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主角叫敖沐阳的小说 > 第1348章 .捻船(4)

主角叫敖沐阳的小说 第1348章 .捻船(4)

作者:全金属弹壳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26 01:22:54 来源:爱上中文

天色不早了,是时候做饭了。

敖志兵看敖沐阳往厨房走,他就推开众人走出来说道:“龙头,菜拾掇的差不多了,你再弄个大黄鱼就行,这鱼现在金贵着哩,我怕我弄不好就没乱摆弄。”

王霞笑道:“得知你们这么多人来渔场,老爷子可是好一番忙活呢,把刚做的盐矾海蜇都拿出来了,还有三鲍鳓鱼,做了一桶全给你们了。”

敖沐东高兴的问道:“呀,有三鲍鳓鱼啊?卧槽这是好东西,弄点肉糜子清蒸一下,好吃!”

春天来到渔场的鱼多,有些鱼没有养殖价值,老爷子和钟苍就会想办法捕捞起来,防止它们带进细菌病毒和寄生虫。

上个月初他们捕捞了一些鳓鱼,这鱼在红洋湾也挺常见,每年4到6月由越冬场洄游到盐底较低的浅海河口附近繁殖。

这种鱼的鱼肉很是鲜美,能鲜吃也能晒鱼干,都是好东西,当地有一种做法叫三鲍鳓鱼,做起来比较复杂,近些年村里没多少人做了。

三鲍鳓鱼靠腌制,做之前得先用细竹条通入鱼肚浸入卤子里,这叫头鲍。

腌上一段时间后把鱼捞出来往鱼肚子里塞盐,再往鱼身上抹盐后放进桶里压上石头来腌制,跟腌咸菜似的。

这样腌上三四天后把桶里的鱼给翻出来,在重新撒盐压起来,这次得压上好长时间,最好历经半年,然后出来的就是三鲍鳓鱼。

经过长期腌制,鳓鱼肉中的营养成分得到分解,变得更容易吸收,此时就有一鱼顶三鲍的说法。

敖志兵做的这鱼只腌制了一个月,现在就吃有点可惜,不过老爷子无所谓,到他这年纪不管干什么就图一个乐呵。

小小的厨房里放满了盘碗,这些还不够,不过船上带足了被褥食材,另外还有好几张折叠的饭桌,到时候在屋前拉上一个帐篷,大家伙在里面吃就行。

敖沐阳主厨,有人给他打下手,加上敖志兵已经准备了一下午,所以虽然人多饭菜多,可老敖还是用不着忙活很久,他再做上几道就行了。

其中他带了足够的碳炉铜锅,这样他调个锅底放进去可以吃火锅,省事又好吃。

一大群人凑在一起吃饭,桌子上有好几个锅子在热气腾腾的往外散发香味,四周全是牛肉羊肉、蚝肉、虾肉和鱼肉,食材新鲜。

人多吃饭热闹,开餐之后很快就有了氛围,特别是渔汉们在水下折腾了那么久,为了暖和身子骨,敖沐阳带了白酒过来,一杯酒下肚,大家伙就放开了。

敖沐阳问陆虎道:“虎哥,今天钓上来是几条鱼?”

陆虎眉飞色舞的说道:“绝对是丰收,五百六十八条,明天再干上一上午,下午咱们就能回去了。”

野生大黄鱼是顶级食材了,加上陆虎的牌子,一条鱼卖上个一两万很正常。

因为平台是面对普通消费人群,这样一两万一条鱼的价格就比较夸张了,于是陆虎今年就定下了一千条大黄鱼的销售额,只要把这些鱼卖出去就行了。

除了捕捞大黄鱼,敖沐阳准备明天再捕捞上一些多宝鱼和鳎目鱼,这两种鱼来渔场的时间也很久,族群已经足够壮大。

这次捕捞供应上一批次后,他在整个禁渔期就不准备往外出产了,大龙头号和龙头号都要送去颜青城的蓝色船工做保养,其中龙头号已经送过去了,颜青城要往上涂抹一层新型船漆。

热热闹闹的丰收了一场,他们没有在当天下午就赶回去,陆虎提前带上鱼离开,村里渔汉们又在岛上住了一晚上,休息足够之后才在三号中午离开。

回到村里他安排敖大国带人将渔船清洗干净后就送去了蓝色船工,另外村里还有一些小渔船,这些渔船也得趁着禁渔期做保养,只是用不着送去蓝色船工罢了。

维护保养这些小杂船得靠捻匠,捻匠就是船医生,他们能给渔船查漏补缺,渔船上有窟窿、有裂缝、有变形,都得靠他们。

今年天气干旱,六月份也没有雨,即使是海边的空气也不潮湿,于是老敖就想把村里的船都给保养一遍。

这两年多的时间里,村里多了好些木船,光是龙涎湖上就飘荡着五十多艘。

游客们喜欢乘坐小木船游湖出海,村里人就抓住了这个生意良机,以前的木船都给用上了,然后又有人去其他村收了些老木船。

村里的木船都收拾的干净,外面还做了装潢,一艘艘跟花船似的倒是漂亮,但里面肯定有问题了。

上月末开始,敖沐阳就让老文书敖志明联系捻匠,准备这个月分批次把村里的老木船都给修理一下,免得以后出事。

结果等他捕捞大黄鱼回来,敖志明为难的跟他说道:“村长,现在这捻匠不好找啊,没多少干这活的了,我托关系找了好几天,就找到四个师傅。”

敖沐阳吃惊的问道:“现在捻匠这么少了?”

敖志明叹了口气道:“不好干啊,现在有多少人家还用木船?你是渔家娃,你知道捻匠这活得多细心、多能吃苦,一艘渔船就是好几条命,捻匠肩膀上任务重啊。担责重、吃苦多,可是赚的偏偏少,已经没多少人干啦。”

敖沐阳默默点头,现在渔村有好些工种消失不见,说起来自从他回到村里,确实没有再听说过捻匠的消息。

在渔家历史上,捻匠一度是很吃香的活,虽然累,虽然责任大,可是这是门手艺活,那时候家家户户有木船,家家户户靠木船捕鱼来吃饭,捻匠不光生意多,而且受尊重。

如今,风水轮流转。

得到了敖沐阳的口信,敖志明就把四个捻匠给叫了过来。

敖沐阳去跟四人接触,发现他们年纪最小的都有六十五了,年纪最大的一个七十六!

跟医生一样,捻匠也是上了年纪更吃香,这一行当很是依靠经验。

四个捻匠都认识,年纪最大的老捻匠叫陈冬娃,他就成了捻匠小组的负责人,有什么事由他跟敖沐阳来接洽。

头一番见面,敖沐阳没有直接让他们去干活。

他知道捻匠都是老烟杆子,特意准备了四条烟,不是什么好烟,就是红洋当地产的白浪,一百二十块一条,劲大、耐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