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药师闻言,沉默了一阵,旋即问道:“岳老弟,婚期定在一两年后,是因为眼下大战要开始了么?”
岳无笛笑了笑,道:“看来药师兄,对我的计划,还是知道一些的啊,是曲三告诉你的么?”
黄药师摇摇头,道:“灵风虽然敬我如父,但是军中之事,却是从来都不在我面前提及。请大家搜索()看最全!更新最快的我黄药师自负大才,其实十多年前的那场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北伐之后,我便知道其背后定有一股极强势力的推动,单凭南宋朝廷,万万做不成那样的伟绩。后来天下局势,三国相杀,就更加明朗了,到了最后,无论是金蒙,还是大宋,都很难笑到最后,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不过再上演一场而已。”
岳无笛眉梢微动,道:“药师兄未出桃花岛,对天下局势,已然洞若观火,只是不知,你是怎么联想到我身上的?”
黄药师笑了笑,道:“当年在桃花岛,我们曾有几日之谈,从武学境界,到天下局势,都聊得甚是相得,那时我便知你不单是在武道上有过人的天赋,而且胸有奇才。”
“而后在短时间内,天下局势数变,似乎都只是因为大宋权相韩侂胄发起的开禧北伐。韩侂胄此人我是知道的,他胸有抗金之志,但是权谋有余,韬略不足,万万无法取得那样摧枯拉朽的胜利。我便怀疑他的背后,另有主使。”
岳无笛道:“然则,药师兄又是如何确定,韩侂胄背后主使之人是我?”
黄药师笑道:“本来我也是不知的,只是一次无意之间,发现北伐军中,许多将领高层,内里衣襟之中,都绣着火焰图案。而恰好,岳老弟你当年抵押在我桃花岛的那件宝物之上,也有这个图案。”
岳无笛苦笑。道:“这也许只是一个巧合呢?火焰图案,本不是什么稀奇特异的东西。”
黄药师肯定地道:“我当时也有过这种怀疑,只不过后来一想,却又万分肯定了。”
“哦?”岳无笛奇道:“不知药师兄是想到了什么?”
黄药师道:“能够以一人之力,布局天下,以弱胜强的奇才,历代都是少有的。当世之中,更不可能有许多位。”
“而岳老弟你恰恰就是最有可能之人。你是武穆王后人,胸有抗金之志丝毫不奇怪,武穆王当年蒙冤,后虽平反,但也只是死后哀荣,不过宋朝皇帝蛊惑人心的伎俩而已,因此你对宋室不再信任,那也是情有可原的。”
“最重要的一点,武穆王兵法如神。据说当年武功也超凡入圣,纵横南北,未有一败。岳老弟你继承了武穆王的神功,自然也继承了他的绝世兵法,当世之中,只怕也唯有你,才能练出北伐军那样的强军了。而且十多年前的北伐。至今仔细思之,也一如当年武穆王直捣黄龙的风格。这些种种迹象,都让黄某,不得不怀疑这只幕后之手,便是岳兄弟你!”
岳无笛听罢,连连抚掌。笑道:“药师兄果然是当世孔明,所料一点也不错。”
又道:“我知药师兄你也是胸怀壮志之人,你取名药师,难道不是追思唐朝李卫公的功绩么?既然如此,何不出山助我一臂之力?这大好河山,终归不能让女真人和蒙古人长久地占据下去?汉人被夺走的土地,终归需要汉人用手里的剑才能夺回!”
黄药师闻言。似有些心动,但是却迟疑道:“我黄药师一生,非汤武而薄周孔,蔑视礼法,但对于李卫公和令祖岳武穆那样的英雄人物,自然是万分佩服,胸中拳拳报国之志,也一直在雪藏。此前大宋朝廷昏庸,以我一介草民之力,无论如何,也难以力挽狂澜。而现在,岳兄弟你挺身而出,按理来说,我本该毫不犹豫,相助于你的。”
岳无笛道:“然则,药师兄现在有所顾虑么?”
黄药师微微皱眉,道:“那倒不是,只是岳兄弟你的兵法武功,远在我上,我实在不知,还有什么地方,能帮得上你的。”
岳无笛闻言,却哈哈笑道:“药师兄此言,岂不是太过妄自菲薄了?”
“我岳家兵法,承袭自先祖武穆王,善练兵野战,所向无敌,但是对于兵家阵法,却又不如药师兄所掌握的八阵图了。如能得药师兄在军中传授八阵图,我军中猛士,则更是如虎添翼。”
“何况你一身才学,岂止兵法韬略。据我对你的了解,你是水利农桑,政事经济,无一不通的,我能马上取天下,难道也能马上治天下么?将来九州平定,才是药师兄你真正大放异彩的时候!”
黄药师听了前一句,已经神色一动,待听了后一句,则更是双目放光,他叹息一声,道:“岳老弟还没有真正举事,就已经在考虑平定天下之后的治理之策了,如此深谋远虑,天下谁人能及?看来九鼎非你莫属了。也罢,我黄药师既然遇见了明主,那又何惜此身呢?从今日起,便与你共事便是!”
岳无笛欣然一揖,道:“如此,岳某多谢黄先生!”
黄药师也还礼一揖,双方相视,各自大笑。
岳无笛就这样离开了桃花岛,此行他收获甚丰,心满意足,不仅让郭靖黄蓉得成眷属,还收获了黄药师这样的奇才,可谓一举两得。
郭靖去了蒙古,黄蓉非要跟在他的身边,让他颇为苦恼,只得将华筝与金刀驸马的事情讲给她听。
现在岳无笛已经说破了自己的身份,郭靖自然不需要再有什么顾忌,将他身在蒙营心在汉,在蒙古军中做卧底的光辉事迹,全盘说给了黄蓉听。
黄蓉虽然有些气恼,但是也知道郭靖对自己的情意,并没有太过计较,但放任郭靖一个人回到蒙古,她终究不放心,于是再度提议女扮男装,作为郭靖的一名亲兵,郭靖无奈之下,只好同意了。
至于黄药师,则是拿着岳无笛的一封亲笔信,去了汴梁城,辛弃疾和韩侂胄都在那里,很多部署,都会从那里发出。(未完待续。)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