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大讼师 > 第352章 奇怪绳结(二)

大讼师 第352章 奇怪绳结(二)

作者:莫风流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1-10 08:06:01 来源:88小说

“茅道士呢?”出客栈就没看到他,杜九言奇怪,“他不是来捉鬼了吗,让他带路,找人去。”

桂王回道:“在客栈里补觉,说昨晚太辛苦没有睡好。”

杜九言无语。

陈朗和田卯一起从棚子里出来,陈朗道:“我带着小萝卜他们回下河镇,看着天说不定还要下雨,留在这里不安全。”

“让顾青山和乔墨陪你们回去。”桂王招呼了一声,顾青山和乔墨应是,去准备马车。

陈朗带着三个孩子回镇上。

杜九言和桂王沿着圩埂下去。如果水位退了,这个圩埂应该很高,两人不急不慢地往下游工棚去。

很近,就算是晚上也顶多一盏茶的脚程。

“『露』面这么宽,想要摔下去也不是容易的事。”杜九言在工棚前停下来,招手喊了在生火做饭的一个『妇』人。

『妇』人有些害怕,一边走路一边擦着手过来,行礼道:“两位大人。”

“你是跟着来,给他们做饭洗衣服的吗?怎么称呼?”杜九言问道。

“我姓姚,我男人姓李,叫李双,他就在水里头,刚才你们就喊他上来问话了,他这几天腿疼,走路很瘸的那个。”姚氏道。

杜九言知道是哪个。

“他们二十个人出来做事,身边没人照顾不行,所以我就跟着出来了,每天给他们洗衣服做饭。李头也给我工钱,一天八十文钱,做几个月我也能挣不少钱呢。”

姚氏说着笑了起来,“我孙子今年读书了,可聪明了。他说他一定好好读书,以后也要考功名做大官,孝顺我们。”

“真有出息,一定能考上的。”杜九言笑着问道:“你们李工头的酒量好不好,经常喝醉吗?”

姚氏想了想,“这个我不晓得,大人等一下啊,我去问问。”她说着就手脚麻利的下了圩埂,冲着水面吆喝着,水声太大杜九言没有听清。

过了一会儿姚氏又爬上来,“他们说东家一次能喝一坛子白干,喝完了照样干活,一点事不碍着。”

“不醉?”杜九言问道。

“醉肯定有点的,谁还能喝一坛子酒不晕的,就是没有那么醉。”姚氏道:“他喝醉撂倒睡觉的话,估计还得再来个两大碗。”

杜九言和桂王对视一眼,桂王道:“你做事去吧。”

“是!”姚氏跑回去,过了一会儿抓两个烤地瓜出来,一边走一边吹,“两位大人,我刚烤好的地瓜,可香了,给你们吃。”

说着,把地瓜递过来。

地瓜放在炉子上烤的,上面还有泥巴,但确实能闻到一阵香气。

桂王看着杜九言,杜九言看着他。

“多谢。”杜九言接过来,“很香,我们这就吃。”

姚氏很高兴,“炉子上还有,吃的好我再给你们送去。”

杜九言道谢,递了一个给桂王。

两人一人捧着一个地瓜,往前走,桂王低头看着滚烫的地瓜,嫌弃地道:“我怎么记得,这东西是养猪的?”

“王爷,您不是号称过过艰苦生活的吗,没吃过地瓜?”杜九言道。

桂王道:“再艰苦我也是王爷,还能寒碜地去和猪抢吃的?”

杜九言撇嘴,拉着他,“到这里来。”她自己蹲在圩埂边上,“来,王爷请蹲下!”

桂王蹲下来。

两人面对着水面蹲着,杜九言撕开地瓜的皮,黄澄澄的肉『露』出来,香气扑鼻很有食欲,她咬了一口,“很香甜。”

桂王换了个舒服的姿势,剥开塞嘴里砸吧砸吧,“还行。看来猪的待遇也是不错的。”

“大人,九言,”焦三从下游回来,老远就看到两个人,岔腿蹲着手里捧一堆黄澄澄的东西,他快步跑过来,长吁口气,“吓我一跳,原来是地瓜啊。”

“你再说一遍。”桂王盯着焦三,“你认为不是地瓜的时候,在想什么?”

焦三拱手,“大人,属下还有事,这就去忙了。”

说着,脚底抹油溜走了。

桂王将地瓜皮摔地上,冷笑道:“韩当,给姚氏钱,把她手里的地瓜都买了,今晚的饭除了地瓜,一概没别的。”

“爷,”韩当小声道:“我、我没说话。要不,只给焦三买?”

桂王撇了他一眼。

韩当灰溜溜地买地瓜。

“大人,”杜九言在江水里洗了手,看着湍急的水面,低声道:“这江面树和杂草不多,被缠在水底的几率不高,你说,如果没有沉在江底,大约几天会付出水面。”

“两三天。”桂王道。

那现在就有三天的时间,按道理说应该是要浮出水面了。

“蛙子,”杜九言招呼远处的蛙子,“你骑马,沿着江和各村的村长里长说一声,让各村的村民都关注一下水面。”

蛙子应是,骑马去了。

找了一个下午,一直到第二天下午,没有任何消息,包括沿江的村民和渔民,没有人发现有尸体浮在水面。

而附近各县,也没有消息。

“这找不到,可能就找不到了。”大家坐在工棚的里头,焦三凝眉道:“第四天,如果掉水里,肯定会浮出来的。”

桂王回头看着江水,道:“捞!”

“捞?”田卯最先的反应,“大人的意思,是要下水捞尸吗?”

桂王颔首。

“这江面这么宽,也不知道冲那里去了,不好捞啊!”田卯道。

桂王扫了他一眼。

“那……那就让那些工匠捞吧,只有他们水『性』最好。”田卯不敢反对,立刻改口应了。

桂王点头。

下午,十九个工匠并着两个水『性』好的年轻捕快下水,每个人腰上都拴着麻绳,每人相隔一丈的距离,在水里进进出出。

桂王坐在圩埂上。

起风,开始下起了细雨,天『色』渐渐暗下来。

忽然,就听到远处水里有人惊呼一声,喊道:“快过来,这里有东西。”

喊的人距离工棚的位置足有三四丈。

大家都朝那边跑去,岸上火把点了起来,十几个人沉水底去找东西。

杜九言站在岸边,打量所有人的神『色』。

“是人!”水里的人喊道:“是个人!”

过了一会儿,水里的尸体被拖了上来。

尸体穿着一套黑『色』的褐衣,脚上没有鞋子,身上背着个包袱,浮肿发涨,脸被泡的发白面目全非,样子非常可怖。

桂王去找杜九言,以为她会害怕,但她已经上前去,戴着尸大给她的手套,在研究死者胸前包袱系的绳结。

“这个结很紧啊,我还是第一次见。”杜九言和施常阳道:“能画下来吗?”

施常阳道:“不确定。”

“给我。”杜九言摘了手套,捧着施常阳垫着木板的记事簿,十几笔就勾勒出绳结的样子,将画板还给施常阳,她又解开腰带,在自己身上试了试。

扎不起来。

“怎么了?”桂王问道。

“等会儿和你说,”杜九言将自己腰带扎回去,就动手去剪开李二身上的包袱。

留着结,从侧面剪断。

“是李头!”工匠里有人喊道:“初八那天他就穿的这件衣服。”

“是他没错,这脸虽肿的面目全非,但还是能看出来的,是他没错了。”

“李头,”有人哭着。

气氛顿时压抑起来。

“银子!”杜九言拆开硕大的包袱,包袱里装着银锭子。

点算了过后,一两没有少。

“他那天就带这个包袱来领钱的。”田卯和众人道:“那肯定是李二了。”

“果然是失足滑水里淹死了。”田卯道。

桂王和杜九言都没有接话。桂王问尸大,“是淹死的吗?”

“鼻子里有泥沙,看样子应该是。”尸大说完看向杜九言,意思是这具尸体能不能解剖。

杜九言道:“再等一天,你先想别的办法。”

解剖的目的,是为了查明死因,如果死因能够确定,那自然就能免则免了。

“好,”尸大低声道:“从鼻子里的情况来看,应该是溺水。”

人溺水的时候是会呼吸的,鼻子里就会留下一些诸如水草和泥沙之类的东西,如果能切开气管,会看到更加清楚。

但如果是人死了以后下水的,那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先抬到棚子里去,天亮以后再看。”桂王道:“大家都回去歇着吧。”

众人合力将李二的尸体抬回去。

桂王和杜九言、跛子以及焦三和尸大父子两人去了银手的工棚里。

顾青山和乔墨守在外面。

“九言,你刚才一直在看绳结,是有什么问题吗?”焦三问道。

“你们看。”杜九言将李二剪开的包袱拿出来,铺在地上,又脱了手套给大家示范,“这个绳结的系法很特别,看着是个活扣,但只要解的不对就成了一个死扣。”

“我问过,李二不是左撇子,那么如果这个包袱是他自己扎的话,方向就应该是相反。”

自己系绳和别人帮忙,扎的方向是不一样的。

“你的意思是,他身上的包袱,是别人扎上去的?”焦三问道。

“是!是有人帮他系的。”杜九言道:“还有个关键点。二百两银子称重的话,估计得有十几斤重,背上身上足以让他沉在水底。”

大家一脸惊讶,跛子道:“他杀?”

------题外话------

鸡头米也是一味中『药』,名字叫芡实。有健脾的作用。它长在水里,和藕一样顺着杆子从泥里抠出来,浑身都是刺,剥起来的感觉像板栗,但打开后又像石榴。哈哈,是个很奇异的植物。

月票很给力,谢谢你们,放好几天不见的老李出来,给你们跳一段扭屁屁舞吧,哈哈哈哈。一定很**。

关于红包,有姑娘还不知道怎么领取。投完票后回到本书的主页面,在右上角有个红『色』的红包标致,投过几张月票就可以领取几次红包。就算是上午九点投的月票,下午也是可以来领的,系统还是很人『性』化的,哈哈。

红包是拼手气,有的只有一个潇湘币,有的则是几十个,有多少全靠当下红包君的心情。总之很调皮就对了。

最后谢谢已投正在投和即将投的月票的大家,老李爱你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