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却无人知晓。?
临安乃至整个大宋的民心,都是极其振奋的。
在当今官家中兴政策下,大宋经济蓬勃展,从隆兴二年到乾道四年,仅仅五年时间,大宋就走入了盛世的风华里。
当然,这些政策是由当官的施行。
但传递给天下百姓的渠道却不是独有的通过邸报送达全国。
还有一个东西,挥了极其强大的宣传力,其效果之昭彰,就连天子赵晊都意外的很。
青云书刊。
自李凤梧出使西辽一来,一改了张观之前的保守作风,青云书刊刊登的政治言论和官家赵晊颁布的政治措施,几乎是按照李凤梧的观点来进行。
当然,这也是按照官家的意愿——只不过里面多少掺杂了一些李凤梧自己的私心而已。
比如今日青云书刊布的一篇,由翰林学士承旨周必大亲自起草的一篇《风华论》中,既有官家肯的意思,也有李凤梧悄悄传递给周必大的意思。
周必大如今是南宋文坛盟主,借着他的名气,青云书刊很刊登了些他的文章。
这篇《风华论》,主要意思是歌颂了官家厚德政恩,对黎民百姓的一些惠民政策的影响,同时用浓墨重彩绘画出了一副盛世风华。
最后居安思危的点了点题,盛世之下,当复江山云云……
然后在其中非常隐晦的提了一下宋金二次大战中,如今的庆郡王赵恺立下的军功,言辞间颇多赞誉,言称若是再次北伐,庆郡王便可立马开封城头……
这一篇文章是得到过官家肯的,是以一经行出去,着实影响不小。
无形之中,树立了官家盛世明君的天子形象。
又隐晦的告诉了大宋百姓,咱们的庆郡王皇子不仅前有战功,今后也将成为回复江山的宗室砥柱人物,这种人才是咱们大宋未来的天子官家……
这让赵惇等人恨得牙痒痒的。
可也没人敢拿它做文章。
大家都是明白人,青云书刊如今是秘书监和青云书社合作,基本上代表着官家的意愿——虽然李凤梧掺杂私心可恨,但这是无可避免的事情。
连上皇都对这篇文章赞不绝口,言道周必大好文,足可彰我赵室圣君形象,此类文字,当多多抒于此刊传载万世……
上皇赵构都这么说了,其他人还能怎样?
所以要想搞倒青云书刊,就得先整垮李凤梧。
是以赵惇是真的坐不住了。
再这样下去,李凤梧很可能通过青云书刊,改变大宋在野人士的观点:那就是庆郡王赵恺才是真正的天选之子。
盛世风华下的临安,悄然拉起了腥风血雨的序幕。
一场注定名垂史册的大事,徐徐在画卷上展开。
而如今的临安,真应了那句诗。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只把杭州做汴州。
临安之中,富贾出现的人数迅攀升。
据户部不详细的统计,临安城中,家有五万贯者甚巨。
五万贯,那就是后世的千万富翁。
而这还只是乾道年间。
由此可知,乾淳盛世下的南宋富裕到了何等地步,如果没有蒙古铁骑的南下,让南宋继续这么展下去,也许真会产生资本主义也说不准。
这一日清晨,李凤梧有些疲倦。
先去看了怀孕后经常呕吐的大娘子文淑臻,示意丫鬟们好生伺候主母,然后和文浅墨两人一起吃了早饭,这才在耶律弥勒和朱唤儿的伺候下换了官服前往秘书监。
夏暖滟这姑娘,在休憩了一段时间后,又重新燃起了写作的**。
更是自作主张的从听雪院搬回了西湖畔的院子里。
晚间睡院子里,白日里就在花船上写作聊斋的另外一个故事,《狐仙辛十四娘》。
这或许是写作习惯了。
对此李凤梧也不好反对……估摸着也有夏暖滟的自知之明,知晓自己的出身不太好,若是天天在听学院争宠,会让人闲话。
不如去西湖来的清净,况且自己也会抽空去看她。
知道进退的小妾,才是好小妾。
交代了张三,德云堂务必保证夏暖滟的清净和安全之后,李凤梧也没将此事放在心上。
说句实话,自己其实也挺喜欢在花船上折柳夏暖滟。
那种异样感觉比在听雪楼的床榻上要好了许多——估计是个男人都难以拒绝船震和车震的魅力罢。
走到秘书监,还没来得及进去点卯,就有太监匆匆赶到。
说官家宣召秘书少监李凤梧前往垂拱殿觐见。
李凤梧也不知道有什么事,笑着和小太监寒暄了几句,那小太监身份太低,岂敢不谄媚李凤梧这个天子宠臣,很是讨好的道:“李少监且放心,大官心情好的很。”
李凤梧点点头,掏了两张会子悄悄递给小太监,“些许酒资,请中贵人笑纳。”
那小太监受宠若惊,悄然接过,“李少监客气了。”
不得不赞了一声李凤梧,难怪内侍省的人都在说,谢盛堂谢都知特别青睐李凤梧,这位李少监做人做事真的让人讨厌不起来。
虽然他那张刻薄嘴唇着实不讨喜,但谁会和会子过不去?
来到垂拱殿见礼。
官家正在批阅折子,闻言头也不抬,只是挥手示意,“盛堂,你带咱们的大宋雏凤去看一眼罢,也叫他知晓。”
李凤梧莫名其妙,去看什么?
谢盛堂好笑的点点头,从官家身后走到李凤梧身旁,“李少监请随我来。”
李凤梧茫然的很,只好抬步跟了上去。
心中暗暗想道,难道是官家打算赐个郡主或者公主给我,这倒不是没有可能啊,旋即猛然想起,貌似官家那几个女儿和宗室的几个郡主,姿色都有点对不起身份。
貌似低于自己的审美口味。
出垂拱殿左侧,行了一二十米,来到偏殿。
护卫开门。
谢盛堂带着李凤梧穿过大堂,来到一个小房间,推开门,笑眯眯的道:“这是官家用来放一些留中啊或者不批不的折子的地方。”
李凤梧哦一声,“有点茫然啊谢都知,官家让我看什么?”
谢盛堂指了指房间,“一屋折子,弹劾尽一人!”(未完待续。)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