,甚至包销。
但明朝想要恢复这个制度,意味着要和更加强大的海上走私集团作对,而且还有可能暴露创业者们存在的秘密,因为那会改变他们那群人众所周知熟悉的历史。
这样想要管肾的,手不好伸出去而伸出去,又怕影响之前的谋划和初衷。
于是,一众执牛耳者就陷入了沉思之中。
后来,朱厚照只好写信向自己的首辅李东阳求助。
李东阳对此的回复却是极为老练的。
本事不大,心思不少。
先跑好自己的船吧。
这一番话直接点醒了所有穿越者。
于是,他们开始在两个方向上忙碌起来。
一个是丰富自己的进货渠道,以谋取最大利益。
而另外一个则是丰富自己的武装力量,以落实那些已经拟定好的细则。
于是不少瓷器、书画、茶叶甚至家具、丝绸的供应商都开始和他们联络。
而皇明钱庄也因此与这些人有了联络,甚至把分号开到了杭州、泉州、广州。
与此同时,京城里的各种武器改造,也被以最快的速度执行起来,那些诸如烧玻璃做陶瓷之类的小工程,也因为加工能力的迅速提升而得以铺展开来。
当然相关商品还不敢贸然在国内铺开。
倒是海商那边已经闻到了进货的风声。
不过,有些人其实在更早的时候就闻到了类似的味。
他们的身份非常特殊,甚至因此引起了穿越者们的欢呼。
这群人就是,刚刚在三月份被选上的庶吉士。
喜欢朕要抓穿越请大家收藏:(wuxia.one)朕要抓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