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主角叫敖沐阳的小说 > 第1151章 .都留下(2)

主角叫敖沐阳的小说 第1151章 .都留下(2)

作者:全金属弹壳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26 01:22:54 来源:爱上中文

鹿无遗回来看到晚饭主菜是四片鱼头,顿时大为失望:“这怎么着,忆苦思甜呐?怎么吃鱼头不吃鱼身子?姐夫,你给我们姐弟吃鱼头,那鱼身子留给谁呢?姐夫你说,你是不是在外面有狗了?那狗还带着个狗弟弟?”

“狗弟弟那叫狗鞭。”

鹿无遗沉默了一下,道:“那就是姐弟狗,反正鱼身子呢?我要吃鱼肉。”

敖沐阳瞪着他道:“你他么整天吃吃吃,而且专门吃肉,没看见你都有双下巴了?”

鹿无遗争辩道:“这不是污蔑吗?我双下巴是整天低着头看手机给看出来的。”

“这歪门邪说,那你抬头看手机还能把双下巴看回去?”

“能啊,但我不那么做,抬头看会看出抬头纹的,那更丑。”

敖沐阳服了,他发现这小舅子越来越不好对付了。

鹿无遗还在继续高谈阔论:“再说了,吃鱼肉能长什么肉啊?那不会的,减肥就得吃鱼,这是常识。反而吃鱼头不太好,鱼头富集了重金属啊……”

“那你吃不吃?”

“吃!”

村里开始蒸馒头了,有人给敖沐阳送来了一篮子热乎乎的大馒头,麦香味隔着盖帘布都能闻到。

这样的馒头其实最配咸菜,麦香味和咸味结合能让人胃口大开。

这也是敖沐阳选择做盐焗过腊鱼头的原因,鱼头稍微有点咸,正好下饭。

“好吃。”就着鱼头,鹿无遗吃掉了俩馒头。

这可不是城市里五毛钱一个的小馒头,这是过年上供用的馒头,虽然是中等个头而不是最大个头那种,可一个也老沉,敖沐阳不过吃了一个而已。

吃过晚饭,敖沐阳把两条鱼身子进行保鲜。

不讲究的话,把它们放进冰箱冷冻就行,可这样虽然能保持鱼肉不变质,却不能维持其鲜味。

敖沐阳用了另一种给鱼保鲜的法子,他先烧了热水,等到烧到九十度左右,他就把鱼放入水里又快速的捞了起来,整个过程只要两三秒钟就行。

烫过以后,他才放进冰箱冷冻。

鹿无遗问道:“这么快?我看这鱼不熟啊。”

敖沐阳说道:“你多看它两眼就熟了,要是再请它喝杯酒,那就更熟了,现在你们之间不熟那是关系不到位。”

用这种烫漂法给鱼保鲜,那是因为直接将鱼冷冻,鱼体温度并不会很低,这时候附着在鱼体表面的细菌只是被细菌抑制了活性,依然可以对其进行腐坏。

短暂的高温却可以杀死细菌,这时候紧急冷冻,鱼体的细菌会少上很多,更好的保鲜保质。

每到了年门口上,敖沐阳家里就几乎不用做饭了,起码主食不用管。

家家户户蒸了馒头都会给他家里送两个过来,有的蒸了包子、包了饺子也会给他送两碗,他们早上就吃了海带包子,这是敖千文家送过来的。

鹿无遗一边大口的吃一边说道:“自从来到村里,我就没生病过,之前我就纳闷怎么回事,现在原因找到了,我这是吃百家饭啊,吃百家饭的孩子好养活。”

“你他么还是个孩子吗?”

“我才两岁零二百多个月,怎么就不算个孩子了?”

老敖三两口把包子填到嘴里,拍拍屁股走人。

距离过年不到一个周了,村里年味可是越发的浓郁起来。

这时候村里就有了鞭炮声,都是孩子们在放的散炮仗,就是一起玩凑个热闹听个响。

敖沐阳换上了一双新鞋,这是鹿执紫给他买的过年鞋,然后他决定显摆一下,就去村里溜达起来。

溜达的时候他看到敖小米带了几个小孩在放鞭炮,一帮人找了个小铁盆,用铁盆扣着炮仗点燃,每次炮仗响了都把铁盆鼓起老高,乐得孩子们哈哈直笑。

看到这一幕,老敖就叮嘱道:“你们小心点啊,别引发火灾。”

敖小米从外套的大兜子里掏出一本《寒假园地》说道:“这你放心,小阳叔,我带着家伙什呢,起火了我几下子就能给拍灭!”

其他孩子也拿出自己的作业本:“就是,起不了火,都准备好了呢。”

“我们试过了,天气太冷、潮气太大,火不是那么好烧起来的。”

敖沐阳咂咂嘴,他怎么觉得这几个孩子的话里话外挺遗憾的呢?

他一路溜达着去了湖边,相比夏秋季节,湖水稍浅,湖泊四周出现了一圈泥沼带,有些人就拿了滑泥板在泥沼上滑动,时不时伸手去泥水里摸鱼摸虾摸河蚌。

滑泥板就是一种类似雪橇的东西,专门用来在河湖沼泽的淤泥地上行动,算是一种使用了千百年的传统老渔具,跟敖沐阳之前用过的踏槽很类似。

不过踏槽用在退潮后的海滩使用,属于简陋版的小船,有船帮和船舱。滑泥板更简陋,它就是一块前头翘起来的木板,大概有两米长,三十公分宽,中间有个手柄,这样人们一条腿跪在上面,一条腿用来蹬地,用一只手抓住手柄另一只手来摸鱼摸虾。

许久不见的两位老教授也在湖边蹲着,不知道在那里聊着什么。

敖沐阳走过去主动打招呼:“李老师、苏老师,都在这里呢?聊什么?没回去过年?”

苏鹏辉懒洋洋的说道:“今年留在村里过年,家里面没人喽,我儿子和儿媳妇要留在瑞士,就我自己一人,回去干嘛?”

老爷子前些年就没了老伴,只有一个独生子,儿子倒是有出息,在瑞士搞金融工作,娶得媳妇也是瑞士人,就等于在那边给定居了。

李继指了指苏鹏辉道:“我准备把我老伴接过来,也要留在村里过年,好歹得有人陪陪这老哥们。”

苏鹏辉笑:“什么陪着我,你们老两口自己过年有什么意思?还不是图热闹才留下了?”

敖沐阳问道:“李教授,我那大哥不回来过年?”

李继闷着头道:“儿子儿媳都是独生子女,一边一年。”

说完他又抱怨了起来:“这独生子女政策哟,坑人!”

敖沐阳道:“老师,按您这年纪来说,你们那时候没有独生子女政策吧?”

李继摇摇头道:“这政策从78年就写入宪法了,怎么没有?而且我们还是知识分子,那时候知识分子更是要响应国家政策,要不然不给你提职称……”

“嘘,妄议朝政是要杀头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