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 > 第567章 对和错

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 第567章 对和错

作者:俊秀才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0 07:02:13 来源:书海阁

“夜上海,夜上海,你是个不夜城。

华灯起,乐声响,歌舞升平……”

听着柳铭淇嘴里哼着的小调,萧素琴唇角绽放出一丝笑容。

“殿下~~你这是从哪儿学来的民间小调,挺有意思的。”素老板跟着唱了两遍,便忍不住问道。

这种萎靡的小调,即便是在大康也不常见,听起来有些怪,但却是别有一番风味。

“我也忘记了,最近来了一趟江南,听着有人唱得有趣,便学了过来。”柳铭淇握着她的手,边走边道:“怎么样,这个松江府比起杭州府来?”

萧素琴是前两天到的。

她带来了整个儿的戏班子,还有阮小秋。

毕竟他们是来表演在京城火爆了天的《天仙配》,男女主角不来的话,未免就太轻慢了江南人。

江南可是众位戏曲大家跑堂子赚钱的重地。

这就跟现代的明星们一样,一向很尊重北上广深的消费者。

原因无它,衣食父母嘛!

她随身携带着信鸽可以和柳铭淇联系,所以知道柳铭淇要去松江府,她干脆就直接先到松江府找柳铭淇。

至于说演出的话,那不着急,戏班子准备在江南呆上几个月呢!

柳铭淇这一世是第一次来到松江府,而萧素琴来过好几次了,所以比柳铭淇还要熟悉。

两人本来是三月份就要成亲的。

可三月份柳铭淇还在治理鬼门关呢,怎么可能回去成亲?

所以裕王和裕王妃跟萧素琴商量了一下,把婚礼延迟到了今年的秋天。

萧素琴自己倒是无所谓,这事儿又不能怪柳铭淇,是皇帝的命令。

在这种时候,她选择退让一步,反倒是对以后在德王府的地位有好处。

柳铭淇对她的表现也是挺满意的,两人许久不见,再见面也是亲密了不少。

不然在京里,柳铭淇可没有牵着她手到处走。

在江南的民风要开放一些,特别是这松江府,到处人流拥挤,各处繁忙热闹,船只来回不停,海外各国的商人们也随处可见。

正因为海外族群的人很多,所以带来了各种各样的风格,因此松江府的民风就很开放。

街上嘻笑着打闹的少女,穿着各式新奇服装的少年,在这里都不稀奇。

萧素琴听到柳铭淇问,颌首道:“松江府因为是最近几十年才开发出来的港口,它的人口都是从江苏和浙江过来的,所以融合性很强,也很喜欢新潮的东西。

杭州府就不一样了,那里有着我们中原王朝的底蕴,所以书香气息更加浓厚一些,各种文人墨士要多很多。

这松江府嘛……各种奇人异事很多,还有不少人跟着蛮夷的习俗来学,看起来有些怪怪的。”

少年闻言笑了。

在萧素琴看来,松江府的人们颇有点叛经背道。

可在现代来说,这便是积极融合创新了!

想来不奇怪。

凡是各种港口城市,都是比较开放的,接受知识和各种风俗也是比较大胆的。

历来古今中外,凡是能引领潮流发展的,无不是港口城市。

许多思想家都出自于此。

松江府繁华的地方,并不是它那个比较寒碜的府城,而是从府城到附近三个码头的广大郊外区域。

许多街道和市集,便是修建在外面。

就跟帝京城周围一样。

不过帝京城周围有超过六万禁军、十万驻军守卫着,还有羽林卫这种不惜一切代价剿灭所有土匪强盗的自带干粮军队,所以帝京府的这些生意才做得好。

松江府显然没有这样的条件。

那么为什么他们这里还能这么发达呢?

不怕盗贼和土匪忽然来一个一锅端?

就这个问题,柳铭淇又问了旁边的巩渊。

对!

就是《江南日报》的主审巩渊。

听说柳铭淇来了,他直接赶到了松江府,准备陪着柳铭淇一阵浏览之后,再一同回杭州府。

“这有什么奇怪的?”巩渊笑道,“松江府这边是道上最有名的销赃地,不仅仅是江苏和浙江,就是安徽、山东和江西这几个省份的道上人士,都要到这里来把自己的黑货卖出去。

甚至是连海上做买卖的一些班主道头,也至少有一半的东西是往松江府送的!不然殿下你以为为什么松江府会有这么大的规模,会有这么旺盛的发展活力?

如果是有人把这里毁坏了,他们还怎么销赃?不销赃的话,他们哪里来赚钱?这不是断他们的财路吗?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所以那些凡是敢在这里动手的,全都被联合绞杀了,死无全尸!”

原来如此啊!

柳铭淇哑然失笑,“这算不算是所谓的盗亦有道?”

“您觉得呢?”巩渊反问道。

这家伙就是一个很有反叛精神的炮儿。

哪怕是他崇拜的柳铭淇,他也希望从中怼一下,然后洋洋洒洒的发表在他的报纸上。

柳铭淇也不在意,顺口道:“所有不遵守法令的事情,都是耍流》氓。这些所谓的盗亦有道,我向来都不喜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可是他们无意识的维护了松江府的繁荣。”巩渊道:“您不知道吧?单是松江府的银子税赋,就占据了整个江南的三分之一!刘仁怀总督这些年之所以能做这么多事情,完全是因为有松江府在撑着。”

柳铭淇摇头说:“我要是江南总督啊,我把整个松江府城池给拆了,然后再靠着码头这边修建一个大五倍的城池,生意可以在城里做,也可以在城外做。

如此一来,我收到的税赋一定是比现在还要高好几倍,这么多的钱,够朝廷做多少事情了?凭什么要让那些灰色的势力得到?

有了钱,我也会积极的招募上万名精兵,四处巡逻维护治安,顺带着铲除一下周围的土匪强盗!

这样有战斗力的军队,即便是遇到什么兵荒马乱,也能派上用场,也能更让大家安稳,更有利于发展松江府。”

巩渊乐了:“按照您这么想,是不是苗大人会这么做?”

“我又不是皇上,怎么知道苗炎会不会成为下一任江南总督?”柳铭淇摇头,“不是说刘仁怀手下第一大将苏凤是最佳人选吗?”

“以前是这样的,可现在苗大人来到了江南,他的地位和威望比起苏大人来,可又要高出许多呢!”巩渊有点遗憾没有听到内幕消息。

苏凤是浙江巡抚,也是苏小雪的父亲。

朝中大佬对他的评价非常高,连柳铭淇都听了很多次——他的消息来源自然是京城的民间阁老团们。

巩渊又道:“殿下,如果按照您所说的,断绝这些盗匪们的交易渠道,陆地上的倒也罢了。可海上的这些呢?他们可都是杀人不眨眼的海盗!如果惹毛了他们,他们随时来进攻沿海城镇,那不是就麻烦了吗?”

巩渊不知道,自己正好说中了我大明中期时的那种情况。

所谓的倭寇侵害沿海城市数十年,实际上大半都是那些假倭人,就是一些大海商们和大明的海盗们假扮的。

所以当时在大明,以“斩倭寇头颅得赏”,也要分辨出到底是真倭人还是假倭人。

这些人其实都是畜生,只是为了烧杀抢掠得到钱财,才这么做的。

至于为什么要扮作倭人?

倒不是他们脸皮薄,而是倭人战斗力强横,而且非常残忍,许多江南的军队和平头老百姓,都很怕倭人,遇到倭人战斗力都大大的下降。

因此扮作倭人,更加方便他们烧杀抢掠,仅此而已。

直到他们遇到了戚爷爷,才被杀得人头滚滚,最后被杀绝了。

真是大快人心!

回到眼前来。

柳铭淇道:“对于一切来我们这里做生意的人,大康都欢迎!只要不在大康作恶,他们在外面做了什么事情,跟我们有什么关系?”

巩渊料想不到他居然是这么想,“殿下,您不会觉得他们的钱很脏?”

“当然不会。”

柳铭淇摇头,“脏的是人,不是钱……长凤啊,你要记得一点,只有我们摆脱了穷困,得到了富足之后,才有能力去改变一些事情!如果我们不做他们的生意,他们去和东瀛人做买卖了,东瀛人拿着他们的商品来卖给我们,你收还是不收?”

“这个……”

巩渊哑口无言。

他毕竟不是生意人,更没有那么灵活的脑子,遇到这种明显的绕弯的问题,显得非常为难。

柳铭淇道:“东瀛人卖的东西那么多,你知道什么是赃物?如果你不知道,你买了,那么是不是由东瀛人在中间赚到了钱?他们赚到钱,就开始修船培养军士,然后直接杀到大康来……就像是这一次可能做的那样!你说这样的后果严重不严重?”

巩渊无话可说了。

他埋头思索了起来,再也没有和柳铭淇谈话的兴趣。

少年说的这些,对他的很多观念,都是一种巨大的冲击。

事实上,这也是现代文化和古代文化的区别。

现代更加讲究实用,以及在这些复杂的伦理道德背后,挖掘出更加深层次的意义。

古代不一样,错的就是错的,对的就是对的。

他们不会考虑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对错实际上是可以颠倒的。

但具体这个到底怎么来判断好坏,那就不是柳铭淇能主导得了的,他只是负责说出来,让大家参与讨论。

讨论的地方,自然是《江南日报》。

巩渊这一次过来,可不仅仅是迎接柳铭淇那么简单,他还要和柳铭淇商讨更多的要素。

比如说,最近在江南闹得红红火火、沸沸扬扬的“倭人入侵”消息。

这个事儿已经在《江南日报》上面刊登了好多次了,每一次都有不少人在上面发表自己的看法。

总的来说,还是觉得倭人恐怕会趁火打劫的人居多。

毕竟北方的乞颜,还有东北方向的室韦,都已经开始打起来了,传说东瀛人和他们有秘密协定,许多人也相信这个。

既然倭人要来,那么当然大家需要安全的保障。

本来一开始大家是想要让刘仁怀给出一些承诺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可还没等刘仁怀说话,这边《江南日报》就爆出了苏州城的一群富豪们吝啬成性,明明德王爷给他们指出了“紧急时刻可以资助漕卒军费”来保卫苏州城,但除了戴家捐赠二十万之外,他们都偏偏不肯的事件。

这下子除了戴家之外,苏州城的大大小小富豪,家里内外全都被扔了石头、臭狗屎、烂菜叶子等等。

他们家里的人,出门就要被痛骂,各个店铺门口,更是被人贴上标语,痛骂不已。

苏州人骂人是很有天赋的,也敢于骂人。

那些富商们被闹得无法安宁,本来他们都还是硬挺着的。

即便戴家已经率先捐赠了二十万两银子,但跟随他们的人还是零零散散,并不多。

可这时候苏州织造于桥站了出来,召集了几位生丝、丝绸大商户谈了一下,转而他们便宣布总共捐赠一百五十万两银子,积极支持苗总督的训练新兵政策。

有了他们的打开局面,后面在苏州做丝绸相关生意的商户们,才开始了慢慢的捐赠,然后波及到了几乎所有的富豪们。

除却一些铁公鸡,一口气募集到了三百万两银子,直接交到了苗炎的手里。

苗炎也干脆,直接回话:“一旦苏州有事,漕卒必然不顾生死,尽力为之。”

他这么回话不要紧,可外面的舆论却都炸了。

凭什么啊?

他们给了钱就该保护他们吗?

我们没钱,你就不保护我们吗?

大家都是朝廷的子民,不能这么厚此薄彼啊!

《江南日报》上面,痛骂苗炎的人不计其数。

江南的民情也有渐渐被煽动和暴躁慌乱起来的架势,各个地方的民众们甚至开始质问起了官府。

特别是那些小一点的地方,他们要求官府赶紧的想办法,不然他们可不管,到时候就全部往杭州、苏州、淮安、扬州等等大城池跑!

巩渊眼看着有点控制不住局面,便想到了找柳铭淇来询问,后续该怎么办。

毕竟披露这些消息的始作俑者,正是这位德王爷!!!

……

别吐槽啦,都200万字了,还能保质保量一天8000,从不缺更,如此坚挺人品,该呵护才对~~

喜欢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请大家收藏:(wuxia.one)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