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 > 第441章 佳作传世【第一更!求全订!求月票!】

从朱雀楼回来,柳铭淇继续埋首于对于弹簧知识的整理撰写之中。

关于柳铭璟说的创造出新的酒一事,少年是想都没有想过。

在古代,耗费大量的粮食来酿造酒,本身就是一种犯罪。

除非是柳铭淇打通了东南亚菲利宾、印尼和马来西亚的通道,或者是直接把中南半岛给吃下去,否则他绝对不可能去酿酒。

任何的诗情画意,都比不上老百姓肚子里的那一碗饭。

我说的。

在柳铭淇认真写东西的时候,外面却已经又开始为了他而沸腾了。

裕王府的印刷工坊已经今非昔比。

他们靠着完美的印刷质量和速度,已经稳稳的居于京畿地区第一把交易。

平日里那些寺院和道观需要各种发放给信徒们的经书,都会委托裕王府印刷工坊来做。

因为裕王府印刷工坊做出来的书籍,字迹清楚不散墨,质地软而又不瓤,最重要是价格也不贵。

佛门和道家也要讲究一个性价比,于是裕王府印刷工坊每个月都会印刷超过十万本的东西,不仅仅供应京畿地区,附近的河北、甘肃、安徽也都有涉及。

这还是他们没有全速开动马力。

使用了活字印刷的工坊,更换版本和印刷时间大大的减少了。

只不过是因为现在还没有那么便利的交通条件,所以需求量不够多,他们不会盲目的扩张。

哦,对了。

《劝学》这篇文章,被裕王府印刷工坊印刷成了薄薄的小册,一口气印刷了上千万册,到处送给学子们,连私塾的小孩子们都有。

对于裕王妃来说,这是她的骄傲,恨不得让全天下每一个人都看到她儿子写的《劝学》。

拿到了柳铭淇新着的话本《天仙配》,参照之前《梁祝》的火爆反应,素老板定下了京畿地区刊发十万册,全部总共刊发三十万册的决定。

最开始印刷出来的这一批话本,趁着枯水期来临之前,大运河还有一点运输时间,直接往江南发。

然后再从京城往周边辐射。

未来老板娘发话,印刷工坊立刻停下了别的所有的事情,直接先印刷起了《天仙配》。

《天仙配》这个故事,一个理科生来写,写到差不多十万字左右,已经是非常厉害了。

毕竟柳铭淇又不是俊秀才,一口气可以水上一百万字,就这么一个故事,他能写到哪儿去?

但是话又说回来,正因为柳铭淇是理科生,所以一些很不合情理的情节,都被他给修改了一下。

至少看上去没有那么的傻大白,好歹也要合符事实一点。

这个年代的写故事的人,大多没有柳铭淇这么讲究,哪怕是再怎么矛盾的事情,他们都能写到一起,一点儿也不会尴尬。

反正只要他们自己不尴尬,那么读者也不会尴尬。

好了。

说回来。

在一口气先印刷了二十万册送到江南去之后,这边的京城也开始小量的开始了铺货。

以现在柳铭淇的名声,特别是在《梁祝》之后,他的基本盘已经形成了。

一看到各个书坊门口打起了“德王殿下继《梁祝》后,又一部鸿篇巨着——《天仙配》震撼推出!”的标语,无数痴男怨女便涌了过来,纷纷买上一本支持。

好家伙!

古代人也有这样的宣传语,直接放在一千年之后,都不会落伍。

偏偏大家还吃这一套。

京城里面别的不多,勋贵子弟、宗室子弟、朝臣子弟们一大堆,另外各种富商富豪一大堆。

这和后世是一样的。

别看首富不是在京城,但京城的富豪总数量比起上广深都要多。

有这些人捧场,再加上了花楼姑娘,有点闲钱人家的子女们,也都去买了一本,轻轻松松销量就突破了两万册。

这样的销售数量,俨然已经是很厉害了。

寻常的话本,能卖一千本的都不错。

然后剩下来就被盗版给收割了。

裕王府出版的《天仙配》不但本身写得好,制作的工艺也很好,值得长期保存,所以才能卖这么多。

就这样,市场上各种盗版已经飞了起来,这事儿连帝京府衙门都没办法管。

盗版这种事情,千年之后都没办法解决,更别说现在了。

卖出话本是一回事儿,再看《天仙配》的内容,又是另一回事儿。

有了上一次《梁祝》“致郁”的表现,许多人拿着书的第一反应,还是有点心惊胆颤。

他们想要看,却又害怕再次看到那么悲剧的故事。

尤其是以那些夫人小姐们最为纠结。

但不管如何,他们还是要打开来看看,才会甘心。

结果这么一瞧,嘿,果然大部分没有出他们的所料,这又是一个悲剧的爱情故事。

可是呢,德王在最后却又给这对夫妇安排了一线希望。

用鹊桥来安排他们相会,至少一年能见一天。

就是这么一点点小小的善良,一下子让前面哭得梨花带雨的一群姑娘小姐们破涕而笑,众多年轻人握拳欢呼。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看吧。

读者们就是这么的容易满足。

有了《梁祝》的故事打底,《天仙配》只要稍微有那么一点希望,他们都心满意足。

更别说在倒数第二页的“银河相会”插图之后,最后一页德王还写了一首词在上面。

《鹊桥仙·纤云弄巧》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毫不夸张的说,只要是文人骚客,痴情女怨情妇,一看到这首词就会沦陷。

跟之前《锦瑟》的“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有异曲同工之妙。

江南第一才子荆睿思,看到这首词的当天晚上,就在聚会中大声的背诵出来,还莫名其妙的大哭一场,边哭边喊“德王殿下真乃人间至情至性之人,写尽了情之辗转反侧,肝肠寸断。”

好吧。

所有人都觉得,这家伙肯定是之前受过什么情伤,所以才会被这么激动。

又有人去问江南第一狂徒巩渊,这个最着名的柳铭淇的疯狂崇拜者则是毫无波澜的道:“难道德王殿下写什么好东西出来,是很值得惊奇的事情吗?诗词之道虽然是小道,可德王殿下仍旧能傲视众生,这也是理所当然的。”

是的。

巩渊向来不喜欢那些情情爱爱的东西。

他最爱的还是柳铭淇的两个经典论述——“舍生取义说”和《劝学》。

认为这才是大爱,才是人一辈子应该去学习和深究的道理。

甚至于最近巩渊还写了一篇多达万字的《劝学》读后感,拿出去也震住了许多人。

据说就连法家的大佬苗炎,看到这篇文章都想见一见巩渊。

可巩渊拒绝了。

他的志向不在朝廷,而在怎么去纠正朝廷的弊端,让他们更好的为天下子民服务。

幸亏这是在大康。

如若是在我大清,恐怕巩渊已经凉了。

……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欣喜。

有一家人肯定是很头疼的。

礼王府里面,礼王和儿子宁王,便相对而坐。

“你看了铭淇的《天仙配》了,怎么样?”礼王问儿子道。

“很好,立意好,文笔好,情节好,也拥有丰富的想象力,不愧是铭淇!”宁王柳铭观由衷的赞赏道。

礼王哭笑不得,“你就这么推崇他?”

“当然!”

柳铭观点点头,“爹,孩儿知道你的意思,我和他是竞争关系。但铭淇的确是很有才,这是不容置疑的。”

“他有才,不就衬托出你才能不够吗?”礼王反问道。

“这倒不一定。”柳铭观笑道:“铭淇只是有才,可他这种才能,和朝廷朝政是格格不入的。他对于系统的朝政是一点儿都不熟悉,也不上进……您总知道他先前对三个人事问题的回答吧?”

“哈哈!”

一想起这个,礼王就笑了起来:“不知道!不知道!不知道!这个小家伙,还真是如同裕王府宣扬的那样,对皇位没有丝毫兴趣啊!”

“铭淇本来就不是那种热衷于名利的人,他或许也知道,自己继承大统的缺陷,根本比不了我。”柳铭观充满着自信的道:“我虽然比不上太祖太宗,但像是皇上这样的种种缺点和过错,我却是不会再犯的!我大康也经不起这样继续的折腾了。”

“嗯,你有这个想法就好!”礼王欣慰的看着儿子,“放心吧,爹会鼎力支持你的!我们的朋友也会支持你的!!”

柳铭观淡然一笑。

他依仗的可不是别人的支持,而是自己的实力。

原本以为自己这辈子是富贵王爷,但他却也从来没有放松过对自己的要求。

二十年的饱读诗书,和朋友们对古往今来的王朝兴衰讨论、对各种制度的讨论……等等,让他的生活非常充实。

其实原本这样他也挺满足了。

没料到现在居然一个天大的机会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想着自己满腔的才华和抱负,终于有机会在现实中施展,这位如今的宁王殿下便充满了动力。

我一定会好好治理天下,让皇上知道,他没有选错人!!

喜欢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请大家收藏:(wuxia.one)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