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古典架空 > 望北楼 > 第一百五十章 帝师的谋算(下)

望北楼 第一百五十章 帝师的谋算(下)

作者:CIMO酱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12-26 00:53:46 来源:书海阁

明明整个人都是懒洋洋的样子,可那双眼,清澈又透亮,静静观察着对面的宋云祯,有种不怒自威的气势,让人忍不住庄严起来。

“报告,其实我早就往上头打过了,在入夏平和旱情刚有端倪的时候,就往上做了禀报,四十七天前,又重新上述了灾情的严重以及最新情况。但一直杳无音讯,没有办法,我们只能先自救了”

“等下去的结果,我已经试过了,一个月前,城中暴乱,入目之处,尽是绝望与愤怒。”

宋云祯苦笑着一一回述,他在旱情刚开始的时候就打了报告,一遍又一遍,无望的等待和担忧都不知道折磨了他多久,杀人不过头点地,但他不能就这么看着平和郡的百姓就这么走向死路,所以,即使是大逆的事情,他也做了。

“至于为什么用官粮换钱,而不是开仓赈灾......郡主,上头的赈灾粮迟迟不下来,我盘算了几遍。事实上,阖郡连同平和城和下头的县域乡镇加起来,官仓的存量只有十五万石,但平和有整整九万人,即使整个粮仓全开了,也撑不过一个半月,这一个半月里头,旱情又怎么可能结束呢?而镇北王府,并不知道灾情的严重,开仓放粮也不过是饮鸩止渴罢了”

脸上的笑比苦还难看,语气里似乎还有些抱怨的意思,虽然他竭力压制了。

燕宁忽落了他言语中隐含的埋怨,父母官难为,天灾无情,或许很多人做了一辈子良善的农民,到头来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赶上这样的大灾大难。

只听宋云祯继续说道,“在我犹疑是否开仓放粮的时候,蓝公子来了平和。所以,我采纳了蓝公子的建议。开官仓,用售官粮的方式换取更多银钱,恢复民生与满郡的秩序,这样,才能让平和真正实现自救,若是直接开仓放粮,百姓缺少了抗击旱情的斗志,土地荒废,百业萧条,等到明年,甚至可能会出现更严重的旱灾”

“但是官粮的售卖份额,他是叮咛嘱咐过的,不得超过五万石。如果放任大量米粮入市,会紊乱整个燕北的粮价,其他州府都会受到牵连。而且还特意吩咐了分散卖给不同的商家,相互监督,规定了所有的售价。所以其实到最后,我们只换了五千两银子”

地方的税收都是要统一上交给朝廷的,燕北是藩地,十六州各郡县城府的税粮都是统一上缴镇北王府,但养护镇北军所耗颇靡,而且北周侵扰,多有工事,北地良田稀少,商贸不兴,只能算是“仅敷”。

也就是说燕北的所有税银,不足以到上缴金陵的份额,每年自行留用,而金陵,也不做下拨,算是放任镇北王府自负盈亏。

微微点了点头,这确实是少数官府可以直接获得银钱的办法,而且蓝昭关注的很细,连不要影响米市行价,分而化之,合理监控米价的办法都想到了。

燕圆月有些不解地问道,“可是这些人不就是卖粮食的吗?还向官府买粮食做什么?”

“他们买的不是粮食,而是平安。往往大灾之时,都会向富户乡绅募捐,现在用买粮食的方式,还能获得些实际的东西,甚至从中赚一笔,又能在官府面前买个面子,何乐不为呢?”,燕宁替宋云祯回答了她的问题。

毕竟,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若是只是大旱或许和这些人没什么关系,但是如果产生暴乱,那么不管他们有多少米面钱粮,都不一定能保住,用损失不大的方式协助宋云祯稳定局势,是最好的办法了。

“所以,五千两银子,到底是怎么够花的?”,燕宁垂着眼出声询问,眉头紧锁,似乎被疑惑笼罩住了,她在心中盘算了几遍,却好像也没办法找到用五千两解决平和困局的方式。

一旁的燕圆月也有些不服气地双手叉腰,端坐好,一副悉听细说的样子,人人都说他蓝昭厉害得不行,她倒要看看,这蓝昭到底有什么本事。

难道就是拿着这五万石粮食和五千两银子稳定了米价吗?

“第一项花在了是开方塘,寻山泽上头,组织各地从山林中寻找水源。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平和城找了整整五天,总算是在城外十里的盘山上头找到了一处还未干涸的山泽,我们今天用的,就是从山泽中挑出来的水,但因为连日运输,可能水质都不大好了,倒是委屈了郡主”

燕宁摆了摆手,她分得清楚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讲究的时候,什么茶用什么水配什么糕,茶水虽有些涩,但她燕北百姓能喝的,她也可以。

“第二项是在各找到的大小山泽之间,修灌溉水渠。流民暴乱因为百姓们没有钱也没有饭,官府有钱了,很多事情就好办了。由我们雇壮丁,在现有找到的山泽水系之间,开建灌溉渠,水系一通,农田就有得救了”

“第三项学问更大一些,都是极专业的农事做法。一方面改种更为耐旱快熟的荞麦、粟、稷等粮种,另一方面,改植桑枣为树榆柳,在河边和垄上种树,保持水土,以防来年大雨之时,水土不复,良田不再,可荫土以湿。同时,参考前朝的‘代田法’,先将种子迈入沟壑后填平,上盖遮蔽,保持地底水份,只需少水,就可破土而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第四项用在了开设粥棚上头,但平和各地开设的粥棚,只针对妇女、残疾、十岁以下的儿童和六十以上的老人,其余能劳作之人,在现场用餐,其余有劳力的人不得到粥棚用餐,若没有工作的,可到官府,由官府雇其做官工。”

“第五项是出台针对地方的《平和条案》,乱世用重典,凡挑唆他人暴动者死刑,凡举报他人暴动者,一经查实,有重赏,其中还包括降低农税之类的内容,这是蓝公子陪着我熬了一夜整理的,条令不多,但条条都是针对平和当时混乱的场面”

“而第六项,是我最敬佩其魄力的,翻过渔山,在云岭边上有不少草场、荒漠、荒山、滩涂,因是两国敏感地带,时有战乱,北周常来骚扰,因此无人问津。由官府出资,雇佣劳力北上,开设官田,在云岭肥沃之处种植菜蔬粮食,然后运回平和,甚至还能进行售卖。所谓富贵险中求,引种的南方稻米以及叶菜均已出芽,半月之内,第一批菜蔬就能运回。”

“只要熬过这个夏天,入了秋,进了多雨之时,一切都有指望了。所以这钱都花在了修水利,开工事,雇工人,设粥棚上头了,但所以雇佣都是银两酬劳和参与者来年免除农税为奖励的,一环环下来,确实只用了八千两”

说完了长长的几段,宋云祯猛地灌了自己好几盏茶。

整整六条讲完,偌大的花厅里头只有他喝茶的声音,吓得他反应过来吞咽声也下意识变得轻了。

韩柱下巴微微张着,整个人如同入定,脑子里仿佛炸开了一般,他确实知道是蓝昭帮助宋云祯搞定了平和城的旱情,让所有事情走上了正轨。

可真的细细听说这其中的环节关窍,只觉得后背汗津津的,可笑他自诩了解蓟州,田间地头,没有错过的,但听到蓝昭的安排,只觉得自愧不如,让他来安排,也做不到这样的完善。

蓝昭在平和用的诸多手段,单出一个听着或许并不稀奇,但难就难在其中环环相扣,相互辅助着,既考虑了让能劳作的劳有所得,也让没有劳力的有了基本保障,此外还考虑了用地方法典刚柔并济稳定民生,甚至大胆地从北境手上虎口夺地,还考虑到了未来若有大雨以及来年春耕等等问题。

所谓帝师之谋,所谓相宰之才,不外如是。

他下意识地看向燕宁。

喜欢望北楼请大家收藏:(wuxia.one)望北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