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大宋有种 > 番第十八章 怎么又有刁民反对朕?

大宋有种 番第十八章 怎么又有刁民反对朕?

作者:大罗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23:21:36 来源:88小说

宣和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开封府,城北厢。

天色才蒙蒙放亮,马行街和广济河大街这两条繁华的街面两边,各种店铺商肆的掌柜们就招呼着伙计下了板门,准备开张做买卖。市声儿也起来了,送水送酒的驴车哗愣愣的碾过街道,早食儿的叫卖声也此起彼伏地响了起来,还有一些杂乱喧嚣的声音,似乎是往日中所没有的。当各处铺子的掌柜们揉着眼睛走出门儿的时候,就已经发现马行街和广济河大街相交处的一座军营外面,已经是人山人海了,其中还有不少穿着戎衣的军汉!

开封府的城北厢就是开封府的外廓城北一带,素来是拱卫开封府的禁军营区汇集之处。特别是广济河北岸到开封府的外廓之间,几乎都叫军营给占满了。

不过现在住在这些军营当中,并不都是兵士军将,还有大量的军眷和营伍子弟。依着宋朝的军制,当兵从军就是一份打卡上班的职业.....哦,一开始是,到了后来就不一定要打卡上班了,更多的时候就是占个名额,然后忙活自己的营生。

至于军饷嘛,当然是要看情况的,那些整日和西贼打生打死的厮杀汉当然得给足军饷,要不然他们闹起哗变来谁受得了?那些能在西北战事中发达起来的将主,谁不是善于抚军的主儿?譬如那个长腿将军刘延庆,打仗的本事早就丢了,但是对待部下那是真好。要不然朝廷里面的那些文官能放过他这个坏了宣和北伐战事的罪人?真要弄死他,刘家将刘家军们闹腾起来,这局势可就更乱了。

不过在承平日久的开封府这里,发军饷的规矩又不一样了。既然当兵的只是占个军额,然后忙活自己的营生,或是给禁军的长官们干私活,那么他们当然拿不着足额的军饷......至于能拿多少,就得看他们应付了多少差事了。

虽然没有多少军饷可以拿,但是开封府城内的营伍子弟们,大多还是希望能占个军额的......哪怕一个饷都拿不着!这当然不是因为他们多爱大宋了,而是占了军额还是能得许多好处的。

一是自己和家人的住房问题就解决了!

开封府的房价那可是宇宙第一啊!别说当兵了,就是当官的买不起房子也一大把!

但是只要占了军额,就能带着家眷住在军营里面,而且不用交房租——依着宋朝的军制,军士家眷都是可以随军住在军营里面的,当然是不收租的,而且军营房舍的维护、修缮费用,也都是朝廷拿出来的。

所以只要占了军额,一家老小的住房就有着落了!

二是占了军额后可以拿到一些物例和赏赐。

虽然正饷和军粮拿不着什么,但是许多物例,比如衣料之类的,还是可以拿到的。要不然禁军将士应付差事,哄皇帝老子开心的时候就没军衣战袄可以穿了......光着屁股接受校阅可不行啊!

而且,大宋官家逢年过节,或是遇到什么大典,都会把禁军将士们集中起来“展出”一下,完事后一人发一份钱粮,这些钱粮上官一般是不克扣的......这是官家从封椿库里拿出来的私房,再贪就说不过去了。

当然了,除了这些好处之外,还有个潜规则也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大家伙都默认了开封禁军天下最怂的人设。

所以开封府禁军上战场作战的机会几乎是可以忽略的......不过这种种好处,随着金贼东路军的步步逼近,都已经到头了!

就在昨日开封三校学生伏阙上书的时候,三衙管军之首,殿前都指挥使高俅高太尉正式向三衙禁军各管军、指挥传达了护卫太上行宫南幸的诏令。

根据高俅传达的诏书,三衙禁军需要调集五千名正兵,会同童贯的胜捷军和刘延庆的西军一起,护送太上行宫前往应天府。

而且为了能让太上皇可以在应天府过节,行宫必须在五天内走完200里。所以诸军家眷一律不许随军行动......他们当然可以离开开封府前往应天府,但必须自行前往应天府。

另外,高俅还宣布余下所在册的三衙禁军官兵,从二十五日开始,都要四时在营,参加训练,并随时做好出城作战和布防的准备!

这诏令一宣布,开封府城北厢的各处军营,立马就炸了锅啦!不管有没有轮到护卫太上行宫跑路的禁军兵士,都对诏令极为不满。

护卫太上行宫跑路,不仅意味着自家在开封府的营生没有办法做下去了,还意味要丢下家眷——现在兵荒马乱的,天气又凉,你让一群老弱妇孺步行200多里去应天府,这得走多少天啊?会不会让金贼撵上杀了?

而没有轮上护卫太上行宫的三衙兵,那可就更不满了。开封府城周围能打的不就是胜捷军和刘延庆的西军吗?他们要护着太上皇跑路了,开封府城谁来守?

还要大家做好出城作战的准备?

这是什么意思?守城都守不住,你还要出城......这不上赶着去送死吗?

这新任的官家莫不是疯了吧?

大家伙心头的这个疑问,到昨晚上就被证实了!

官家真的疯了!

他连不杀进言上书者的祖制都不管了,居然拘了2000三校学生入宫,还宣布要带他们出城去抗金......这不就是要借金人的刀杀上书言事之人吗?

大家伙跟着这么一个官家,那还能有好下场吗?不行啊,可不能让太上皇跑了,他得继续留在开封府,带领大家伙抗金保命啊!

也不知道有没有别有用心之人在后面操纵(应该是有的,开封府城内还有一批买卖做的飞起来的禁军军官呢!)知道官家已疯,大宋要完的三衙兵和军眷,这会儿都上了街了,还有一些占着军额的“大哥”在那里使劲儿的鼓噪煽动。

“可不能让太上皇走了,他一走,开封府内就是没兵了!”

“不能走啊!金贼都已经到了黄河北岸了,转眼就到开封府城外......咱们的妻儿老小根本走不了!”

“没错,大家伙只有齐心协力守在开封府,才能有活路!”

“对,咱们去向太上皇请愿,不让他走!”

“不能让太上皇走......”

“走吧,俺们现在就去艮岳华阳宫!”

“走,走,去华阳宫!”

艮岳又名华阳宫,占地面积很大,大到了开封府内城北部都装不下的地步,所以赵佶就让人把开封府内城的城墙破开,把华阳宫变成了一座横跨开封府内外城的宫殿。

对了,那个延福宫也给赵佶搞成这样了,所以开封府内城差不多就废掉了,只剩下一座外廓可以依靠......现在金兵还没来,倒是先方便了开封府北城厢的这些禁军兵丁和家眷去赵佶居住的艮岳外面闹事儿!

当天色差不多完全放亮的时候,被煽动起来的三衙禁军兵丁和家眷组成的队伍已经像一股洪流,涌上了马行街,向着赵佶居住的艮岳而去了。在他们通过的街面上,不时还有看热闹的开封府市民自发加入进去,队伍越来越庞大,也越来越不可阻挡。沿街军铺里面驻守的厢兵,没有任何一人敢去阻挡,只是目瞪口呆的看着这股洪流,缓缓的涌向艮岳!

......

“陛下,陛下,十万火急了......那帮闹事的刁民和刁兵快到艮岳北门了!”

气急败坏跑进延福宫的延福殿内向赵楷告急的,正是接替赵楷担任提举皇城司的王晓德!

开封府城北厢的禁军兵将家眷聚集闹事儿的消息,今天凌晨的时候就报告到延福宫了......提举皇城司的亲事官早就盯上他们了。

赵楷得到消息的时候,才刚刚结束了一天的公务,正准备找个“校花”放松一下,结果就只好“加班”了!

这官家当的,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啊,真是全心全意的为北宋人民服务啊!

听完了王晓德的报告,赵楷就将目光投向了李纲、宇文虚中、宇文粹中、何灌等四个行营使——这四个人也是才下班回家,就给内侍从家宅里拎回延福宫加班的,现在眼睛都熬得通红。

“陛下,现在大敌当前,开封府城内可不能再出乱子,请陛下降诏安抚乱民乱兵......”

“不可啊!三衙禁军素来废弛,不备兵戈,不修武备,现在居然敢作乱犯上,若再降诏安抚,军纪就没有了......这兵还怎么带?”

四个行营使马上拿出了两种意见,主张安抚的是李纲,反对安抚的是何灌。而两个宇文则眉头紧锁,不置一言,因为他们俩已经发现赵楷的脸色铁青的有些吓人,这位官家显然是动了肝火!

赵楷当然很生气了,他本来真不想管开封府城内这些人的死活的......可是却被赵佶、赵桓这俩怂包逼着上了台。现在还得掩护他们跑路!

而开封府城内的军民和读书人还不停给自己添乱......昨天刚应付完三学生的伏阙上书,今儿又来禁军及家眷闹事儿!赵楷能不恼吗?

金贼都快到黄河边上了......如果他不能迅速摆平开封府城内的乱子,他就没办法去黄河南岸堵金贼。

一旦金贼渡了河,那赵楷就没办法疏散开封府的人口,也没办法在开封府周围布署防御。

到时候一座孤城让人团团围住,那可真是死路一条啊!

想到这里,赵楷猛地站起身,“替朕披甲,朕要亲自去会会这群汴梁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