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古典架空 > 穿越之古代新纪元 > 穿越的第二十一天

穿越之古代新纪元 穿越的第二十一天

作者:一望云涛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12-26 16:28:16 来源:书海阁

自从苏家用上了炕之后,村里人纷纷称奇,也心动不已。刚开始苏家一家子人挖土的时候,村里人还觉的这些读书人闲得慌,但是现在才晓得读书人就是读书人,脑子灵光。

刚开始村长上门来看看,用手摸了摸,像看什么宝贝似的,走的时候还一步三回头的,后来接着是村长的媳妇钱婶。后来村里人全村出动,全都陆陆续续的来苏家看了又看。但是愣是没有人开口问起怎么盘的。

过后几天,村里的王大石顶着一张红脸,跑到青苓他们家支支吾吾的开了口。

“我,我想在我家也盘一个您们这样的炕。您们看要多少钱,我给,不够的话来年我来你们这里干活。”

边上还有几个村里其他的小伙子,好像是一起来给他鼓气的。都一脸紧张的看着苏景云他们。

苏家这边也终于松了口气了。天天被村里人一直用渴望的眼神看着,苏家的人也是见过世面的,一时也是浑身不自在。

“可以的,也不要你们的钱,我这里告诉你怎么做,想要多大的到时候你自己去盘。村里的其他人也是一样的。只是大家先不要外传。”苏景云终于把憋了还久的话说了。

一听这话,边上的几个小伙子连同王大石都不敢相信的问道:“真的,真教我们。”

见苏景云点头,激动的脸都红又有些愧疚。

他们家真的需要这个炕,他们中有的想让家里疼爱他们的老人家平平安安的度过这个寒冷的冬天。王大石家的老父年轻的时候累很了,现在老了身体比一般人要虚弱很多。他想让他爹多活几年,享享福。有的刚当上爹了没多久,还有还不会开口的孩子顺利的活下来,叫他们一声阿爹。

嘉庆朝的冬天,很冷,加上人们没什么特别保暖的衣服,鞋袜。棉花的要价极高,普通人家很少有人买的起。因为种植的方法不对,棉花的产量很低,供应不过来。只有官宦人家或者富豪人家才能用的上。

所以大多数人们穿的棉衣是用木棉来填塞制成的,木棉纤维粗,质地硬保暖效果差。挨冻那是必然的。所以才会有许多孩子和老人在冬天逝去。大户人家还能寻些皮毛制成裘衣来抵御寒冷。但是普通人家没有这个条件,能多有几身衣裳就不错了。

这下几个十**岁的大小伙子一下子眼睛都红了。无不真诚的像苏景云他们道谢,苏景云又跟他们说了回话,便叫他们先去挖土,挖好了再来找他,他统一一起教他们怎么打土胚,盘炕。

苏景云几兄弟就出动和一群人去挖了一车泥回来,又在王大石家给腾出一间屋子,让他们在那里脱土坯。没办法,室外太冷,土坯一脱出来,要等干不知道什么时候了。只能脱在屋里,烧上火盆慢慢烤。

那土坯倒也不用晾到十分干,差不多能定住型就可以了,等砌成火炕以后,在炕里烧上小火烤一烤,比自然晾干快多了。苏家之前在自家盘火炕的时候就是这么干,三间屋子一个草棚,总共盘了四个火炕,苏家几兄弟出了苏景辰其他现在也算是比较有经验了。

王大石家的第一个火炕就盘在待客的大屋里,地方挺大,火炕也盘得够大,一群大老爷们团团坐,坐个七八来个的,根本都不成问题,中间还能摆两张小桌啥的。就齐活了。

盘好后,一群人像打了鸡血一样,这东西其实不难,村里的汉子们几下就掌握了,偶尔有几个问题多问几次,就完全没问题了。

夜已深了,南山村村里人人都还在加班加点的挖土,都盼着让自家也用上。让清冷寂寥的夜晚也便的热闹起来。想来今后的一段日子,南山村都会折腾起来了

慢慢的大家都上手了,几天过后南山村家家都用上了炕。一时村里的笑声多了不少,只是可怜西边的一个小山丘都被铲平了。因着这火炕,苏家也就快熟的融入到了南上村,村里人热情,知道他们之前家世好,许多活的不会。经常主动帮他们。

祁氏和杨氏也迅速的和村里的女人们打上交道。现在也不会事事都跑来请教青苓,随便在这朋友圈里一问,大家就热情仔细的教你。有了这些家庭功臣的帮助,苏家大房和四房的生活慢慢的也走上了正轨。

而比较让人担心的苏景辰还有林氏这对夫妻,哟,人家也不用担心。林氏虽然干不来活,只爱吟诗作对,收拾打扮。但是她也不是傻的,现在不同往日了,她倒是另辟新路,和村里的五六个还未出嫁的少女交上了朋友,有时间指导一下这些女孩的绣活,教教她们衣着搭配,怎么护肤。

这些女孩子在家可是什么都会的,反过也教林氏一些简单不费力的菜,这些女孩子手脚麻利有时候来串门就帮着林氏收拾院子。在她们看来这就算不上什么活,一会儿的工夫就搞定了。

现在林氏她们院子收拾的井井有条的,还给种了些莱菔。林氏投桃报李,也会送一些自己绣的手帕,做的绢花给这些女孩。这也挺好的双方都高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当然了,最高兴的要数苏景辰了,他终于从厨房里解放出来了,现在自己娘子学了做饭,虽然味道一般,做来做去就那几样。但是也比自己做的好吃。而且最重要的是娘子的心意。每天苏景辰逮着空就要夸上自己娘子好几遍。两夫妻倒是高兴的秀恩爱。

所以家里一时就只有苏云棋不开心了,对着这对无语的爹娘翻了个白眼。继续每天往三叔家跑。

哼,去找云溪和云源玩去,还可以吃到三婶做的好吃的。

一时间几家日子到也过的有滋有味的。

关于土炕这件事他们之前就有商量过,特别还征求了青苓的意见。毕竟是青苓想出来的。青苓没有办法解释这炕的来源,只好默认是自己想出来的了。

大家都没想过要要用来牟利,一个是这东西弄出来了技术含量不高,要是多琢磨段时间就能弄明白,性比价太低。而且还有个最重要的原因,这东西用好了利民,对于官员来说吸引力更大,弄好了到时候是个大业绩。

他们是被流放来的,身上还有开荒的任务,对于他们几家来说都是个头疼的问题,现在也许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这天天气还不错,苏景云几兄弟打算和村长商量下,现在这火炕已经有了一个村子的试验,想来去官府献策应该很有说服力。

才出门就被堵在了门口,王大石的爹脸红着推这王大石过来了。

“你个憨货,快把鸡蛋给苏三哥。”刚对儿子说完,一边又转朝苏景云做楫道:“这是要出门呀,这是我家要的鸡下的蛋,老汉我攒了段时间,拿过那给家里的几个孩子吃,小孩子吃着个长的好”说完,硬把一篮子鸡蛋塞给了苏景云,也不等苏景云说什么就走了。

苏景云心感觉到暖暖的。做好事总是能让人心变暖。这段时间村里的人为了感谢他们经常给他们送着送那的。搞得苏家人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苏景云转身把鸡蛋放好,和青苓打了身招呼。便去找村长,商量了一下,把这个土炕的制作方法献给县令的事。让官府去普及,这样更能惠及更多的人。

这里面可少不了村长。村长一听,这是好事,可以帮助更多的人,又可以在官府那里露一会脸。二话不说拍着胸脯答应了。

冬天如约而至,北风呼啸着。今年人们却不在那么害怕冬天了,老了的还想多看顾孩子几年的,刚当了母亲的都不用担心了。

现在县里许人家都盘上了炕。

家里的老人几十年如一日地冻下来,年纪大了腿脚就不好,以前只能忍着,现在被这炕上的热乎劲一烘,那滋味别提多好了。更美的是在看着在炕上爬来爬去的孙子。活着不亏呀。

而一边家里的媳妇,女主人们,一边坐在炕尾做鞋,一边挂念着家里去城里干活的当家。心里琢磨着等当家的回来了,家里要添上些什么东西。

自从苏家把盘炕的法子给了县令后,城里也开始户户盘炕。这么好的东西,傻子才不用呢。

有钱的人家花上些钱,没钱的就一家人上,挖土,打土胚。村里的很多人都去了城里面干活。这几日,在平阳城里,这一担黄泥能换一升米,要是炕盘的好的人,还可以赚上十几个铜板。

不过还是我们南山村好,我们竟然比城里人还先用上着好东西。说来这还得感谢苏家人,这一家子人又聪明人,心还好。当家的回来了可以赶紧催他把收到的东西分一份送过去。

这个原本稍显冷清的县城这几日也是格外的热闹,就见挑着黄泥担子的脚夫们穿街走巷。家家户户都叮咚作响。都盼着赶快盘上那炕。

这几日,在三丰县中,冬天也不缺活干了,南山村的人最受欢迎。他们盘炕的手艺是最好的。

其他没有那手艺的就只好当当挑夫,帮着运泥。用不着多累,无非就是多走上几步。可以赚上些粮食,运道好的时候可以赚上几个铜板,听着铜板清脆的撞击声,这样的好事从前可没有过,这时候更是倾巢而出。

前段时间苏景澜,苏景云一起喝村长跑了来来回回跑了好几趟,又带着押差还有师爷来看过了土炕。这才把事情办妥。现在土炕在整个乌肃省快速的传遍了。

苏家献炕得了些好处。咳咳,是奖励。这奖励给了一百两,还有就是之前苏家开荒任务,每个成年男子要求开五十亩,直接给免了,但是不可以回京,没有大赦是不可以随意离开的。

这苏家几兄弟来说已经很欢喜了。不然要他们这群没有种过田的人这么完成这个任务。要知道这开垦荒地是一种惩罚手段,是不能花钱雇人来完成的。

就是你打点好上面,又有钱一时间也不好雇人呀,但是这里可是出了名的地广人稀呀,缺人的很。你开垦的时候人家也要忙自己家的地呀。

这边,苏景云回了家之后。便把在县城的事情详细的给青苓。

青苓也耐心听着,有疑惑的地方也会问苏景云。又商量了那一百两银子要怎么分,青苓表示随便让苏景云安排。这也是苏景云给青苓养成的习惯,在外面遇到的事情总是会给青苓说。刚开始的时候青苓只听,慢慢的遇到疑惑还会问问。同时也会问青苓在家干什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潜移默化的,在青苓没有发现的时候,青苓做了什么也会跟苏景云说,如果青苓要做什么也慢慢的会和苏景云商量。不再是告知一声。

两人之间的关系更近了些。

这也是苏景云的狡猾之处,之前他就发现青苓变了很多,比以前更冷淡了,越来越不看重他这个丈夫。他琢磨着的好好表现一下。

这次苏景云想把这笔钱分成五份,他们这里拿两份,其他大哥,二哥还有四弟一人一份。

现在他们第一解决了开垦这个难题。第二,这件事后他们融入了南山村,甚至还有一定的威信,话语权大了许多。第三,就是收获了县令的好感,还有跟县衙里的官差都有了结交,以后互通消息有什么事方便了很多。

对于苏家的好处而言,洪县令这边就更高兴了。有了这火炕,这个冬季百姓冻死了的数量肯定会大幅度减少,而且之前他把这法子献给了知府,知府也往上递。

前两天知府就回信了,知府可是把他好好的夸奖了一通,而且也暗示明年考评的时候,他肯定是要升一升的。

看完信的洪县令也乐滋滋的回了家。这一走进屋子,见到的就是这样一番场景,他家老爹正带着他那两个老友,横七竖八地在他们家新盘好的大炕上,炕头最暖和的位置上,躺着的就是他老爹了。

“哎呀,暖啊。这火炕真是个好东西呀”

“这把老骨头总算能伸展伸展了,不知是何人想出来的呀。听说是南山村那边传出来的”

“哎呦…舒坦…,我那蠢儿子,做什么都慢。请个人也请不来,好悬今天终于请到了,不然他也不用回来了”

也不怪这些老头夸张,连着自己儿子都埋怨。这年代的防寒条件着实简陋。

那些能用皮毛堆着睡的有钱人家也没有这么舒坦的,一般人家里,就更别提了。

他这个当了县令的儿子,给老爹盘上了炕,他爹这才看他顺眼,近来老约这两老叔来显摆。看着老小孩的父亲,洪大人也觉得心里更是喝了蜜似的。

接下来的几天,天公作美,王大石他们进城这一日并无风雪,天高云清,远近都是白茫茫的一片,路面上的雪水昨夜里结了冻,白日里气温也低,这时候并未化开。

王大石穿着深蓝色的衣服坐在牛车上,只是被那小风一吹,两只耳朵冻得仿佛快要掉了一般。不过他心里满是期望。

牛车边还坐着林勇、田家兴、柳大郎三人,那田勇,田家兴,柳大郎三人的交情不错,这一次一伙人有一起进城给人盘火炕。

现在他们村还有人走的更远,但是他们几个都惦记着家里,不想走的那么远。不过听去的远的人说赚的更多,他们也是羡慕的。

实在不行明年他们也走远点,反正今年三丰县这边是盘的差不多了。走远点去平阳城那边,虽然累点但是赚的多,可以给自己的婆娘买件衣裳穿。再有多的给家里的小崽子买些糖,甜甜嘴。这日子会越来越好。

喜欢穿越之古代新纪元请大家收藏:(wuxia.one)穿越之古代新纪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