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主角叫敖沐阳的小说 > 第326章 .驱鱼(1)

主角叫敖沐阳的小说 第326章 .驱鱼(1)

作者:全金属弹壳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26 01:22:54 来源:爱上中文

在海里等了一整天,敖沐阳没有等到一条蓝鳍金枪鱼。

他估计鱼群可能离开这边了,毕竟老虎抓到了一条鱼,这属于打草惊蛇。

天色黑了,他无奈的回到岛上去睡觉,一觉醒来再去漂浮物处查看情况,愕然发现上面挂着的乌贼鱼块这些食物都没了。

“嫩娘!”敖沐阳气的想爆粗口,这金枪鱼跟他打游击呢?

因为金枪鱼独特的呼吸习性,他没法设网捕捞或者下鱼钩,否则一旦抓住金枪鱼导致它无法自如游动,那很容易憋死它。

敖沐阳不是想抓死的金枪鱼去卖掉,而是想抓活鱼来养殖。

用网子捕捞金枪鱼不是好法子,它是温血鱼,体内血液温度相当高,一旦捕获必须赶紧放血,否则血液融入鱼肉中,会降低鱼肉品质。

加拿大和美国的渔民捕捞金枪鱼,一般是用鱼竿来垂钓,然后钓上来后立马放血,保持鱼肉品质。

老虎抓到那条金枪鱼就不值钱了,鱼血已经破坏了鱼肉中的脂肪成分。

没办法,他跟蓝鳍金枪鱼打不了游击战,这鱼的游动速度太快,警惕心又强,他守候在漂浮物旁边没用。

思索了一番,他换了个方法。

在漂浮物旁边,他放了一条救生圈,救生圈下用十二号鱼线挂了一条章鱼,一条活章鱼。

这样要是有鱼吞掉章鱼,那就会上钩,它再想跑就很难了,主要是有救生圈的牵制,这条鱼没法钻入深海。

另外他在救生圈上树立了一根旗杆,旗杆上挂着一圈响铃,一旦救生圈被大力拉动,他可以听到声音。

依旧是一个白天,没有金枪鱼到来。

到了晚上,敖沐阳睡在了海钓艇里,海钓艇前方有舱室,平时被他收拾了做储藏室,其实空间完全够做船员舱房。

他裹着被子左手搂着将军右手搂着元首,脚底下趴着霸王花,外面海风呼啸,船里面还算暖和。

半夜不知道几点,将军忽然爬了起来,敖沐阳迷糊的睁开眼睛,然后听到了‘叮叮当当’的刺耳响铃声。

听到这声音他一愣,随即反应过来,爬起来不穿外套就往钻,上船之后直接跳入水中。

他一共设置了五个救生圈陷阱,但只有一个有鱼上钩。

这救生圈被拉着在海面上先是快速奔驰,随后进入了水里。

说时迟那时快,敖沐阳一个助跑跳入海里,飞快伸手抱住了救生圈。

他一入海,待在附近无聊游弋的老虎立马有所察觉,摆动尾巴就气势汹汹的赶了过来。

敖沐阳打眼往下方一看,一条炮弹型的大鱼正努力的往深海里钻,可是有救生圈的浮力阻拦,它无法向平时那样自如深潜。

老虎到来,他伸手指向下方。

如同听话的猎犬一般,老虎迅速潜了下去,从下方往上游动,对大鱼展开了夹击。

大鱼惊慌,只好转向逃跑,敖沐阳一只手抱着救生圈,一只手进行指挥,老虎如臂使指,他指向那里,老虎就往那里游。

这样就像牧羊犬驱赶羊群,大金枪鱼最后被驱赶到了渔场旁边,一头扎进了渔网里!

为了防止有鲨鱼来搞破坏,敖沐阳用的渔网可都是钢丝渔网,且为了防止海水腐蚀,钢丝外面还包裹了一层高硬度复合材料碳纤维。

金枪鱼一头撞进去,它可就没法子逃跑了。

敖沐阳逆转金丹快速游了过去,金枪鱼又慌又怕,死命的摇摆尾巴一个劲的撞渔网,带的渔网都往前推进了好远。

这让老敖很是佩服:“兄dei你是头铁啊!”

抓到这条鱼,他将鱼线间断,掐住鱼鳃将它扔进了渔场中。

重获自由,这鱼吓得疯狂逃窜。

敖沐阳甩出一点金滴,顿时,准备往海底钻的金枪鱼犹豫了,它回过身来看了看前面,最终敌不过金滴的诱惑力,飞窜回来吞掉在嘴中,然后继续准备往下钻。

这时候另一条金枪鱼也被金滴吸引了过来,不过它到来后已经没有金滴了,当然它没有白跑,游过来后它欣喜的发现了一个同类……

金枪鱼有群生性,两条大鱼以前就是一个族群的,立马并作一起,一起沿着制氧机开始迁徙。

有了收获,敖沐阳大受鼓舞,再度去挂起诱饵等着抓鱼。

但往后再没有这种机会了,金枪鱼群连续遭到捕捞,它们终于离开了这片海域,之后几天下来,漂浮物下悬挂的章鱼乌贼和鱼块再没有减少。

既然再没有收获,敖沐阳决定返程回村马上就要过年了。

腊月二十八,敖沐阳跟村里小伙伴们一起结伴去镇上赶年集。

这可是一个盛大聚会,年集的规模是平常集市规模的四到五倍,人流量有几十万,周边镇子的人也会来赶这个集。

在过年习俗中,采办年货、逛庙会、贴春联、贴年画、放鞭炮、年三十的团圆饭吃饺子、守岁都是不可缺的。

其中,对于龙头村来说,采办年货就是靠这个年集。

到了镇子,隔着大老远就能看到熙熙攘攘的人群,一直从码头开始,码头周边全是海鲜海产,不光有当地海货,还有进口海鲜。

敖富贵从船上卸下小推车,道:“我先去磨面,羊子,你那里还有面粉吗?我一起给你弄点?老崔家啥面也有,白面黄面黑面,栗子面、小米面、糯面。”

敖沐阳道:“你看着给我弄吧。”

“弄几袋子?”

“用不了这么多……”

“必须这么多,下午回去一起蒸馒头啊。”

在红洋一带,过年的第一个集体活动就是蒸馒头、蒸年糕,蒸的越多越好,寓意蒸蒸日上,蒸汽高升,主人家高升发财。

每年二十七二十八,龙头村里的渔民就会有几家相约聚于某户,各自携带柴草,轮流烧火,用大灶热笼来蒸馒头,场景很是壮观。

敖沐阳道:“一起蒸馒头,半袋子面也够了吧?”

跟敖富贵在一起的敖千莱说道:“多蒸,有来村里买馒头、买年糕的城里人。”

敖沐阳讶异道:“城里人来村里买这玩意儿?”

敖富贵嘿嘿笑道:“对,这两三年兴起的,咱们村里人的馒头实在、好吃,没有什么增白剂之类乱七八糟的东西,城里人都来买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