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舱里只有一位美女,一举一动无不成为所有人的焦点。
沈化、叶可与和孙鎡也同时注意到了金凤的异样,见她神色期盼,无不为之跃跃欲试,年轻男人谁不想在美丽的异性面前表现下学问?
只可惜他们三人皆自幼苦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虽然也曾出门短暂游历过,但年轻人很容易忽略掉身边最常见的人或事。
所以几个一肚子学问的书生,竟谁也接不下沈侃的话,尤其还是本地最普通最寻常的青蒿,这就不免令人尴尬了。
其他人也就罢了,沈仕却突然发现自从五弟的出现,每次一开口都好像能马上引起大家的兴趣,并且言行颇有见地,说话的时候语气不疾不徐,好似不是一介少年人,而是一精通杂学的大家。
一阵不舒服的念头涌过心头,沈仕非常惊讶,这还是他生平头一次对自家兄弟产生了妒忌,偏偏不是发生在天资聪颖的三弟沈位身上,而是最无视的沈侃。
急忙压下这股不舒服的感觉,沈仕心说今后应该关注杂事了,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琐事上头确实不如五弟。
而沈侃说了一句刚想收嘴,发觉自己有故意卖弄的嫌疑,可是当看到女人眼中的那一抹期盼,心一软,接着说道:“夏天生痱子,内服金银花露,外敷松花散;头上生了虱子,用“百部”拌了烧酒包头;穷孩子嘴馋了没钱买糖吃,摘几根甘草梗来解解馋,这些草药都与箐篙一样,乃是苏南最寻常的东西,往往最普通的东西也是最珍贵的东西。
青蒿茶价廉物美,不仅可以清凉解暑,而且还能解毒。夏天本地百姓多喜欢以青蒿茶淘米,米经这茶一泡后,米饭格外的香,若能配上咸萝卜佐饭,那这顿饭真是可口美味极了。只是本地的萝卜不便宜,只能偶尔尝尝,穷人家的晚饭大多是每人一块油氽臭豆腐干。有野香的青蒿茶淘洗的米饭,配以闻起来臭臭的豆腐干,味道独特,可谓是妙不可言呢!想多少居住在外地的苏南人,常常魂牵梦绕着这家乡的味道。”
其实沈侃能知道青蒿,全是因为获得诺奖的青蒿-素,谁能想到那长在潮湿的河岸边,最不起眼的茅草,穷人家代代相传“清凉解毒”的青蒿茶,竟是这么好的东西!
随着沈侃的娓娓叙述,一时间整个船舱鸦雀无声,几位秀才即使不是自幼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却也非穷苦大众能够仰其项背,青蒿茶或许有喝过,臭豆腐绝对是书香门第禁止上桌的食物之一。
“惭愧啊!”好半响,叶可成一声长叹。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孙文畊也喟叹道。
“小公子说得真好,勾起了奴家儿时记忆。”金凤盈盈起身,庄重的道了个万福,“那时日子虽寒苦不堪回首,现如今委实常常魂牵梦绕。”
“因为那是母亲的味道。”沈侃神色流露出一丝惆怅,他何尝不思念呢?
“母亲的味道!”
喃喃的金凤很是动容,赶紧背过身去抬起手来,过了一会儿,转过身,亲自执起茶壶给沈侃斟满了一杯绿茶,欣然说道:“奴家虽不配,还是斗胆借此预祝公子将来连中三元。希望公子不忘黎民百姓。”
“多谢。”沈侃不明所以的双手接了过来。
大家都笑眯眯的看着这一幕,沈化想到五弟的双亲不在身边,兴许不清楚规矩,忙提醒道:“凤姑娘敬你的是状元茶,必须连喝三口。”
“状元茶?”沈侃苦笑着举起来,好在知道所谓状元茶不过是一句祝福,有几人能真的中状元?故此也不推辞,大大方方的连饮三口。
被沈侃这么一折腾,几位秀才大有虎丘天池不如青蒿的感慨,最珍贵的茶也没有百姓能喝得起来得好,再谈下去就是不知民间疾苦了。
彼此轻声交谈,画舫悠悠荡荡,接下来的金凤眼里似乎只有一个沈侃,亲自为他忙里忙外,又是端茶,又是递点心,还亲自嗑满了一碟子的瓜子仁。
即使再豁达,也不免令叶可成等人感到不是滋味,尤其是提议来此的沈仕,心说竟被老五拔了头筹,怪了!这小子如今又会作诗,又精通民间之事,如果今后奋起读书的话,难道将来真能有所建树?
不知不觉之中,昔日不起眼的沈侃,已经隐隐有成为劲敌的感觉。
“公子。”
洗净了双手的金凤摇摇摆摆的返回来,顺着沈侃的目光看向岸边,轻声道:“公子为何看不够似的,像个外地人一样。时下轰传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请教公子难道苏州真有那么好吗?”
其他人纷纷竖起了耳朵,出于不服气的心理,都想看看沈侃这家伙这一次怎么说。
注视着远处的沈侃则漫不经心的道:“人人都这么说,当然好了。”
金凤不满意他的敷衍,撒娇道:“那你就仔细说说,可怜奴家一辈子没出过远门呢。”
沈侃呵呵一笑,说道:“苏杭二洲的天然风光旖旎,经济繁荣,百姓富庶,人云乃人间的天堂。这未免有点笼统和抽象的说法,其实,唯有当你踏上苏州这块烟雨江南,古朴灵动的人间胜境时,你的感受才会充盈起来,会生出一种前生来过或今生梦过的感觉。在这里,你会不自觉的用你的眼睛和感觉将所有的印象穿成一串璀璨夺目的珍珠链子,等你将来告别江南之后,细细的品味,回味细数江南的每一处地方,令你流连忘返或者意犹未尽,进而你才会发现,江南之所以好,真正的原因还在于这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般让人心旌摇荡的天然意境,还在于厚重精致,淡雅写意般让人爱不释手的人文气息,正所谓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愿江南老嘛!”
好半响,金凤长长的呼出一口气,感叹的道:“公子说的真美,真美。”
叶可成与弟弟叶可与惊异的对视一眼,虽说沈侃的这番话毫不精炼,但是用词却罕见的神意灵动。
“世间竟有此等描述?”孙鎡同样惊讶,暗道到底还是低估了吴江沈氏。
沈仕则和沈化面面相觑,自问自己绝无可能随随便便就能说的如此美妙。
时间流逝,画舫出了吴江县松陵镇。岸边,金凤恋恋不舍的对着沈侃说道:“公子珍重,诸位公子珍重。”
“你也珍重。”沈侃说道。
提前赶到的守墨等书童,早已雇好了几架牛车,沈侃先对孙文畊道别,然后走到叶可成的身边。
“抽空过来寻我,我有话对你说。”说完,叶可成抬脚上了车。
“后生可畏,哈哈!”叶可与眨了眨眼,跟着上去。
等送走了叶家和孙家的牛车,沈侃转身上了自家雇的车,就见大哥沈仕眯着眼沉思不语,二哥沈化也不说话。
就在这沉寂的气氛下,牛车一路颠颠簸簸的进了桃源村,外人称为沈家村的地方。
早年沈家住在附近的柳胥村,随着沈汉罢官回来后,亲自挑选了汾湖之滨的此处,修了一座很大的宅子,预备将来沈家开枝散叶,子子孙孙无需往外迁移。
村里的人家大多是从周庄迁过来的,颇为诡异的,那周庄就是传奇人物,江南第一富豪沈万三的立业之地。
时隔多年,沈万三的后人非死即散,早已没有了踪迹,而沈万三的父亲当年是由湖州过来,与本地的沈氏同宗不同支,相当于两姓人了。
当年沈万三富可敌国时,老家的沈氏族人不过是一群庄稼汉,明朝立国不久,沈家败亡,沈氏族人依然还是一群庄稼汉。
等沈侃家这一支返回家乡,沈万三家早已不存在了。当年蓝玉一案,有官员诬陷沈家与蓝玉同谋,洪武三十一年二月,沈家并姻亲顾家坐胡蓝党祸,近八十余口人全部被砍了头。
沈家大族也跟着家破人亡,据说举族被迁徙到了贵州。当时周庄受到株连的人家甚多,幸亏有个姓徐的人跑到京城告御状,这才救下了周庄老小。
兴盛的周庄随着沈家的衰落而衰落,因沈万三家而受益几十年的周庄人得知吴江沈家落户桃源村后,十分耐人寻味的,竟然纷纷跟着迁居过来。
大抵村民们迷信沈姓能带来富裕吧,吴江沈氏乃世代书香门第,能压得住沈万三家的坏气运。
证据就是沈家大门前那二对半的高高旗杆,飘扬的猎猎红旗,打村口隔着老远就能看见,这是得中举人以上的人家才有资格竖立的荣耀。
现如今沈家满门读书,盛况空前,村民们坚信,将来还不知道会竖几根呢。
事实上多年以来,村里人的生活确实过得渐渐好了,当然前提是每家都至少有一半的地契交到了沈家,用意是躲避沉重的赋税。
都是一个村里的,沈家不能拒绝也不会拒绝,村民仰赖沈家的庇护,不担心注重名声的沈家为富不仁,而沈家年年能得到一二成的佃租,可谓双赢,就是亏空了朝廷的税赋。
此乃士绅阶级自古以来的致富之道,不能说对也不能说不对。
放眼全国,王公贵族圈占土地的风气越演越烈,大批农民流离失所或沦为豪强的农奴,类似桃源村这样的小地方,真犹如世外桃源。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