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武侠 > 侠骨照银枪 > 第五章 十年磨枪烈焰棒

侠骨照银枪 第五章 十年磨枪烈焰棒

作者:3井瘦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3-12-26 00:37:49 来源:书海阁

日出日落,花开花谢,长江黄河之水依旧滔滔,物是人非。

这一年是至道元年,赵光义册立太子,大赦天下,举国欢庆。

其时正值三月,春风化雨,一位妙龄女子,骑着黑色骏马,在官道上飞驰而过。

沿途江水滔滔,两岸杨柳依依,她却无心赏玩,也不驻足休息,眉头不展,甚为火急。

此去是代县的官道,路上皆有流民四散。女子勒马驻足,向一老者询问道:“大爷,你们这是要去哪?”

身材佝偻的老头道:“要打仗了,我们正逃命呢。”

女子眉间不悦,道:“打仗就打仗,你们逃什么?”这年间,宋辽多有战事,边境常被叨扰,但从未见过百姓向关内逃走。

老头见她样貌惊艳,口音不纯,想来是外乡人,劝道:“姑娘,看你是要去往代县。别去了,如今雁门关外正在打仗,不日就被攻破,再不逃就来不及了。”

女子怒斥道:“你胡说!有堂堂杨家将在,雁门关岂会失守?”

老头道:“姑娘还不知道吧。这一次辽兵来势汹汹,据说在关外摆了一个天什么阵,杨将军亲自前往破阵,如今下落不明啊。”

女子终于是花容失色,惊道:“当真?”老头肯定道:“没错,不然咱们代县百姓为何会逃。”他也不再啰嗦,边走边道:“姑娘,你也快逃吧。”女子抬头凝望雁门关方向,毫不犹豫地赶了过去。

此女正是杨排风。她随凌楚瑜学艺九年,武功、兵法、阵法、机关,凡是将来能有利两军对阵的皆学。此次辽兵大举压境,形势危急,她心系杨家,便下山前往雁门关,助杨景守关。

至于凌楚瑜,这些年来一直在山上闭关,极少下山,只因惧怕皇帝赵光义猜忌。近年来虽宋辽战争不断,但大多都是掠夺财物,不吞地,各有胜负,他也安定深山,不闻不问。

可近日来,他心情难平,自责愧对王如萱,便只身一人下山,希望在塞外能寻到她的踪迹。

杨排风不禁感叹他为情所困,何以成事,愤恨之余,已到雁门关外。通报姓名后,前来迎接她的竟然是大嫂花解语,这让她有些不解。

看着当年的烧火丫头已亭亭玉立,花解语激动不已,牵着她的手往帅帐而去。

帅帐内一名身着盔甲,头发花白的老人正端坐当中,威严赫赫,杨排风吃了一惊,当即跪拜道:“拜见老太君!”

此人正是佘赛花。她身边站立的,都是几位儿媳妇。原来辽兵逼迫雁门关,皇上下令杨景为代州兵马元帅,抵抗辽兵。而辽兵主帅仍然是老对手耶律休哥,而这先锋大将韩昌久攻不下,便在雁门关外摆了一个大阵,名为“天门阵”,邀杨景闯关,并承诺若能破阵,他便挥师而归,此生不在领兵侵宋。

杨景在边关磨炼多年,深知雁门关难以抵抗,便应了对手,约定一个月后破阵,实则在拖延时间,等候朝廷援兵。

可对手频频挑衅,杨景也不甘心,便独自一人前去侦查,随后下落不明。收到消息的赵光义震怒,一时间却找不到合适人选。就在此时,老太君佘赛花一身戎装,上殿讨旨,挂帅出征,誓为朝廷镇守雁门。皇帝和满朝文武大臣被其感动,无不动容,便同意了。

眼下距离一月之期不远,杨景生死未卜,而其子杨宗保为寻父亲,竟也私自外出,如今也是下落不明。眼下老太君愁眉不展,若约定之日不去破阵,军心定然大乱。正与众儿媳商议对敌之策,不巧杨排风来了。

佘赛花露出笑容,道:“排风,好孩子,几年不见,出落得更漂亮了。”旁边的几个嫂嫂也起哄,杨排风瞬间脸颊飞红。

佘赛花续道:“排风,你来雁门关做什么?”当年她拜师学艺,这些年只有书信往来,如今她出现在此,均不知其来意。

杨排风正色道:“排风听闻辽兵来犯雁门关,心系江山,这才星夜兼程,赶来支援。”

佘赛花微微点头,欣慰道:“嗯,不愧是我杨家女郎。你师父这些年可好?”

提及凌楚瑜,她脸上有些挂不住,有些怨气道:“师父这些年被情所困,郁郁寡欢,数月前下山后,就了无音讯。”佘赛花听罢长叹道:“自古情关难过,这孩子若一直这样,只怕终身遗憾。”

此时帐外有士兵禀报:“敌军先锋大将韩昌在关外叫阵。”

众人脸色凛然,一直担心的事终于发生了。杨景父子失踪,为了稳定军心,佘赛花一直封锁消息。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如今韩昌前来,定是知晓虚实。

韩昌之名,宋军无人不知。这些年来凡是他为将的战争,宋军皆败,名气仅次于耶律休哥。如今两人交手,帐内诸女皆俏眉紧锁,气氛阴沉如霾。

杨排风刷地站了起来,主动请缨道:“老夫人,排风前来讨令,到雁门关战他韩昌。”

佘赛花摇头道:“韩昌勇冠三军,不可轻敌。”

杨排风道:“愿立军令状,不击退韩昌,军法处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她师从凌楚瑜,这些年武功突飞猛进,就连凌楚瑜都说江湖中年轻一辈,均不能敌。佘赛花见她眼神坚定,眼下既也没人能抵挡韩昌,为了稳定军心,便答应下来。

此时雁门关外号角声撕裂天空,只见一队人马正在关外叫战。为首的大将眉须鲜红,虎目而视,手中一把托天叉,尤像佛教中的夜叉,让人胆寒。

俄顷,关门缓缓而开,从里面驶出一匹黑马,高大健硕,蹄声如雷,就连一向自负看过天下好马的辽人也不禁夸赞。在往上看,来者竟是一员女将,身披战甲,手握长枪,头盔下露出一双锐利的眸子,杀气逼人。

韩昌见是一个女子,料想杨景定不在关内,叫嚣道:“来者何人?”杨排风将马停下,道:“天波杨府杨排风。”韩昌皱眉道:“不曾听过天波杨府有杨排风这号人物。”

他言下之意是有意贬低,引得手下齐声哄笑。韩昌道:“我不和女人交手,你们因为宋朝女人都是生育工具,叫你们元帅出来。”在辽国,女子跟男人无疑,生下来就会骑马射箭,就连太后几个女儿,都熟练弓马,在他们眼中,大宋那些千金小姐过于娇弱,哪里能上战场。

杨排风气得俏脸通红,怒道:“敌将莫要嚣张,我大宋言而有信,你与我家元帅约定破阵之日未到,我家元帅不愿欺负尔等,故而派我前来教训你们。识相的快快离去,不然就怪我的长枪不饶人。”

韩昌已经确定杨景不在军中,对手只是掩人耳目,笑道:“原来你们元帅是缩头乌龟,既破不了阵,又不敢出战,派一个女子出战。依我看,你们还是快快投降。”他身后的手下也叽里呱啦乱起哄,杨排风虽不懂契丹语,但从他们的狞笑中不难看出,大都是些污秽之词。

杨排风性如烈火,就算在苍云山上,面对形形色色的人,旁人也不敢出言不逊,她攥紧枪杆,双腿猛加马肚,冲了而去,喝道:“狂妄之徒,看枪!”

韩昌见她骑马娴熟,姿势颇为眼熟,心想:“这女子倒有些本事。”但他可不把一个女子放在眼里,心想她武功纵使再好,也只是一个黄毛丫头。此时左右策马而出,欲生擒杨排风。在辽军中,凡是能俘获俘虏的,皆由他们处置。两人瞧见她眸子漂亮,心想定是个美人,色心大发,故而想生擒回去,以做玩乐。

杨排风见两骑朝自己而来,长枪斜击,势大力沉地将一人弯刀磕飞,再顺势回扫,将另一人头盔击飞出去。她枪法力道大,又不失灵动,韩昌倒吸一口凉气,惊呼道:“杨家枪!”时隔多年,他再一次领教杨家枪,不好的回忆涌上心头。此时那个年轻女子已将两名辽将击落马下,朝自己杀来。

其余辽兵见状,纷纷赶来支援,韩昌心知他们绝非对手,呵斥一声后,举叉相迎,道:“女娃,我来领教。”

杨排风一听,顿时大怒,挥枪一刺,喝道:“我叫杨排风。”她这一枪既快又狠,扎人胸膛,让韩昌不禁想起死去的杨七郎。他不敢怠慢,托天叉回掠,由下往上画了一个半圆后,将对手长枪托飞,尽显批亢捣虚之妙。辽兵见将军大展神威,纷纷欢呼。而韩昌自己心里清楚,眼前这个女子绝非泛泛之辈。

此番兴兵,为了是攻破大宋西北防线,为日后南侵多一条进军路线。可这雁门关易守难攻,而且道路狭窄,难以展开兵力,若是强攻,损失惨重。况且这次守关大将乃杨继业之子杨景,此人兵法谋略不在其父之下,多年征战,辽国在他手里讨不了好。

可不知为何,在城中的细作传出消息,杨景已失踪多日。韩昌觉得此时正是讨伐时机,但老谋深算的耶律休哥唯恐有诈,一面派韩昌邀战试探,一面悄悄派兵潜伏在四周,倘若消息准确,便一鼓作气拿下雁门关。

可眼前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女子,武功奇高,若不能胜,挫其军威,即便是下令强攻,也会损失惨重。想到这里,他收起小觑之心,提缰催马向前疾行,托天叉猛地探去,杀气扑面而来。杨排风侧身一挡一拿,顺势猛扎,正是枪法中最基本,也是最难练的“拦拿扎”。韩昌屏住呼吸,左掌急忙回救,勉强躲开。

他见女子枪法姿势再熟悉不过,怒道:“凌楚瑜是你什么人?”杨排风得意道:“知道厉害了吧,他是我师父。”

凌楚瑜乃他毕生之敌,十年前五台山一战,他损兵折将,差点被休哥斩首。后来他暗暗发誓,今生今世定要手刃他的项上人头。可他却消失匿迹了一般,这让他有些遗憾。

韩昌道:“他在哪?快叫他出来,领教我精心设计的天门阵。”

杨排风冷笑道:“对付你,还不用我师父出手。你叫韩昌,我听我师父提起过你,说你会是我大宋未来二十年的劲敌。”

韩昌微微错愕,没想到对手竟然对自己有如此评价。但听杨排风续道:“我师父还说,你武功谋略虽高,但都是模仿耶律休哥战法,难有突破,若不打破这个界限,便一生活在休哥的影子下,不足为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话落,韩昌如头顶遭雷劈一般,僵住原地,一动不动。杨排风的话如一根针直扎心房,多年的疑惑仿佛拨云散雾,四散而去。他不得不佩服凌楚瑜对他的了解竟如此之深。

“大言不惭!”话虽不错,可他却不能承认,不然有失颜面,道:“你这个丫头,也配来讽刺本将。你既然是凌楚瑜的徒弟,那我就要看看你从他手中学了多少本事。”

杨排风将长枪插入地面,从马鞍抽出一根长约三尺的木棍,木棍表面漆黑,凹凸不平,韩昌奇道:“这是什么兵器。”杨排风笑道:“烧火棍。”

韩昌怒气冲天,这烧火棍不就是厨房烧火用来添柴的工具吗,竟然拿来当兵器,道:“你竟敢小看本将军。”杨排风却道:“你别小看了我的烧火棍,这才是我真正的武功。”韩昌自然不信,倏地跃起,飞身而前,挥叉欲击。而杨排风并不闪躲,举棍一挡,当地一声,竟将对手挡了下来。韩昌吃惊,身体在半空后仰,右足闪电点向杨排风腰间,欲将其踢落下马。可杨排风反应其快,向左一个纵身,掠出一丈之外,稳稳落地。韩昌一招不中,顺势追击,叉棍交错,斗得是旗鼓相当。

此时雁门关城楼外,佘赛花正凝视两人打斗。她心里清楚,杨排风此战关乎士气,不容有失,心里也担心她的安危,便带着一众女将,立在城头,为杨排风助威。

韩昌斗到激烈,只觉得对手的棍法招式十分怪异,既有棍法无穷绵密,又兼枪法凌厉多变,杀伐迥异,精妙无方。他不禁感叹中原武功,博大精深。他在招式上难分高下,便心生一计,欲以内力决胜负。虽有有些以大欺小之嫌,但两军交战,又不是江湖比武,只有胜败。

杨排风初用棍法迎敌,竟有意想不到效果,心中暗喜。突听呼呼做响,只见对手以托天叉缠住自己的棍头,左掌趁势偷袭,拍向自己胸口。她性格虽直,但毕竟是女儿身,左臂下意识护住胸口,结结实实挨了一掌,身体一晃,被对手螺旋真气侵入体内,周身穴道如被针扎,急忙后撤,捂住胸口,气喘吁吁。

韩昌得势哈哈大笑,紧跟一掌,不给对手喘息机会。杨排风猛吸一口气,右掌平平推出,看似无力抵抗,可刚一接上,一股滔天掌力如海啸般透来,韩昌急忙马步下沉,奋力抵抗。

两人胶住不动,体内真气相互激荡,只要稍微放松,轻者重伤,重者直接身亡。辽兵见两人不动,便起了歹心,挥刀劈了过去,欲助韩昌。可此时杨排风正全力抵抗韩昌,根本无暇分心,眼睁睁看着刀朝自己脖子砍来。

就在千钧一发之际,呜呜破空之声传来,几支箭准确无比地钉在那些辽兵咽喉。韩昌斜眼一瞧,只见城门楼上,几名女将正挽着弓,箭正是她们所发,而城门离此处有一百二十步,能有如此精妙箭术,怎不让人背后发凉。

此时辽军号角声突然想起,辽兵如潮水般涌了上来,原来是耶律休哥下令发动奇袭。杨排风一时间难以拿下韩昌,又不能脱身,进退两难。此时城门打开,杀出一队人马。为首的将领是个女子,从头盔的缝隙中看出她褶皱的皮肤。

“老夫人!”杨排风惊呼道,原来是佘赛花见辽军偷袭,亲自带兵出城相救。韩昌也见势不妙,唯恐被两军误杀,卯足了劲将杨排风推开,急忙逃遁。杨排风岂会放过,急忙追赶而上。韩昌因力气耗尽,难以抵挡,好在护从拼死挡住杨排风,这才逃走。

佘赛花见她转危为安,道:“排风,穷寇莫追。”杨排风也知眼下当以守城为要,便骑马随佘赛花回城。登上城楼后,发现辽兵如潮水般涌来,主攻城门,其余佯攻,延绵数里,意在分散兵力。佘赛花急下军令,死守城门,调遣射术娴熟士兵,将四周佯攻的辽兵射杀于城墙之下。

辽军在四周事先早有埋伏,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城门虽难以攻克,但四周城郭已渐渐被辽兵登上,随后越来越多的辽兵从外城墙登上城头,雁门关岌岌可危。

就在此时,一飞骑由西而来,驰骋在城墙的走马道上。手里长枪银光闪闪,所到之处,辽兵无比惊骇,一一被掀落下城墙。

来者正是失踪多日的杨景。他一马当先,指挥守城,宋军见将军归来,士气大涨,拼了命地守城。鲜血染红了城墙,耶律休哥见势已去,为了减小伤亡,鸣金收兵。宋军得胜,在城墙上欢呼雀跃。

此时一股浑厚声音回荡在雁门关外,众人听得是清清楚楚:“杨六郎,三日后便是破阵之约,老夫恭迎大驾。”

喜欢侠骨照银枪请大家收藏:(wuxia.one)侠骨照银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