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玄天后 > 二十六、意外之变(中)

玄天后 二十六、意外之变(中)

作者:因顾惜朝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27 21:18:05 来源:88小说

这没什么定数,之前有一批御前侍卫,跟着明瑞、傅恒、海兰察这些人外放,没死的都升官了,要不就是在京营之中当都统领兵,要不就是外放到各地当总兵提督的武官或者是当道台起步的文官,故此这些功臣们放出去了,御前侍卫又缺了一块,领侍卫内大臣请皇帝的旨意,是否要在原本有的这些御前侍卫挑好的补到养心殿侍卫来,皇帝说不必,就直接在外头挑。

皇帝这么说,底下的人自然更高兴,这一下子,又多了好多人可以凑在皇帝跟前了,所以不仅是领侍卫内大臣赚了一个钵满盆满,就连阿赫布也拿了好些好处,所以他压根就不在意福康安的吐槽,“横竖都是八旗子弟,差不到哪里去,若是不服您管教的,三爷只管告诉我,我就马上料理了他们,赶出去,让他们在养心殿外头去当差,当不了这个乾清宫侍卫!”

大内之中侍卫有两个不同的序列,亲自在皇帝身边随扈的是乾清宫侍卫,其余的侍卫都是乾清宫之外的侍卫,从天正皇帝将养心殿作为自己的寝宫之后,乾清宫侍卫实际上变成了养心殿侍卫,但名号上还是用原来的名称,乾清宫侍卫是序列之内待遇最好,升迁最快,也不是寻常的八旗子弟就可以当的,侍卫和侍卫还是有区别的,富祥那种,就是纯粹苦力了。

福康安点点头,“这些人还是你带着,要调理顺了再送到万岁爷跟前,养心殿,他们还不能直接进去,先是做粘杆处的事儿罢。”

阿赫布自然知道轻重,“明白,这些新来的,什么规矩都不懂,我先让老人带着他们到处查一查东西,捉知了罢了!”

粘杆处原本是夏日里头拿着竹竿把嗡嗡鸣叫的知了粘走,所以设置了这个一个机构,后头天正皇帝将这个机构作为刺探秘密和处置一些见不得人的差事儿,一时间外头的人听到粘杆处不由神色巨变,而本朝之后呢,永盛皇帝换了父亲的方法,粘杆处除了真的要解决知了的问题外,还要负责提前在皇帝出行到某一处之前,先进行检查,排摸四处是否安全,然后在居高临下的位置布控,确保皇帝的安全,所以这个差事儿,还是比较重要的。

福康安还和阿赫布说了一些别的要注意的事儿,阿赫布再把这些侍卫的来历都说了说,“都是有背景的!当然了,比不过咱们三爷,”阿赫布笑嘻嘻的说道,“说来奇怪的很,以前可没有这么多大家的人来,这一次来了不少,什么大学士,什么总管什么都统的,都托了人来要进养心殿伺候呢。”

福康安微微皱眉,“我也有不少人来问,只是我一概不理会,富察家不缺这些个,所以也就罢了。”

才说了几句话,前头李玉就派小太监来请福康安到前头去,福康安于是忙离了这里,到了前头去,李玉问福康安,“三爷,万岁爷说,午后见了大臣,想着要去西苑乘船,然后在紫光阁用晚膳。”

福康安点点头,“知道了,我会叫人安排下去的,”福康安奇道,“怎么要去紫光阁用膳?”

“大约是为了十月份的武进士考校,”李玉笑道,“这不是每年都要去紫光阁吗?”

大玄朝,西苑这里的紫光阁,原本是前朝正德皇帝的跑马之所,就作为答谢宴皇帝殿试武进士和检阅侍卫大臣较射之所。从康宁二十九年后,每年十月十八日左右,皇帝在紫光阁前考试武进士马步箭、弓、刀、石科目。并由皇帝钦定一甲三人,二甲五人,三甲前列十人的人选。入选者,择其优秀充当御前侍卫。康宁帝曾留有紫光阁阅射诗一首,中有“队引花间入,镳分柳外催”之句。

福康安点点头,御前侍卫所以要提前先去西苑检视巡查,确保没有什么闲杂人等骚扰到皇帝游船的兴致,而用膳的事儿,自然是会由御膳房承应,李玉会交代下去的,这不是福康安管的事儿,两人还在讨论一些细节,外头有人急匆匆的跑了进来,气喘吁吁的,手里头还捧着一个东西,李玉忙走到跟前,“哎哟,怎么回事儿,”他瞧见了是小太监,“怎么一点规矩都不讲了!这可是养心殿!”

那个小太监气喘吁吁的端起了手里头的盒子,见到了那个盒子的样子,李玉忙止住了唠叨,“赶紧着,赶紧着!”他抢过了那个盒子,“天老爷!这是从哪里来的六百里加急!”

六百里加急?

这是非常重要的军情奏报了,六百里加急就是要求一日骑马奔驰六百里而不得休息,沿途驿站必须无条件换马匹提供吃食,让最重要的军情可以最快的让皇帝知道。

福康安也忙到了养心殿内,皇帝已经开始拆封条了,封条上的大印,福康安离得远了些,看不真是哪一位将臣送来的,皇帝心急了些,一下子就将封条撕开,打开那个长条木盒,里头躺着一本奏折,打开一看,皇帝的脸迅速的沉了下来,“好一个阿桂!”

他将折子掷在平滑光亮的金砖地面上,那折子一下子滑出去了很远,恰好就落在了福康安的脚下,李玉不敢说话,福康安捡了起来,重要军情,他不敢擅自打开,于是复又送到了皇帝的桌上,皇帝显然心情不好,但并不是雷霆大怒的那种,反而是微微冷笑,“真是无能!这才过了小半年罢了,怎么,缅甸就又闹起来了!”

“什么?”福康安惊讶说道,“缅甸业已平定,怎么又闹了?”

永盛三十二年九月十三日,永盛皇帝接到阿桂奏报,木邦有孟牙、孟容等几个土司反叛,商道一下子断绝。

皇帝下旨呵斥阿桂办事不力,免去其钦差大臣,但仍然让其继续当云贵总督,“缅甸新附……尔该要抚民为上,务保缅甸平安,云南无事,其余之小事不必萦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