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 > 第147章 拂袖而去

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 第147章 拂袖而去

作者:俊秀才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0 07:02:13 来源:书海阁

肃王此时有种“满朝皆为我敌”的感觉,但是他没有怕过。

一个宗正不为自己的子弟做主,那有什么资格坐在这个位置上?

正当他想要再开口怼苗炎的时候,忽然右侧有一道身影从队伍中走了出来。

定神一看,正是羽林卫大将军江少吉。

“启禀陛下,臣有奏。”江少吉朗声的道:“臣认为王大人、苗大人他们,是以忠君爱民之心,呈裕王世子不法之事实,从法理上并无错误。

然则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裕王世子才十六岁,因为一腔热血而仗义杀人,也是属于少年无知,难道我们就非要一棒子打死,不给他任何改过自新的机会吗?

对一个十六岁的少年如此残忍和咄咄逼人,满朝诸公皆为读圣贤书之人,何其忍心?”

谈森瑜顿时觉得不能忍:“江大人,难道你觉得十六岁便能指使手下杀戮两百多人,这样的少年还算懵懂无知吗?还算不残忍吗?”

江少吉笑了,“谈大人,我是军将,在我眼里,因为惩恶扬善而杀人,并无多大罪过。事实上裕王世子杀的人,个个都该杀,你能说他们都是无辜的吗?……苗大人,你得到的供词如何呢?”

苗炎从来不在正事上面马虎。

他沉吟了一下,道:“西邱村一共一百三十七户人家,家家都参与到了绑架、拐卖、买卖妇女和孩童的罪恶之中,没有一家无辜。”

“看吧!”

江少吉摊开了双手,却没有再说话。

然后却是正好回来述职的南方水师都督肖昌,越众而出,“诸位大人,如此罪恶滔天之徒,盘踞一个村庄,行恶长达数十年之久,却无人去揭穿惩罚。

现在有人冒着生命危险,去揭穿惩罚他们了,你们反而是要追究那个行侠仗义之人,这道理说得通?儒家哪里说过这样的道理,本官可从来没有读过。”

大康朝的将军们,通常也都是进士出身,所以并不被文官们排挤。

不过终究双方属于不同的系统,因此彼此还是有隔阂的。

因此肖昌站江少吉,毫无压力。

更何况他站的绝对不是江少吉,而是羽林卫大将军背后的皇帝。

南方水师都督是从二品,和列位大将军、尚书们同一档次,且掌管南方数万水师,京杭大运河都能管辖,当然实权很重。

“可是太祖坚决不允许宗室子弟参政,柳铭淇无旨意却敢滥杀人,其恶极大,如果贸然赦免,请恕臣不能奉旨。”

文官可没有坐以待毙。

能说出这么硬气的话的,是刑部尚书窦儒。

窦儒可是刚正不阿的典范,这么多年执掌刑部以来,从来对景和帝的大赦天下不屑一顾,仅仅是在前几年太后60岁大寿的时候,才从了一回。

其余时候遇到大赦,那些死刑犯不是被流放到北方戍边,就是被流放到南方海南垦荒,没有一个例外。

他也是今天提前抵达皇宫门口,叩门的两位尚书之一。

另一位是礼部尚书李言,只不过李言的存在感比窦儒要低多了。

景和帝看得心中一阵叹气。

这一次儒家和法家联合了起来,一定要把柳铭淇这个破坏规矩的人惩罚了,最好是判刑,这一点他是清楚的。

但是他没有想到,这些人一点面子都不给,屡屡都要反驳和硬扛,颇有些油盐不进。

现在只有希望本方选手更给力了。

感觉到了景和帝的目光,内务大臣张翔也站了出来:“敢问窦尚书,你觉得裕王世子的‘其恶极大’,是到了什么地步?是要处斩吗?”

“如果三司会审判定如此,自然当斩。”窦儒语气都没有变化一下。

“古代有‘因孝杀人而赦免之’的美谈,而如今我们大康朝好不容易出来了一个大仁大义的好男儿,尔等却只能读死书来判定,实在是让人嗟笑不已。”张翔朗声道:“陛下,微臣在此放话一句,但凡今日惩处了裕王世子和睿王县主,天下当不知有多少恶事频发,不知有多少仁人志士面对不平而袖手旁观。

今日诸位大人看似在维护朝廷法制,实际上是在维护小义,祛大义而不为,此举必然寒天下之心!让民风从此混乱,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臣冒死上奏,陛下不应受到这些昏庸朝臣的蛊惑,而应该乾纲独断,免除裕王世子罪责,此才为顺应天下民心,民众们为之拍手称快之明睿浩恩!”

张翔的话一出,在场群臣又一次哗然。

惊愕有之、厌恶有之、痛恨有之、欢喜有之、赞许有之……

各种情绪不一而足,不少都写在了脸上。

景和帝显然是很高兴的,嘴角都扯动了起来,好不容易才控制住了笑容。

张翔这些年虽然小毛病很多,性格也越来越有些懦弱,但在执行自己命令的时候,还是很敢于任事的。

这位二榜赐进士出身的昔日翰林院精英,此时偶现峥嵘,倒是很好的替自己反驳了一番。

关键是他以天下民众大义,以及民风民俗来抗衡法制,却是最为恰当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古往今来,多少的可以砍头的大罪,都在这些民意之前,溃不成军,最后免除刑罚的?

“张爱卿说的话太重了,长德、太升等众爱卿,都是刚直壮烈、忠亮高爽之臣,万不是你那般猜测。”景和帝假意呵斥了张翔一句,马上就转口道:“但张爱卿的话也有点道理……嗯,苗爱卿,朕听说从昨晚到现在,许多民众都到了你的帝京府衙门,叩谢铭淇、芷雨和你,是吗?”

苗炎叹了一口气,鞠躬道:“他们主要感谢的是裕王世子和睿王县主,同时也有很多民众以为他们被关押在帝京府巡捕衙门,纷纷前来请求微臣放了他们。”

“看吧!”

张翔大声的道:“诸位同僚,这就是民意!古人云,‘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危将焉而不至矣。’

你们怎么还不懂民心民意,反过来以各种名义逼迫君父,干扰皇上的决断呢?这可不是臣子该做的事情啊!”

妙!

说得好!

景和帝听得心怀大慰,差一点就高兴得笑出声了。

他还想不到,张翔的口才居然如此好,一番攻击之下,让苗炎都哑口无言。

不过王智耿却没有认输,他怒斥道:“张大人你如此谀君,不觉得羞愧吗?”

张翔也是不要脸了,浑身正气的回答道:“我为民代言,心安理得,理直气壮。”

“无耻!”

一个御史忍不住脱口而出。

“你们有你们的道,我也有我的道,道不同,不相为谋。”张翔一点也不生气,“但我的意见绝对不会变,裕王世子不能被重罚!反而应该表扬才是!”

“绝对不行!”

一群刚才没来得及说话官员纷纷上前,还直接有人跪下了。

“陛下,陛下您一定不能徇私啊!”

“陛下请慎重,如若此举一出,朝廷将无法纪可言!”

“臣恳请驱逐张翔、江少吉等佞臣出去,他们是小人!”

“……”

一群人闹咋咋的,让景和帝的脸色也难看起来。

我家铭淇是杀了你们家儿女还是怎么的?干嘛非要这么哭天喊地的和他过不去呢?

“肃静!”

见到皇帝脸色不好看,赵寿在旁边指挥着站在金銮殿两侧的宦官,用力的甩动起了鞭子,发出了“piapia”的脆响。

这样一来,倒是让那种菜市场的气氛给打断了,官员们不敢再吵闹,

否则身为垂拱殿秩序维护者的皇宫大总管太监赵寿,有权力直接将他们给驱赶出去。

“曹相,曹相!”

刑科给事中谈森瑜还是没有放弃,他大声的道:“曹相您身为百官之首,和诸位丞相为什么一声不吭?你们到底是怎么想的?难道是想要蒙混过关吗?”

你大爷的!

曹仪暗骂一句。

这些给事中实在是太目无尊长了,你这么公然喊出来,是让老夫丢脸吗?

可谈森瑜的话,大家都听见了。

那些小声议论的官员,齐齐的望向了这个站在左边第一位的当朝丞相。

景和帝也用眼睛盯住了他,心想你这下子总该顺水推舟的支持朕了吧,昨晚我们都说好了的。

前有狼后有虎,曹仪觉得自己汗水都要流了出来。

他缓缓的迈出了一步,“陛下,天子神权天授,您是有权力做出任何决定的,臣子们的意见可以保留,但一切都是您说了算,老臣没有任何意见,且一定按照旨意办事。”

你大爷的!

景和帝目瞪口呆,心中也忍不住骂了一句粗口。

你就是这么甩锅给我的吗?

不是该你建议,我顺水推舟的同意吗?

现在怎么变成我要亲自说了?

眼看着景和帝的神情变幻莫测,苗炎心知道不能再拖下去了,否则皇帝金口一开,自己再威迫皇帝,那就是大逆不道,完全丧失了主动权。

他再次越众而出,将自己的官帽取了下来,缓缓的跪在了地上,叩首道:“臣帝京府府尹苗炎昧死上奏,如果裕王世子犯下如此滔天大错,而却不经过任何会审就宣布无罪,臣身为直接经办人,有愧于社稷,有愧于法家列代先贤,罪孽深重,特情陛下将臣以严重渎职兼藐视天威之罪法办,流放罪臣,终身不赦!”

王智耿想也不想的跟在了苗炎的身旁,也学了他的样子,取下官帽跪下:“臣愿与苗大人同行,恳请陛下恩准流放处罚!”

“臣愿受罚!”

刑部尚书窦儒也卯上了。

“臣亦愿受罚!”

更多的官员跪下了。

数一下,殿中全部一百多官员,只有三分之一的人没有跪下。

没跪下的人都有点尴尬。

但最尴尬的却是坐在龙椅上的那位至尊。

“好!好!好!”

景和帝气得双手紧握龙椅,气恼的盯着一群大臣看。

明明张翔忽然状态爆棚,已经占据优势了,却没想到还是被他们用简单粗暴的“逼宫”这一招来化解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现在景和帝被逼到了墙角,根本没有什么转身缓解的余地。

也就是这位皇帝生性宽厚仁慈,要是换成了我大明,我大清的那些皇帝,早就把这些人拖出去杖责了。

一而再、再而三的扫皇帝的面子,真当皇帝是吃干饭的?

没办法发火,又不能同意他们的意见,景和帝只得苦笑一声:“那就今天先这样吧,待后再议。”

“陛下!”

窦儒眼看着皇帝要走,提高了声音,“逃避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您到底要选择哪一样,请尽早下决定吧!”

“朕知道。你们先起来,回去休息吧!”

景和帝也不想看到他这张老脸,挥了挥手,也不管众臣,起身便走下金銮殿,从后面离开了垂拱殿。

景和帝登基30年,像是这样恼怒离开朝会的情况,可是极其罕见。

如果大家记得没错,上一次还是十年之前,前太子遇刺蒙难的时候,景和帝才因为过于悲伤,直接昏倒在金銮殿上,从而被抬了出去。

这一次他的脾气更大,起身发脾气走了。

留下一群重臣们面面相窥,又看着跪在大殿正中的窦儒、苗炎、王智耿等人,一时间不知道怎么说才好。

……

注:上面写的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原话,出自于《荀子·哀公》,但却是孔子说的话,前面是“且丘闻之,君者,舟也……”

哀公便是那位着名的说出“寡人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鲁国君主。

窃以为《孟子》和《荀子》都更为务实一些,也更契合实际的状况一些,诸兄如果有空,不妨观之。

喜欢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请大家收藏:(wuxia.one)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