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 > 第243章 被薅了点羊毛

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 第243章 被薅了点羊毛

作者:俊秀才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0 07:02:13 来源:书海阁

写科幻的刘大大有个很经典的用词,叫做降维打击。

意思是不在一个级别的高手,直接下降一级来打低级的对手。

也是一种形容不对等的争斗。

蜂窝煤对上煤炭,就是一种绝对的降维打击。

见识到了蜂窝煤的用法、实用程度,民众们买回去之后只用了一天,就已经深深爱上了这种新的燃料。

配合着送的蜂窝煤炉使用,蜂窝煤味道比起煤炭要好闻多了,不会冒出那种呛人的浓烟,也不会把家里弄得乌黑黑的。

然后它燃烧的时间比煤炭还要长,火力还能控制大小,保温燃烧时间又长,节约一点的家庭,一天用三块蜂窝煤都可以过日子。

关键蜂窝煤价格还很便宜,一块两斤重也就两文钱,家里人多,也就是用七八块而已,算下来都比煤炭要便宜许多。

甚至蜂窝煤比起木炭也更加的不占用空间。

如果堆两三百斤的木炭,屋子里都得腾一大块出来。

蜂窝煤就这么顺着墙壁角落往上垒就行了,整齐又不占地儿。

当然它肯定比不了木炭,毕竟那个味道还是有的,烧大火的时候周边味道还是比较大,不像是木炭那样,基本上没什么臭味。

但两者的价格可是千差万别的,老百姓们买东西最看重的就是便宜耐用,而这一点上面,木炭拍马都比不上蜂窝煤。

一斤木炭,够买上千个蜂窝煤了。

正是由于蜂窝煤有如此多的优点,让老百姓们这么热爱,所以他们都开始琢磨一个问题。

这么好的蜂窝煤,效果比煤炭好,价格更比煤炭便宜,要是等到后面,大家都去买,导致了裕王府涨价怎么办?

涨价是一回事儿,要是被人给买光了,我需要的时候买不到,那又该怎么办?

不如早点趁着便宜囤一点在家里,这不就很好吗?

一个冬天用不完,我可以等到春天、夏天烧火做饭用嘛,一点儿都不浪费!

有着这样想法的老百姓走到大街上的销售点,再次开始排起了长龙。

“我要两百个!还送蜂窝煤炉吗?哦,那再买两百个吧!”

“五百个,谢谢!让他们早点送来!”

“我要一千个。什么?为什么买这么多?我家里人多啊!赶紧给我写单子吧,记得备注要送十个蜂窝煤炉!”

“……”

有人带头,别人就会跟随。

本来那些不慌张的,见状都赶紧过来再买一波,免得以后没有地方买。

如果从御街上空俯瞰下去,起码有上百条排队长龙,都是积极购买蜂窝煤,顺便得一个赠品的。

……

赵寿赵公公来到裕王府找柳铭淇时,柳铭淇正在给方小胖讲解一些石油过滤净化的知识。

老太监直接把方磊给赶了出去,面对着柳铭淇就叫苦:“我的世子殿下哟,您快去蜂窝煤工坊看看吧!几千辆车子把那边都堵住了,却一个都没有办法拿到蜂窝煤,这么下去的话,会出问题的!”

能让赵寿跑来这么说,肯定是皇帝的意思,也肯定是有人去跟皇帝说了。

柳铭淇摊开了双手:“我有什么办法?每天早上一开门,这些人就把蜂窝煤全部给拉走了,他们都是帝京城周边府县的,可以暂时不用要蜂窝煤炉,难道我告诉他们说没有?”

“可是总不能下午都没有出来吧?”赵寿也是了解过情况的,“上午生产,风干一阵子,这么大的风,下午也应该可以出货了。”

“我倒是想出货啊,但现在蜂窝煤炉子都没有了,你叫我怎么卖?”柳铭淇道,“每一个买蜂窝煤的,都必须要得到一个炉子。你还不敢取消赠品,那就好了,等着吧!老赵你应该去多催促催促那些铁匠铺啊!”

赵寿表情有些微妙:“殿下您是知道的呀,他们已经彻底累垮了,咱家又有什么办法逼着他们呀?”

柳铭淇摇摇头,“老赵,你说我是不是作茧自缚?吹什么买一百块蜂窝煤就送蜂窝煤炉的牛啊!我应该限制一家人只能送一个……对了,你说我现在是不是可以去宣布一下这个消息?”

看到柳铭淇蠢蠢欲动的样子,赵寿赶紧拉住了他,“我的殿下啊,您可不能这样!现在大家都认可了您的蜂窝煤炉,如果贸然的取消,会引发大规模的不满的!”

“我亏得连裤子都没有了,还理他们个屁!”柳铭淇冷笑道,“别以为我不晓得,这些家伙已经开始在市面上卖蜂窝煤炉了,还卖一钱银子一个!好家伙,我卖一百个蜂窝煤才卖两百文呢,赠品居然就能让他们赚怎么多钱?”

“殿下,殿下,皇上也知道您吃亏了,这不咱家就来了吗?”赵寿只能使用最后一招,“不如咱们一起进宫再说吧,皇上也想知道蜂窝煤工坊的情况。”

“好吧。”

柳铭淇收拾了一下,让方磊先回家,自己跟着赵寿往皇宫而去。

柳铭淇也真是服了这些小老百姓的生活小聪明了。

本以为一家人最多要两三个蜂窝煤炉就够了,没想到居然他们吃起了柳铭淇的漏洞,蜂窝煤炉一个接着一个的要,从来不说自己家里已经有了,好像拿着十个八个回去都不占地方一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结果等到蜂窝煤炉断了货,市场上出现了售卖的蜂窝煤炉,柳铭淇才晓得,这个世界远比自己想象中的要深邃。

本来裕王府说了,没有蜂窝煤炉子,但是还是可以卖蜂窝煤,但所有的民众都不同意,还是要求配上。

没办法。

现在蜂窝煤炉不能供应的情况下,蜂窝煤只能在工坊里面呆着。

那些外面府县的商人过来拉货,也是说明了他们先拿蜂窝煤回去囤着,等到蜂窝煤炉出来了要第一时间告诉他们,他们运回去之后才好卖蜂窝煤。

其实一个蜂窝煤炉的造价并不贵。

在首先就确定了要定做十万个蜂窝煤炉的情况下,并且铁、石灰、黄泥等等原材料都是裕王府大规模采购的情况下,平均一个蜂窝煤炉的价格才五十文钱,十万个蜂窝煤炉也才五千两银子。

哪怕是一百万个蜂窝煤炉送出去,柳铭淇也不过是亏了五万两白银。

但柳铭淇却因为送了这么多蜂窝煤炉出去,彻底的占据了整个儿京畿地区和周围的蜂窝煤市场。

有了市场,独占了市场,马粑粑和小马哥是怎么杀熟的,大家想来也是深有体会的,对吧?

哪怕柳铭淇保持稳定两文钱一个蜂窝煤的价格,哪怕一家人一个月只用二十个蜂窝煤,一年下来他单是在京畿地区和周围就能赚到超过二十万两银子。

这还只是一年,两年、三年、十年八年呢?

如果柳铭淇把生意扩展到了整个北方呢?那又是多大的市场?

这笔帐算下来,其实现在的亏钱就代表着以后的爆赚。

柳铭淇心中的郁闷,也只是觉得自己这么聪明的人,却被一群古代人薅了羊毛,有些不爽。

说好了朴实善良本分呢?

……

到了皇宫里面,柳铭淇发现苗炎也在,京畿总督熊文庆也在。

“铭淇,你看看,这两位都来了,你赶紧说说,你们的生产情况怎么样吧!”景和帝带着催促的道:“怎么会这么紧缺的?是原材料不够吗?我记得第二批的五千万斤,也差不多开始交割了吧?”

“蜂窝煤的原材料够了的,但蜂窝煤炉没办法做出来了,那群人已经瘫了。”柳铭淇道,“这些家伙太过分了,明明要不了那么多的蜂窝煤,为了白白多得一个蜂窝煤炉,他们能一次几百个甚至上千个的买,这您敢相信他们还是社会底层老百姓?都这么有钱的?”

熊文庆忍不住想笑。

虽然买几百个蜂窝煤的钱不算很多,但老百姓的确是这样,纯粹为了多要免费的赠品,多买了好多蜂窝煤。

这么算下来,平均用上两三个月都已经足够。

京城里的老百姓倒是够了,可因为他们的疯狂抢购,导致了蜂窝煤炉跟不上。

通过一个接一个的传播,现在京畿地区所有的老百姓都知道了,买一百个蜂窝煤可以送一个蜂窝煤炉,别人买了都有,到了他们的时候却没有了,你说他们怎么想得通?

再说了,没有蜂窝煤炉怎么用蜂窝煤啊?没有蜂窝煤怎么取暖啊?

所以大家就僵持住了,没买的还要拼命催促赶紧把蜂窝煤炉配上开卖。

这边柳铭淇却还在辛苦的等铁匠和石匠把做好的蜂窝煤炉送来。

“可是,周边的府县商人们,却是拉了许多蜂窝煤回去,他们又是怎么做的?”苗炎问道。

裕王府的人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把整个渠道布满京畿地区的,所以外地的商人都只有自己来买了,带回自己的府城、县城、镇子上卖。

眼看着这两天都没有蜂窝煤炉出来,他们也等不及了,所以干脆先把蜂窝煤买回去,反正一次也运不完,说不定等下一次来,蜂窝煤炉便做好了。

柳铭淇解释了一番,结果景和帝就道:“按照你这么说,哪怕是下一批的蜂窝煤炉到了,京城内外也暂时买不到蜂窝煤了?都早就拉往周边府县了?”

“没错。”柳铭淇道,“我们现在工人们逐渐熟悉了,然后又加了夜班,每天十二个时辰轮换着做,出产的蜂窝煤已经可以达到四百万个,想要供应周边的府县都还是不够。”

“供应周边府县是对的!”熊文庆赶紧说话,“蜂窝煤这样的好东西,不能只让京城人享受啊,今年京畿地区同样的下暴雪,同样的难捱,蜂窝煤又便宜又好,不知道多少人翘首以盼。”

他特意赶回来,就是生怕皇帝只顾着京城周围,忽略了整个京畿地区。

“其实大家根本用不了那么多。”苗炎此时也说话了,“我看不如京城进一步减少限购数量,比如每次只能购买二十块蜂窝煤,便可以用上三四天了。

如此既可以不耽搁他们取暖,还能腾出蜂窝煤卖给周边老百姓,更能避免消耗更多的蜂窝煤炉。

他们倒是领得笑嘻嘻了,帝京府周边县镇里面,老百姓一家都还没有一个蜂窝煤炉呐!”

咦,苗大人你这话有理啊!

柳铭淇眼睛一亮,这算是找到收拾帝京城里这群贪便宜的人的办法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景和帝却有点犹豫:“可如果有人家还是第一次买蜂窝煤,家里没有蜂窝煤炉的呢?”

苗炎向来不会卖面子,直接道:“如今距离蜂窝煤开售已经有五六天时间了,该买的基本上都买了。即便真的有,总不能因为极少数的人,就耽搁更多的帝京府、京畿地区的老百姓吧?”

“微臣以为,苗大人说得对。”熊文庆支持了苗炎。

“小臣也觉得苗大人此计是舍小家顾大家。”柳铭淇赶紧道,“为了更多的人,必须要做出一点牺牲的,更何况还不是什么大事,蜂窝煤没有蜂窝煤炉,照样可以用一个铁皮箱子来装着烧的,顶多就是浪费一点。

为了补偿他们,小臣愿意限购二十个蜂窝煤后再送两个。到了正月十五过后,我们会再恢复半个月的买蜂窝煤送蜂窝煤炉活动。”

“好吧!”

景和帝终于表示了同意。

大臣和侄儿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他还能讲什么?

再讲就是矫情了。

不过熊文庆却还有别的事情:“殿下,按照您之前的订单生产,不知道多久才能凑齐整个京畿地区,还有周边省份民众们所需的蜂窝煤炉。

您看可不可以让更多的铁匠和石匠参与进来?大家一起加油干得快,也好早点帮助老百姓度过这个寒冬呐!”

柳铭淇点点头,“那好,我把图纸和规格标准印刷几千份,由你们散发给铁匠和石匠。先让他们来领取材料,然后按件计工费怎么样?

你们各地方的衙门先帮忙垫钱,并且负责发放给那些有裕王府票据的商人们。这样就不用他们再来一趟工坊,浪费时间和精力。”

熊文庆和苗炎互望一眼,点了点头:“可以。”

“铭淇啊,你把蜂窝煤卖给商人们,让他们去卖,万一他们像是卖肥皂、花香精油、厕纸、白糖那样,提高很多价格出售呢?”景和帝道:“如果这样的话,我们惠及老百姓的初心,可都被毁了,老百姓只能过得更辛苦。”

柳铭淇道:“小臣在蜂窝煤工坊门口贴了告示,告诉他们最多只能比进货价格贵三成到一倍出售。同一个地方不仅仅只有一个商人卖蜂窝煤,只要有人能拿到他们乱卖的真凭实据,我这边不但会立刻停止给对方供货,还会把他们的份额交给举报的人。

有了这种动力,相信大家一定会积极举报的,而绝大部分商人也都会小心翼翼,免得丢掉这个赚钱买卖的。毕竟蜂窝煤这个东西,每年每个月都要用,长久下来也是收入不少呢!”

“这个法子好!”

皇帝轻轻一拍御书桌,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那么剩下的就是产量问题了。”熊文庆接着继续:“殿下,现在每天四百万块蜂窝煤根本就不够分,京畿地区就有九百万人,约一百五十万户人家。想要平均分配一百块都得一个多月,事实上大家需求会更多,那时候冬天早就过去了,赶不上时候啊!”

“我已经让最远的州县先拉一批回去,近一点的等几天再说。”柳铭淇一边解释,一边道:“我告诉经销商们,先把手上的货卖给老百姓,不要一百个一百个的卖,让他们先买三五个、十来个,先用上蜂窝煤。后续的和蜂窝煤炉,都会接着发过去。”

“可依照现在每天四百万块,还是不够的。”熊文庆道,“况且殿下你那里雇佣的都是老弱病残……要不请苗大人那边抽点人手出来?”

“不行不行。”

苗炎想也不想的拒绝了,“我们现在除了疏通通往山西的道路之外,周边的几条大干道也同样在清理之中了,不然物资运输就会瘫痪。这些汉子一下工,直接就能睡着,哪里还有精神去做蜂窝煤?”

“那只能先在帝京城外面开一个临时的制作工坊了。”柳铭淇琢磨着道,“雇佣城里城外愿意出来打工挣钱的人,每天一百文钱,虽然比不上苗大人这边,但好歹比他们平常的干活价格要出许多。冬天本来就没有事情做的他们,应该会来应聘上工吧?”

“能!”

这一次是皇帝说话了,“我们大康的老百姓是最勤劳的,能为家里增加点收入,他们一定愿意。”

顿了顿,他直接乾纲独断,“事情就这么定了,苗爱卿和铭淇负责选址,铭淇这边也做好各种准备,尽快在两三天时间就开始投入生产,能做到吗?”

“可以。”

柳铭淇微微颌首。

有了灾民区的工坊搭建经验,这一次同样不会用多久。

等少年走出宫,他才忽然发现了问题。

不对啊。

我这不是向皇上来诉苦,说我亏本那么多,需要一点政策扶持吗?

怎么稀里糊涂的被他们三个这么一绕,就又给绕进去了?

就知道用老百姓来说话,这不是欺负小爷我的良善吗?!

……

注:这种为了开拓市场,买牛排附赠锅的方式,诸位老爷们不陌生吧?所以你们不能说我动不动又开始送东西了哈~~~

喜欢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请大家收藏:(wuxia.one)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