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大讼师 > 第564章 公堂之上(三)

大讼师 第564章 公堂之上(三)

作者:莫风流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1-10 08:06:01 来源:88小说

后衙内,太后和桂王以及靖宁侯一家人都在,过了一会儿鲁夫人陪着闹着要来听讼的大白牙进来。

大家又是一阵行礼寒暄。

“嘘!”桂王打断大家说话声,“来听讼还是寒暄的,等结束了再说话。”

太后瞪了一眼儿子,这么多长辈在,他是一点面子里子都不管不顾的。

前堂,传来杜九言的说话声。

“各位,”杜九言拱手行礼,又冲外面拱了拱手,道:“三年前,几个孩子玩闹,在袄子巷废弃的井中,发现了一具无头的男尸。”

“三年后,崔巧受不住日夜煎熬和害怕,到大理寺来投案自首。”

“至此,一件压了三年的无头男尸案真相大白。死者身份衙门已公示,乃是从汝宁来钟山寺学习交流的僧人,法号慧通。”

申道儒今天主讼,所以带着学生站在杜九言的对面。

他已经很多年没有主讼了。

至于杜九言,确实不容小觑,她能一路走到这里,站在他对面,这绝非仅仅是运气和偶然。

她是有实力的。

但是这件案件,鹿死谁手不好说。

“崔巧杀人的事实,她已经供认不讳,至于动机和为何杀人……”杜九言顿了顿,崔巧并没有带上公堂,而是在后衙候着的,此刻,公堂上跪着的,是钟山寺的三个和尚。

玄吾和他嫡传的两个弟子,是钟山庙中资格最老权利最大的三个人。

“万事有因才有果,正是有这个因,才有了崔巧杀人在后,所以,顺着崔巧的动机,机缘巧合,而找到了钟山寺。”

“两案并一案,先说因。”

杜九言说着一顿,申道儒打断她的话,道:“杜先生此言差矣,万事有因是没有错,可在律法中,因只是因,而果才是判定一个人是否犯罪,如何量刑的重要所在。”

“你若只寻因,难道是打算以煽情之手法,来替崔巧杀人的罪行开脱?”

“法就是法,和情无关。任何人可以在任何地上给她同情,给予帮助,可唯独公堂上不可以。在这里,只能**!”申道儒拱手道:“所以,在下建议,若要先审崔巧杀人之案,就不能去找因而舍弃果。既然是两案并审,那就要分好先后顺序。”

钱羽微微颔首,申道儒说的还是有道理的,他看向杜九言,“你认为如何。”

咄咄逼人啊!杜九言含笑拱手,道:“学生没什么意见,那么……”她转头过来看着申道儒,“把崔巧的案件放一放,先审钟山寺的案子吧。”

外面,有人低声道:“申道儒不简单啊,一上来就要掌控主动,将杜先生的话头打断,逼着他先讨论钟山寺而后再审崔巧。”

“是啊,虽然没什么分别,但是申道儒这在气势上就赢了。要是一般小讼师,估计要紧张了。”

为的就是震慑住对方。

公堂上,除了个人能力外,气势也很重要。

申道儒这是一上来就给杜九言一个下马威。

“没事,杜先生不是小讼师,她肯定不会怕的。”

大家都点着头,朝里头看去。

“那就先审钟山寺吧。”钱羽和杜九言道:“依旧是你先说。”

申道儒心头冷笑,这个案子原告不容易辩讼,原因是因为,送子汤的事现在根本不能拿出来说……其实就算拿出来说,杜九言也没办法去证明什么。

现在唯一能抓的,就是那十座佛像里的尸体。

就看杜九言怎么讼了。

“刚才呢,我为什么从崔巧说到了钟山寺,关键在于,她杀的那个人,是钟山寺的和尚。当时我接了钱大人的邀请,着手查办这个案件的时候,我就推断出,死者的头被人割掉,意味着死者的那颗头,能显露出很多身份。”

“于是,我们去了钟山寺,查问!”杜九言在玄吾面前停下来,“玄吾大师,当时我如何问您如何答的,可还记得?”

玄吾扫了一眼杜九言,眼睛是凶恶的,但面色却显露着出家人的慈悲悲悯,“当时杜施主问有没有左撇子和臀部有红斑胎记的僧人。”

“老衲就让人去查,核实以后,确认没有。”

老秃驴,真能装!杜九言颔首,道:“是,当时确实是这么个情况。”她一顿话锋急转,“可不过相隔一天,当崔巧认罪后,衙门里的人查去查问,你们又非常明确地想起来了。”

“这、又是为何?”

玄吾回道:“因为第二天去查问的差役准确地报了死者的法号。”

“慧通吗?”杜九言问道。

玄吾颔首,“是的,杀人者崔巧认识慧通,自然报的出死者的法号。有的法号以后,我的徒弟们自然就认识了。”

“错!”杜九言从今日助手钱道安手中,接过一张纸,“这几日我相当的忙碌,忙什么呢。”

“忙着统计慧通这个法号。”

她抖开一张纸,给大家展示,“众所周知,大周僧人法号排序,是由七十二个字论资排辈。慧是个辈分,通才是死者真正的号。”

“这样固定的辈分,就必然有重名,那么慧通重名到什么地步呢。”

“法华寺,从开寺至今,有两位叫慧通的僧人,一位是本寺僧侣,一位是外寺来学习的僧侣。”

“娘娘庙中,也有一位慧通师父。”

“至于钟山寺,一位庙小又和各地寺庙来往走动更为频繁,所以他们寺中僧侣流动性很大,而叫慧通的僧人,在近三年从各地就有三位慧通师父!”

杜九言再次看玄吾,“那么,你们是如何迅速地,在这三位慧通师父中,筛选出死者的?”

“阿弥陀佛,一开始我们不知道,但说了名字又说了特点,自然就对上了。”

杜九言摇头,“屁股有胎记,如此隐晦的地方,若看到了自然会记得,既然记不得,就不存在想到一个大众化的法号,就能记得他的脸。”

“为什么记得?”杜九言扬眉道:“因为在慧通失踪被杀的时候,你们就知道了!”

玄吾一愣,摇头道:“没有,我们怎么可能知道。我们都以为他离开了钟山寺。”

申道儒也是一怔,杜九言居然从这个点去辩,这倒让他意外。

“杜先生,这种事不过是你的推测,我们无权阻止你推测,但你也不能用你所推测的观点,来审问逼迫我的请讼人承认它。”申道儒上前一步,强势道。

杜九言摆手,“这不是观点,这是事实。他承认不承认事实就是如此。”

“事实是靠证据说话的,而非你口述强调就能成立的。”申道儒道。

杜九言笑了笑,“那么我来摆一摆事实。”她接着拿出一张纸,“这位慧通大师,非死者。”

纸上列着另外一位慧通的名号和经历。

“这位慧通大师是登州人士,三年前曾来钟山寺交流学习四天,这个四天他做了三件事。第一,他在庙中和别人打了一架,第二,他砸了钟山寺的斋堂,第三,他推倒了宝殿的香炉!”

“做完这些后,他愤然离去,再没有回来。”

“迄今为止,这位大师在钟山寺中闹的最凶,脾气最坏的一位僧人。若钟山寺中僧人们的记忆没有衰退,人没有傻,是不可能在短短三年后,就忘记了这么一位脾气火爆的慧通。”

“可为何,在我们去询问的时候,他们却一口否认不知道,而隔日崔巧认罪后,官府再去确认,他们却立刻确认是死者,而非是这位慧通。”

“人在记对方的时候,更多的时候是从事件去记忆,此慧通自是比其他两人更有记忆点。”

“所以,”杜九言看着申道儒,道:“我才说,他们从一开始就知道,死者慧通被崔巧所杀。”

后堂内,靖宁侯颔首道:“确实如此,不算亲近的人去回忆一个人的,首先想到的是这个人的特点和他做过的事。”

“这样比较好记。”太后赞同道。

“是,我一直记得小时候我姐姐给我擦鼻涕,我不记得姐姐的样子,但是我记得她给我擦鼻涕,还说我淘气。”鲁念宗笑嘻嘻地道。

大家都笑了起来,鲁夫人无奈地道:“让大家见笑了。”

大家都知道鲁念宗虽二十几了,但脑子还是小孩,所以并不介意。

申道儒想要反对,可不等他说话,杜九言已经看向玄吾,“玄吾大师,我说的有道理吗?”

“行吧。”杜九言不等他说话,接着道:“既然他们知道,本寺的僧人被杀,可为什么不报官不认尸呢?”

“原因只有一个,因为他们心虚!”

门外听众纷纷点头。明知道同门被杀了,还不去认尸,那肯定有问题了。

“为什么心虚,他们在怕什么?”杜九言负手走了两圈,“他们害怕的,就是此时此刻,官府会顺着慧通的死,而查到钟山寺的龌蹉。”

杜九言大声道:“百年古刹,无数的信徒给你们奉上香火,朝廷每年拨款养着你们,不是让你们躲在庙里喝酒吃肉,做一个花和尚!”

“你们如此,对得起你们的信徒,对得起养着你们的朝廷吗?!

------题外话------

谢谢大家的月票!这个月只有三十号,而今天二十九号啦,千万不要浪费了月票呐,么么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