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竞技 > 我C罗,讨厌曼联 > 继续休息一天~不要订

我C罗,讨厌曼联 继续休息一天~不要订

作者:讨厌吃桃子 分类:竞技 更新时间:2024-01-01 16:40:33 来源:88小说

第243章 继续休息一天~不要订

即便放眼足坛历史,“哈白布”也足以占据一席之地。在巴萨历任主教练的传控体系中,中场的攻防轮转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因此,依托于人才井喷的拉玛西亚青训营,对于脚下细腻、意识卓越的中场球员的培养一直是巴萨青训营的重要任务。

也正是在此背景下,拉玛西亚青训营在几十年的时间中为红蓝军团贡献众多中场悍将。在本篇文章中,笔者将着重介绍由“哈白布”领衔的那个黄金时代,帮助大家拾起记忆中那支所向无敌的宇宙队。

【正统青训出品,质量有保障】

哈白布中资历最老的是哈维,他于1980年1月25日出生于西班牙巴塞罗那特LS,可谓根正苗红。哈维的父亲就是一名职业球员,也正是在父亲的影响下,哈维从小就对足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哈维的足球天赋是在4岁那年展现的,有一天,他的哥哥从远处将一个足球踢向他。哥哥的本意让哈维用手接住这只皮球,但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小哈维稳稳将球卸下,并且还准确地踢还给了哥哥。父亲从别人口中知道了这件事,当他确定了哈维的足球天赋后,便决定帮助儿子走上职业道路。

1991年,11岁的哈维进入了巴塞罗那的青训营。两年后,凭借着在青训营的突出发挥,哈维如愿进入了巴萨少年队。到了1997~1998赛季,当时还只有17岁的哈维迎来了职业生涯的关键节点——他被破格提拔到了巴塞罗那的b队,开始代表巴塞罗那b队参加比赛。那一段时间的哈维接触到了不少经验丰富的球队名宿,约尔迪·冈卡尔维斯将不少先进的足球理念输入给哈维,帮助了他的关键性成长。

1998年8月18日,哈维在西班牙超级杯决赛中首次代表巴塞罗那一线队出场,并且在那场比赛中攻入了自己一线队生涯的首个进球。也正是从那时起,哈维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融入球队的主力阵容,最终趁着瓜迪奥拉由于伤病问题淡出主力的契机,成功斩获了一个主力位置。

伊涅斯塔于1984年5月11日出生于西班牙南部的一个小镇阿尔瓦塞特,12岁那年,伊涅斯塔代表家乡参加布鲁内特锦标赛少年杯赛,就像杯赛在西班牙国内虽然不算出名,但却吸引了不少顶级球队的球探关注。仅仅12岁的伊涅斯塔在那届赛事中便展现出作为顶级中场的潜质,他也成功当选了赛事的mVp。凭借着在赛事中的突出发挥,拉玛西亚青训营的相关工作人员抢先一步向他伸出了橄榄枝,伊涅斯塔最终也得以早早的加入了巴塞罗那的拉玛西亚青训营。

与哈维的上位类似,伊涅斯塔能够在一线队中崭露头角也与不少主力球员的受伤有很大关系。2001~02赛季,巴萨队内的里瓦尔多、赫拉德·洛佩斯相继受伤,球队中场位置出现了人员空缺,主教练雷克萨奇无奈之下只能大力提拔年轻球员,伊涅斯塔正是凭借着这一契机进入了球队的一线队,并在2002年10月29日欧冠对阵布鲁日的比赛中迎来了自己的俱乐部首秀。

布斯克茨出生于1988年7月16日,他的父亲卡洛斯·布斯克茨曾是巴塞罗那的一名替补守门员,受父亲影响,布斯克茨在5岁那年就开始接受专业的足球训练,并早早立志进入巴萨效力。

1999年,卡洛斯·布斯克茨离开巴萨,加盟了莱里达竞技,布斯克茨也跟着父亲搬离巴塞罗那,加盟了莱里达竞技的青训队。正是在那里,布斯克茨的足球天赋逐渐被发掘,此后加入贾巴甲U15青年队后,布斯克茨在后腰位置上的稳定发挥受到了教练们的一致认可,也为他重新进入巴萨视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5~06赛季,布斯克茨时隔多年后重返红蓝军团,并进入了巴塞罗那青年A梯队效力。在那个赛季,布斯克茨以绝对主力的身份帮助球队夺得了青年赛事的三项冠军,他个人在后腰位置上发挥可谓无比全面,其对抗能力虽然不算出色,但拥有远远超越同龄人的场上大局观,无论是传球基本功还是比赛意识都处于同龄人中的翘楚。

2006~07赛季,布斯克茨还开发出了一定的进攻能力,他的一脚出球能力能够为球队的进攻增色不少,那个赛季的他在加西亚手下承担了一定的前场组织疏导职责,还取得了7个进球。此后,布斯克茨在巴萨b队中获得了瓜迪奥拉的指导,并且在2007~08赛季获得了自己一线队首秀。

【“球盲过滤器”,绝非虚言】

三人都来自西班牙,都出自拉玛西亚青训,独特的早期经历也让他们在一线队搭档时有了更多的发挥空间。三人都继承了西班牙足球脚下细腻、强调整体的风格,彼此之间在具体职责和技术特点上又有细微不同,正是这种各司其职又宛如一体的战术体系,让哈白布三人得以在特殊的历史节点下走上巅峰舞台。

布斯克茨在中场三人组中位置拖后,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后腰”。按照球迷们的通常印象,后腰似乎是中场位置中最“无脑”的一个环节。毕竟人们对于后腰的第一印象往往是所谓的“防守扫荡”、“拦截抢断”······但对于克鲁伊夫以后的诸位巴萨主教练来说,后腰所承担的职责绝不指防守那么简单,从某种角度来说,后腰不仅是中场攻防转化的枢纽,更是tiki taka战术赖以生存的基础。

在瓜迪奥拉的战术理念中,球场上的11人就宛如一台完美运转的机器,每个球员都是这台机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后腰则是关键性的齿轮,或许不是机器中最亮眼的一个部分,但确实维持这个机器能够正常运转的关键环节。

无论是克鲁伊夫时代还是后瓜迪奥拉时代,巴萨的历任主教练总是将控制视为最高法则。这种控制并不仅限于中前场,而是渗透到球场的任何部位。当巴萨在初始阶段持球组织进攻时,包括门将在内的后防线都会积极参与组织传导。在这样的背景环境下,不少球队也研究出了针对性的措施——加强对于两名中后卫持球者的逼抢。

针对于此,后腰回撤组织疏导的能力便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布斯克茨并不擅长对抗,他之所以能够被诸多球迷称之为“球盲过滤器”,便是来自于其出色的比赛意识以及细腻的组织脚法。布斯克茨在组织进攻时往往会回撤到两名中后卫之间,一方面可以扰乱对方进攻球员的逼抢节奏,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大后防线的出球点,使对手的逼抢无从下手,从而达到以点破面的效果。

布斯克茨的重要性早已被诸多球队熟知,为了限制这位西班牙国脚在中场偏后位置的球权过滤,也为了避免他深度回撤让巴萨的进攻组织过于轻松,不少球队甚至都会腾出一个专门的防守球员限制布斯克茨的拿球转身。在此背景下,布斯克茨出色的个人能力成为了让他能够跻身新世纪顶级中场行列的关键原因。

背身拿球状态下,布斯克茨虽然没有花哨的持球突破技能,但胜在基本功扎实、一脚出球能力出色,即便在被多人包夹的情况下,也能够凭借着出色的个人能力顺利完成球权过渡,保证球队的中场攻防转化顺利。数据可以证明布斯克茨在组织端的突出作用:2012~13赛季,布斯克茨在联赛中的场均传球数达到了75.3次,在巴塞罗那队内排名第2,在同位置所有球员中也可以排在首位。

场均传球数如此高,布斯克茨的成功率也相当不错。当赛季他的传球成功率高达92%,排名同位置所有球员中的第2位。纵观布斯克茨职业生涯,高昂的传球成功率一直是他的鲜明特色,即便在他屡遭诟病的近几个赛季,布斯克茨的传球成功率也可以稳定在88%左右,排名联赛前5。

【全能的传球手,现象级的威胁球“保姆”】

布斯克茨的存在为身前的哈维与伊涅斯塔扫清了障碍。哈维在比赛过程中倾向于右侧拿球,其所接传球绝大多数来自于布斯克茨。但相较于其他中场,哈维节奏感十足,并不会过多依靠脚下的花哨动作寻求中场突破,也不会强行通过所谓的华丽传控撕裂包围圈。总而言之,哈维拿球成功率极为稳定,在控球状态下也很少出现粘球,若有大部队包围迹象,倾向于第一时间处理球权。

哈维对于这种拿球状态下的处理可谓驾轻就熟,早在拉玛西亚青训营期间,他对于比赛局势的审视就让不少主教练折服。举例来说,拿球状态后的哈维并不会急于第一时间向前输送,也不会尝试过于复杂的个人盘带突破,而是会提前观察好周边对手的跑动意向,若出现多人包夹逼抢的情况,哈维会第一时间将皮球回给身后的布斯克茨,随后快速移动到无人区进行接应。

这种后场组织思路或许没有办法第一时间将球权输送至前场,但胜在成功率极高,往返之下还能够极大消耗对方防守球员的体能。当对方的注意力松散、防守阵线被牵扯开之时,哈维出色的瞬间提速能力就会成为决定中场对抗胜负的关键环节。无论是突然间的转身直塞,又或是非正常状态下的异侧长传转移都是哈维的拿手好戏,身侧的伊涅斯塔跑动同样无比灵活,配合上前场屡屡回撤的梅西,哈维在瞬间提速后往往能够瞬间寻找到对方中场的漏洞。

这种技战术思路仍然需要极为基础的基本功作为支撑,哈维的长传短传都有极高的成功率作为保障,配合上他宛如脑后长眼的“上帝视角”,能够极大简化前场球员的回撤力度,以梅西为代表的锋线三叉戟只需要专注于自身跑位,配合上哈维的精准制导,无论在反击还是阵地进攻都能形成巨大的威胁。

2009~10赛季,哈维在西甲联赛中一共完成了15个助攻,是西甲联赛中的助攻王;他的场均关键传球数达到了3.2次,在同位置所有球员中也可以排在第1位;哈维的场均传球数达到了83.9次,排名同位置所有球员中的第1位。更加值得一提的是,考虑到哈维的许多传球都是向前的关键性传球,但他的传球成功率依旧可以保持在90%以上,其精准的威胁球传递能力可见一斑。

到了2012~13赛季,哈维的场均传球数达到了惊人的96.2次,仍然可以高居全联赛首位。更让人惊讶的是,作为一名进攻型中场,他的传球成功率竟然达到了95%,在同位置所有球员中排名首位。

如果更加细致地观察数据,可以发现哈维的传球技术在极为扎实的情况下仍具有多样性,他在2012~13赛季尝试了249脚长传,成功了234脚,成功率达到了94%,在巴萨队内排名第2,在同位置所有球员中排名首位。这种数据基本上贯穿了哈维的巴萨生涯,他长传成功率最低的赛季是2009~10赛季,但也达到了86%的成功率,可以排在同位置所有球员中的第3位。

【中场三人组的最后一块拼图——伊涅斯塔】

伊涅斯塔拿球的侵略性值得关注,他在左路的持球推进可以有效压迫对手防线,或者可以利用脚下盘带技术长时间控制球权,为己方左路的后插上边后卫创造更大的空间。

伊涅斯塔对于空间的利用堪称精妙,他擅长利用对方后防线的肋部空档进行传递,无论是协助边后卫后插上后的助攻,还是直接与前场三叉戟短传连线都是其拿手好戏。除此之外,由于其双脚的均衡性,伊涅斯塔可以胜任中前场的多个位置,他职业生涯中有489场比赛担任中前卫、58场比赛担任进攻型中场、101场比赛担任左边锋、27场比赛担任右边锋、1场比赛担任伪前锋、甚至还打过两场比赛的后腰。

伊涅斯塔在进攻端的发挥与哈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两人都是世界足坛近20年来最为顶级的进攻型中场之一,无论是局部小范围的连接传导还是利用个人能力的盘带突破,关键时候的制导传球,都能在关键时刻改变比赛局势。

2012~13赛季,伊涅斯塔在联赛中完成了16个助攻,是西甲联赛的助攻王。与此同时,那个赛季的小白还创造了15次绝佳进球机会、场均关键传球数达到了1.4次、场均传球次数达到了72.4次、传球成功率也达到了90%。相较于搭档哈维,伊涅斯塔的向前力度更大,这也是他创造绝佳机会次数远远多于前者的原因。

【战术分析】

哈白布在中场位置的强大统治力让他们在对位下几乎从未失利,配合上本就巨星云集的其他位置队友,巴萨的整体传导宛如一台周密运转的机器,几乎找不到任何漏洞。而在面对为数不多敢于对巴萨中场施压的球队时,哈白布也能利用整体性顶住压力,在困境中找到一条为攻防释压的正确道路。

通常而言,巴萨中场三人组的站位是布斯克茨单人靠后,即所谓的单后腰,而伊涅斯塔与哈维两人位置稍稍靠前,一左一右。不过对于巴萨的战术体系而言,他们的中场站位并不僵化,可以根据对方的限制方法做出灵活性的针对反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