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武侠 > 侠骨照银枪 > 第四章 双星闪耀出奇计

侠骨照银枪 第四章 双星闪耀出奇计

作者:3井瘦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3-12-26 00:37:49 来源:书海阁

天刚微亮,隐约可见对岸辽军营帐渐渐落在平野一头,延绵不绝,仿佛白色群山。战马嘶吼,人声鼎沸,辽国勇士们义愤填膺,欲要将一雪昨夜之耻,将宋军杀尽为止。

刘廷翰手中只有四万兵马,昨夜因天黑之故,才能以陷进击败辽军。对手吃了一次亏,便不会上当,若还只是窝在徐河北拒之,大军难以从容撤退。便下令移师对岸,严阵以待。

宋军中军帐内,刘廷翰正与众将商议抗敌之策。眼下辽兵两路齐聚,十万大军在徐河对岸叫嚣,声音可直穿营寨。

刘廷翰指着地图道:“我军在此据守,务必要将辽军拦截在河对岸,为援兵争取时间。”

李汉琼忖道:“兵法有云,侯其兵半道而袭之。我军应利用此地形,节节抗击,迟缓辽兵进攻锋芒,保存兵力,方是上策。”

此计虽好,但辽军骑兵勇猛,只怕难以抵挡。刘廷翰眉头紧蹙,若想以四万之众对抗十万辽军,只怕是以卵击石而已。但其余两路大军尚需一日方能抵达满城布防,若不在此拖住辽兵一日,那满洲危急,镇州也危矣。

众将士也都皱眉不展,都知此战胜负难料,若要能拖延时间,只怕损失惨重。但退守满城,区区四万,又岂能抵挡辽军铁骑。满城一破,敌军可挥师南下。

“报!”帐外士卒传信道:“报将军,帐外一指挥使说有良策破敌,请求面见将军。”

刘廷翰正低头看图,一听是个指挥使献策,不假思索道:“一个小小指挥使,能有何妙计?本将军事务繁多,无暇顾及,给我轰走。”

那士卒转身出帐,刘廷翰见众将仍没良策,道:“大家各自回营,加强戒备,已拒辽兵。”待众将皆退,他轻叹一声,又低头看图。

乐常刚离开中军帐,忽被人叫住,驻足一瞧,来者是秦铭,身后跟着凌楚瑜。眼下大军压境,他也没心情招呼,淡淡道:“秦指挥使,不在营中布防来此作甚?”

秦铭抱拳道:“乐将军,主帅有何良策退敌?”乐常看了看四周,将他拉到一侧,小声道:“军帐前不能议论军情,你不要命了吗?况且这是军情,以你官职,又岂能听的。”

这帐外议论军情是大忌,流言蜚语能让士气低落,军心涣散。秦铭道:“将军,末将有一策能击退辽兵。”

乐常一听,却没当回事,眼下要阻挡辽军过河已是万般艰难,更何况退敌,道:“方才在帐外献策的人就是你吧。如今大敌当前,已没有良策,只能坚守,你速回营中,好生布防才是。”

秦铭不死心,道:“将军,辽军势大,我军抵御,一无险阻,二来兵力悬殊,无疑是送死。到时候就算援兵赶来,也为时晚矣。”

乐常知他平日计谋深远,听他一说,心有忧愁,便问道:“那依你之见,有何良策?”秦铭道:“此处人多口杂,不如将军引我面见刘将军,共商大计。”

乐常一听,有些不悦,冷声道:“难不成怕我独吞你的功劳?”秦铭却道:“将军,军情紧急,万不可拖延片刻。我们一同面见将军,也好早做决断。”

少顷,二人来到中军帐,刘廷翰见他去而复返,还带了两人,奇道:“乐将军,有何军情上报?如今军务一律交由李汉琼将军处理,你大可跟他汇报。”言下大有送客之意。

乐常硬着头皮道:“刘将军,我部指挥使秦铭有良策可退敌军,故带他来将军帐中,请将军一听。”

一听献策,刘廷翰目不离图,漫不经心“唔”了一声,道:“如今辽军势大,唯有死守,谈何良策。还是快快回到营中,多挖壕沟,多设岩砦,以防骑兵冲杀。”他右臂抬起,摆了摆,示意二人退下。

乐常欲言又止,人是他举荐的,但心里没底,不知秦铭计策可行否。若是些简陋之语,扰乱主帅,怪责下来,岂不是与他同罪,便不敢再多言。秦铭踏入军中,见他不理不睬,自知人微言轻,但连乐常的面子也不给,便壮着胆子道:“将军,辽兵势大,若我军只是严守,只怕撑不到半日。就算我们能坚守到援兵,仅凭我们手中刚败残兵,又如何抵御十万虎狼之师。”

刘廷翰猛抬头,此事正是他所忧虑所在。定州援军晚间方至,而关南援兵要明夜才能抵达,若不能以最小伤亡延缓辽军,就算援兵到来,手中兵力也不足抵抗。

“你就是刚才要献策的指挥使?”刘廷翰问道,见他眉间豪迈之气,不同寻常。

乐常急忙道:“将军,此二将便是我麾下一营之长,指挥使秦铭,副指挥使凌楚瑜。”

刘廷翰听罢嘶了一声,想了一会,忽道:“你们便是在西峰寺救驾的二人?”他见二人虽年轻,但英气勃发,或许有过人之智也说不定,急忙道:“是何良策,快快说来。”

秦铭道:“诈降,迷惑辽军,让其心生疑惑。只要拖得一日,便足以让我军从容布阵。”

刘廷翰听罢略做思忖,喃道:“若能得拖得一日,待定州援兵赶来,列阵相迎,定可不惧那辽军。”说到这里,他甚为欢喜,但又忽然思虑重重,摇头道:“此计虽好,但又指派谁去诈降?耶律休哥老谋深算,只怕不易中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乐常听他此计,虽能延缓敌军,但辽军眼下优势甚大,兵法云,兵贵神速,又岂会听信外人之言,迟缓进攻,延误战机?他本也想质问,但又想是自己举荐,又不得不憋回去。

秦铭道:“将军,辽军虽强,但主将韩匡嗣实为庸才,手下众将早就不服。只需要派遣一能言善辩之人,前往诈降,拖他一日,待我援兵赶来,又有何惧。”

刘廷翰思忖一会,觉得可行,道:“此计虽妙。但耶律休哥久经沙场,狡猾如狐,此计定瞒不过他的眼睛。”秦铭却笑道:“这就是此计之妙所在。”

刘、乐二人不解,急忙问道:“妙在何处?”秦铭道:“若此番辽军众将齐心,这诈降之计并不奏效。但昨夜韩匡嗣用兵不智,已惹众将不满,若不是耶律休哥及时阻止,恐兵败徐河。以他之心胸,定不甘心听命于休哥,将有二心,只要离间二人关系,便可为我军争取时间。”

“那派何人前往诈降?”刘廷翰有些犯难,如今随行的都是将士,若要上场杀敌,他们绝不皱眉,但要去当说客,恐怕说出的话自己都不信。

秦铭道:“将军,我举荐一人,可胜任此事。”刘廷翰喜道:“你已有人选?快说,是何人?”秦铭拍了拍身边兄弟的肩膀,道:“凌楚瑜可前往。”

“什么?”二人惊呼一声,确实出乎意料。刘廷翰冷声道:“秦指挥使在跟本将军开玩笑吗?派一无名无望的小将前往诈降,敌军岂会相信?”

秦铭道:“此番诈降与以往不同。若是大将前往诈降,敌人是不会相信,毕竟大将身负重任,为战先降,祸害全家。可小将不同,他们可以贪生怕死,见义忘利,比起有功有名的将军,辽军更容易相信。”

刘廷翰听罢,觉得此言也不无道理。大将诈降,对手往往是谨慎又谨慎。他看向凌楚瑜,见他双眼明亮,气定神闲,不由感叹,“据说他在危机关头救得皇上,或许可用。”他朗声道:“那就依你之计,派……派他前往。”他本想叫其名字,但之前没留心,却又叫不出来。

凌楚瑜拱手道:“末将凌楚瑜领命。”

刘廷翰道:“凌副指挥使,若此番能拖延敌军一日,你便是此战大功臣。你速去,我怕夜长梦多,辽兵虽然会杀来。两位也下去做好防备。”他此刻半信半疑,但死马当活马医,若凌楚瑜此去不成,也及时防备。

此时秦铭却道:“将军且慢,属下退敌之策尚未道出,何故离开?”刘廷翰奇道:“退敌之策不是已说了?”秦铭笑道:“诈降乃拖延之计,非退敌之策。”

刘廷翰对眼前这个小小指挥使另眼相看,看他能想出诈降一计,想来胸有韬略,便问道:“那你且说说退敌之策。”

秦铭道:“末将斗胆一问,若敌军来犯,我们需当如何抵挡?”刘廷翰直言道:“距满城之西列阵,那里地势虽宽,但纵深不足,利于我军布阵。”

为将者,应知地利,刘廷翰征战沙场,虽不说有鬼神莫测之谋,但依地而用兵,还是极为熟稔。

秦铭道:“将军明查,此地利于步兵而阻于敌骑,是极佳的布阵之地。但辽军十万之众,我军堪堪八万,这胜负之数,极为难说。”

刘廷翰岂会不知。辽军铁骑骁勇,高粱河一战,五万人将十万宋军杀的丢盔卸甲。若非如此,他也不会急行二百余里赶来列阵,也不会屯兵徐河,为援兵争取时间。

他道:“我军眼下仅有八万人,不得已而战,唯有死战,方对得起圣上所托。”秦铭道:“众将齐心死战,无往不利。那将军为何不安插一支伏兵于徐河西北,对敌形成夹击之势呢?”

“徐河西北?”刘廷翰虎躯一震,急忙附身,手指在地图上寻找位置,忽然一拍案桌,面露喜色道:“若此处设伏兵,可趁我与辽军鏖战时杀出,定会让他们措手不及。”他哈哈大笑道:“此计甚妙,甚妙,为何我没有想到。”

多日来他为退敌之策苦思,如今豁然开朗,哈哈大笑道:“上天垂怜,圣上庇佑,若如此我军必胜。”

此时乐常却道:“将军,我有一问。如今我军屯于徐河,若分兵前往,一来动静太大,打草惊蛇,二来这里路远,只怕赶不及与我军合击辽军……”他言下之意,是怕是奇袭不成。

刘廷翰却不以为然,道:“恐怕秦指挥使早就有对策了吧。”他已对其才颇为欣赏。秦铭道:“崔彦将军兵出关南,北上黑芦堤,可命崔将军大军西进,潜伏在辽军侧后,只待我们与辽军死战,便挥师杀出,定要辽军大乱而败。”

乐常道:“此计虽妙,可若没了崔将军两万精锐,只怕我们也难以抵挡辽军正面大军,到时候就算伏兵杀出,也难抵挡。”

秦铭道:“将军,出奇制胜,诡道取胜,不需两万兵马,只需三千即可,剩余兵马可来往满城布防。末将愿带本部五百兵马,前往与崔将军汇合。到时三千五百兵马齐齐杀出,定能胜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刘廷翰猛拍案桌,道:“好,就照此计行事。秦指挥使速带我的将令,和崔将军一道埋伏于敌后,待我信号一起,便一道杀出。”

众人得令退出帐外,乐常心隐隐不安,道:“秦兄弟,诈降一事交予凌楚瑜,能否胜任?”他对秦铭了解颇多,但凌楚瑜却知之甚少。对他印象是个武功不俗之人。

秦铭拍拍胸脯,道:“乐将军放心。凌楚瑜乃我发小,我既然举荐他,定不辱使命。将军或许不知,这诈降之策,便出自他之手。”

乐常眉毛一挑,喜道:“既然如此,我无忧矣。”

告别乐常后,二人并肩而行。秦铭忧虑道:“不易,这一趟去辽营,你要多加小心。”凌楚瑜笑道:“我既然肯去,自有办法。辽营与芒砀山相比,又当如何。”

秦铭知他武功高强,即便是要杀他,也极难办到,道:“我还是担心。你从未做过说客,只怕辽将老谋深算,不肯听你之言,反而要杀你。”

凌楚瑜笑道:“长安,你可知古今说客的两大招式否?”如此危急关头,还有心说笑,秦铭不禁莞尔,道:“这说客也有招式?”凌楚瑜道:“哈哈大笑,欲擒故纵。”说罢便朝对岸而去。秦铭瞧他远去,凝足久视,这才回营召集兵马,赶往黑芦堤。

辽军军帐内,都统韩匡嗣高坐上位,露出得意忘形之色。下面众将是愤怒难当,人人都盼着耶律休哥能一刀将他杀了,取而代之。

辽人向来尚武,以武为尊。耶律休哥在重伤之下还能追杀宋军,深得军心。反观此次都统,医官出身,又不听良言相劝,害得三军将士枉死,如今还高高在上,怎能让人不恨。

良久,耶律休哥道:“昨夜我军奔袭不成,乃是宋军早有埋伏,才有此败。如今宋军退到对岸,列阵相迎,各位有何计策破敌?”

众将众说纷纭,都认为应当趁援兵为抵达之前,渡过徐河,拿下满城,再直指镇州。而此次都统韩匡嗣却在旁一言不发,不知何意。

此时有士卒来报,道:“都统,我军在外巡视,抓来一名宋将,他说前来投降,献计策破宋军。”

耶律休哥一听,眉头微皱,道:“现在来投降,怕是有诈。推出去斩了。”

“且慢!”韩匡嗣道:“大惕隐司,既然有人来降,为何不召来一问?”耶律休哥道:“眼下两军交战在际,宋兵此时来降,只怕居心不良。”韩匡嗣却道:“我辽国兵强马壮,踏平天下,无人能敌。若有人来降,不加以询问就杀了,日后逐鹿中原时,又有何人敢来降。”他不理休哥之言,道:“将他带来。”

待士卒将凌楚瑜带来,只见他双手被上了镣铐,却气定神闲。耶律休哥一瞧他,便又惊又怒道:“是你!”

韩匡嗣奇道:“大惕隐司认得此人?”耶律休哥咬牙切齿道:“岂止认得。当日我从高粱河一路追杀宋朝皇帝,几乎得手。若不是他突然杀出,坏我大事,我那就擒得宋朝皇帝。如今他送上门来,定是诈降,如此卑劣小计,岂能瞒我。”

韩匡嗣似有意味深长道:“原来如此。”他对凌楚瑜道:“你姓甚名谁,官居何位?”凌楚瑜说了,在场辽将无不惊讶,以他救了皇帝之功,为何还只是区区副指挥使。

耶律休哥怒道:“你为何来降?”凌楚瑜淡淡道:“赏罚不明,凉我军心。辽军势大,摄我军威。为求保命,特来投降。”

韩匡嗣听他夸辽军威风,笑道:“我辽军所到之处,若人人都像你这般来投,何愁天下不得。”

耶律沙冷笑道:“若你来投,可有军情送上?”两军对战,若敌将来降,定以军情机要献上,方能取得信任。

凌楚瑜却道:“辽军军威披靡,宋军不堪一击,又何需情报?我此番来投,不过是求一安身立命。”

耶律休哥哈哈大笑,忽然脸色阴沉,呵斥道:“以我看,你定是宋军奸细,此番诈降,无非是想探我军虚实,好让宋军早有准备。区区诈降小计,岂能瞒我。来人,推出去斩了。”

此时两名辽兵将凌楚瑜左右一架,就要拉他出去斩首。凌楚瑜见状,便拿出他说客的第一招,仰头哈哈大笑。

“且慢!”韩匡嗣闻他笑声毫无惧色,反而有蔑视之意,急忙制止,问道:“你为何发笑?”

凌楚瑜道:“我笑堂堂大辽国,竟如此胆小如鼠尔。”

喜欢侠骨照银枪请大家收藏:(wuxia.one)侠骨照银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