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 > 第431章 焦灼的重臣人选(上)【第三更!求全订!求月票!】

高敬离开之后,景和帝便回到了御书房。

只是来得及在后面的榻上歇了一会儿,他便被赵寿叫醒了来,洗漱一番后,出现在了前面的三位丞相等大臣面前。

现在许多朝廷的大事儿,南宫忌都没有参加了,他最主要还是做好户部的重建工作,丞相的职责基本上已经被剥夺了。

取而代之的是翰林院掌院学士冯玉强。

冯玉强以前只是经常出现在景和帝私人征询的场合,一般他不喜欢公开讨论朝政。

只不过现在实在是缺人,景和帝便不得不把他给叫来。

这一次他们要商谈的事情很多,也很重要。

“上次我说的事情,你们商讨得怎么样了?”景和帝询问道。

曹仪看了看马浩秋和钟昶,缓缓的道:“陛下,老臣觉得这并不是最好的时机。现在天下需要稳,而不是再有法家的杀伐之利,这样会造成人心的更加动荡。”

“都到这一步了,还考虑动荡干什么?”景和帝皱眉道:“况且没有一个强有力的人来压制宵小和重塑朝廷尊严,朕担心未来几年会非常的难过!”

曹仪听着默然不语了。

马浩秋也是不说话。

冯玉强同样不说话。

只有钟昶,在皇帝的眼神下缓缓点头,“臣以为可行,葛鸿廉忠贞为国,精明干练,正是副相的最佳人选之一!除非是江南总督刘仁怀入朝,否则臣也支持他升为副丞相!”

几人在谈论的,便是取代南宫忌的人选。

其实论资历论能力,刘仁怀当然是当仁不让的第一人选,谁都不可能反对。

但问题在于朝廷刚刚这么巨大的震动后,又连续几年遭遇大灾害,江南的重要性无比的突出了来。

一旦江南有什么闪失,必然天下震动。

只有江南稳住了,民心才能安稳。

所以江南总督刘仁怀不能动。

除非是未来两三年的时间里,两湖恢复了活力,重新成为帝国中部和西北的粮仓,江南才不会扛着整个帝国前进,他刘仁怀才能入京。

既然刘仁怀不能入京,就必须得另外选人。

人选其实并不少,除了西南总督葛松道之外,吏部尚书李秀泰是一个,东北总督王浩也是一个,御史大夫屠谋忠也是一个,甚至是站在旁边的翰林院掌院学士冯玉强也是一个。

嗯,苗炎没有份儿。

他至少还得担当一个尚书级别的官职,才有资格升任副相。

不过选苗炎和选葛松道,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差别。

两人都是法家的大佬,行事风格都差不多。

景和帝最近是深感朝廷吏治败坏,所以想要来一帖猛药,所以下定了决定,就选西南总督葛松道入朝为相。

当然不是取代南宫忌的位置。

取代南宫忌位置的人是钟昶,葛松道到了内阁,就做钟昶之前的工作,这也是一个熬资历的问题。

但葛松道今年才四十一岁,哪怕是熬十年的时间,他也才五十一岁,根本不用担心能不能熬到成为丞相。

曹仪担心的就是这个。

葛松道才四十一岁,苗炎才四十二岁,他们两个入阁太早的话,无疑会形成极大的势力集团,从而大大的压制儒家子弟。

等到法家执掌内阁二十年,那儒家的势力岂不是大大的消退?

这可不行!

曹仪还是觉得,整个天下由儒家为主,法家和墨家为辅好一点。

所以他不赞成。

马浩秋和冯玉强和他想的差不多。

葛松道可以入阁,但不用这么早,哪怕是把他放到江南去,也比入阁为相的好。

可没想到钟昶还是背叛了这个默契。

毕竟钟昶是景和帝数一数二的心腹,皇上这么强烈的想法,他很难不去附和。

钟昶说出来赞成的话语,皇帝果然很开心。

他正想讲话,旁边的马浩秋忽然说道:“臣以为兵部尚书周习光性度恢弘,气干刚毅,才经文武,可为相矣。”

景和帝眉头顿时一皱。

兵部尚书周之孝的确是一个大才,这么多年掌控兵部,调令四方,维护安宁,是景和帝非常信任的臣子之一。

但周之孝有一个缺点,他已经五十八岁了,比丞相曹仪还大一岁,而且因为年轻的时候四处征战拼杀,身子骨有些不好。

这样的丞相入阁,最多三五年就得换人,你说有什么意思?

还不如让他继续呆在兵部尚书位置上,然后过两年荣誉致仕养老,让九大禁军的将军之一来接班呢!

冯玉强在旁边摇摇头,正当景和帝觉得他会帮忙自己的时候,这位翰林院掌院学士却道:“臣以为吏部尚书李秀泰为人方正,勤修德操,不务俗好,也很适合入阁为相!”

景和帝瞪了他一眼。

意思是好哇,你都在和我作对吗?

冯玉强却是一本正经,并不理会皇帝的哀怨。

钟昶开始了辩驳:“周公年长,恐怕不能终日伏于案牍之间;而李允帧过于强势,且有其子李帆失踪未归,恐怕不适合此时为相。”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他的理由也很中规中矩。

特别是李秀泰的儿子李帆这个事情,明显的是景和帝心头一根刺,不查明清楚,很难再让李秀泰升官。

顿了顿,钟昶在大家开口之前,大声的道:“唯独西南总督葛松道,无论从考核,还是从个人品德,以及民间威望来说,才是仅次于刘少龄的第一人选!不然大家选的任何一人,都不能服众!”

曹仪心头本想说,其实熊文庆也不比葛松道差。

但奈何熊文庆也有缺陷,他管辖范围内的考县和丘县仓库出了那么大的问题,虽然和他无关,可怎么都脱不了干系,一个“失察”和“不力”的罪过是逃不掉的。

因此熊文庆恐怕也得在京畿总督的位置上多呆几年了。

想来想去,他们三个想出来的人选,还真的没办法和葛松道比。

法家的这些大佬们,统统的在私德和行事方面,都没有什么让人诟病的地方。

这也是为什么古往今来,皇帝们一定会重用两三个法家重臣的重要原因!

这也是法家和儒家相抗衡的依仗。

没有办法的曹仪,只能轻咳一声:“陛下,目前内阁还有老臣和马相、钟相在,一时半刻出不了事情。如今老臣觉得,确认漕运总督的人选,还有豹骑卫大将军的人选,才是重中之重。

漕运关系天下民生,而豹骑卫关系到国泰民安,万万不能长久拖延,从而使得民心浮动呀!”

景和帝闻言冷哼了一声。

好嘛!

你们无法选出比葛鸿廉更好的人选,就开始耍赖,就开始转移注意力了。

儒家就喜欢玩这种东西!

倘若丞相中再多一个法家,那么他必然秉公办事,不会为私情所左右!

想到此处,他更加坚定了让葛松道入阁为相的决心。

不过现在曹仪的说话,他还是要接的:“嗯,这两个人选,曹相你们可有了合适的推荐对象?”

“臣等以为,豹骑卫大将军可以由骁骑卫将军陈克韧接任。”曹仪道,“陈克韧沉稳踏实,兢兢业业,从军接近二十年,从来不敢松懈,此为整顿豹骑卫最佳人选。”

陈克韧?

皇帝心中闪过了那个沉稳如松的男子的影像,想起这些年他的为人处世,以及上级评价,都非常不错。

他正想说话呢,旁边的冯玉强便插嘴了,“臣以为不妥,陈克韧是一个极好的将军,但他并不符合豹骑卫的风格。豹骑卫向来以敢打敢拼,冲杀在前着称,换一个沉稳的将军去,岂不是又培养出另一个骁骑卫来了?我们可不缺这样的禁军呢!”

冯玉强这么一讲,景和帝马上就觉得很对:“那你觉得谁合适?”

旁边曹仪蓦的皱眉。

这个冯玉强,真是一点规矩都没有,我们三个丞相商议的人选,你来提出异议?

但曹仪又没有办法,冯玉强基本上不参与正常朝政,他的身份更像是皇帝的私人幕僚。

最关键的是,他是翰林院掌院学士,几十年下来,门下翰林们早已成为了朝廷和地方的中坚,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人物。

冯玉强可不管丞相们怎么想,他当即道:“臣以为,羽林卫将军成家善,行事积极主动,遇事勇猛上前,不畏艰难,此正和豹骑卫的风格相符,可为豹骑卫大将军!”

“不行!”

马浩秋本来不想说话的,可闻言立刻就说:“成家善为人太冒失了,而且他比李家康更加的冷酷,这样的人,不适合独当一面。”

李家康便是熊渠卫大将军李南渊,行事风格非常激进,最擅长千里奔袭,不畏生死。

但是他打仗有一个缺点,那就是不珍惜军士们的生命,只要能达到目的便什么都不管。

常常连累朝廷给出很高很高的抚恤金,所以诸位相爷们,包括户部在内,对他很是不喜欢。

可李南渊在熊渠卫的威望却很高,因为他总是能给自己的军士们争取到最好的待遇。

哪怕在战斗和执行任务中没有战死,李南渊也能想方设法的给他们发各种补助,保证能让一家人吃饱喝足,还剩余粮余钱。

单凭着这一点,军士们就能为李南渊效死了。

喜欢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请大家收藏:(wuxia.one)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