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武侠 > 太平客栈 > 第一百八十三章 真境精舍

太平客栈 第一百八十三章 真境精舍

作者:莫问江湖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3-12-27 14:52:42 来源:88小说

这些事情,陆时贞懂得,李玄都自然也懂得。

二师兄做不成宗主,心灰意冷,自然想要让自己的亲近之人去做这个宗主,所以他竭尽全力去扶持李玄都上位,就如庙堂上的外戚权臣扶持自家外甥争夺皇位一个道理。

再说“五毒真丹”之事,炼制何其艰难,曾有正一宗的高人欲要炼制“五炁真丹”而不可得,李玄都能侥幸炼成,乃是集合了正一宗、慈航宗、玄女宗、东华宗四宗之力,张海石以一己之力,能在数年之内凑齐材料,并请动万寿真人亲自出手炼制,这其中的人脉关系,又岂是可以小觑的?

江湖不只是打打杀杀,还有人情世故。

这从来不是一句空话。

想要纵横江湖,有一身天人造化境的武力便差不多足够,可想要让江湖俯首,那就远远不够了,哪怕是长生境也不够。

所以秦素问李玄都累不累时,李玄都会回答说,累,而且是心累。

初入江湖时,都会向往江湖的逍遥,会羡慕快意恩仇,可这世上,几时有过逍遥人,哪个不是笼中雀?这座江湖便是最大的牢笼。

经过了这么多的大风大浪和大起大落,李玄都也想开了,他倒是不如秦素活得明白,说破大天都是虚的,不做圣人完人,不做英雄豪杰,不做道德君子,不做江湖浪子,先顾好自身,再想想别人,能做一分便做一分,能做十分便做十分,但求尽力而为,问心无愧罢了。

就在陆时贞在想这些的时候,李玄都与秦素则在讨论着剑的名字。秦素提议了几个名字,不愧是写书的,个个名字都是仙气十足,不过都被李玄都以过于女子气给否了,毕竟他一个大男人拿出把名字仙子气十足的剑,未免太不像话了。秦素则以她就用“欺方罔道”这把名字很男子气的佩刀为由进行反驳,然后李玄都再以“欺方罔道”只是秦清借给秦素的理由反驳秦素的反驳。

反驳来反驳去,最终秦素赌气不取名字了,既然不用她想的名字就别让她出主意,让李玄都自个儿想去。李玄都自然是先把取名字的事情放在一边,赔了小心去哄秦大小姐,好在秦大小姐不记仇,也认哄,很快两人又和好如初。

就是两人一番笑闹下来,时间花了不少,名字还是没有定下来。

陆时贞回过神来的时候,刚好看到这一幕,不由轻叹一声。

年轻男女之间的事情,总是让他们这些经历沧桑的老人心生万般感慨,或是会心一笑,或是怅然一叹。

取剑之事暂告一段落之后,陆时贞专门设宴留客,两人自然不会扫了这位陆庄主的颜面,留下来赴宴。其实说是筵席,也不过四人而已,李玄都和秦素,再加上陆时贞姐弟二人。

一番觥筹交错之后,两人便要告别仙剑山庄,返回琅琊府。

……

转眼间已经是春末四月,眼看着便要迎来酷暑夏日。

自从老妻亡故之后,李道虚就搬到了蓬莱岛的八景别院之中,一年之中,最少也有八个月的时间把自己关在别院中名为真境精舍的丹房之中,闭关玄修。

在李道虚闭关玄修期间,整个八景别院大门紧闭,不许任何人走进一步,在别院周围则有天魁堂负责护卫,说是护卫,其实挡客的作用更大一些。

一艘小舟飘飘荡荡而来,在蓬莱岛的码头靠岸,此时的码头上已经站了好些人,衣着各有不同,但是共同点是都在腰间悬有佩剑。

清微宗注重规矩,佩剑的方式也大有讲究,背后负剑的是普通弟子,腰间悬剑的是各级管事。

为首之人是个白发老者,只是在腰间象征性地悬了一把袖珍小剑,最多三指长,银丝黑鞘,装饰意味更多一些。

在小舟停下之后,一众人等立刻迎了上去。远远地,白发老人就拱起了手:“二先生。”

乘舟而来之人正是二先生张海石,他还是老样子,一身黑衣,手中拄着竹杖。这名白发老人也不是旁人,正是天魁堂堂主李如师。

此时李如师已经不见当日的戾气,反倒是满脸堆笑,若是不知情的,还以为他与张海石是多好的朋友。

走近之后,李如师拱手行礼道:“二先生驾临蓬莱岛,有失远迎,还望赎罪。”

都是老狐狸了,前不久刚刚撕破了脸皮,转眼间又和没事人一样,两副面孔随意转换早已是寻常事,于是张海石也报以一个笑脸,道:“什么有失远迎不远迎的,李堂主这是挤兑我了。”

“二先生言重了。”李如师伸手做了个“请”的动作:“我哪里敢挤兑二先生,毕竟这清微宗上下谁不知道,二先生才是首徒,三先生也好,四先生也罢,都是晚辈,在这清微宗,除了老宗主之外,就当属二先生了。”

“这话若是放在以前,自是没有什么问题,可是放在现在,就有些不合时宜了。”张海石微微收敛了脸上的笑意,道:“如今老三已经是我们清微宗的宗主,我怎么能排在他的前面。”

“不至于如此,宗主也不能不讲尊长资历。”李如师虽然是在笑着,但是认真去看他的眼神,就会发现里面没有半分笑意,只有冰冷一片。

张海石脸上又有了几分笑意,道:“老三愿意给我几分薄面,那是他有容人之量,我可不能不识好歹,更不能不讲规矩。”

说话间,一行人转入一条林间大道,两旁尽是郁郁葱葱的树木,脚下是青石铺就,在这个已经略有几分暑热的天气里,凉风习习。

在这条林荫大道的尽头,苍翠遮掩中,隐约可见一片黑瓦白墙的建筑,那便是八景别院了,因为别院周围有八种景色而得名。

来到别院门前,“八景别院”四个苍劲浑圆的楷书大字清晰可见。在匾额左侧下方“弟子司徒玄策敬书”八个恭楷的小字也能看得清楚。

李如师和张海石都沉默不语,在他们身后的两名随行执事立马上前,先是用双手各自使着暗劲将各自的那两扇足有数百斤重的大门慢慢抬起一点儿,然后开始慢慢往里移,动作不只是快捷,而且十分的轻敏,似乎都怕弄出了声响。

这时候的李如师收敛了脸上的笑意,换上了一副肃穆谨敬的面容,沉声道:“今天是老宗主出关的日子。”

张海石拄着手中的竹杖,低头望着地面,没有说话。

待到大门完全敞开之后,张海石抬起头来,望向门洞。

李如师轻声道:“二先生请随我来。”

张海石点了点头,随着他走上台阶,往门洞行去。而那些执事则是雁行散开,呈“八”字分散在大门四周。

别院很大,对于许多清微宗中人更是极为陌生,可以说只闻其名而未曾谋面,不过对于张海石来说,却是再熟悉不过了,最起码在三十年前,他还经常来这里,想什么时候来就什么时候来,想要住多久都可以,那时候也没有什么天魁堂护卫,全然不像现在,已经成了一处禁地。

其实不用李如师引路,张海石也知道那座真境精舍的位置,不过在形式还是要走的,那么多的规矩,就是体现在这一个又一个看似无用的形式之中。

偌大一座别院中空空荡荡,没有仆役,没有婢女,没有护卫,只有两人穿廊过堂行于其中,最终来到一座殿前。

此时大殿的殿门紧闭,殿门上方悬着一块牌匾,上书:“真境精舍”四字。

道家典籍有言,三清祖师中的上清灵宝天尊的道场名为“仙域真境”,“真境”二字便是取自此处。而这四个字却是老宗主李道虚亲笔所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