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武侠 > 侠骨照银枪 > 第二十一章 五台山慈悲心(3)

侠骨照银枪 第二十一章 五台山慈悲心(3)

作者:3井瘦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3-12-26 00:37:49 来源:书海阁

杨继业原名杨贵重,为北汉名将,追随北汉世祖刘崇,官拜保卫指挥使,并赐刘姓。后来因为屡立战功,迁升建雄军节度使。

后来北汉被后周赵匡胤所灭,刘继元投降,杨继业仍据城苦战不降。赵匡胤知他骁勇,想收为己用,便让刘继元前去劝降。

杨继业见昔日主公劝自己投降,痛哭流涕,解甲投降。赵匡胤知道后大喜,恢复他本来姓氏,又赐其名“继业”,封他为左领军卫大将军。因为他常与辽国作战,经验丰富,便派他驻守西北门户——雁门关,任代州知州兼任三交驻泊兵马部署。这等赏赐,对于一个降将来说,可是极为少见。

所为一朝天子一朝臣,赵匡胤死后,他的一干老将文臣渐渐被赵光义罢黜,只有少数人才能委以重任,杨继业便是其中之一。不仅官职不动,还多以赏赐财物。

雁门关一战后,潘仁美也曾上书弹劾,赵光义对此不置可否,封信而退,言道:“令公执干戈而卫社稷,闻鼓鼙而思将帅。”足见对其信任。

杨继业身为降将,处事小心谨慎,只求报国,以报赵家之恩。当他因为儿子杨希打死潘豹而被贬,心里还有些不快,但今闻智聪和尚所言,才知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动容道:“皇上真有此意?”

智聪和尚道:“如今皇上志存高远,欲收复燕云,超越其兄太祖成就,又岂会因为区区一个潘豹而杀了你。之所以将你贬雄州,明面上安抚潘家,实则是以退为进,一旦起兵,便可随意找个借口将你官复原职,这是迂回之计策。”

杨继业不谙官场之道,这才知道赵光义的良苦用心,忧喜参半,道:“皇上如此对我杨家,只怕潘仁美心有不服,更加记恨。”智聪和尚道:“古话说,恃宠而骄。即便是你本无骄横之心,但凭借皇帝对你的恩宠,旁人还是会眼红。所以和尚我劝你,他日不论皇帝如何三请四顾,都不要再入朝,安心在雄州度日,方可无忧。”

杨继业略做沉思,摇头道:“此番皇上北伐,胜负尚未可知,若有召,有用得我杨家的地方,我杨家定当万死不辞。若皇上此番成功收复燕云,我大宋就无边境之患,我自然解甲归田,安享晚年。”

智聪和尚听罢,微微一笑,打了一个响嗝,趴在桌上呼呼大睡。杨继业以为他醉酒沉睡,让寺中和尚扶他休息后,便告辞了。

杨继业父子四人下山后,找了一家客栈休息,决定明天赶往雄州上任。夜间,凌楚瑜自己提了两坛酒,朝清凉寺而去。

白天他曾来过,轻车熟路就找到了智聪和尚禅房,岂料还未敲门,屋内先传来哈欠声,“凌小友,夤夜而来,可有带酒?”

凌楚瑜微微一怔,他知道智聪和尚耳力惊人,发现他脚步声并不稀奇,可能通过脚步声知道来者何人,这就是真本事了。

他笑了笑,一脚将门踢开,道:“白日里你喝了酒,却不给我经文,这不晚上前来讨要。”

禅房极为简洁,只有两个蒲团,一张案桌,一盏灯而已。智聪和尚正盘坐当中,白眉下一双眸子如星灿烂,闪闪而亮。

智聪和尚道:“白天请我喝酒的是杨继业,又不是凌小友,和尚可不做亏本生意。”他又见凌楚瑜拿了两坛美酒,咽了咽口水,笑道:“妙极,和尚正口渴了。”

凌楚瑜进屋后洒然一坐,在这个“得道高僧”面前从不拘泥,将酒放下,道:“先喝再说。”

“且慢!”一向嗜酒如命的他居然对酒不心动。

凌楚瑜奇道:“怎么?难道大师你嫌弃我买的劣酒不成?”

智聪和尚笑道:“只要是酒,和尚来者不拒。但先说后不乱,和尚不喝糊涂酒。”

凌楚瑜轻拍开酒封,不悦道:“喝酒就喝酒,哪来这么多废话。”说罢抱起酒缸就喝。智聪和尚却怔了怔,旋即笑道:“不错,是我不痛快了。”说罢单臂举酒而饮。

两人喝得极快,凌楚瑜放下空坛,道:“痛快!”

“好酒!”智聪和尚也喝完了。

凌楚瑜伸出右手,摊开道:“酒已喝完,大师,我的佛经呢?”

智聪和尚一甩手,笑道:“得了吧,你今夜前来,可不是为了佛经的吧。我倒是好奇,你竟然成了杨家义子。”

凌楚瑜叹道:“江湖已无小子立足之地,唯有投身军旅,以求安身立命罢了。”

智聪和尚道:“保家卫国,不失为英雄豪杰所为。和尚我年轻时也是血气方刚之人,也上战场杀过敌人,至今想来,还是无比缅怀。”

军旅同袍之情,非一般友情可比,凌楚瑜道:“既然大师也曾上过战场,也知军人之职。这古往今来的将军士兵,谁不是手上白骨累累,所为一将功成万骨枯,莫言王侯将相。我义父一生征战,尽忠爱民,如今到老却受陷害,若大师有法化解,还请赐教。”说罢深深一躬。

智聪和尚叹道:“我就说你深夜至此,绝非为了我那不值钱的手抄佛经。今日我有意装醉,杨继业或许不怎留心,但你一眼就看出来了不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凌楚瑜点头道:“正因为大师你故意装醉,我这才忧心如焚,深夜还来叨扰。”

智聪和尚见他孝心可嘉,叹道:“非我不愿,而是此乃命数,正所谓天机不可泄露,即便是有法化解,也是极损阴德,以杨家之风,又如何以私废公?”

凌楚瑜知道此事十分为难,却不忍杨家再经大难,哀求道:“我知此事是极为凶险,但大师见我杨家以天下百姓为己任,就大发慈悲,救我义父一命。”说罢起身朝他一跪,磕头不起。

智聪和尚见他诚心实意,于心不忍,直言道:“不是和尚我心肠狠,只是能帮的我已帮了,继业若肯解甲归田,杨家可保,若不然,杨家危矣。”

凌楚瑜一听,虎躯俱震,抬头惊道:“大师方才说什么?杨家危矣。之前您不是说是我义父的命数,为何牵扯到整个杨家?”

智聪和尚心知自己说漏嘴了,急忙给了自己一耳光,自责道:“都是喝酒误事,喝酒误事。”他看了一眼凌楚瑜,道:“也罢,事已至此,我就破例一次。”说罢他从案桌下端来一圆盘,上有锦袋一个,道:“此锦囊里有一计,可解此劫,你先代为保管,若皇帝有召他回京或是执掌兵马时,再将其交由继业拆开。至于他如何行事,就看自己了。”

凌楚瑜见他早有准备,定是预料自己今夜会来找他,接过后又了磕头,道:“杨家定不忘大师恩典。”智聪和尚则忧心忡忡,道:“至于你的佛经……唉,以后再说吧。”凌楚瑜得锦囊,也无心挂念佛经了。

“夜了,回吧。”智聪和尚下了逐客令,凌楚瑜识趣地拜礼而去。

“传闻一战百神愁,两岸强兵过未休。”他重重叹道:“两国交战,不知多少生灵涂炭。凌小友,此劫虽有法,但与无解无疑。你前来讨要解法,无疑将你的命运死死绑在杨家。有去无回,有去无回……”

他忽然神色凝重,朝敞开木门外望去,院子宁静,月光皎洁。他衣发倏忽无风而动,平地刮起旋风,吹得木门晃动,突然哐当一声,关了上去。

第二日清晨,杨继业便带着三个儿子向东而去,直奔雄州。

一个月后,大宋皇帝亲发三路大军,开始了他第二次对辽国的北伐战争。

喜欢侠骨照银枪请大家收藏:(wuxia.one)侠骨照银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