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武侠 > 侠骨照银枪 > 第二十四章 王命金锏何足道

侠骨照银枪 第二十四章 王命金锏何足道

作者:3井瘦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3-12-26 00:37:49 来源:书海阁

佘赛花、八王爷赵德芳和大理寺卿寇准带着凌楚瑜进了皇宫,赵光义正在哄着潘贵妃。她听闻家中巨变,父亲被贬,兄长被斩,是嚎啕大哭,欲一死了之,求赵光义宽宥。

赵光义决心对潘家下了狠手,可唯独不敢对这个爱妃发难。毕竟是夫妻一场,心存怜悯,只是晓明大义,希望她能谅解。

此时太监来报,佘赛花、八王爷和寇准觐见,赵光义颇为意外。若说佘赛花亲自前来为儿求情,乃人之常情。但这赵德芳和寇准掺和进来,着实让他想不到。

赵光义前往偏殿召见二人,阴沉着脸质问道:“寇大人,朕下令让你监斩,为何带犯人入宫,你可知罪?”

寇准刚要下跪,赵德芳道:“皇上,凌楚瑜所犯何罪,竟要斩首示众?”赵光义眉毛一扬,反问道:“皇侄难道今日没上朝,朕已经下诏,明列其罪,有何异议?”

赵德芳将金锏横在身前,跪道:“皇上,苍云教乃江湖门派,属民间组织,未曾犯下大过,为何要治罪?”

赵光义盯着地上金锏,着实不悦,他从兄长手中接过皇位,外界一直谣传他“不当位”,大臣们多有不满,曾多次谏言要还政。而赵德芳身为先皇之子,手握金锏,连自己也要畏惧三分,不然也绝不会纵容潘仁美做大,为了就是两者相互制衡。现在潘仁美以倒,诸多老臣渐渐被取代,赵德芳野心不大,本不想追究,但他却以先皇恩赐的金锏上殿,这让他暗暗起了杀心。

他义正辞严道:“苍云教暗通辽国,居心不良,若不铲除,他日为祸社稷江山,又当如何?”

赵德芳道:“皇上,勾结辽国乃前任教主仇东时所为,如今此贼已伏诛,实不能牵连啊。”

赵光义却道:“苍云教历史悠久,曾多次举兵出山,已不是一个普通民间组织。这样的组织,只要教主行为有失偏颇,便会给天下带来灾难。朕只是将其首领处死,其余人免罪,已是皇恩浩荡,皇侄切不可再言。”

唐朝安史之乱后,苍云教被朝廷定为魔教,号召武林共屠之。现有前车之鉴,不得不重视。

佘赛花也知此事,缓缓跪下,赵光义急忙让人将她扶起,实在不敢受她如此大礼。

“皇上,我儿随令公征战,侥幸生还。只因前任教主作恶多端,为祸江山,我儿这才挺身而出,驱除叛徒,接手这教主之位。这不但无过,反而有功。清凉寺上,击退辽兵,如此功劳反被杀害,可叫天下人误会皇上不辩忠奸。”

赵光义一时语塞,思索片刻,道:“可据情报,凌楚瑜乃前任教主百里无极之子。此魔头曾为祸江湖,难不保他的儿子重蹈覆辙。再有,苍云教有一支神秘军队,乃朝廷祸害。试问历朝历代有哪位君王能容忍民间有武装力量。若不杀他,何以平江湖各门各派。”

仇东时勾结外邦一事,让赵光义深深感觉江湖门派构成的威胁,尤其是像苍云教有独立武装的门派,不可不防。

赵德芳跪拜道:“皇上,前人所犯之罪,何必牵扯后人。凌楚瑜为人您不是不知,杨家人岂有背信弃义之徒。皇上可曾记得高梁河一战,是谁拼死相救;皇上可曾记得雁门关一战,是谁生擒敌方大将;皇上可曾记得金沙滩上,是谁替皇上赴死。这都是杨家人用鲜血换来的啊。”说罢将头重重一磕,几乎昏厥。

赵光义听罢,回想起昔日种种,杨家的恩情,杨家的大义赴死,才有自己如今稳坐皇位。可江湖势力庞大,若不威慑,唯恐以后存多变数。

赵光义本有些心软,但堂堂天子,君无戏言,若今天赵德芳用金锏前来直谏,一旦开了这口子,今后又何以服众?更何况杨家女将闯法场,简直无视皇权,若今后人人有样学样,自己这个皇帝威严何在。

此时,太监来报:“呼王呼延赞、丞相王延龄有本上奏。”赵光义眉头一皱,心想:“他们来得好巧,定是来求情的。”但又不能不见,只好宣二人进殿。

王延龄身体偶感不适,今日没有上朝,可听到皇上要杀杨家人,急忙爬了起来,直奔皇宫而去。

呼王爷是开国元勋,与杨家交好,武功不输杨继业。他一直驻守西南,如今中原已定,这才回到京城述职。赵光义念其是武官,不谙国政,便特赦平日可不用上朝。他也听说此事,急忙进宫求情,途中遇到丞相,便一同前往。

“参见皇上!”两人齐声说道,一轻一重,不仅不违和,反倒是格外响亮。

赵光义微抬手,道:“两位爱卿平身,急匆匆而来,所为何事?”

王延龄道:“微臣鲁莽,犯了圣驾,任凭皇上发落。但微臣领罪前,冒死直谏,还望皇上明鉴。”

他为人正直,直言不讳,乃朝廷肱股之臣。赵光义虽被他时常抨击,却也不怒,只是虚心受教。可今日他尚为开口,便已知道他所请,道:“若爱卿是为凌楚瑜求情,那就不要再议了,朕早就明旨,爱卿还是回家修养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王延龄跪拜,语重心长道:“皇上,当日你我君臣被辽国设计,被困金沙滩,是杨家三兄弟冒充我们的样子,前去赴死,何等忠烈。如今皇上要杀杨家人,岂不是寒了天下人的心?”

赵光义眉毛竖立,怒道:“放肆!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你此言是说朕乃忘恩负义之徒了?”

王延龄并不惧怕,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微臣知皇上所虑之事,防微杜渐,固然重要,可未犯罪而先定其罪,是否太过草率了。再有,以杨家人忠义,能多加约束江湖中人,于江山有利,何乐而不为?”

此时在皇帝身边的秦铭匆匆走下台,只听“哗啦”一声,身负甲胄依旧笔直下跪,正色道:“皇上,凌楚瑜与微臣从小相识,绝不是大奸大恶之辈。愿皇上念在高梁河救驾之功,饶恕他吧。”

台下凌楚瑜为之动容,当他与皇上达成协议时,就想到赵光义会杀他震慑江湖,便早早送信,告知秦铭不论如何,都不要为自己求情,免得引来皇帝猜忌,引火上身。

今日下朝后,得知凌楚瑜被推出斩首,秦铭急忙传信到天波杨府,告知佘赛花,这才有了杨门女将闯法场一幕。如今有这么多朝廷重臣替好友求情,自己若不挺身而出,岂不是连妇孺都不及。

赵光义见如此阵势,气得脸色煞白,极为难看,道:“你们这是在逼朕?信不信朕连你们一并杀了。”

呼延赞是个粗人,不会说话,一听皇帝要杀人,急忙道:“皇上要杀便杀,老夫也好去九泉之下见见我那老朋友,好过苟活于世。”

“你,大胆!”赵光义怒拍桌子,跳了起来,道:“区区一个凌楚瑜,你们竟要如此威胁朕。”

王延龄道:“因为皇上要杀的是忠肝义胆的杨家,微臣不想让后世骂皇上不明忠奸。”

“来人,拖出去,给朕砍了,都砍了!”赵光义终于怒了,侍卫纷纷冲了进来,但无人敢动。毕竟这里跪的都是王爷、开国元勋、丞相、诰命夫人和将军,都是位高权重人物,只是象征性地将刀推出刀鞘一寸。

“皇上!”赵德芳将王命金锏举过头顶,道:“先王御赐金锏在此,可上打昏君,下打奸臣,望皇上明鉴。”

赵光义气得半死,冷声道:“怎么皇侄,难道你要用这金锏来威胁朕吗?”

赵德芳道:“微臣不敢!先帝所赐金锏,只为告诫,从未有以下犯上之意。”

“那你这是何意?”

“皇上,此锏不仅是警示,而且还是一块免死金牌。微臣愿意以此金锏,换取凌楚瑜一条性命。”

赵光义吃惊道:“皇侄,你……你说话当真?”他极力掩饰心里的激动。这王命金锏在赵德芳手中,便是对他皇权的威胁。若真的愿意以此锏换凌楚瑜性命,可是求之不得。

赵德芳毅然道:“先皇御赐金锏在上,微臣绝无反悔!”

赵光义压住心中的激动,缓缓道:“见金锏如见先皇,朕也不得不从。好,今日我就饶过凌楚瑜一命。”说罢示意太监将王命金锏取回后,遂下令退朝。

待赵光义走后,佘赛花携凌楚瑜跪拜道:“王爷以金锏救我儿,对杨家恩德,老身和杨家没齿难忘。”

赵德芳急忙将她扶起,道:“老夫人折煞本王了。本王这条命,是杨家以性命换回来了,区区金锏,何足道哉。再说,若能以此金锏拯救忠义之辈,总好过在本王手里当摆设。”

这王命金锏一失,赵光义完全没有外人限制,从此朝廷上再也没有能制衡他了。凌楚瑜恐难受此恩,又深深跪拜。

赵德芳却笑道:“起来吧!令公常说你忠义无双,只要有你在,可保大宋江山不丢。本王以金锏换大宋江山数十年,值了。”说罢仰天长啸,信步离开。

佘赛花和凌楚瑜也一一拜谢众人,出了皇宫,与在宫外的杨家妇孺及秦之槐等人,返回天波杨府。

喜欢侠骨照银枪请大家收藏:(wuxia.one)侠骨照银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