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主角叫敖沐阳的小说 > 第848章 .进展(2)

主角叫敖沐阳的小说 第848章 .进展(2)

作者:全金属弹壳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26 01:22:54 来源:爱上中文

根据敖沐阳的打算,中国尖嵴蚌可以做成小挂饰送给游客,这种河蚌别看它个头小,可是在养殖珍珠上却是个好手。

自然界中的中国尖嵴蚌受困于个头不太能出产珍珠,可是人工种植上珠核后就不一样了,也能出产小个的珍珠。

这样的珍珠有个好处,色泽好且圆润,一些昂贵首饰上镶嵌有上百个超小珍珠,那就是中国尖嵴蚌的杰作。

还有射线裂嵴蚌,这河蚌贝壳颜色绚丽且厚重,可以进行简单雕塑,比如在上面刻字、镶嵌珍珠啥的,也能给游客做个纪念。

珍珠蚌的生意,敖沐阳没想着赚多少钱,主要是个噱头,用来吸引游客到来。

现在来看他是成功了,这是村里最成功的项目之一,出现之后不到一个月就开始盈利,而且利润很不错,给村里账户添上了好大一笔数字。

陆猛子这次除了给他送去各种河蚌苗,还会给他送一批鱼苗,鱼是鳑鲏鱼,一种很漂亮的小鱼。

这却不是为了观光,他告诉敖沐阳,虽然河蚌本身移动能力很差,只能埋在泥沙里通过伸出水管滤食各种浮游生物,看起来颇有一生挚爱一片土地、一生闭门造珍珠的意思。

然而,它们的幼年期却是见多识广。

河蚌的幼年期叫钩介幼虫,它们可以通过寄生各种鱼类的腮部到处扩散,其中鳑鲏鱼鱼鳃是它们最爱的旅行工具。

无独有偶,鳑鲏会将鱼卵产在河蚌壳内,利用河蚌来孵育保护自己的后代,总之,河蚌和鳑鲏形成了互相把自己后代交给对方的共生关系,它们在一起生活更好。

这点敖沐阳并不清楚,因为龙涎湖没有鳑鲏鱼,他算是长了个见识。

得知龙涎湖没有鳑鲏鱼,陆猛子一时之间又有些犹豫:“这鱼能广泛栖息于江河、湖泊、池沼中,有水藻就能活,可是对栖息环境也有一定选择性,要不要先弄一批鱼苗养养看?免得到时候搞的结扎公猪去配种,白费力气。”

敖沐阳倒是有信心,说道:“你送来吧,我们龙涎湖最是养鱼,就没有养不活的淡水鱼,这个我有数。”

即使龙涎湖养不活,他还有金滴呢,给鳑鲏们喂养金滴改善体质,总能适应龙涎湖的环境。

几天之后,蚌苗和鱼苗都送到了。

敖沐阳给鱼苗和蚌苗喂了金滴化开的小金点,然后把它们放进了湖里,忙活了这件事,他又去了王家村。

杨树勇对晒盐项目非常热衷,一有什么新进展就把敖沐阳叫过去,敖沐东戏称他是个孝顺孩子,结果挨了杨树勇一顿老拳。

日曝风干,现在的浦塘跟前些日子大不一样。

今年的天气帮助了杨树勇,海风很大,天气干旱没有下雨,六月下旬的阳光就跟火葬炉里的大火似的,把人身子里的油都能烤出来!

如今的盐场大变样,它的表面泛起了一层白白的盐花,强劲的海风一吹,盐花唰唰唰飘起,隔远了看就像是晴天飞雪。

终于,有游客被吸引到了,不少游客跑来,当然目的还是拍照。

杨树勇站在浦塘最高处,双手掐腰、面目肃然,敖沐阳问道:“你这是干嘛?打算阅兵啊?”

不知道是为了制造噱头给游客看,还是他当兵时候留下的习惯,杨树勇把晒盐工人全整编为队,干活之前先排队列……

敖沐阳觉得这很傻!

杨树勇对他微微一笑,就像首长面对红小鬼,敖沐阳总觉得他下一句话是:小鬼,好好干,革命会成功的。

还好,他没有这么说,而是挥手喊道:“爷们,耙刺耙泥!”

“是,领导。”汉子妇女们大声喊叫。

敖沐阳缩着脖子往后退,真尼玛尴尬。

耙刺是晒盐工具,耙泥是晒盐的一项重要活计,干的时候由牛牵引,牛轭上套着连接耙刺的绳索。

杨树勇不光会搞面子工程,他干活也是一把好手,这货不知道从哪里找了一头超壮的老黄牛,只见他的双脚前后叉开踏在耙刺上,一手拉牛绳、一手拉耙绳,吆喝着迅速的就纵横来回了五六次。

风吹日晒结成泥板的咸泥被耙碎成粉状,然后有人拿起了之前敖沐阳看到过的那种用杉木做成的门板,这叫搪板。

一人往前拉、一人在后扶着推,搪板将碎泥搪拢堆在一起,然后用竹制的土箕,一担一担挑到馏仓内。

杨树勇带头喊起了号子:“一二三呐,向前推呐,哈腰挂上嘛,嘿!”

“嘿!”众人喝。

“吆~嗬~嘿!”

“嘿!”众人再喝。

“挺起那熊腰”

“熊腰”

“迈起那狗腿。”

“狗腿”

“吆~嗬~嘿!”

“吆嘿!!!”

这不是渔家号子,而是盐帮号子,敖沐阳小时候听王家村的人喊过,打架时候喊的,所以现在听到这号子他心里有点不得劲,总想找块石头砸杨树勇的脑门……

杨树勇干活利索,他一边喊着号子一边在前面带头耙泥,一口气下来五六趟,满头大汗。

有人替换他,他下来休息,敖沐阳说道:“勇哥有两膀子力气啊。”

杨树勇傲然一笑,道:“那必须,我丈人村里这牛不行,要是你们村那个魔鬼筋肉牛给我弄过来,我这会能赶十趟。”

敖沐阳道:“那是比利时蓝牛,之所以长一身肌肉是基因问题,不是它确实有劲,给你带过来也不行,那牛不是干活的料。”

比利时蓝牛如今成了明星,这个品种在国内很罕见,而且它们性情特别温顺,毕竟被阉掉了。村里孩子和游客的孩子都喜欢骑在它背上,毫无危险。

听了他的话,杨树勇恍然:“哦,就是健身房吃蛋白粉出来的死肌肉啊?这样肌肉就是没劲。”

敖沐阳道:“行行行,就你有劲,那啥,我过几天村里有块地准备拾掇拾掇,你是这样的料,过几天哎哎哎,你哪里去?”

杨树勇连鞋都没顾上穿,拔脚钻进了浦塘里,又带头干了起来。

晒盐的流程很复杂,馏仓中堆泥倒满后,汉子们得上去赤脚踩踏,要用脚后跟踏实,再用木锤敲实并整平,旁边还得筑起大概有十厘米高的泥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