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灵异 > 重生之农媳奋斗史 > 第100章

重生之农媳奋斗史 第100章

作者:时辞今年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3-12-26 00:39:07 来源:书海阁

此为防盗章, 没买够30%的请一个小时再来 每天晚上睡觉前, 都要点个香灯放在床头磕三个响头,才睡下。

至于王老三他们去卖东西赚了钱的事情,也是王大嫂悄悄摸摸的告诉她的, 但是她也不急, 赚钱好啊,他们赚钱了最后还不是要交到她手里来,赚不到钱那才叫糟糕呢。

心里记挂着王老三乡试的事情, 王婆子起了个大早, 她今天打算去庙里拜拜。想到这里, 王婆子有些埋怨, 前几年有人说要去请神在王家村修庙, 没想到过了段时间就没消息了, 一打听,居然是因为王家村太偏僻了, 没人愿意过来做庙祝。所以她今天去的是附近的李家村的庙, 那也是她的娘家地。

“娘,我也要去!”王小妹一看老娘一出门, 二话不说就跟上了。

出门的时候,王婆子还嘱咐老大:“你看好他!别不干活, 又去整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王老大很尴尬,因为王老三就站在他旁边呢, 娘就这样说。

王老三没在意, 媳妇让他今天去村里的木匠那里买个盆子来, 让他给他爹洗澡,中午太阳烈,正是好时候,他还特意跟大哥说了中午换人的。

李家庄虽然不是附近最富有的村子,但是因为李家庄的庙是修的最早的,所以大部分人上香拜神的都喜欢去,王婆子和王小妹去了李家庄连娘家都没回,直接去了山上的庙。

“这位夫人这位小姐,请留步!”

两人好奇的回头。

“夫人,我看你印堂发黑,最近恐有血光之灾!要是你愿意的话,老朽可以帮你算算……”

王婆子一看他说自己不好,推开他:“你才印堂发黑呢!敢来骗我钱,信不信我现在就让你有血光之灾……”

要是别人可能还信了,她从小在李家庄长大,没少见这种骗子,人前人模人样的,背过身去,就嫌弃别人给的钱少。

她没嫁之前,隔壁就住了个这种二流子,其实上面都不懂,就会瞎说一通。

“哎……”算命先生退后两步,连忙离开,一边走还一边喊话,“等你出事了,别来求我啊……”

王婆子呸了一声,转身往庙里去。

烧了香,拜了神,又给了庙祝五十文功德钱,王婆子脸上堆着笑问:“师傅,你看我这小儿子过几天就科考了,你能不能帮我算算我家儿子会不会中啊?”

庙祝高深莫测的说:“耕种为本且读书,改换门庭德善扶,若能向善子孙旺,福寿来临财禄多!”

王婆子一听“改换门庭”四个字,反复琢磨,最后眼前一亮,心道,庙祝大人这意思是我儿能中秀才……连忙向庙祝道谢,又添了五十文香油钱。

至于王小妹来干嘛的,她下山的时候就把有娘篮子里用来献祭的蒸糕饼子吃光了。

夏千千的柿子条挂在房檐下,王大嫂跟猫抓了心肺一样好奇的不得了。

这在搞什么东西啊?

她早就听说王老三两口子在集上卖东西,赚了钱,她也想跟着赚点啊,但是之前她跟夏大丫撕破了脸,就算脸皮再厚,也不好意思凑上去。

其实对于老三夫妇两个分家,她还是蛮羡慕的。但是她不急,因为无论最后他们四兄弟怎么分家,按照本地的宗族的规定,她丈夫作为长子,是要继承家里所有财产的百分之六十的。当年为了给公爹治病,花了很多钱,后来为了供老四读书,又卖了家里的十亩水田,而老四说过以后分家不会再要家里的田地。那么就算现在只剩下了十三亩水田,她家至少也会分得十几亩田地。

只要熬过这几年,她以后的日子可是要享福的。

于是,想到这里,看夏千千的目光就变得可怜起来。

夏千千打了个冷战,一转头,发现王大嫂目光诡异的看着自己,心里毛毛的。

跟别人住一起就这点不好,没有一点**,干什么都束手束脚的。

新炉子拿来了,她当然要试试了,把罐子放到炉子上烧着,她心里美滋滋的。

终于看到一个眼熟的东西了,咋这炉子这么可爱呢?

猪头昨天就让王老三清理了,昨夜熬了许久味道可香了。

弄这个猪头可废了他们老大劲儿了,切不开,只能去林大夫家里接了个小锅来。

他们在房间进门的右边放了个木墩,砧板就放在上面,几下切好了一碗猪头肉,旁边的铁蛋馋的不停地围着她转圈圈。

她有偷偷的摘了两个王婆子的辣椒来烤干碾碎了做辣椒粉,撒上一点,香的让人流口水。

“给,抬去给你爷爷吃!”弄了一碗给铁蛋,夏千千又考虑要不要给王老大家送去一碗,毕竟猪头好大一个,帮过他们家忙的都送去一碗吧……

肉有限,每家送的不多,不过去了每家都受到了热烈欢迎。

其中林大夫最喜欢。

“这下酒菜不错啊!你咋想出来的?”

其实当地人不是很喜欢弄猪头肉吃,第一清理麻烦,第二,费柴火,第三,跟猪蹄一样弄出来有一股奇怪的味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夏千千这个可弄得仔细了,用水煮了头遍,第二遍又用葱姜花椒爆炒再加水熬煮,其实佐料差那么多,夏千千以为会不好吃,没想到还不错。

得到肯定,夏千千有了信心,以后鱼丸可以和猪头肉搭配着卖试试,不过锅是借的,得还了,所以现在还做不了。

三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没有冰箱,鱼丸不能放太久,只能最后一天做,第二天去卖。

有钱了夏千千也不抠了,让王老三直接去跟四万叔谈,每天花二十文钱借骡子车,早上牵去,晚上送回,不运重物。

价格还是不错的,骡子现在家里也做不了别的,四万叔就答应了。

早早轻轻松松的来到镇上,夏千千看自己来的最早,连忙把东西摆在上次的地方,上次她就发现这个位置生意特别好。

随着太阳的升起,人渐渐多了。

但是没想到,等来的第一个人不是客人,可是四个来收税的。

“多少?”

夏千千以为自己听错了。

“一天十文钱的税。”

好贵啊?夏千千还没反应过来,王老三就笑着舀了一碗热乎乎的鱼丸递过去,说:“大人你贵姓?我们这还没开张,要不等中午你们再来如何,我们是王家村,绝对跑不了就是!”

带头的男子看着清清爽爽的碗,还是很有食欲的,接了过去,说:“鄙姓梁,这一片都归我们管!”

夏千千不知道,王老三却心里咯噔一下,要知道镇长就是姓梁的。

“一定给的,来这些大人们带走吃去吧!”王老三二话不说每人塞了三四串鱼丸。

那姓梁的看他还算实诚,带着女人,又带着两个小娃,也没有过多为难,吃完带着人就走了。

夏千千初来乍到,看见四个大男人围过来的时候吓懵了,等他们走远后,才从王老三身后走出来,抱怨:“这税也太高了吧?”

王老三悄声说:“这人大概是镇长的亲戚,别惹他们的好。”

镇长?

说起来,她怎么记得以前学过古代是没有镇的,县之下只有乡和里,不过她也不是很懂,就不去追究了。

“有这种税么?叫什么名字啊?”夏千千还是耿耿于怀。可舍不得那十分钱了。

王老三无奈的说:“他们说有就有吧!”

今天他们搬来了炉子,热乎乎的鱼丸很快就吸引了很多人,早前在家的时候,他们就用竹签串好了鱼丸再放进罐子里煮,这会儿一文钱一窜,一阵过后,就少了半盆子。

“有没有感觉感觉今天生意不是很好?”夏千千用手肘拐了拐王老三,“你去看看是不是有人也在卖?”

说实话,她一点也不怀疑有别的人在卖这个,因为今天明显买的人少了很多。

不一会儿,王老三回来了。

“确实是有人在卖,巷子尾有人跟我们家一样也用的罐子卖热的,一文钱五颗丸子,买的人很多,我买了一文钱,你看!”

夏千千仔细看了看,然后咬了一口,“呸——”她赶紧吐了出来。

这是用麦子面粉做的,而且舍不得放鱼肉,放了很多麦子面,吃进去一大股麦面的感觉,因为众所周知,麦面不加苏打粉酵母之类的发酵之后直接煮来吃的话是很硬的。

“没事,这太难吃了,跟我们家的不一样!”夏千千放下了心。

她猜测这个时代大概是还没有人开始从土豆或者红薯里开始提取淀粉,所以大概别人想破脑袋也不知道自己这是用的什么材料做的。

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就算自家的生意比不上第一天,但是她还是心情很好。

真金不怕火炼!

夏千千是这样想,却没想到到了中午就有人来找麻烦了。

他们在柳庄的面馆吃了早饭,三文钱一碗混沌,买了两碗。里面有菜有炒酱,看起来不错,其实一点油水都没有。不过还是把夏千千这个吃了很久稀粥的人感动的不得了。

最后夏千千觉得还没吃饱,又叫了一碗,分了一半给王老三,她和铁蛋把剩下的都吃光了,连汤都不剩。

当肚子在前的时候,面子也就无关紧要了。

在老板诧异的目光下,几人挺着小肚子淡定的走出了面馆。

“铁蛋,想不想以后都吃好吃的?”抓住时机教育孩子。

“想!”铁蛋大声说。

“好!以后我们卖东西你就在后面算账!”夏千千拍拍他的小脑袋瓜子,委以重任。

“恩!”

这柳庄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他们还去买了面粉,可惜的是没有淀粉。要买花椒的时候被王老三拉住了,说是他能在山里找到。辣椒她在王家见过,但是奇怪的是这街上没人卖。看到有人在卖背篓,夏千千咬牙买了一个,八文钱。

这次他们进账七十七文,去除坐车两文,吃面九文,面粉十文,背篓八文,还剩下四十八文。

从自制小口袋里拿出两文钱,夏千千把剩下塞进胸口,拍了拍胸脯,回头才发现王老三目瞪口呆的看着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怎么了?”她就是觉得只有那个地方是安全的,他干么一副见了鬼的样子。

王老三红着脸假咳。

“没什么……我来抱孩子吧!”

“你有背东西,我来抱孩子。”

“恩!”

“明天初三,既不是柳庄的集市,也不是镇上的,那么,去你说的陶庄好不好?”

“恩!”

“你怎么只会‘恩’?”

“……”

“你咋不说话?”

“好!”

“王老三你好无趣!”

第二天他们打算去陶庄。

平远镇的所有的陶器都出自陶庄,据说以前他们是外地逃难来的,过了很久很久,这里的陶器就慢慢出名了,人们一开始说做陶的,也不知道为什么,叫着叫着最后都说陶庄都是做陶的都姓陶,后来他们干脆就以陶为姓,陶器在当地小有名气。

陶庄离王家村很远,怎么去成了问题。

据说要出了镇子再往东走十几里地。

如果王老三一个人去倒是可以,但是她觉得自己去最好,最后,决定还是带着两个孩子一起去,好在他们走到柳庄与王家村的岔路口的时候来了一辆去李家庄的驴车,李家庄离陶庄很近,据说只相差几里路。

驴车过了镇子,到岔路的时候,王老三忽然问她:“大丫,要不要去看看岳父岳母?”

夏千千茫然的抬头,四周的景色陌生又熟悉。

这里是夏千千的娘家,夏庄?

“不去了,下次去吧!”虽然她也很想替夏大丫看看自己爹娘,但是他们现在两手空空,还是算了,等赚点钱,买了礼物去,才算好看。

过了夏庄,大概一个小时候他们终于到了李家庄,夏千千要给钱,被对方拒绝了,说不要钱,推来搡去的,最后还是没收下,对于穷鬼.夏来说,可真是一个件好事。

王老三是知道路的,他抱着孩子,夏千千拉着铁蛋,走了大概半个多小时,终于看到了一片房舍。

不过他们路上遇到过几次车辆,只是没人停下来就是了。

进了村子,夏千千找了个妇人问:“大姐,请问这里哪家烧窑啊?”

妇人上下打量他们一番,看他们穿的破破烂烂的衣服上还有补丁,心里不屑,嘴上却道:“你们要买陶瓷么?我家就有啊。”

夏千千没想到运气这么好,遇到的第一个人就是,不禁大喜:“大姐你家也烧窑啊,那可真是太好了,我们想找人做个东西,你看能不能做?”

妇人一听有生意,眼前一亮,忙问:“什么东西啊?”

夏千千觉得烧窑的不会是这个妇人,这种事要跟做的人说才能说清楚,于是说:“你看能不能去跟你们当家的说,这说不得是场大生意呢!”

妇人也热情起来,引着他们进了自己家门。

里面的汉子看见有人进来,知道生意来了,站起来问:“你们要什么陶?”

他婆娘打断道:“这两位说要个东西,你看能不能做出来。”

夏千千提出要先看看他家里的陶器,两口子立刻打开仓库门。

里面有碗,有陶罐,还有瓦盆,就是没有炉子。夏千千心里一喜,面上有些嫌弃的问:“怎么没有炉子?”

男主人疑惑的指着个东西问:“你是说这个么?”

夏千千仔细一看,这炉子上下两层,平底大口,两侧有环耳,底上有镂空,下面有三个或者四个底盘。这也算是炉子,这炉子一般是在下面烧火,上面放东西,外表一眼看去,很像以前奶奶在乡下用来祭祀祖宗用的香炉,跟夏千千要的不一样。

心里有了底,夏千千妆模作样的道:“不是!老板,你家这东西也太少了,完全没有我要的那种。”

这下男主人好奇了,问:“那你想要的是什么样的,不是我吹牛,这世上还没有我知道却做不出来的东西。”

夏千千说:“你拿跟棍子来!”

妇人见自家男人朝自己使脸色,立刻去找了跟棍子来。

夏千千接过棍子,慢慢的开始勾画,她不会画画,不过这东西不难,上学时候学立体图形画了不知道多少个圆柱体,虽然歪歪扭扭的,几下就画好了。

图很简单,一目了然。男主人却不理解下面为什么是封起来的。

夏千千却道:“你能做出来么”

“能是能,不过……”这奇形怪状的东西真的是炉子?

夏千千摆摆手:“你先做出来,我再给你说。”

这东西不贵,主人家要价一百文,夏千千先给了四十文,还强烈要求要了收据。好在这边的人世世代代做陶器,大概基本都是识字的。

只要这东西做出来,夏千千相信会很有市场的。临走时,还花三文钱买了一个罐子。

回去的路上,夏千千仔细研究了字据,发现自己是看得懂的,只是繁体字而已,对于她这种专业毕业的人来说,能看得懂,当然,写就有难度了。

“哎,你会写字,回头把我教铁蛋的东西写出来,让他跟着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这会儿铁蛋已经累得走不动,被他爹背着。

“恩!就是我字写的丑。”王老三不好意思了,他上过学,但是这么多年,学的东西差不多都忘了。

“不怕!”

过了李家庄,就到了夏庄。

夏千千想着都到这儿了,要不要去娘家一趟,又想起来自己什么都没带,就有点犹豫。

最后想了想,还是转身离开了。

这让她很久以后,非常后悔。

再次经过镇子,夏千千认真的观察了一番,发现就算不到赶集日子,路上也有人在摆摊,路旁的店铺也都开着。

她还看到了猪头张的猪肉店开着,但是怕对方又塞肉给她,连忙拉着王老三快步走开。

“哎,弟妹……大丫!”

忽然夏千千好像听到有人在喊自己,听到脚步,转身看去,就见一堆肉山来袭。

看见他们停下,曹氏抱怨道:“哎,我刚刚就看到你们了,一直在叫,都不回头看我。”

对了,曹氏她爹娘在镇上开了个杂货铺来着。

“二嫂,你出来逛街啊!”夏千千看她一手牵着一个女儿,跑得气喘吁吁。

曹氏放开女儿,擦了擦汗,说:“是啊,听说李记铺子出了新款衣服,就来看看,没想到太小了,不够我穿……”

呵呵,老子还穿着补丁衣服呢!

夏千千不想跟她聊,但是对方一副我很想跟你说话的样子。

“哎呀,你是不知道我那天去了田里回家就发烧了,还去看了病……”

夏千千看唠唠叨叨的,打断了她:“二嫂,我们忙着回家,就不跟你多说了,铁蛋还没吃饭呢!”

曹氏这才问:“你们这是去哪里了?”

奇怪,这老三一家平时也不来镇上啊!

夏千千随便回了句:“走亲戚!”

然后点点头,转身就走。

还好曹氏没有继续跟上来,肚子饿的叽里咕噜的,夏千千不想花钱却是不得不花,在镇口买了两个包子,给了铁蛋一个,她和王老三一人一半。

口袋里又只剩下了一文钱。

真是醉了!余钱就没超过两文钱的时候。

回到家里,大概是下午三点多了,夏千千又开始制作鱼丸。

看王婆子母女和王大嫂都出门来好奇的盯着她看。她朝天翻个白眼,把石臼搬回了屋子里,啪的关上了门。

还好土豆是今天早上就洗好了的,现在直接捣碎就好。

明天是镇上的大集,她特意做了很多,用了三条差不多六七斤的大鱼,做了差不多三四百个丸子,差不多满满一盆。

王老三早去了二爷爷家里借网,等晚上差不多天黑的时候,他带回家两条,河边还养了三条。

他在河边就已经刮了麟,摘了内脏,这会儿只要捣成鱼蓉就好了。这时间可不短,但是他还有媳妇吩咐的任务没做。

因为不像现代一样有装的塑料袋什么的,夏千千想了个办法,那就是,用竹签。去卖的时候没有那么多碗给人拿,用竹签方便许多。于是王老三有的去村西边的竹林里砍竹子回来,还要全削成小棒。

真是夏千千一句话,王老三跑断腿。

夏千千怕被人看出来自己的制作方法,都是弄熟了再拿去卖的,于是,第二天天还没亮她又得早早的起床煮鱼丸。

王老三让她继续睡,她一边打盹一边摇头。

“你们看,她没有小**……”

“真的……”

那些手在她的身上划拉着,那黏腻的感觉让她想吐,但,躲不开,已经没用了,躲不开的……

“你怎么能让别人摸你呢!你是女孩子啊!”女人一边打她,自己也一边哭,伤心又无力。

然后,那一幕场景成为了她的噩梦,每天都尖叫着醒过来。

大哥知道了,去报复那些人,却反而被打断了一条腿。爹在叹气娘在哭,大哥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她从此以后再也不在半夜尖叫了。

没用的。

出去了会被人指指点点,害的家人也受累,所以她没事都缩在家里不出门,绣花洗衣服收拾收拾又过了一天。

不用见到任何人真好。

“哎,你知道的,大成爹腿不好,女方都怕也生个瘸子出来,只有这猪头张的妹妹啊,只要五两银子做聘礼就愿意就嫁过来……”

“那王家村的王老三一表人才,对他娘可孝顺了,家里还有个读书人以后怕是要做秀才的,你看这王老三不就是因为要供弟弟读书这才耽误了娶亲么,人家可是愿意花二两银子去个媳妇的,收了只要没有什么大毛病就行,大丫这名声你也知道……这可是天上掉下来的喜事……”

喜欢重生之农媳奋斗史请大家收藏:(wuxia.one)重生之农媳奋斗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