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灵异 > 半妖琉璃 > 第78章 九姓人家

半妖琉璃 第78章 九姓人家

作者:歌怨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3-12-29 07:47:38 来源:88小说

凤九倾紧紧的将这枚碎玉攥在手心之中,阴沉的朝着山下望去。

“殷琉璃,你真的以为藏了红线,丢了玉佩,我就找不到你了吗?”

-

我被林思慎带着走了一路,到了附近的县城后,他带我上了一辆乡村大巴。

在国道上悠悠荡荡的晃了三四个小时,终于在一个山脚下停了下来。

下车的时候,头顶上的天已经黑了下来,我拿出手机一看,发现已经是晚上八点多钟了。

我在周围看了一圈,发现这荒郊野岭的,连户人家都没有,要不是他中途喊了司机停车,司机都不兴把我们落在这儿。

“你到底要带我去哪儿啊?”我有些心急的对他又问了一句。

林思慎脚下微微一顿,“翻过这两座山就到了,一会儿看你发挥,等你顶不住快死了在喊我。”

林思慎这话一出,我后背发毛的厉害,莫名的有种自己被人卖了,还得替人数钱的感觉。

跟着林思慎翻过这两座山,已经是一个多小时后的事儿了。

夜里的山风极大,吹得我浑身上下凉飕飕的,我累的坐在树下歇脚。

刚想擦擦额头上的汗水,一道诡异的歌声,却在这时,缓缓传进我的耳中……

“荷叶生时春恨生……”

“荷叶枯时秋恨成……”

“深知身在情长在……”

“怅望江头江水声……”

这首诗我小时候学过,是李商隐为悼念亡妻,所写的《暮秋独游曲江》。

大半夜的,突然有个女声,将这首诗唱了出来,不断在山中回荡,莫名的给了人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诡异……

我一下子从地上站了起来,朝着山脚下望去,却见山脚之下乌漆嘛黑的,连个人影都看不见。

那这歌声……

又是从哪儿来的?

“走吧,别歇了,一会儿有戏看,还会有人请你吃席呢。”林思慎听到这道歌声后,意味深长的露出一抹诡笑。

“看戏还吃席???”

“林思慎,你可别把我带到**里去了啊!”我惊恐的后退了两步,却被他直接拽下了山去。

直到下山之后,我才发现,山脚下竟然是一条湍流涌进的小溪。

顺着溪水一路往上走,映入眼帘的,是一片极宽的江河,光是入水口,就用三条,可以说是一处三江交汇的地方。

一座挂满了大红色灯笼,一片怡静的村子,出现在了对面的江岸。

约莫七八艘挂着红灯笼的小船,在江面上摆渡。

这一幕,倒影在江面上,美的就像一座落在世外的桃花源境,令人无限神往。

我和林思慎刚走到码头上,就被江面上的小船发现。

一艘挂着两顶红灯笼,极具江南风情的那种,还带了一个小蓬顶的乌篷船,悠悠荡荡的朝着我俩的方向驶来。

撑船来的船夫,是一个年过花甲的老爷爷,穿着一身灰蓝色,棉麻制的长衣长裤,脚下踩着一双黑面白底的软布鞋。

脑袋上带着一顶有些发黄的斗笠,身上套了一件蓑衣,面相十分亲切。

老爷爷小心的将船撑到岸边,伸出手来对着我俩邀请道。

“两位是路过此地的旅人吗?”

“我们村中正在大摆宴席,何不挪步赏脸,一起过来沾点儿喜气?”

我没有立即回答,而是微微侧过余光,看了林思慎一眼。

好家伙,还真让他给说对了。

只是这天黑路远的,谁家吃席大半夜请客呀。

“好呀,老爷爷,你们村里是有什么喜事,为啥这个点还在摆席吃呀?”

我一边踏上乌篷船,一边对着老爷爷问道。

他笑的极为快乐,像是由心底里散发出来的雀跃一样,神神秘秘的说了一句。

“女娃娃,你们是从外地来的吧?”

“是啊。”我点头。

“那就不知道咱们这儿的习俗倒也正常,咱们这儿啊,是新安江三江流域的交汇处。”

“前些年,朱元璋打天下的时候,打到了这里,击败了我们的汉王陈友谅后,虽然留了我们一命,却也下了一道圣旨。”

“将我们这支持汉王的陈、李、林、袁、孙、钱、何、赵、叶的九姓人家,赶到了水上,不让我们上岸生活,更不让我们与岸上的人通婚。”

“久而久之,我们这儿呀,便形成了特定的习俗,专靠打鱼载客为生,就连结婚都是在这船头上拜堂的!”

被赶到水上,永世不得上岸,本是一件特别感伤的事情,在老爷爷身上透露出的,却是极为乐观的态度。

只是……

朱、朱元璋???

我定睛的又看了一眼老爷爷的穿着,发现他那斗笠之下,竟是一头盘在后脑勺上长长的头发。

再一看其他船上的人,穿着的衣服,像极了明朝时期,老百姓们的穿着打扮。

要知道,现在已经是社会主义,人民当家做主了呀!

难道这些人,从明朝活到了现在???

还是这些人都是鬼呀!!!

我惊恐的看着他们,却发现他们露出来的皮肤一片惨白,身上却又没有丝毫鬼气。

再一看,江面上飘着白雾和缕缕青烟,这……这是阴气!

仿佛只要上船,到了江上,便与外面的世界,隔绝成了两个世界!

我莫名的有些怕了,却见老爷爷提起他们的习俗,就像是打开了话匣子一样,对我说个不停。

“虽然我们这儿的人,已经有很多年没有上岸,也没有和岸上的人家通婚了。”

“但就在一年多以前吧,一个从外地过来的书生,到岸上的学堂上教书,正好和我们九姓人家里的姑娘看对了眼儿。”

“大伙合计着,那道圣旨已经过去这么多年了,外地来的书生,虽然也是岸上人家,可毕竟不是本地人。”

“我们呐,和三都渔村的人一合计,干脆就冒个险,让他俩成婚得了,于是每船每户都出了些钱,打算大晚上的,就让他俩生米煮成熟饭!”

老爷爷刚一说完,小船已经驶到了对岸。

停在岸边的时候,我发现岸上除了水上人家,和三都渔村里的村民之外。

还有十来个,穿着清民时期,乃至现代衣服的人,神色空洞的站在岸边围观。

在它们的身后,是一个用石头做的大门楼,上面写着三都渔村四个大字。

门楼下面,零零散散的摆了二三十桌,铺着红布的酒席,上面摆满了美食美酒,坐了些许等待开席的客人。

门楼和酒席后面,是一个依山傍水,张灯结彩,挂满了红绸的村落。

我和林思慎刚一上岸,也不知是谁,忽然大喊了一声:“新娘子来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