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武侠 > 赤心巡天 > 第2234章 公义为谁执

赤心巡天 第2234章 公义为谁执

作者:情何以甚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01-10 15:09:00 来源:顶点小说

革蜚在隐相峰上的第一课,是关于“傲慢”,和“紧张”。

高政认为,这是山海怪物来到现世,最先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

但多年以后回望,革蜚认为自己在那一课学到的最重要内容,是“忍”。

“放下傲慢”和“保持从容”是言传,“忍”字是身教。

真正的革氏嫡子,五岁就拜在高政门下,跟着他学了十七年。从一个还没有笤帚高的稚子,成长为越国的国之天骄。

后来皮囊被窃据,占据皮囊的山海怪物,还走到隐相峰,想要控制高政。

高政却选择收下这个徒弟,接受已经发生的一切。

那时候革蜚还不太知道,“师徒”意味着什么。直到隐相嫡传的身份,为他推开所有有形无形的门户;直到他接触到的所有人,一再提醒他,他接收到了怎样丰厚的政治遗产。他才明白,所谓“衣钵”,“钵”是吃饭的本事,“衣”是做人的尊严。

由师及徒,高政给的是一生的积累。

革蜚由此愈发能够明白,这个“忍”字。

相忍为国。

高政活着的时候,姜望来过隐相峰,那时候他怒不可遏,恨不得立即撕开皮囊,给姜望一个永生难忘的教训。在高政的压制下,才肯蛰伏。

后来高政死了,姜望再来隐相峰,他在装傻的时候和不用装傻的时候,都选择了忍。

文景夸他已经成长。

他却忽然意识到,他对高政产生了一种依赖。一种子女对家长的依赖。

他虽然诞生于凰唯真所创造的山海境,但从来没有真正接触过凰唯真,他和这世上许多的人一样,都只是听过凰唯真的传说。他是山海境里孤独的异兽,在残酷的竞争里一步步走到山海之巅,从来没有谁真正教过他什么。

在高政面前愤怒咆哮几乎失控,嚷着闹着要大开杀戒,其实是在家长看顾下抒泄情绪的任性。当老师死了,家长没了,他需要独对风雨,才捡起那些学过的东西。

钱塘江堤上,高政在潮来时的沉默,是他所听到的最后一课。

他虽是山海怪物走到现实,却不是没有智慧的存在,在山海境压服诸方异兽,击败所有竞争者乃至于最后想要革凰唯真的命……不是没有脑子可以做到的事情。

只是走出山海境之后,颇经蒙昧,兽性难制,才无法克制残暴本能,时不时失控。

他刚刚开始学着做一个人,但人的世界,远比山海境诡谲。

比如说一开始他怎么也想不明白,文景的目的是强大国家,但手段竟然是削弱自己,还没等楚国动手做些什么,自己先把本国的贵戚旧勋杀了干净。

后来他才慢慢懂得,这或许是割瘤剜疮的过程,现在流血,是为了以后活命。

只有那些眼明心亮、懂得取舍的人,提前交出权柄,解散编织多年的利益网络,才能够幸免于难。这可以视为烂疮的自愈,治好了自然不用再剜。

比如同样在奄城的郑氏,世代把持奄城城主之位,郑氏子弟填塞城主府,不给外姓一点喘息机会。连郑老太怀里的宠物狗,都是官册挂名的缉匪猎犬,享受国家奉养。在奄城,有“十吏七郑”之说,远比走军队路线的李氏要强盛得多。

但是风雨一来,郑氏家主直接卸任城主,且在卸任之前,把任职政务的郑氏子弟全部开革。根本不搞去芜存菁那一套,也不去跟朝廷辩解哪些人是合格的甚至优秀的,直接清空一切,躺平任削,从头再来。

郑氏就几乎没有死人。

不多的几个死者,还是郑氏家主自己动的手,宣读罪状,明正典刑,大快人心。“十吏七郑”那么多年,奄城百姓还要念郑氏的好呢。

与之相对的就是李氏,根本看不清形势。以为郑氏失势,果断伸出触手,还想要军政一把抓……最后结果便是主脉一个都不剩。

如今会稽城里,无人称贵。以前动辄“血脉”,言必“历史”,如今个个要撇清关系,说自己三代白身。

人和人之间的悲欢并不同。

越国的旧贵族势力被极端手段一夕扫灭,从而产生巨大的权力中空,这也是巨大的机会。

整个越国各郡各城,全面展开官考,所有考官,全都是平民出身的官吏――为了今天,皇帝早就储备了大量的人才。

昔日贵族把持朝政,平民晋升困难,天子爱才,专门建了一个翰林院,养住他所看上但又不便提拔的贫家子弟。

这些人每天的工作,就是写写文章,读读书,修史辩论。只有虚名,并无实权。贵族们也乐得留一个敬贤的好名声。

现在这些人全部外放出去,填塞朝野,把持空缺出来的关键位置,全面配合越廷所推动的新政――他们如此关键又如此清贵,故天下谓之曰“清翰林”。

上升通道一旦打开,顷刻波涛汹涌,死水变成活水。

贫家子弟奔走相告,壮志满怀。

在这风雨飘摇的时节,也有百废俱兴,万物发生。

时人或曰:踏公卿之骨,上青云之梯!

政治改革当然不是这么简单的事情,不是说皇帝陛下突发奇想,心念一动,一拍大腿,就能立刻改天换日。

革蜚看到,越国新政今天如高崖倾瀑势不可挡,是高政在许多年前就开始布局的结果。春种多年,于今秋收获。

当年高政携促成陨仙盟约之威势,全面在越国展开吏治改革,要求“选官公正、贵贱同权”,朝中无人敢公开反对,但最后施行下来,却并不顺利,受阻于越廷下面的各大主城。以高政的手段,自上而下,也不难摧枯拉朽――但就在这个时候,他被迫下野。吏改自然废弃,政纲中止,官道修为溃散。此后避世隐居,不问朝局。

许多年过去了,包括吏改在内,高政的许多政治主张再没有被提起。朝野都敬他,贵族都服他,但在巨大的现实利益前,很多人还是宁愿他一直是“隐相”,最好“只隐不相”。

革蜚也很多次听高政讲起过去,但这位老师好像从来不觉得遗憾、惋惜,只是平静总结他当年所做的事情,做成的没做成的。没有波澜,只有条理,仿佛在讲另一个人的故事。

在高政死后的这段时间,独居深山小院,对照着现今的越国国情一一回想,革蜚才慢慢地听明白了那些往事,理清其间脉络,一桩桩一件件,如在眼前。

当隐相峰也隐入高秋,他好像读完了高政的一生。

他决定下山。

春种秋收,夏长冬藏。此刻下山,正是时候。

越廷至今没有对革蜚的存在有什么公开表述,这也让他成为越国时局中,一个相对暧昧的存在。

他是革蜚,他下了山,当然要先回家。

革氏是越地最古老的家族,比越国的历史都要悠久。当年越太祖在发动政变之前,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求得革氏的支持。

这样一个家族,世代兴盛,真正可以称得上名门,底蕴深不可测――当然这也只是过去的事情。现在底裤都叫人看得清清楚楚。

革蜚觉得这具身体的父亲,那个名为“革誉”的族长,实在是愚蠢。

把儿子送到高政门下当徒弟,这不等于将自己的心腹要害,裸露在高政面前吗?为什么这些人根本意识不到危险,死到临头也不知道自己就是高政所要解决的痼疾?

是老师伪装得太好太狡诈,还是父亲太愚蠢?

对革蜚来说,这并非是两难的问题。这两者并不矛盾,完全可以同时发生。

请收藏本站:sddxss。顶点小说手机版:sm.ddxss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