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 > 第286章 令人刮目相看的小县令

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 第286章 令人刮目相看的小县令

作者:俊秀才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0 07:02:13 来源:书海阁

别看前两天就赶了六百里路,最后这一天的两百里路,却是足足花费了一天半时间。

直到第四天的中午,才赶到新野县边境一个叫做渠河镇的地方。

毕竟综合疲劳感上升,哪怕是马儿全部更换了,人也吃不消。

为了避免到了之后大面积病倒昏倒的情况,第三天到了黄昏,柳铭淇便让他们停下来休息,饱饱的睡了一晚上才继续赶路。

在镇外的管道两旁空地上,已经搭建起了上百个厚厚的毡房。

一个个简易的大棚子里面,许多木匠和工人正在用器具修剪、打磨、抛光着各种木材。

周围又有一些小棚子里散发出来的米粥和肉香——嗯,当然也带着猪骚臭味道。

旁边还有一群衙役们在不断的巡逻。

整个方圆一公里的范围内,显得非常井井有条。

进到了大毡房里面,里面烧了十个蜂窝煤炉,分别放在正中和四周,将整个帐篷烧得热乎乎的。

正中的五个蜂窝煤炉还烧着热水,热气滚滚的往外冒。

这一点,对于刚刚风雨兼程,赶了八百里路的柳铭淇众人来说,简直就是天堂一样的存在。

这还不止。

等到他们一行人进来,马上就有一群农家女人们把蜂窝煤上的热水壶给拎了下来,给倒进了脚盆里面,让柳铭淇他们烫个脚。

遇到这样的事情,哪怕是最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羽林卫将军邓辉,也是跟随大部队一起行动,脱了鞋袜开始泡脚。

“噢……”

脚入热水的瞬间,几乎所有人都忍不住呻x了起来。

三天三夜没有洗澡洗脚,甚至洗脸都没有,所以这样的温暖,简直是犹如让人到了人间天堂一样。

柳铭淇忍不住问道,“这个新野县县令是谁啊?这家伙挺会做人的。”

熊大宝知道一点,他说道:“他叫司马北,二十九岁,山西人,景和二十年二榜赐进士出身,五年前从翰林院来到新野县任职。”

“嗯?”

巫夜霜惊讶了,“二榜进士,翰林院出身,怎么可能当一个七品知县?难道犯事儿了?”

大康朝规矩,基本上殿试的一二三榜进士就已经是国家未来的中坚了。

最差的三榜赐同进士出身,出来都是一个七品知县。

更别说人家还进了翰林院的。

二榜进士都有进不了翰林院的人,但凡是能进翰林院的,未来必然至少是知府打底。

要是你能在散馆之后出去当官,到了地方上必然是知府起步,不可能低于这个官职。

知府最差也是正五品,最高就是苗炎的正三品。

就算司马北最差,他也应该是正五品知府吧?怎么落得一个七品县令的地步?

熊大宝笑道,“京畿地区级别高于别的省份,新野县也是大县,所以司马北是正六品。

他也没有什么被打压的经历,只不过翰林院散馆的时候,他自己要求当一个县令,踏踏实实的做点基层工作。

礼部尚书李大人觉得他挺有意思的,所以就给他安排了这么一个职务。

之前四年的时间,司马北的考核都是上上等,列举全天下知县的前十名,去年估计也一样。

他本来就是天子门生,还是翰林院出身,又有这么好的考核成绩,所以两年前就该调任去当知府了。

不过新野县民众士绅集体给朝廷上书,恳求让他再多留几年,皇上看到了之后,也就答应了。”

哦。

明白了。

这就是所谓的万民不舍他离开的那种好官啊。

也不知道他是收买人心厉害,还是真正的有点能力?

柳铭淇倒有了一些兴趣。

“对了,你来说说,你家大人做了什么事情,才让大家直接上万民书留他呀?”熊大宝指向了刚才带着他们进来的县尉道。

县尉是一个四十来岁的男子,他拱手道:“回各位大人的话,我家大人只做了两件事情。第一年他率领我们修建水渠,引来了白河、唐河的水流,不但使得有土地的农民连续丰收,还开拓出了二十万亩的土地。

经过跟朝廷的申请,县令大人召集了附近几个县份的无地农民们过来,让他们免费耕种五年,然后再视情况便宜点花钱买下土地。

第二件事情便是他带着我们努力修缮去往襄阳的小路,使得京畿地区和襄阳的距离缩短了五十到七十里,商人们也喜欢从我们这里经过,从而繁华了三个道路上的小镇,使得两万多民众因此受益。县衙里面可以用的税赋也增加了,可以进一步的稳定治安,加强对宵小之辈的打击。”

柳铭淇听得微微点头。

在古代你想要做一个实干的好官,那么修建水渠就是最实用的。

当初白居易被贬到了还属于荒野地带的杭州,人家就是修建了水渠、堤坝,便从此被杭州人记着,还给立了碑。

另一个这么做的是苏东坡,他干了更漂亮的事情。那便是治理西湖,让脏乱堵塞的西湖,变得跟画卷中一样的美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不仅仅是漂亮,而且还能方便人们饮用水,用西湖水来灌溉田野,在里面打捞鱼虾等等。

毕竟老百姓的要求不高,能吃饱饭,能好好的养活下一代,那就是一辈子最幸福的事情。

但凡有一口吃的,那么就不可能造反。

凡是造反的,肯定是民不聊生了。

司马北不但学习了前辈的修建水渠引水灌溉,还开拓新的土地,让无地农民种植,极大的缓解了无地农民的窘境,不至于让他们流离失所,造成隐患。

只凭着这最后一条,他就可以得到一个上上等的评价。

至于说后面的修缮道路迎来繁荣商贸,这也是大康朝的一个特点。

当然也不是所有地方都适用。

比如说在西北这么干就属于劳民伤财。

新野的好处在于他就位于京畿地区,襄阳乃至一些四川来的商队,都必然要经过他们这边去往京里,反过来亦然。

地处交通要道上面,不好好的利用一番,简直是浪费了资源。

让他在新野县多待几年其实也挺对。

一个地方官的施政就是应该持续下去,才能达到一定的效果。

如果是朝三暮四、朝令夕改,那任何的好政策,都没办法有质的提升。

……

一群人说话之间,外面的布帘被掀开了来,走进来一个身材高大的英武官员。

他的身高起码在一米八以上,在这古代绝对算是很高的了,关键是他行走之间虎虎生威,胸挺背直,俨然跟军人一样,让人看着很是舒服。

穿着知县官服的他,环顾了一下四周,才对着柳铭淇等人行礼:“卑职新野县县令司马北,见过裕王世子殿下、见过邓大人、熊大人各位。”

“不用多礼。”柳铭淇挥了挥手,“司马县令,我们之前叮嘱你的事情,现在都办得怎么样了?”

名义上这一次还是熊大宝为主,可实际上一切都是柳铭淇拿主意。

这个事儿熊大宝在飞鸽传书的时候就点明了的,所以对于柳铭淇先说话,司马北并没有半点惊讶。

他朗声的回答道:“回殿下的话,新野县积极准备,如今已经搭建起了二百三十五个可以容纳十人入住的毡房、另外准备了一百二十二个可容纳四人入住的小帐篷。

脱皮后直径在一尺的原木,已经砍伐了二百八十九根、脱皮后直径在一尺和一尺五之间的原木已经砍伐了一百七十三根。

现在已经处理好了一百零五根大小原木,按照预定的十二个尺寸,打磨好了三百九十一个大小部件的尺寸。

同时我们也调集了五百六十一匹年龄合适、吃苦耐劳的运输骏马,这几天都喂它们黄豆、麸糠、豆粕做好的饲料,时刻可以准备出发。

另外,新野县一百二十七个木匠、三百三十九个木匠学徒、两千一百二十个临时调派工人,也都在方圆二里范围内待命。

最后粮食的方面,新野县自身仓库里面的三万石粮食,除去留有五千石备用的之外,已经全部运送到此处,另外猪、鸡、鸭等也有若干陆续运抵此地。

朝廷紧急从仓库运输的二十万石粮食,预计会在五天之后抵达新野县。

下官同时以新野县衙门的名义,向县里的农户、地主们赊购了二十万石的麸糠,同样也在此处仓库放着,价格是每升七文,但这就需要朝廷拿出钱来购买。”

在房间里的从京城来的人,有一个算一个,全都听得目瞪口呆。

包括一开始对这个小知县不以为意的邓辉,也对他刮目相看。

为什么?

人家把所有的事项一项项的列出来,然后每一项都有着详细的数字,全靠脑子记,分门别类的给你背了出来。

这代表什么?

专业!

认真!

亲历亲为!!

而且非常有行动力。

从发出信鸽到现在,满打满算四天半。

在四天时间里就做了这么多,准备了这么多,你能不惊讶?

这可是在古代!

渠河镇距离新野县县城还有六十多里路呢!

换个别的官员,能做到一半就已经不错了。

哪里像是司马北这样,一切都做得游刃有余?

难怪人家是上上等的考核成绩了。

这样的人不得上上等,谁得?

喜欢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请大家收藏:(wuxia.one)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