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古典架空 > 前锦后绵 > 第八十二章 卧底

前锦后绵 第八十二章 卧底

作者:笔名蛋清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12-26 00:54:37 来源:书海阁

距离大名县还有一段距离的时候,齐王孟夜阑对自己身边的人说:“我们两个换身份吧,毕竟那里的情况很复杂,我们必须事先防范。”果不其然,他们的军队还没有到达大名县呢,就一批人迎了上来,为首的那个人说,“齐王大家光临,我欢迎之至啊!”

齐王孟夜阑身旁的小厮说:“原来是布政使大人,劳你大老远来欢迎我们。我家主子昨天一夜没睡,今天又被皇上紧急派往这里,所以正在轿子里补眠呢,可能不方便见你。”见布政使还想说些什么,那小厮靠近布政使悄悄的说了一句:“布政使大人,在这个时候,还是和你故作不了解才好帮你说话,你说是不是?”

布政使大人心中一亮,旋即恍然大悟道:“明白,明白了。来,这边请,这边请。”

八人大轿跟着布政使进了官府大院,而孟夜阑一个人却走上了小路。真的是一条小路,泥泞不堪,让他只能深一脚浅一脚的慢慢前行。孟夜阑望了望田边的庄稼,这才发现这里的庄稼绿油油的,长的超好。他叹了口气,摇摇头,心道:“我就不明白了,明明是长势如此喜人的庄稼,为什么有人偏偏要说他们这儿有旱灾呢。难道真是这场及时雨发挥了功效?”

沿着田边走了几里路,孟夜阑便瞧见了一个小村庄。正赶上吃午饭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升起了炊烟。齐王孟夜阑随意走进了一户农家,但见那家里的狗正在吃馒头。上好的白馒头,就这样被狗啃了。孟夜阑微微挑起眉毛,没有说话,继续往前走,转而拐进了一个破旧的房屋。

“你这是上哪儿去啊,咱到我家里来了?”一位花白头发的老爷子吧嗒了一口旱烟,慢悠悠的问道。

齐王孟夜阑挠了挠后脑勺,旋即道:“大爷,我是赶路人,准备上邯郸去。走到这儿了觉得口渴了,所以想向你讨碗水喝。”

“好的,你等着。”老大爷爽快的答应了,旋即拿起葫芦瓢给齐王孟夜阑约了一大瓢水,笑着说:“给,喝吧,多喝点儿。”

齐王孟夜阑点点头,拿起葫芦瓢就猛灌起来。灌了半瓢水,旋即将葫芦瓢递给老大爷说:“老大爷,谢谢你了。我的路还远,先走了。”他的话刚说完,肚子就不听使唤的咕噜咕噜叫了起来,他抓了抓后脑勺,有些尴尬,想要赶快离开。

“饿了吧通往这里的那十几里路可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存在,正好啊,我家馒头刚熟,既然赶上了就留下来吃一个吧。”老大爷心眼极好,还留孟夜阑在这儿吃饭呢。

齐王孟夜阑原本想要拒绝,突然想着或许能在这老大爷嘴里知道点儿什么,也就应了下来。热腾腾的馒头到了他手上,烫的他只龇牙咧嘴,旋即掰下一小块儿放到嘴里,不得不说,还真的是很甜。“大爷,馒头不错,真甜啊。”

“是啊,近几年风调雨顺,麦子长的好,收成不错,面粉也好吃。”大爷笑着说,一脸的满足。

齐王孟夜阑一愣,旋即问道:“大爷,我可是听说咱们大名县是年年闹饥荒啊,你咋还说风调雨顺收成不错呢。”

“闹饥荒?那是什么时候的事儿了?”老头也抬着脑袋想了一会儿,旋即说:“那可是二十多年前的事儿了,那个时候的饥荒可真是厉害,家家户户都外出要饭。那个时候可真的是什么都吃。树皮啊,观音土啊,但凡能让人觉得个饱,就没有不吃的东西啊。”

齐王孟夜阑盯着大爷看了一会儿,直把大爷看毛了:“你小子怎么了,盯着我看干嘛,我脸上有什么好玩的东西嘛?”

“大爷,你是不是记错了,是不是前年和去年都闹饥荒呀?”齐王孟夜阑再一次发问,他心里已经隐隐约约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了。

那大爷大手一挥,摇摇头说:“你还真以为我是老糊涂啊。告诉你,大爷年纪是大了点儿,可还没有糊涂啊。前年和去年年景儿好着呢,根本没有闹饥荒。你这是从哪儿听到的,这人也真爱瞎说八道,竟然咒我们老百姓闹饥荒。真当饥荒是闹着玩的,我告诉你,如果闹饥荒的话,多半会发生农民流血事件的。人是铁饭是钢,饭都吃不饱了,农民能有好心情吗?”

“大爷你说得对,农民啊就一定得吃饱饭。吃饱了,才有心情和力气干活儿。”齐王孟夜阑笑着说,拍拍手道:“得嘞,谢谢大爷,谢谢你的馒头,我吃的很开心。还要赶路,我就先走了。”

大爷点点头,挥了挥手算是送别孟夜阑。孟夜阑继续在村里转悠,又问了几个人,那些人都说年景不错,风调雨顺,庄家大丰收。至于饥荒旱灾,那是二十年前的事儿。如此众口一词,让齐王孟夜阑不得不怀疑,这大名县布政使做了不少好事儿。

他首先想到的是朝廷下拨的粮食。既然这里没有闹饥荒,那些粮食也没有下拨到农户中间,那么去了哪里?齐王孟夜阑想了想,第一个想到的便是长平仓。他趁夜走了一遭,接过仓内空虚,简直可以饿死老鼠。齐王孟夜阑觉得有些诧异,即便那些赈济粮食下发给了灾民,但长平仓里也应该有点儿东西吧。这里的村民可是说他们每年都较量纳税。如今正好是七月,是该收缴下麦的季节,怎么会没有一粒粮食呢。

齐王孟夜阑忍不住叹了一口气,心道:“这里面的水看起来很深啊,幸亏我水性好,否则还不被淹死。”

虽说如此,齐王孟夜阑也不敢大意,他立即写信,让京城的官员帮他查了一下大名县的财务情况。

结果是触目惊心的,近三年来,大名县一共向朝廷,请求了三次赈灾,每次的赈灾粮都达到了百亿斤,换按现在市价近换算大概有上百万两银子。

非但如此,大名县的人还多次向朝廷寻求钱款来造桥修路。他们的理由很简单,就是为了避免下次旱灾发生造成重大影响,想通过水利情况来改换,百姓们靠天吃饭的场景。

可结果是钱花了,沟渠没见着,百姓们依旧靠天吃饭,他们也依旧每年向朝廷要钱。

齐王孟夜阑想,朝廷每年也会派人下来核查核查灾情,那些人为什么就什么都没查到,难道这大名县的人和上面的人联手骗取朝廷的钱财吗?如果情况真是这样的话,那可就太糟糕了。

喜欢前锦后绵请大家收藏:(wuxia.one)前锦后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