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 > 第292章 情况很乐观

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 第292章 情况很乐观

作者:俊秀才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0 07:02:13 来源:书海阁

接下来的十来天时间,柳铭淇便着重于抓两个蜂窝煤工坊的生产。

他也没有用什么皮鞭来**的鼓励,而是很简单的用利诱之。

“工作时间内,合格完成生产任务,成品率达九成五以上,并且超额完成两成的,每日工钱上涨二十文。”

“超额完成三成,每日工钱上涨三十文……以此类推,倘若能多完成一倍,当日工钱上涨两百文。”

就是这么简简单单的加钱,让每一个小组都激发了潜能,每天完成的任务都比预计的多不少。

这也让朝廷的大佬们啧啧称奇,想不到如此高的产量,都还能有提高的余地!?

京城里面几乎所有的马车行,都用做了来运输粮食和蜂窝煤到新野和信阳,再由新野和信阳两个集散地,飞速的朝着周围的四个省份运送而去。

要不是从湖北湖南进入四川实在是太困难,说不定他们能通过雪橇车送到四川盆地里面。

其实也不是不可能。

如果换成在东北,冬天河面都会冻成冰,直接雪橇车从冰面上,沿着长江航道一路便可以畅快的入川了呢!

如此的不惜工本,让这一次的紧急赈灾取得了大好的效果。

浙江、江苏两地的雪橇车也早就投入了使用,但因为距离实在是太长,他们的许多粮食和物资,根本来不及运送到湖北和湖南两个省份。

所以这也多亏了景和帝跟大臣们早有准备,从京畿地区这个最近的区域开始运送粮食物资,这才尽最大可能的救助了两湖地区的灾民。

随着暴风雪已经停了好几天,新野和信阳的两地除雪队伍反而是没有怎么动静。

这也是对的。

因为数百辆的雪橇车还在帝国腹心地带四处飞驰着呢,你把雪除了,它们怎么能运送货物?

刚刚除雪后的地面,雪橇车肯定不行,连马车行走都是很难的呢。

他们要等到积雪开始自己加速融化了,雪橇车运行已经达到了预期,这才会开始疯狂劳作,打通通道。

暴风雪停下,各地的飞鸽传书也开始恢复了正常。

湖南和湖北两地最先发来报告,大致统计了五百多个重要的村乡镇城池区域,这一次暴风雪之中遇难的人数超过了八千多人,受灾人数整体超过了七百万。

数目看起来有些惊心动魄,可是你考虑到两湖地区一千七百多万人的总体规模,以及这是在古代的环境中,能只遇难这么多人,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至于受灾的那也没办法,该倒塌的房子一定倒塌,该损失的各种财物也会损失。

这真的多亏朝廷的果断和不吝啬粮食的救灾。

也多亏柳铭淇发明的大中小雪橇车,运送的物资真的是救了万千民众的性命。

还有那每个村庄、城镇都会扔下数千、数万、数十万个的蜂窝煤,更是让取暖成为了现实,即便是再冷再不能通行,也有蜂窝煤可以烧。

为此,朝廷里面的很有一批人,都在向文渊阁阁老们请愿,说要不要给裕王世子提前加封一个爵位,以示表扬和酬劳?

普通官员要是做了这么大的贡献,连升三级都不足为奇,如果是六部尚书主持,基本上等两年便入阁有望。

可柳铭淇作为一个宗室,亲王世子,你能怎么封赏?

钱财?

官位?

都不合适!

所以还是封爵吧。

爵位反正就是多给一点俸禄,大康朝不差这点钱。

可曹仪在跟皇帝说的时候,景和帝还是否了。

柳铭淇已经亲王世子五俸了,现在再给他加爵位,那就不是奖励他,而是在害他了。

如果就这么一直的封赏下去,到了太子继位,他还能用得动柳铭淇吗?

不过景和帝也怕这小子多想,还专门叫他去了一趟,解释了一番,说“我都给你记着,咱们来日方长,不要急”之类的话。

柳铭淇自己也不在意。

身为宗室,享受了全国民众的奉养,那么就该尽责任。

想要大康不崩盘,一样的必须要努力。

我大清的八旗子弟,在一九零零年八国联军进军京师的时候,还鼓足勇气拼死一战,数以千计的人前仆后继的战死。

连已经完全垮掉的八旗子弟都能这么为国捐躯,柳铭淇有什么理由不去拉这个国家的民众们一把?

……

两湖过后,在四川的钟昶和葛松道也传来了消息。

待到钟昶率领大队人马进入四川时,四川和西康的救灾早已经开始展开了。

实际上西康的西部区域,也就是临近高原的地方,长年的冬天都会有下雪,暴雪也不少见。

葛松道在西康都当了五年的西康巡抚,回到了四川担当西南总督后,又岂能不对此有所防范?

每一年他都会适当的多准备一些物资,然后对于各个地方的仓库、特别是粮库严加检查。

凡是有缺少粮食、倒卖粮食的,葛松道一律斩首示众,没有半点的迟疑。

另外还有那些粮仓失火的状况出现时,葛松道也一定会把当地所有粮仓的官员,最少都是流放海岛喂蚊子,甚至正副官员直接关押秋后处斩都有很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别人这么雷霆行事,恐怕会遭人非议,可葛杀神这么做,大家都觉得不奇怪。

甚至于在他的威慑之下,知道自己如果敢乱来一定很惨的粮库官员们,很少有犯法。

因此今年暴雪连续下了三天之后,葛松道马上就命令三省的巡抚、布政使、按察使等等,立刻检查各地的粮食储备,随时准备开仓放粮,救济灾民。

一应的官员、衙役、乡老、壮丁等等,全都按照区域来听命,不得有半点马虎。

下暴雪的第五天,葛松道还第一时间动用了四川的储备粮。

他也不是傻子,知道了去年两湖地区、京畿地区的赈灾情况,知道粮食不够用可以用麸糠来凑,至少能保证民众们随时都有一口东西吃。

光是吃大米和麦粉,吃完了,你找什么吃?

所以他一开始就找了下面的粮食商人,跟他们兑换麸糠。

葛杀神是什么人?

他叫了那群粮食商人去总督府,许多商人连遗书都写好了。

一听说只是用粮食换麸糠,他们才松了一口气,老老实实的按照一比五的比例,换了麸糠和粮食。

京城的兑换是一斤粮食换三斤麸糠。

去年江南总督刘仁怀最漂亮的一手是用一千万石粮食换了五千万石麸糠。

现在四川也是天府之国、鱼米之乡,而且多年没受灾了,所以一比五的兑换比例并不夸张。

有了六百万石的麸糠,葛松道混合着二百万石的粮食,一起发向了西康和四川的偏远地方。

此时因为暴雪只下了五天,许多地方也顶多湿滑了一点,道路并没有冻上,还能使用。

等到这一批的粮食陆陆续续抵达了目的地,大雪便已经彻底封了路。

钟昶抵达的时候,听到了葛松道的汇报,心头松了一口大气。

只要有准备就好。

只要能让老百姓们看到希望,有东西吃就好。

葛松道是如此的能干,又了解四川、西康的政务,钟昶干脆把自己手里的五百万两银子银票,全都交给了他,让他去处置。

钟昶自己只做监督。

凡是下面的人有贪墨赈灾粮食的,葛松道可以直接处斩,钟昶派出的监督官员一样可以。

其实也用不着他。

葛杀神的名头不是吹嘘的。

就连暴雪已经几乎把整个成都城给淹没了,四川的大小粮食商们也没有敢大幅度的涨价。

原来是差不多十二文一升米,现在也不过涨到了二十二三文,比起帝京城四十文一升的米价要温和多了。

而且葛松道要用二十文一升的价格买粮食,并且用粮食兑换麸糠,就没有人敢说不行。

作为法家学子,葛松道从来不去惯任何人,他也不讲究自己的名声,只讲究结果。

这一点和苗炎差不多,只不过苗炎还没有他这么心狠手辣——苗炎最多就是烧死太子宠妃的弟弟等一百多人,可葛松道却杀了二十万多万土司部族人,真真正正的杀神。

所以许多人宁愿把苗炎认为是法家第一人,也不愿把葛松道列为第一人,更多的文人学子甚至在痛骂这个杀人魔王简直是官员的耻辱。

但作为一个皇帝,作为朝廷中枢,对这样一个能臣,却是很喜欢的。

这也是为什么他可能随着刘仁怀一起,成为阁老的原因。

比如这一次,葛松道干得如此漂亮,四川和西康一点都没有乱,而且人员也几乎没有丧生,比起湖南湖北要好太多了。

钟昶在文书之中一个劲儿的夸奖他,认为“葛鸿廉在危机之下的应变处理,堪为我朝数一数二,四川有他,西康有他,贵州有他,一切无忧!”

收到了两人的汇报文书,景和帝才是心中一块大石头落了地。

如今受灾的六个省份中,湖北湖南是屡受灾害的苦难之地,四川和西康又是地方偏远险峻,不利于救灾。

现在这四个省份已经度过了难关,剩下的安徽和江西就没有什么大碍了。

安徽本来就是江南的省份之一,平日里物产丰富,还经常救济别人。

江西也差不多,上次湖南湖北受灾,第一批的粮食就是从江西的九江运送过去的。

而且他们的平原土地比较多,今年的大雪灾给他们造成的伤害不太大,浙江和江苏的救援又很及时,要出现问题才怪。

事实上也是如此。

紧接着没两天,安徽巡抚、江西巡抚都发来了飞鸽传书,送来了灾情统计和遇难人数。

果不其然,两个地方的损失都不大。

受灾人数加在一起还没有四川多,更比不上两湖地区的五分之一。

他们自己的存粮加上了浙江和江苏的援助,已经完全能解决现在的麻烦。

对于即将开始的春种,

眼看着六省的灾难第一步已经得到了解决,心中大石头落地的景和帝,一根绷紧的弦好像是彻底松开了。

但这却又不是一件好事。

似乎是因为之前太过担心紧张的缘故,景和帝这么一松下来,立刻就有了不好的反应。

喜欢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请大家收藏:(wuxia.one)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