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大宋有种 > 番外篇之十一章 ??父皇,您还得帮三哥儿一把啊!

艮岳,绛霄楼。

已经退位让贤的赵佶,现在已经和一个越看越顺眼的孝子赵桓,一块儿回到自己常住的艮岳华阳宫的绛霄楼内了。

终于把个烂摊子丢给赵楷的赵佶,现在虽然是“无帝一身轻”了,可是心里面却有点空落落的......毕竟当了那么多年的官家,突然不当了,还是有那么一点不习惯啊!

另外,他还有那么一点担心,担心赵楷挡不住气势汹汹的金贼啊!

赵楷挡不住,金贼就会继续南下,说不定还会一路打到江南。到了那时,赵佶他还能往哪里跑?

所以入了绛霄楼,正等着用晚膳的赵佶,这会儿就在自己的御书房里面团团转,看着就心烦意乱。

倒是大孝子赵桓瞧着气定神闲,不慌不忙,站在边上,只是笑吟吟望着父亲......如果仔细看看他的表情,也许还能找到那么一点慈爱,就像长辈关爱晚辈一样,不过心里早就一团乱麻似的赵佶压根看不出来。

看着这个心理年龄比自己小的亲爹跟个热锅上的蚂蚁似的转了半天,“转速”明显放慢的时候,赵桓才笑着对赵佶说:“父皇,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啊!只要咱家的大宋天下还在,您还怕三哥儿和咱们哥几十个不孝顺吗?”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这话什么意思?

赵佶有点听不懂了......现在青山都是赵楷的了,他一太上皇,就只剩下很少一点点柴了,一烧就没了!

听不懂儿子说什么的赵佶,停下脚步就看着赵桓,似乎等着他的继续往下说。

赵桓道:“父皇,三哥儿不比你我,他的性格刚毅,宁折不弯,勇往直前,即便遇到强敌也不会畏惧!”

“你瞎说!”赵佶摇摇头,“那是三哥儿?那是太祖皇帝!太宗皇帝都没那么厉害!”

赵桓笑了笑,道:“父皇,太祖皇帝人称艺祖,本领高强,是有本事可以勇往向前的。而三哥儿......文采倒是风流,武艺和用兵之道却还差了一些。”

“岂止差一些!”赵佶跺跺脚,“当日朕曾经想让他去当北伐元帅,领兵克服燕云的。可他呢?一听说童贯打了败仗,就吓得不敢去了!”

“那是装的!”

赵桓笑着说:“您让三哥儿当元帅又不会真给他实权,实权还不是在童贯、蔡攸、刘延庆这些人手中?这些人可有一个中用的?”

赵佶叹了口气:“都是下面人不中用......否则何至于如此?”

赵桓点点头,道:“父皇,现在您虽然不当官家了,可满朝文武还是那些人,京畿禁军也还是那些兵。三哥儿再勇武,恐怕也难以击退金贼。而他又不肯割地纳款,一定会抵抗到底。以后肯定会被困开封府,到时候就得您老人家出来帮一把三哥儿了......”

“帮?”赵佶看着自己的这个孝顺长子,眼眸当中顿时闪现出了神采,“你说说,朕应该怎么帮他?”

赵桓笑着道:“三哥儿如果被困开封府,就没办法号令天下了......若三哥儿没办法号令天下,那谁又能替他发号施令呢?国不可一日无君啊!父皇,您说谁能帮他?”

赵佶眼前一亮,“朕......当然是朕了!朕是太上皇啊,可不能眼睁睁看着三哥儿的天下让一帮乱臣宵小瓜分了去!”

“父皇圣明!”赵桓笑着,“所以您老人家得留着青山,好生保重啊!而且父皇最好也能替三哥儿留下一点青山,以防万一!”

“三哥儿的青山是......”赵佶一下没明白。

赵桓道:“当然是皇长子啊!”

他说的是赵楷的长子赵论,现在赵楷只有一子,万一他有什么不测,即位的就只能是年幼的赵论。

而赵楷如果被困开封府,无法号令天下,那么以赵论之名监国,由太上皇担任辅政,天下谁敢不从?

“妙!妙!实在是妙啊!”

赵佶乐得都有点手舞足蹈了,舞了一会儿,又觉得不对,停下来问赵桓道:“可三哥儿只有一子,肯给朕领着?”

“如何不肯?”赵桓笑道,“父皇向来最宠三哥儿......况且三哥儿真能保自己在开封府万无一失?他就不想留个种?”

“也对......开封府若有个万一,他可就没了。”

赵佶点点头,露出了忧色,“可这事儿该由谁出头去和三哥儿分说?”

“当然是太后娘娘了,”赵桓也皱起眉头,说,“太后和皇长子生母潘娘子关系亲近......由她先去和潘娘子分说,然后再和潘娘子一同与三哥儿说了,三哥儿一定会答应的。”

“好好好!”赵佶拍拍手,“大哥儿,没想到你能如此为三哥儿着想,三哥儿有你这样的兄弟,真是三生有幸啊!”

赵桓也笑道:“三哥儿有父皇您这样的爹爹,一定是当了十世的好人!”

......

“十世好人”赵楷,这个时候还在崇政殿里面开会......讨论保护赵佶、赵桓逃跑的事儿!

在赵楷草草任命了几个亲征行营使后,首席行营使李纲(赵楷可从没说过他是首席,但所有人都这么认为)就提出要尽快为太上皇组建一个行宫使司,安排重臣保护太上皇跑路的事儿。

其实赵楷是很不愿意让赵佶、赵桓跑路的!

依着他的心思,该他自己跑路,不,是北上抗金。可现在他跑不了,得死扛在开封府,倒让这两个祸害溜了。而且他还得把自己伪装成一个大孝子,尽心尽力的为那宋徽宗灰溜溜的跑路张罗......这事儿还有没有天理?有吗?

不过心里面再恼火,他也不能现在就跟赵佶撕破脸......那是他“刚刚认识”的亲爹啊!而且待他也不错,国家领导人的位子都给他了,只要能扛过这一波,以后金山银山由着他挥霍,天仙一样的小娘子随便他牵手(就牵个手),他能一点不感恩吗?

“蔡卿、吴卿、耿卿、高卿、童大官、梁大官......你们六人都是太上皇最信任臣子,不如就一起担任行宫使吧!”

被赵楷点着名的,分别是知枢密事蔡攸,三衙管军高俅,中书舍人吴敏、同知枢密院事童贯,赵桓的老师耿南仲,还有赵佶最宠信的大宦官,官至检校太傅、太尉、开府仪同三司,任职太一、神霄宫使,时人皆称为隐相的梁师成。

在这四名太上皇行宫使中,童贯其实是一贯比较支持赵楷的,蔡攸则是赵楷、赵桓之间摇摆,而吴敏、高俅和梁师成则是一贯支持赵桓的。

不过赵楷让他们出任行宫使也不全是因为他们在储位之争时的立场,而是赵佶在前往艮岳的途中,让亲信的宦官回来递了话,指明要这六人随行护驾。

赵楷也知道现在不是和赵佶撕破脸的时候,既然他老人家要人,那就给吧!

而且这几人留在开封府也没什么用啊,还能指望他们抗金吗?还不如都发送了,好歹能腾出一些位子给有用之人。

“臣等一定尽心竭力,护送太上皇南下!”

六个行宫使心里都长长出了口气儿,一块儿向赵楷躬身行礼。

赵楷点了点头,又笑着对六人中的童贯和高俅道:“童大官,高卿,你二人都是带兵多年的宿将。京畿内外诸军,多是你们的旧部,朕准你们挑选一些旧部保护太上南下。你们说吧,都想要谁跟着?”

掌兵权二十余年的童贯已经是个72岁的老人家了,不过精神头看着也算不错,一张布满皱纹的黑面皮上的气色不错,一对老眼看着也不算浑浊。

他的头脑也还算灵活,今天上午站队的时候也算及时。现在也马上明白了赵楷的意思,开封府城内外靠不住的军队有不少......赵楷不能把他们都弄走,要不然就没军队可用了。

但是也不能照单全收,要不然管不住。所以得让童贯、高俅拉走一部分,留下一部分。

童贯马上会意道:“回禀官家,开封府城内的胜捷军中有2000人是跟随老臣多年的骄兵悍卒,他人很难统御,老臣想把他们带走。余下3000人可交给正将向克,向正将乃是官家在皇城司的旧部。”

赵楷想了想,马上记起了童贯所说的这个向克,他是西军向家将的人,早先当过皇城司第五指挥的指挥使,就是那个黄无忌的“前辈”。这个人可以进入童贯的胜捷军当正将,当然也是赵楷推荐的。

现在童贯给向克留下3000精兵......这老宦官在历史上的名声虽然臭,但办事儿还是上路的。

童贯接着又道:“官家,开封府城外的牟驼冈还有镇海军节度使刘延庆所领秦兵万余......如果官家可以给刘延庆安排个行宫使之类的官职,老臣可以带走其中的5000。”

“好说,好说,”赵楷笑了起来,“有刘延庆保着太上,朕就放心了......童大官,你亲自走一趟,把刘延庆和他的万余精兵带来,朕要亲自把太上托付给他。”

说完这话,赵楷又扭头看着高俅。

现在就看高太尉的表现了!

高俅本是个堂堂男儿,但现在不知得了什么病,瘦得皮包骨头,脸色灰白。

看见赵楷的目光,这位高太尉愁眉苦脸道:“官家,开封府城内的三衙兵多有世代营伍者,父母妻儿皆在开封府城之中......如果他们知道太上和诸王都要离开,只怕会聚众闹事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