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 > 第131章 死契

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 第131章 死契

作者:俊秀才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0 07:02:13 来源:书海阁

“噗噗噗……”

一桶桶的纸浆倒进了硕大的木桶里面。

池三站在了梯子上,紧盯着木桶之中的刻度,“再倒两桶……好,够了!……现在加入辅料!”

赤着上身的精壮汉子们,赶紧从旁边拿起了黑色的铁桶,就着梯子爬上去,慢慢的往里面倒。

再高一点的地方,有两个更强壮的汉子,正在拼命的搅动着类似于船桨一样的木板,让两种不同的液体更好的融合。

实际上两种液体都是白色的,不过是有浓浊清淡之分。

倒完了准备好的辅料,池三也走了下来,叮嘱道:“继续搅拌一炷香的时间,然后启动下一道的平铺碾压工序。千万不要让水出多了,就像是上次那样,直接废掉上百斤的材料,那是极大的浪费。”

“是!”

四十多岁的裕王府小管事笑嘻嘻的答应着,丝毫没有因为池三的年龄而轻视他。

任谁都知道,没有什么大意外的话,池三一定就是下一任的大总管,现在惹恼了他,可是得不偿失。

比起之前,现在的裕王府已经改变了太多。

从前三百多个裕王府的仆人护卫们,例钱不多,而且还没有什么事情做。

清闲固然好,但对于年轻一点的人来说,却显得太过无聊了。

现在不一样了。

王府有了肥皂、花香精油两个供不应求的大买卖,直接抽调了上百人去工坊干活儿,每个月给裕王府带来海量的财富。

裕王、裕王妃和世子殿下都不是吝啬的人。

从六月份开始,府里的例钱就增加了,原来领1两一个月的变成了二两,三两的变成了五两……像是小管事这样级别的,一个月能足足拿十两银子!

要知道,如果没有做这些生意的话,三管家曾多义一年才拿一百两银子呢。

虽然他们逢年过节都有奖赏,可想要突破一百五十两依旧很困难。

结果小管事直接一年例钱便达到了十两银子。

但这并不是完结,而仅仅是一个开始。

肥皂之后,六月底开始售卖的花香精油,更是一个巨大的吸金利器,每次一出来就卖光,不,是抢光。

那些有钱的女人像是疯了一样,最多的甚至找了二百多人来排队,最后被一群命妇们联手打压驱逐了她的奴仆们。

即便是现在要间隔七八天才会卖一次花香精油了,但每个月裕王府入账超过三十万两是板上钉钉的。

裕王妃都说了,到了过年前,一定包一个让大家都满意的红包,小管事可是很期待这一点呢。

他自己和老婆孩子是属于裕王府的,可他还能拿钱买点土地孝敬父母,给兄弟姐妹们嘛。

有了这么大的动力,不仅仅是小管事做事情认真,裕王府上上下下都很认真在做事情。

因此哪怕是累一些,有奔头的大家都不觉得有多难过。

……

池三走出了操作间,外面的一大片空地上,十几个仆人正在整理去水了的纸浆,把它们碾压成固定的形状。

柳铭淇也捞起了袖子亲自下场,教导他们怎么看纸浆的去水程度,怎么来碾压成型,怎么送进通风房间里去阴干。

池三自然不会没有眼力劲儿,他也赶紧跑上去帮忙。

等到柳铭淇忙完了,池三才抽空对他道:“殿下,我们府里的人手是越来越不够用了……您看是不是应该向王爷和王妃说一说,再买一些死契的佣人?不然接下来的造纸也不能扩大规模,巧莲姐姐的白糖买卖也做不大呀。”

少年点点头,“我已经跟爹娘讲了,我娘不是已经派人去观察那些难民了吗?可这事儿急不来。”

裕王府总共三百多人,以前是挺闲的,可现在的肥皂和花香精油,已经占据了大量的闲散人手。

基本上府里平日除开护卫的力量,就剩下二三十个老弱病残在做事情,其余的青壮年,无论男女,全都到了工坊里面做事儿。

之前在五座酒楼里,连店小二都是府里的人,结果现在全部抽调了回来,只有掌柜的才是裕王府中人。

就这样都显得人手不够。

造纸工坊的这些汉子,也是从肥皂工坊抽调的,为此肥皂工坊那边剩下的人,工作强度都增加了。

幸好他们都熟悉了整个儿流程,不至于陷入混乱。

可长期这么下去,身体一定承受不住,从而还会影响肥皂的产量。

连造纸工坊的人都是挤出来的,更别说后面的白糖工坊了。

因此,都不用池三提醒,柳铭淇便提前跟父母讲过。

裕王对此没有什么兴趣,觉得如果人手不够,那就少做一点、少生产一点。

但裕王妃可不同意。

难得自己的宝贝儿子被神仙点化了,想出了这么多生意法子,不趁着这个机会给子孙后代们多留一些财产,难道真的靠皇室那点俸禄能过上好日子?

只是饿不死罢了!

所以裕王妃上个月便开始积极的策划,要招募什么人。

裕王妃并没有考虑从娘家再招二三十个人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擒海伯府上家生子很多,大部分都是当年打仗退下来的一群老兵们的后代,这些人不但撑起了擒海伯府上,还把擒海伯生意的方方面面都做得挺好。

但裕王妃不敢肯定,这些人来到了府上之后,会不会把自家的产业秘密泄露给娘家。

出嫁的女儿就是泼出的水。

裕王妃肯定是愿意照顾娘家的,但绝对不会以牺牲自己家的利益来照顾他们。

为了保持生意的秘密,裕王妃只考虑死契的仆人。

死契仆人就是卖身契在主人手上,且卖身契不可赎回,基本属于主人私人财产的那一种。

通常是好几代家里的人,或者走投无路的穷人,或者是犯了过错送进教坊司的人,才会是死契。

受到一些现代理论的误解,最开始柳铭淇以为死契就是很残忍的制度,主人家肆意的把奴仆凌辱甚至打死。

实际上绝大部分都不是这样的。

死契对于许多主人来说,还是一种负担。

因为签了死契,他们就是你的人了,你得负责他们的吃喝拉撒、婚丧嫁娶,就跟爸爸一样。

虽然这个爸爸感情投入得肯定不如亲生的那么多,但责任却不得不负担。

毕竟你想要让这些人积极的投入工作,为你干活儿,那一定也得付出,让他们能感受到好。

否则,封建制为什么会代替奴隶制?

奴隶制最大的缺点就是奴隶们缺乏积极干活儿的动力,导致了生产力极度低下。

生产力极度低下,就没办法生产出更多的粮食。

没有更多的粮食,奴隶主们又穷奢极欲,不改浪费的作风,自然而然奴隶们就吃不饱穿不暖,从而引发一次次的暴乱,最后葬送这些奴隶主们。

这是一个死循环。

所以奴隶制就此被更先进的封建制代替。

进入了封建制,哪怕是有卖身为奴的人,主人们也吸取了之前的教训,至少要把人家当成一个人。

不然偷奸耍滑不说,遇到灾难时还会给主人的屁股上踹一脚,让主人掉进更深的坑。

故而,通常乡下的那些乡绅地主们,都会尽量少拥有死契的奴仆,为他们干活儿的都是帮佣或者耕农。——要全是他们的奴仆,遇到灾荒年生怎么办?你能负责这么多人的生计?不给吃的,他们说不定趁着月黑风高就把你全家给干掉了。

像是皇亲贵族们,如若是一代代的分封下去,没有足够的家财的话,还得主动给家里的死契奴仆们解除契约,放他们离开,免得给自己增添负担。

也只有像是裕王妃娘家擒海伯这样的、一直在做生意的家族,才会保留家生子和死契奴仆。

裕王之前就是考虑到自己的收入不多,才没有养更多的人,实际上三百多人也不少了。

结果现在要用人了,就显得捉襟见肘,不够用。

但招人又不可能是随随便便的,万一找来了心怀鬼胎的人,掌控了裕王府产业的制作秘密之后,找个机会偷偷逃跑泄露给别人,那才是欲哭无泪。

裕王妃也聪明。

最近不是来了很多位于三省交界的冲积平原的灾民吗?

裕王妃悄悄派了好几个人混在里面,开始观察那些灾民们,优先考虑老实的年轻人,最好是有老有小的。

有老有小,他们才会拼命干活儿,才不敢泄露秘密。

否则你能跑,你的老小还能跑?

况且如果能容纳他们一家人,这也更容易得到年轻人的效忠,使得他们在心理上可以更好的融入裕王府。

裕王府也不差这点养老人小孩的钱。

老人就不说了,小孩长大了之后,不也是成了家里的新一代家生子,正好可以继续为裕王府生意贡献力量吗?

对于裕王妃的聪明举动,柳铭淇举双手赞成。

不仅仅是因为可以增加家里的力量,增加可靠的人手,更是因为可以解决掉至少几百个家庭的温饱。

少年不能救所有的人,但能救一个是一个。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依照现在裕王府每个月入账二三十万两银子来说,怎么也算得上“达”了吧?

喜欢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请大家收藏:(wuxia.one)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