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古典架空 > 王爷不和亲 > 第274章 陈米

王爷不和亲 第274章 陈米

作者:笨小涵Q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12-26 00:52:11 来源:免费小说

  小老板满脸无辜地走过来说:“客官怎能胡乱冤枉人?无论是本地人还是外乡人,我都是从同一口锅里舀出来的米粥。”

  我操着一口金陵官话跟小老板说:“听我口音你就该知道,我们是从京城来的。来之前满京城的流民都说你们荆州的米粥最好喝,我是听了传闻才专门寻着冠绝天下的米粥而来。”

  我又喝一口米粥,满是嫌弃地说:“这米粥普通得很,跟京城的米粥也没甚差别。莫不是你家店看不上我们外乡人,故意不给我们好米吃。”

  小老板的脸色顿时变得比我还嫌弃,他甩着肩上的汗巾说:“那群没吃过饭的饿死鬼,见到什么不说好吃。不瞒你们说,流民来的时候我家铺子也给流民布过粥,不过那时候我用得米可不是你们今天吃到的米。”

  我拍着桌子叫起来:“我就说你家有好米不给我们吃,你刚才还不承认!”

  那小老板的神色更加委屈,“我是真冤枉啊!我给你们二位吃的米是我们湖北今年产的新米,我给流民吃的米是我从米贩子手上买来的三年陈米。”

  正好此时生意清淡,小老板唤他妻子去招呼生意,他摆开凳子跟我们一桌坐下说:“流民来之前,我听说那些饿死鬼饿红了眼,到了新的地方讨不到米吃就吃人,而且是去别人家里把小孩子抢出来生吃。

  “我和我婆娘都怕得很哪!刚好我家又是粥铺,流民来了肯定最先到我家讨饭吃。说来也巧,那时候有一群从汝南来的商人带了好多陈米过来。

  “我也没问那些陈米的来历,不过那些陈米的价格是相当便宜,买一斤新米的钱可以买二十斤陈米。我和我婆娘一合计,我们就买了二百斤陈米,算下来也就只花掉买十斤新米的钱,前后我们也不亏。”

  我问小老板:“你们一口气买那么多陈米,流民总共在你们这里待了不到三天,那些米都吃完了吗?”

  “怎么可能吃得完!”小老板貌似有些懊悔道:“我没想到流民来得快,走得也快。当时我们家家都怕得很,好多家都跟汝南商人买了米,全城数我家买得最多。流民走后我这还剩七十斤陈米。

  “陈米口感差,我们荆州人根本不吃。我没办法把那些陈米拿来熬粥卖,就连乡下养鸡的农夫都看不上那些陈米。现在那七十斤陈米还囤在我家仓库里。”

  小老板好心劝导说:“流民是被饿惨了,所以吃什么都觉得好吃。我家卖的粥就是普通米粥,你们要是吃不惯我也没办法。”

  我跟苏远交换一个眼神,然后我对小老板说:“我在京城听流民说你们的米粥好吃,听得我嘴馋了半年。既然来都来了,不亲自尝尝他们传说的米粥我还真是不甘心。管他好吃难吃,我想跟你买两斤你布给流民的米。”

  小老板一听就笑了,他摇头说:“你二位这是好日子过多了,非要找点新鲜的东西尝尝。反正那些陈米留也不是丢也不是,我干脆送你两斤,你要嫌不够我送你十斤都行。”

  “那就感谢这位小哥替我圆了心愿。”我弯眉一笑,坚持说吃不到陈米绝不罢休。

  苏远力气大,既然小老板承诺送我们十斤陈米,苏远也不跟小老板客气,去他家仓库里扛上十斤陈米便走。

  回到客栈,我从怀里掏出荷包,拆开其中一个封死的布袋说:“敬贤哥哥帮我看看,这两份米是不是同一种米?”

  苏远早就按耐不住好奇心,他捧起两把米,站在窗口对着光线仔细观察。

  我也跟着苏远一起观察,我各捏起一粒米,闻一闻气味,然后塞进嘴里生嚼。

  苏远抿了抿唇说:“我觉得是同一种米,无论是成色,形状,大小都差不多。”

  苏远也跟我一样,各捏两颗米塞嘴里生嚼,嚼完之后苏远更加笃定他的判断:“不错,是同一种米!”

  我松口气说:“只要是做假,无论如何都会露出破绽。我们离蛇头越来越近了。连赈灾粮款都敢动,这群人觉得他们的脑袋是有多结实,绑在脖子上怎么晃都掉不下来。”

  苏远稍有沮丧说:“之前是我疏忽,派来调查的人没能查处结果。”

  我安慰苏远说:“这事还真赖不到敬贤哥哥头上,你派来调查的人说不定就是监守自盗的人。我们只需沿着这条线索找下去,我就不信查不出任何蛛丝马迹。”

  每个国家都有一套应对战争和灾难的应急储备,其中以粮食流动性最大。

  大安的策略是确保国库中随时存储足够朝廷和军队食用三年的粮食。每年秋收的时候,当年的新谷子会被收入仓库,然后已经囤放了三年的陈谷子会被拿去市场上销售。这样既能保证国库充盈,又能保证稻谷的存放时间不会过长。

  这次甘肃地震,朝廷便是调取了陈米拿去赈灾,结果赈灾用的粮食和银子辎重都连人带钱半路丢失。人和辎重都是固体,不可能凭空消失。人要么死了要么躲起来了,辎重的话很可能已经流入市场。

  流民南下,沿途的恐慌情绪并不重,原因是流民南下的整个过程中沿路的物价都没有出现上涨迹象。

  这样的事情是非常不合情理的,流民人数众多,仅只是逃到京城的就有四万人,这么多人一同出发,途中必然大量消耗粮食。

  像荆州这样的城市大,应激能力强,来四万流民还能扛得住。但是小村镇就不行,小乡村库存的粮食根本无法应对这么多流民。

  综上一切都只能说明一个问题,有人在沿途根据当地情况适量投放多余的粮食进入市场。赈灾的粮食不见了,流民路过的地方又刚好出现多余的粮食。根据这条线索,我从一开始就怀疑赈灾粮食是被劫匪沿路熬成粥给流民吃。

  沿路投放粮食的人非常有组织有预谋,他们带着大批粮食南下,每次都只比流民提前一两天现身下一个城市,威逼利诱之下以低廉的价格将赈灾粮食贩卖给当地人。流民寻着这条运米路径,没头没脑地跟到了京城。

  我在窗边寻个凳子坐下,看着楼下人来人往的街道说:“蛇头这次造反不成,要等下一个造反机会恐怕不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