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 > 第90章 找钱

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 第90章 找钱

作者:俊秀才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0 07:02:13 来源:书海阁

具体来说,九百多万人,最少按照二百万个家庭计算,哪怕只有一百万人来做工,他们每个月最少需要的粮食都是一石。

依照一升米四十文来计算,一石米便是四千文,合计四两白银。

一百万人一个月便是四百万两银子,两个月便是八百万两,三个月更是高达一千二百万两。

真当朝廷能凭空变出银子来吗?

是。

户部现在账上还有一千五百万两白银,足够这一次的用度了。

可那跟三千五百多万石粮食一样,都是动不得的。

别说是一千二百万两了,就是四百万两,户部肯定都不愿意给。

而且他们的吝啬是理直气壮的。

诺大一个国家,哪里不用钱?

你要是一下全部花光了,等到急需用钱的时候,又该怎么办?

特别是为了保障京中官员们的用度,以及十几万禁军及其家庭的用度,户部是必须要留有老底子的。

苗炎同样也知道,内务府肯定也有钱,但出于同样的原因,不可能拿出好几百万来。

尤其是昨天晚上内务府才和户部一道,各出了三百万两银子赈灾。

户部出钱赈灾,那是朝廷的职责。

可内务府乃是皇帝的小金库,是他的私人财产,根本没有理由一次次的承担赈灾职责。

不然哪怕内务府有一座金山银山,也完全不够用的。

皇帝这些年各种矿山、皇庄等等地方的收益,已经大部分的贴了出来。

这也多亏景和一年到二十年的风调雨顺,这才让皇帝在理清先帝的一堆烂账之余,还能存点钱。

不然这些年如此多的灾难祸害接踵而至,他每年再多的收益都顶不住啊。

反正苗炎是没办法变出一千二百万两银子的,他只能看看柳铭淇能不能再创造一个奇迹了。

结果,苗大人听到了一个最让他觉得不可思议的回答。

“可以得到钱的方法多了去了,就看陛下您愿不愿意用而已。”少年这么说道。

苗炎头都晕了,我想了那么久没想出来,你却有很多种方法?

景和帝也差不多的表情,“你倒是说说看。”

柳铭淇道:“户部和内务府的库房里还有布匹绫罗绸缎吧?全部卖了,至少也能得到几百万两银子吧?”

“呵呵!”

景和帝想也不想,挥手道:“下一条。”

布匹绫罗绸缎那是比粮食还要紧要的物资,主要是准备跟周边国家做生意的重要物品。

如果没有这么一大块的收入,朝廷的各种开支怎么来?俸禄怎么来?

光靠每年田赋得来的粮食吗?

“我听说甘肃那边新找到一个铁矿,已经开始开采了,好像规模不小的样子。”柳铭淇道:“现在这么缺钱,不妨把这个铁矿山给卖了,分成一百份,一份五万两银子,保证几天之内五百万两银子就到手。”

景和帝皮笑肉不笑的看着柳铭淇,“我大康朝还从来没有卖过矿山的先例,你一上来就叫朕卖矿,是拿朕当亡国之君吗?”

您这表情,是玩不起,要一拍两散了吗?

好吧。

你皇帝你老大。

柳铭淇无可奈何的又说起了第三点:“那么最实际的便是卖临时盐引和茶引,只要肯给钱,我们就卖,这样便同样可以短时间内获得大量银子。”

景和帝这次没有马上反驳了。

可苗炎却道:“殿下,如果超发盐引和茶引,恐怕迎来大规模的混乱啊。”

“这个我知道,也仅仅是应急的罢了。”柳铭淇道:“反正也是临时的,最多混乱一两年,便可以恢复正常了。”

“您说得轻巧。”苗炎道:“粮商比起盐商来,什么都不是。触动盐商的利益,那可是引发的风波大了去了!还有茶引也是,历来各大边茶商人都是财力雄厚,要是他们闹起来,朝廷也不好做啊!”

盐商不用说了,天下的其余所有商人加在一起,可能也就是跟盐商们差不多有钱而已。

茶商,这里主要说的是销往边疆茶叶的商人们。

他们从内地买了茶叶,去西北和东北的边疆销售,外族人是非常需要茶叶的,这是他们的生活必需品,所以这些茶只要去到草原上,跟盐一样,绝对赚得盆满钵满。

两种商业都是大型的买卖,都有极大的势力,都不好惹。

“这些困难我都明白。”柳铭淇颌首道:“但是想要做什么事情,又岂能不得罪人?和光同尘,便可以悠悠闲闲的做官,但这样好吗?”

苗炎闻言一愣,旋即再次站起来,对着柳铭淇又是一鞠躬:“世子殿下所言发人深省,下官受教!”

柳铭淇微微一笑。

这人挺有意思的,虽然看起来严肃冷酷,可是却有错就改,善于虚心求教,是个能臣啊!

“同时得罪两个群体,还是不够慎重。”景和帝此时开口了,“铭淇,你选一个,一个就可以了。”

“那就盐商吧!”

少年毫不犹豫的道。

景和帝和苗炎都是一副“果然如此”的样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想来也是,最有钱的群体,一般都是最容易被盯上的。

“那么发多少盐引合适?又需要具体筹集多少银子?”景和帝问道,“你有数吗?”

“这个我怎么知道,我又不是盐政大臣。”柳铭淇赶紧摇头。

“好,那我就找白恒望来具体询问。”景和帝转头对赵寿道:“传旨,让白恒望即刻入宫。”

“遵旨!”

赵公公又是一阵奔跑。

苗炎果然是一个黑子,他当即就道:“陛下,白卓仪在江南多年,恐怕他会不忍心向他的老朋友们下手啊!”

瞧瞧这话。

连柳铭淇这种官场小白都听出来了,这是苗炎在提醒皇帝,白恒望恐怕屁股要坐歪,不一定会很配合。

景和帝晒然一笑,“每年卓仪的盐政衙门税赋都缴纳得很好,而且遇到事情都有贡献。哪怕是他有一些小毛病,都还是可以的……好了,太升,你不用多说,我就问你,如果坐上那个位置的人,有几个能比卓仪做得好呢?”

苗炎下面的话就被皇帝堵上了。

其实景和帝说的也很有道理。

大家上去都是要吃点喝点拿点的,只要能把该做的工作做得漂亮,而且还能积极响应朝廷,那就很好了。

想了想,少年轻咳了一声:“陛下,我这里有个想法……但是出去之后,我可绝对不会承认是我说的,您也千万别提及我。”

景和帝一听便晓得,这惫赖小子又有什么上不得台面的计谋了。

可他还是忍不住,“好吧,你说说看。”

“您待会儿见到白大人之后,先不要说什么发行临时盐引,就说朝廷决定派出吏部、刑部、大理寺的官员,由金吾卫大军协助,分路详查盐政衙门和盐商们相互勾结,私自超发盐引,从而大获其利的重大案件。”

“啊!?”

景和帝瞠目结舌。

旁边的苗炎也是反应了过来,一张黑脸居然有了一丝笑容:“妙!世子殿下您这个计谋真的……真的太好了!!”

向盐政要求多发盐引,这是在和现有的制度作对,是朝廷的不对。

但现在是要严查盐政和盐商们勾结,利用超发盐引来大获其利的案件,却是化被动为主动了。

只要占据了主动,难道那群盐商和盐政官吏们,还敢唠叨什么不成?

至于说有没有这回事儿,那是用屁腚子想都能清楚的事儿。

历朝历代,谁不是这么做的?

区别只在于多少罢了。

景和帝当然明白这个道理,而且他是最早明白的,因为他之前就已经知道这事儿,就跟他知道漕运总督和自己儿子的手下们,走得比较近一样。

可这些人做得都不过分,同时对他也是忠心耿耿,所以景和帝并不想追究。

保持着这么宾主一场,老百姓们又可以过安稳日子,那也就足够了,不用想着做什么圣君。

但是现在不同了,涉及到了京畿地区九百万人的生计,没有什么比这更重要的了。

柳铭淇一提这个,景和帝惊讶之后,马上就定了主意。

对不起了,卓仪,朕也是逼不得已啊!

……

注:大康朝制曰:税赋之物,分为四类:谷、帛、金铁、物产。谷之品七、帛之品十、金铁之品四、物产之品六。

古代缴纳税赋的方式多种多样,其中物产六种里面的第五种是果、药、油、纸、薪、炭、漆、蜡……果类也是可以作为税赋缴纳的,比如干枣就是很值钱的税赋。

……

下周五中午上架,果奔的。为了给自己争口气,正拼命码字存稿,恨不得穿尿不湿奋战,如此精神,太值得赞赏鼓励了~~~

喜欢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请大家收藏:(wuxia.one)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